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作为专门的反洗钱国际组织,其制定的反洗钱建议成为国际反洗钱的立法标准。该组织1990年制定的反洗钱建议已经成为各国制定反洗钱法的范本。此后该组织根据国际洗钱形势的发展,于1996年和2003年两次修订反洗钱建议。因此该建议成为相当完善的国际反洗钱立法标准。这三个反洗钱立法建议,在不同程度上对我国的反洗钱立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洗钱是犯罪分子以"合法"的形式将其不法收益转变为合法的行为和过程.目前我国反洗钱立法中存在《反洗钱法》需完善、刑事立法亟待修改、法律制度协调性差等问题.为此,在反洗钱法方面要明确规定特定非金融机构的反洗钱义务,增补保密例外原则,明确临时冻结措施程序,将相互配合的规定具体化,恢复对特定公职人员的账户、资金往来情况的监测的规定;在反洗钱刑事立法上,要拓展上游犯罪范围,完善主观和客观构成要件,并保持反洗钱立法协调一致.在完善行政法规上,要修改《现金管理条例》、《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规定》.同时,还要完善与洗钱有关的金融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3.
洗钱是一种国际性的犯罪,本文以刑法理论为指导,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为依据并参考有关的国际公约和国外立法,从洗钱犯罪的概念和特征入手,对洗钱罪的特点进行了研究,对国际反洗钱犯罪立法和我国反洗钱犯罪的立法状况及完善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并就控制和预防国际洗钱犯罪提出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4.
为了遏制和打击洗钱活动,英国通过一系列的刑事立法,将洗钱行为犯罪化.根据本国的背景形势和欧盟反洗钱指令的要求,英国又专门制定了《反洗钱条例》和《犯罪收益法》,朝着综合性的反洗钱和恐怖融资的法律机制发展.在国际社会共同打击洗钱活动和我国面临严峻洗钱形势的背景下,研究和借鉴英国反洗钱的成功经验,对于完善我国的反洗钱制度是有参考价值的.  相似文献   

5.
洗钱犯罪在国外立法中得到充分预防与禁止,但我国的反洗钱立法更偏重刑事禁止,而反洗钱的行政立法一直滞后.目前我国反洗钱行政立法开始形成体系,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预防洗钱的领域过窄,反洗钱内控制度的规定不具有可操作性,客户身份识别制度还存在明显的漏洞,交易报告与记录保存制度也有待进一步完善,对法人洗钱的监控手段还过弱,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还过轻等.应针对上述问题完善我国的反洗钱行政立法.  相似文献   

6.
我国金融业反洗钱机制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金融业已基本形成了以“一规两法”为主要内容、以中国人民银行反洗钱局为主要机构的反洗钱机制。但是仍然存在诸多不足,打击洗钱犯罪的立法结构和立法内容不够完善、“一规两法”存在缺陷、反洗钱实践遇到困难以及国际合作存在一定难度等。因此,必须加快反洗钱法制建设,建立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机制,完善金融机构反洗钱基础性工作,建立与金融机构反洗钱制度相衔接的社会反洗钱系统,加强打击洗钱犯罪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7.
反洗钱作为人民银行职能调整后的一项新职责,对预防和打击经济犯罪,维护经济、金融秩序,加强国际合作,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加快反洗钱立法进程,健全反洗钱法律法规;完善和细化反洗钱行业具体操作规则;加大金融机构反洗钱培训;加大科技投入,研制全国统一规范的反洗钱监测软件;建立健全有关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的作用,营造良好的反洗钱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8.
金融监管与洗钱犯罪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在对金融实施新监管不久,便发现大量大额可疑资金交易,反洗钱取得的成果也表明,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势在必行。鉴于立法、司法等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更有效地控制洗钱犯罪,应从完善法律法规,设立独立机构,专门控制,借鉴国际经验,完善金融监管,协作机制建立,构建“可疑洗钱犯罪报告系统”信息网络等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针对日益严重的洗钱犯罪现象,必须坚持以防为主、防范与打击相结合的方针。洗钱犯罪的打防措施主要有:一是健全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二是加强金融机构的内部监管制度;三是建立反洗钱的专门力量和开展反洗钱国际协作。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的洗钱犯罪日益严重化,新刑法对此也作出了反应,专门规定了洗钱罪,但该罪的刑事立法规定存在着主观方面、上游犯罪、刑事责任不足等诸多问题,致使其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作为世界上最早制定反洗钱刑事立法的国家,美国在打击和预防洗钱犯罪的刑事立法方面的经验极具借鉴价值.笔者对中美两国在洗钱犯罪方面的刑事立法进行对比性探讨,重新审视我国的洗钱犯罪的刑事立法不足并对此提出若干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