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旅澳日记     
(1994年9月至12月)我的女儿影月和女婿李炜于去年3月从瑞典的律列欧迁到澳大利亚,在澳洲第三大城市布里斯班定居.他们邀请我和老伴常滋去澳洲做一次旅游。从去年7月起,我们就开始办理申请出国护照和签证的手续。护照拿到了,但澳洲入境的签证申请却被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拒绝了,原因是怀疑我们不能按期离开澳大利亚。既然他们不信任我们,我们也就不再想踏上他们的国土了。但影月和李炜对此却不死心,小月说,要是不接  相似文献   

2.
《侨园》2017,(12)
正三年前,我从泰国来到中国辽宁省,我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好奇。经过三年的留学生活,我对辽宁有了更多的了解,也深深地爱上了这里。我喜欢热情的辽宁人。当我走在街上,看到了满街的人,他们向我微笑,让我感到心里暖暖的,很亲近。当我跟他们打招呼时,虽然我的中文水平还不太好,但是他们微笑地对我说:"你慢慢说,不要着急,要是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我们可以帮你。"让我感受到他们对外国人的热情。我喜欢中国美食。在中国,我吃到了各种各样的中国菜,比如:锅包肉、饺子、小笼包、牛肉  相似文献   

3.
老诚 《侨园》2011,(4):23
华人侨居美国相对于其他侨居国而言时间比较晚,历史也较短。但就华人在海外聚居生活,并组成进行政治活动的社区来说,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要数美国的三藩市了,它被称之为"唐人街"。1853年,"唐人街"这个名称第一次见诸报端,当时专指三藩市华人社区,后来成了世界各地华人社区的统称。今日的三藩市唐人街堪称城中之城,它拥有好几个街区,居住着七八万华侨。这里的房子结构、店铺装修、街招广告,甚至餐馆菜式、茶楼点心无一不是中国风味,还有各种店铺都带着浓郁的东方情调。街上华人簇拥,人们交谈也都使用广东话或普通话。他们身在异邦不忘祖国,热爱祖国,保持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三藩市的华人现在仍然按中国的传统节日举行各种活动。一些习俗在祖国已不盛行了,而在这里却得到保留,很能反映出炎黄子孙对祖国的赤诚之心。三藩市唐人街从建成到现在已有138年的历史。1849年原来默默无闻的三藩市地区发现了金矿,大批掘金者闻风涌来,其中也有华侨。他们称三藩市为金山,后来为了与澳洲墨尔本的新金山区别又称之为旧金山。华人参加了三藩市的早期城市建设,为保留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为在白人的歧视排挤中求生存,他们聚居的  相似文献   

4.
赵九伶 《侨园》2005,(4):8-9
写这篇文章之前,我一直在思考着这么一个问题,中国老人们为什么要移民到加拿大,我们为什么要人在异国他乡度过有限的晚年生活?在这里他们大多苦闷、忧愁,一脸的寂寞。中国的老年人太苦了。下面的介绍就是我自己的经历和我所见到的中国老人在加拿大生活的情况。在这里“扯淡”也是一种奢望2003年5月20日,我随着女儿和女婿以及小外孙,从北京乘加拿大的航班,经过10小时的航行,到达加拿大的温哥华。在那里办理了入境手续后,又在温哥华再次登机,前往我们的目的地——爱德蒙顿市。  相似文献   

5.
《侨园》2017,(8)
正现在,好多外国人都在学汉语。中国的大学里有好多外国的留学生,我也是他们当中的一员。我以前没有来过中国,对中国不了解。来到这里以后,除了跟老师学汉语之外,还可以了解这个国家。这几年来到中国的很多留学生,他们来自各个大洲,各个国家。他们有来做生意的,有来旅游的,有来学习的,也有来看望亲人的,他们都会说一些汉语,也都了解一些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6.
施宣圆 《各界》2013,(12):25-30
复旦大学是我的母校,同时也由于工作的关系,我认识了复旦文科的许多教授,有的成了好朋友.我也为他们做了一些应该做的事.这里说的三教授,他们是谭其骧、朱伯康和蔡尚思.  相似文献   

7.
去年春天,我在全国人代会期间见到了温州的朋友。他们还记得我,说是应当感谢我初访温州后写的《小商品、大市场》为他们说了话,重访温州后写的《家底实、创新业》为他们鼓了劲,并邀请我再去访问。一席交谈,勾起了我三访温州的愿望。春天里的愿望,秋天里结了果。10月里,我得到了第三次访问温州的机会。到达温州的当天,正巧赶上温州市第十一届运动会开幕。那座被很多彩旗装点着的现代化的体育场只是在车窗外一闪而过,但这种掠影式的一瞥也还是可以让人领略到它的规模和气派。我还记得,重访温州时,听这里的朋友讲“二次创业”,就讲…  相似文献   

8.
来中国前,我爱好体育,例如足球、排球、板球等,我也喜欢爬山,以及研究书法和学习语言,像波斯语、普什图语、阿拉伯语。当然,我也热衷于艺术。后来,我离开了我的祖国,来到了中国的首都——北京,这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我在这里学习汉语。来北京语言大学的第二天早上,我看到了一些老人在学校的操场练太极拳、太极剑、气功等。看过几次后,我便着迷了。有一天早上,我打算去报名,在一个小操场上我看见几个老人和几个年轻人,其中也有外国人,这些人跟在一个师傅模样的人后边认真地练着。他们练完后,我就过去找到那位气功老师,告诉他我对气功非常感兴趣,想跟他学习。他说很高兴认识我。从那以后,我便开始学习气功。一开始练感觉有点难,但慢慢我就习惯了,我逐渐迷上了中华传统项目。以前我只是感兴趣,后来才知道气功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能够防病治病。而且最近发现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练习气功、太极拳和太极剑了。  相似文献   

9.
正1.高考成绩直申本科澳洲八大中,除了墨尔本大学特立独行外,其他大学都承认中国高考成绩。根据以往经验,达到一本线就可以读澳洲八大,二本线的话,澳洲四星级的大学任你挑选。雅思需要达到6.5或者7。可以用高考成绩和雅思成绩直接申请进入澳洲四星或五星大学读本科。这种途径的不利因素是学生缺  相似文献   

10.
杜莉莉 《侨园》2005,(2):26-27
在雅典奥运会上,虽然美、中、俄居前三位,但奖牌位于第四名的澳洲更令人刮目相看。要知道,这个位于南半球的国家只有2000万人口,如果按人口比例分摊奖牌,澳洲应该名列前茅。一个国家能取得如此骄人的体育成绩,与其人民热爱运动的天性密不可分。在澳洲工作期间,我不禁被澳洲人的这种天性深深吸引住了。我在悉尼一所医院的急诊科工作,每天都接触到许多病人。澳洲是一个高度移民化的国家,所以我的病人的“祖国”遍布  相似文献   

11.
瓦妮达 《侨园》2011,(5):36
离开家乡到中国发生的一切,仿如昨日,历历在目。这个记忆将会永远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来中国学习就好像参加了一场充满挑战的活动一样让我津津乐道。在这里,我不断地挑战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我的名字是瓦妮达(Juanita Emily Ferreira),来自世界上一个非常独特的地方。对许多人来说,他们经常会把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茅盾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而离他1981年3月27日逝世,也要有15年了。在他生时,我有幸能得到他的当面教诲,际此纪念他诞辰100周年的时日,不免愈益思念他。 自从我儿时开始接触新文学以来,除了鲁迅先生,我所钦佩的作家,就数茅盾先生,因为那时我就知道他们二位是在为中国新文学开辟草莱的。至于我知道郭沫若、郁达夫二先生,则要晚到大革命的前  相似文献   

13.
最近我遇到几位死板的美国人,他们的墨守成规和循规蹈矩,很值得我唠叨唠叨. 我家二宝目前在社区公园上网球课.我把孩子送到这里学球有两个目的.一是健体强身,二是为两年后挤进高中网球队做些努力.  相似文献   

14.
晋群 《瞭望》2000,(16)
如今越来越多的外籍足球教 练涌入中国,他们在中国的 执教历程,几乎都是在昆明城郊的海埂体育训练基地开始的。这里毗邻烟波浩渺的滇池,湖光山色常令初到海埂的“老外”惊叹不已。面对由中国足球的最高管理机构—中国足协每年在这里组织进行的全国职业足球队“春训”,“老外”们也许觉得不可理解,但能在冰天雪地的冬季有这么一个温暖如春的地方进行一年联赛的准备,也令他们欣喜。 这些“老外’也许并不知道,几乎对于所有中国足球运动员来说,海埂同样是他们正式踏入中国足坛的第一步。他们在这里完成新老交替,在这里为联赛的征战厉…  相似文献   

15.
《侨园》2016,(6)
正4月17日,澳洲中国东北同乡会成立5周年纪念,暨澳洲东北商会正式成立庆典在悉尼圆满落幕。沈阳市政府副秘书长高杨代表沈阳市人民政府、沈阳市外事(侨务)办公室为庆典揭幕并致辞。他表示,自2015年沈阳市侨务办公室与澳洲东北同乡会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并设立了中国沈阳海外侨务工作(澳洲)联络站以来,东北同乡会为促进两地之间文化交流与互助合作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16.
《求知》2012,(8):48-48
据6月13日《北京日报》报道,温家宝总理在中国科学院第十六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一次院士大会上为两院院士作报告。温家宝同志说,从上世纪80年代,我就和许多老科学家结下了深厚友谊,经常向他们请教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问题,他们也愿意跟我说心里话。我深知,没有科学技术的发展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没有中国的明天。温家宝同志说,要提倡富有生气、不受约束、敢于发明和创造的学术自由。  相似文献   

17.
“除非万不得已,我们不准备诉诸法律。我们只是向中国的领导人反映情况,申诉一下。”正大(中国)总裁李绍庆先生对记者说。“我真的挺伤心,这样不公平。我并不认识他们,也没有接受他们的采访,我不明白为什么这样写我们。这样写,伤害了正大,伤害了海外的侨胞,也伤害了中国。”李先生的中国总部,选择在以演出中国的“国粹”——京剧而著名的北京长安大戏院的楼上,他对有报纸说正大集团正在从中国撤退这一事件所采取的平和、中庸的态度,似乎与这种选择有某种联系。  相似文献   

18.
正我叫康斯特,大家都喜欢叫我"小康",由于"小康"本是中国人所追求的一种生活,我便很喜欢这个亲切的昵称。我来自赞比亚,今年22岁。现在就读于沈阳师范大学学习国际金融专业,是一名二年级的本科生。今年是我在中国的第三年,我来沈阳已经经历了第二个寒来暑往了。我去过北京、天津、上海、苏州、大连、鞍山、丹东、本溪、盘锦等很多城市,我喜欢经济发达的北京和上海,也喜欢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苏州,但是给我最深的印象还是辽宁省的这几个城市。这里虽然经济没有北  相似文献   

19.
小薇 《侨园》2014,(9):29-29
作为一个社会学者,今年1月我在葡萄牙学习考察了半年,结识了一些葡萄牙人,也在葡萄牙各地走了走,感觉这里的人们对中国人非常热情友好。葡萄牙人的生活非常悠闲,每天上班时间竟然在10点左右,所以晚饭吃得很晚,一般晚上七八点钟吃晚饭在他们看来就很早了。下班后,葡萄牙人通常会约上几个好友去喝啤酒、聊天。  相似文献   

20.
我打从记事起,就听到长辈对国家贫弱、科技落后、政府无能的忧虑,身历过日寇侵略下中国百姓流离失所的生活。在我念高中时,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得到解放,国家从此结束四分五裂、任人宰割的局面,走向强盛,开始了一个科技、教育和文艺空前迅速发展的时代。在这里我想谈一下半个世纪来我看到的在共产党领导下,核科技在新中国的发展。我在五十年代初进入北京大学。那时为了国防需要,要发展我国的原子能和原子弹,为此,首先要培养人才。1955年在钱三强先生的组织下,从全国各个大学抽调了几十名大学三年级的学生,在北大一个专门成立的机构里进行培训,教师也是从各个大学抽调来的。这样,我就成为新中国培养的核科技人员的第一届学生,这个机构就是后来北大技术物理系的前身。从这里毕业的学生,有许多人在发展我国的原子弹和氢弹中或者在核技术的应用和核科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