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客观审视辽宁地域文化的兴盘与落寞,冷静思索辽宁地域文化阶段性迟滞与省外、国外文化突飞猛进快速发展的落差,悉心探寻辽宁地域文化陷入濒危的缘由,适时提出拯救、繁荣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策与途径,旨在加快辽宁由地域文化资源大省向地域文化强省的跨越,实现辽宁地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客观审视辽宁地域文化的兴盛与落寞,冷静思索辽宁地域文化阶段性迟滞与省外、国外文化突飞猛进发展的落差,悉心探寻辽宁地域文化陷入濒危的缘由,适时提出拯救、繁荣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策与途径,旨在加快辽宁由地域文化资源大省向地域文化强省的跨越,实现辽宁地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王丹丹 《前沿》2009,(6):92-95
新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是新疆各民族历史的产物,它以独特的民族地域特色的“活”的形态深刻表现了它的时代印记,因此有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和文化价值,对它的保护将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我国和谐社会的和谐文化建设,同时也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对外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4.
民族博物馆保护传承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尊重、传承和保护各民族文化遗产,促进民族文化多样性共存,实现民族文化多样性共享,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民族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者共同构成了璀璨夺目的民族文化大观园。云南是世界罕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因此,保护任务十分艰巨。云南民族博物馆作为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专业机构,不仅重视对云南各民族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正傣族是云南的世居少数民族之一,创造了丰富多彩、特色浓郁的民族文化,直到今天,仍有许多民族文化遗产熠熠生辉。物质文化遗产在众多傣族物质文化遗产中,曼飞龙塔和傣锦最具代表性。曼飞龙塔傣族地区留存着的众多古建筑中,佛塔是数量最多、类型最为丰富的建筑形式,堪称是塔的王国,几乎是"有寨就有塔",最具特色的当数曼飞龙塔。曼飞龙塔位于景洪市大勐龙乡曼飞龙村后山上,是由一个居中的大主塔和八个呈八瓣莲花形拱卫主塔  相似文献   

6.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我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此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增强,经济和社会的急剧变迁,我市非物质文化的生存、保护和发展遇到很多新的情况和问题,面临严峻形势。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精神,进一步加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特提出以下实施意见:一、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重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巴渝大地各族人民长期生产、生活实践,是建设有重庆地域特色文化的基础和源流,是我市各民族保持对祖先的记忆和历史延续性的独特展现,形象地体现了重庆各族人民的内在精神,具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特点,融民  相似文献   

7.
保护好山西这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不仅是文物大省,而且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其丰厚的宝库。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前称作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或口头文化遗产,近年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规范定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相对应,指的是那些主要不依靠物质或物质载体无法涵盖的文化遗产,如口头传说、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等,其内容十分丰富。整个民族文化遗产,应包括文物与典籍之类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和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大类。一随着近年来学术界的“文化热”,民间的“收藏热”以及文化产业、旅游经济开发,人…  相似文献   

8.
湖北是荆楚文化的发祥地,拥有丰富而独特的民族文化遗产资源,但是,在文化遗产保护地方立法中,存在专门立法数量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平衡性等问题。应当强化和完善地方立法,结合文化遗产的特点进行创制性立法,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保护,以实现对文化遗产的动态保护。  相似文献   

9.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省政府批准省文化厅确定的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57项),现予公布。山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我省各族人民的创造力、文化价值和审美情趣。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建设和谐山东都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具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但在传承与发展上还缺乏有效方式和有影响力的产品。应用昂普(RMP)理论,从资源、市场、产品三个方面分析了湖北省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根据市场的需求转化为游客乐于接受的产品,既有利于资源的传承与保护,又促进旅游产业持续发展。提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三个策略:资源分类合理开发、内外部文化资源糅合及利用高科技提高游客体验价值,以地域特色打造有吸引力的非物质文化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1.
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主要涉及出版、演艺、发行播印、旅游、展演、动漫网络等领域。作为中国文明的一方沃土,福建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了丰富灿烂的文化,拥有的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量多面广,是“文物大省”。全省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5处182个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07处、市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3463处,涉台文物1076处,文物保护单位的总量位居全国第六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01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6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居全国第三位。  相似文献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世代相传的宝藏,体现着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古老生命的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秦皇岛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涵盖范围包括古老的表演艺术、口头习俗、民间流传的传统知识和实践活动、民俗、礼仪与节庆、传统工艺以及相关表现形式等内容。以秦皇岛的高校——燕山大学为平台,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传承与创新,是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与物质文化遗产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自身的特点。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民众色彩。其次.与大一统的主流文化风格不同,非物质文化带有深深的民族和地域烙印。第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由集体创作.并通过民间艺人口传心授的方式流传.具有高度的流动性和变异性。  相似文献   

14.
刘魁立 《中国人大》2012,(11):27-33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要"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温家宝总理也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民族智慧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相似文献   

15.
这次召开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力度,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会议十分重要,刚才大家都讲得很好,现在我再强调三点意见。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第一,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保持人类文化多样性、确立我国文化身份的必然要求。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人类在特定历史环境下创造出的精神产品。保护不同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是保持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前提。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  相似文献   

16.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为加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动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工作,根据《福建省民族民问文化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省文化厅提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  相似文献   

17.
杨万娟 《理论月刊》2005,(11):122-124
湖北省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鄂西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五峰、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民族成分以土家族为主、兼有苗族、侗族、蒙古族、回族等少数民族,这些民族大分散、小聚居,其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色彩斑斓的民族文化之所以能封闭式地保护和传承,重要因素之一是地域封闭在过去粗放型经营、破坏性开发时期,在一定程度上对丰富的文化遗产、自然遗产起了保护作用。但这些年,随着现代化进程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受汉文化以及通过媒体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这些民族的文化生态发生巨大变化,传统文化有逐渐消失的趋势。本文对湖北省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一、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太极种子"的构成形态及衍生价值 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有形和无形两类非物质文化资源构成,如同太极中的阴鱼和阳鱼,共生形成"太极种子".两者交感化和、辐射渗透到文化、艺术等领域,形成独具本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了众多人群的注意力,最终形成其独特的注意力经济.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地理位置、民俗风情的独特性、多样性、稀缺性,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多年来无数专家学者以及海内外游客涌至云南,孕育和促进了云南文化产业注意力经济的快速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区域经济、规模经济和长尾经济四种经济形态.  相似文献   

19.
<正>苏政发〔2023〕100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确定的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已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现予公布。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部署要求,  相似文献   

20.
晋思超 《创造》2003,(9):8-9
彩云之南位于东亚大陆、南亚次大陆与东南亚半岛的交接点,正处于中华文化圈、印度文化圈与东南亚文化圈的交汇点,因而,有人称它是亚洲各民族交融的重要节点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共生宝库,这是云南独有的优势。云南有25个少数民族,各个民族、各种文化在这里长期并存,构成了世上少有的多民族群体、多文化形态共生带,这更是云南的特色。云南省委、省政府意识到这片神秘之境所蕴涵的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于1996年12月首次提出建设"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大省"目标,随后,又相继制定了《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实施方案》和《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十五"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