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我国正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但荫庇腐败现象在新时期有抬头和泛滥之势,荫庇腐败的实质是某些公共权力的所有者利用人民赋予的公共权力谋取私利,损害公共利益。它破坏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阻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危害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相似文献   

2.
腐败概念的泛化已非一朝一夕了。很早以前,就有学者指出,腐败的概念在中国用得过频过滥,不利于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但是,腐败概念泛化的现象并没有因此有所削减,现如今,什么教育腐败、足球腐败、司法腐败、吏治腐败、学术腐败、医疗腐败、新闻腐败等等提法,满目皆是,似乎我们生活在一个以腐败为主导的社会里。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谈论腐败时,多是取其政治意义。也就是说,在我国,腐败基本上是作为一个政治概念而存在的。通常,我们把这个概念定义为“利用公共权力谋取个人利益”。这个概念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滥用公共权…  相似文献   

3.
刘星  蒋江 《法制与社会》2010,(12):292-292
随着反腐工作的深入人心,腐败概念却出现了泛化现象,不利于反腐工作的开展。本文指出应该以公共权力为出发点,科学界定腐败的概念,为反腐败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4.
腐败概念的泛化和界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腐败是反腐倡廉理论的一个基本概念,科学界定腐败概念也是反腐倡廉理论研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腐败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由此带来一些问题,其中尤其值得重视的是腐败概念的泛化问题。近年来,大量与腐败有关的词汇出现在众多新闻媒体上,诸如交通腐败、医疗腐败、学术腐败、新闻腐败、足球腐败、彩票腐败、节日腐败、低龄腐败等,给人的感觉似乎是越反腐败,腐败越严重。但细究起来就会发现,与这些词汇有关的事件大多不属于腐败范畴。例如,把出租车司机绕行称为交通腐败,把剽窃他人学术成果称为学术腐败,把小学生班干…  相似文献   

5.
分析腐败概念的传统内涵及其演变是研究腐败概念泛化的前提。腐败概念的泛化是指腐败内涵模糊化、腐败外延扩大化,其具有一定的危害,应在权力的视角下重新界定腐败的概念及其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6.
唐代文人杜荀鹤有一首诗:“泾溪石险入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意思是告诉人们不要进入坦途就忘乎所以,时至今日,同样也告诫广大领导干部,在取得成绩时千万不要得意忘形,要始终  相似文献   

7.
3月8日下午,国家预防腐败局副局长崔海容表示,在预防腐败以及社会廉洁方面,要加强对社会现金流通和商业预付卡的管理,“目前准备对大额预付卡实行实名制”.另外,他表示:“建立公民二代身份证取代一代身份证的信息代码制,也将有效预防官员腐败.”  相似文献   

8.
“腐败”概念的分析与刑法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腐败”在不同的语境下往往被赋予不同的含义 ,在公众观念、规章禁止、刑法规范等不同视野下透视也会具有不同的内容。事实上 ,不同语境、不同视野下对“腐败”的理解并非截然对立 ,而是相互包含、联系和互动的。对“腐败”概念以科学、合理、清晰的界定 ,对正确的评估反腐败形势、有效展开反腐败斗争至关重要。“腐败”概念的认识应以法律作为基本出发点 ;“腐败”内容的确定要实现刑法规范与公众观念、规章禁止的有效对接 ;“腐败”的基本表现形式和严重形态是职务犯罪。如此去认识“腐败” ,有助于突出刑法在反腐败中的统领地位 ,从而进而更好地发挥刑法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中的特殊功效。  相似文献   

9.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这是古人的训导.我们经常讲,用人不要求全责备,弃其所短,用其所长.话虽然这样说,但在用人实践中做起来却很难.大凡平常之事不易引起议论,平常之人也不易引起争议.只有那些才能超众却带有棱角的人容易令人评价不一,而正是这些有争议的人,其才能往往最容易被埋没.自古及今,凡有作为的领导者在使用人才上都敢于排除非议,表现出超群的胆识和宏大的气魄.  相似文献   

10.
肖剑 《检察风云》2012,(10):34-36
对中国民众来说,古巴并不陌生。作为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兄弟,古巴所走的道路我们耳熟能详。然而,也有我们可能不太了解的,那就是1959年革命胜利以来的几十年间,菲德尔·卡斯特罗和弟弟劳尔·卡斯特罗如何—直在坚定地反腐败一他们称之为“根除腐败运动”,尤其是劳尔接棒后,还进行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更新(改革)”。  相似文献   

11.
张剑虹 《江淮法治》2009,(23):39-39
选举和任命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如遇个别调整,对一些职务地方人大常委可以“个别任免”。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个别任免”却存在着随意扩大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我国《公务员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公务员的范围作出了扩大规定,本文分别通过对党务工作人员与行政工作人员、司法工作人员与行政工作人员的对比分析,提出不宜将党务工作人员和不应将司法工作人员纳入公务员范围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自从民法通则规定了不当得利并生效施行以来,司法实践中适用民法通则中该条规定判处的案件越来越多。但是,笔者认为有一个“不当得利”扩大化的问题,很值得重视,否则,轻则混淆界  相似文献   

14.
杨明 《政府法制》2010,(7):36-38
1月29日,国务院法制办发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此次制定新条例的一个最大任务,即是厘清公共利益与商业利益之间的界限,继而在城市建设与被征收人财产权利保护二者之间达至平衡。  相似文献   

15.
立案监督工作开展以来,笔者发现有些检察院在受理不服公安机关不立案的申诉后,不是先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而是先行调查,根据调查情况,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正确的,直接答复申诉人;认为应当立案的,才与公安机关联系,正式进入立案监督程序。笔者认为,这种...  相似文献   

16.
1月29日,国务院法制办发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此次制定新条例的一个最大任务,即是厘清公共利益与商业利益之间的界限,继而在城市建设与被征收人财产权利保护二者之间达至平衡.  相似文献   

17.
司法解释对于法制的建立与完善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司法解释权却逐步走向扩大化的道路,这不仅损害了司法权威,同时也侵犯了立法权威。致使司法解释权扩大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立足于立法与司法两个层面对其予以分析,以期还原司法解释权的真实面目,为控制司法解释权探寻路径。  相似文献   

18.
当今环境纠纷日益增多,而我国诉讼法对环境诉讼原告资格的限制不利于对公民权利的保护,也不利于环境保护事业的顺利进展,因此有必要扩大环境诉讼原告资格。本文从我国法律对环境诉讼原告资格规定的现状、扩大环境诉讼原告资格的必要性及扩大环境诉讼原告资格的几点立法建议来谈。  相似文献   

19.
迤客 《法制与社会》2011,(13):21-23
在我国的普通刑事犯罪案件中,强奸罪是争议较大的常见罪名之一,这些争议除了“强奸”行为定义模糊、犯罪主体过窄、量刑起点偏高以外,还在于某些“强奸”行为是否具备强奸罪构成要件的典型特征,如行为人与受害人是否发生了性关系。  相似文献   

20.
证据保全制度的功能及其扩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诉讼数量不断增长和现代型诉讼要求先收集证据、后提出事实主张的客观需要,为实现预防诉讼、促进诉讼、集中化审理和多元化解决纠纷之目标,两大法系各主要国家纷纷对证据保全及类似制度进行了改革,使证据保全制度除保全证据外,又具有了确定事实、开示证据和诉讼外解决纠纷的多种功能。为强化当事人举证责任,保障当事人证据收集权和证明权的实现,我国也必须扩大证据保全制度的机能,一方面增设确定事物状态和经对方当事人同意之证据保全类型,另一方面鼓励当事人在证据保全程序中就与纠纷解决相关的事项达成协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