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苏联的解体东欧剧变.“冷战”结束.世界民族问题日趋突出‘因此,在注目国际关系时,应该重视民族问题的研究。当今世界的现实表明.主权同家的民族问题不仅广泛存在.而且无个间接或直接对国际关系的行为主体(主权国家。国际组织)甚至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产生深刻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国际关系应当重视民族问题的研究。苗先,民族问题是一个带育世界性的普遍问题。目前世界大约四娜多个主权国家,除朝鲜,乌拉圭,埃及等为数不多单一民族国家外.绝大多数属于多民族国家。这些国家少则2至3个民族、多则100多个民族.每个民族都…  相似文献   

2.
冷战结束后,多党制风潮席卷非洲,但是效果并不好,泡沫民主酿成了灾难性后果。由此引发我们对政党制度的思索:民主的实质是什么?多党制风潮席卷非洲80年代末期,非洲有29个国家实行一党制,占非洲国家的58%;有10个国家实行多党制,占非洲国家的20%;其余为实行军人独裁而无政党的国家。自1989年起,受西方国家主导的世界民主化浪潮的影响,多党制开始登陆非洲,仅仅数年间,绝大多数国家通过修宪立宪、全民公决、总统和议会的直接选举等程序,从一党制或禁党制过渡到多党制。非洲大陆的这场多党制风潮主要采取两种途径…  相似文献   

3.
张波  黄晓青 《当代贵州》2007,(14):50-51
在贵州这个歌的海洋、舞的世界里,一道道亮丽的风景不断闪现。 持续两个多月,参选人员达10万余人的2007多彩贵州舞蹈大赛海选结束后,复赛于6月24日在贵阳拉开了帷幕。7月10日,历时9场比赛已全部结束。  相似文献   

4.
近10年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国际上使用的国家的分类及名称出现一些变化,突出地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由于发展不平衡,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分化”,出现若干个不同的层次,个别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已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二是由于冷战结束及苏联和南斯拉夫的解体,  相似文献   

5.
他曾被称为“神童”,儿童时代的绘画作品就已到30多个国家展出并获得世界儿童绘画比赛多种奖项;“文革”期间,他在手扶拖拉机厂当铣工仍笔耕不辍;他在恢复高考后以优异的成绩被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录取,却又被他“毅然放弃”蠢人到中年,这个没有真正上过高等擘府的画家,  相似文献   

6.
海外中共党史研究大趋势一、队伍庞大,发展迅速,中共党史已成为世界范围的重要研究课题。全世界目前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几百个研究机构和成千上万名学者,正在利用现代社会所提供的先进手段对中共党史进行多方面研究。其中由政府组织研究工作的有16个国家和地区;还...  相似文献   

7.
一   反邪教的斗争,不是一个国家的孤立行动,而是当前国际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人类正在经历千僖年交替的时候,世界各地产生了许多专门宣扬“世界末日”、“教主膜拜”与“超人拯救”等谬论的邪教,企图通过愚弄与掌握群众,达到其控制政府,征服世界,改变社会面貌的目的。   据有关资料不完全统计,全世界邪教组织有 3300多个,信徒近 1亿人;美国因有 1300多个邪教组织,被戏称为“邪教王国”,不少震惊世界的邪教惨案发生在美国。在西欧和南欧 18个国家中,有 1317个狂热教派,英国有 604个。法国内政部情报司的调查表明,…  相似文献   

8.
《求贤》2010,(2):F0003-F0004
天津港是中国最大的人工港,我国北方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处于京津城市带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交汇点上,是环渤海区域中与华北、西北等内陆地区距离最短的港口。天津港对内辐射力强,对外联系广泛,目前已同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  相似文献   

9.
审计是依法独立检查会计账目,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的行为。其目的是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审计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资产所有权与管理经营权分离时,客观上需要有一个独立机构对资产的管理经营情况进行审查,以维护资产所有者的合法权益,便产生了审计监督。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建立独立的现代审计制度已成为世界上实行市场经济国家的通行做法。目前,世界上有160多个国家建立了审计监督制度。我国自1983年以来,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陆续设…  相似文献   

10.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世界经济逐渐由若干个经济大国主导。分析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成因与现状,探讨中国应采取的对策,对中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提高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有重要意义。   一、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成因   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指的是世界经济格局逐渐由若干个经济大国主导的趋势。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的形成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世界经济中存在若干经济大国;二是这些经济大国可以凭借其经济地位对世界经济产生较大影响。这两个条件在 20世纪末期同时具备了。目前,世界上共有 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自然条件、生产力…  相似文献   

11.
刚直辖时,重庆对外加工贸易几乎为零,众多区县出口为零。15年来,重庆通过一系列改革创新,已跃升成为内陆开放的“桥头堡”——引进外资数额进入国家第一梯队;世界500强企业入驻数量领跑中西部地区;2011年进出口总值超过350亿美元,增幅全国第一;外地货物经由重庆转口的货运量占比高达32%……  相似文献   

12.
2008年的全球粮食危机让人记忆犹新,据世界粮农组织2009年报告称,世界上有10亿人吃不上饭,比原来增加约11%;全球每6人中就有1人挨饿;发展中国家1/3的儿童营养不良,每年有5500万儿童因此而死亡。在过去几年中,由于粮食价格翻番,已在30多个发展中国家引发了暴力抗议活动,并导致海地总理雅克·爱德华·亚历克西被推翻。  相似文献   

13.
孟兰英 《党史纵横》2010,(10):32-34
“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对世界范围内的战与和问题作出了新的判断,决定改变总体外交战略。在大体上理顺了中关关系之后.提出要缓和并改善中苏关系。但是如何才能使相互对抗已20年的两个国家重修旧好呢?邓小平运筹帷幄,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实现了中苏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相似文献   

14.
维和行动全称为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1948年5月29日.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为宗旨的联合国,决定成立停战监督组织。监督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执行停战协定,这标志着国际维和行动的开始。迄今为止,联合国已组织近70次维持和平行动.有近130个国家派出100多万军人、  相似文献   

15.
梁衡 《学习导报》2012,(23):58-58
官德一失,腐败即生。反腐,不仅是一个国家的课题,也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这是经济快速发展与制度不完善的必经阶段。2011年岁末,国际反腐败监察组织“透明国际”对180个国家和地区的“清廉度”进行排名。名列榜首的仍旧是新西兰,已连续6年排名世界第一;中国排名第75位;  相似文献   

16.
建国以来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所提出的国际比较的思路与方法,选择20世纪50年代中期(1955年)、改革开放初期(1980年)、全面实现第一步战略目标时(1990年)和即将进入小康社会时(1997或1998年)这四个时间坐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平进行了国际比较。通过比较可以看到,在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时,中国大体上属于当时世界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从那时起到1978年,我国在世界上的位置提升幅度比较小,大体上略高于世界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而到目前,我国开始步入世界下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这是新中国成立 50年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历史性进步。  相似文献   

17.
要了解社会主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高放社会主义在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时,还只是西欧报刊上刚出现的一个新词,而今天它已发展成为激荡六大洲的世界潮流。世界上有很多国家和地区,经常召开有关社会主义问题的讨论会。为什么有这么多人热心探索社会主义呢?这是因为社会...  相似文献   

18.
从“三个世界”到“东西南北”──毛泽东、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于艳君毛泽东在两极对峙时代,独辟蹊径,创建“三个世界”理论;当今世界,冷战结束,两极对峙解体,世界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邓小平审时度势,将复杂的世界局势概括为“东西南北”四方问题,在多极化世界中...  相似文献   

19.
美国建国迄今只有200多年,远较其他大国年轻。作为世界头号强国,美国有三个快速发展期:从1607年至1775年,在一个半世纪多的时间里,由土著印第安人为主的母系氏族社会阶段,过渡为带依附性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殖民地;从1815年至1894年,在大约80年间,美国从一个发展中国家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化大国;从1894年以来,美国作为实力最强的大国,保持世界领先地位已整整110多年了。  相似文献   

20.
“一国两制”构想的文化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结束后,由于各自特定的历史原因,世界上存在着若干个被分裂的国家。迄今为止,有的国家已实现统一,有些国家尚待统一。纵观全球,在解决国家统一的问题上,只有中国人首倡并运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式,并已取得伟大的成效,受到世人的瞩目与高度评价。“一国两制”构想在国际上是一个创造性的贡献。我们要问,中国人提出此种构想的依据,除了实事求是的现实主义态度之外,有没有更深层、更本质的东西在里边,它与文化传统有否关联,是否具有文化上的意义?答案是肯定的。中国的政治家认为,“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五千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