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十年前,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八年浴血奋战,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自鸦片战争以来民族解放战争史上第一次完全的胜利。揭开八年抗战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我们不仅又一次为这一伟大胜利而激励鼓舞,而且更深切地感受到人民群众在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中的巨大历史作用。 一、人民群众推动了全民族开始抗战 日本帝国主义者对我大好河山觊觎已久,不断进行侵略渗透,1931年9月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在国民党南京政府“绝对抱不抵抗主义”的指令下,十几万东北军除一小部分自发抵抗外,其余均不战而退。东北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也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胜利。在抗日战争中,周恩来领导中共南方局在"国统区"开展抗日民族统战工作,运用又联合又斗争策略,始终保持中共的中流砥柱作用;支持帮助爱国民主人士,筹建民主党派并开展抗战;联谊交友上层人士,促其反蒋抗日支持抗战,动员大后方民众投入抗战,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并彰显了统一战线法宝的威力。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55周年,也是客家抗日英烈谢晋元诞辰95周年和牺牲的第60个年头。这不禁使我们想起在63年前的“八·一三”淞沪抗战中,这位国民党军524团团副为了掩护十余万抗日主力安全撤退,奉命  相似文献   

4.
作为全民抗战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时代特定历史语境下的文化现象,抗战歌曲通过表现饱含殷情的抗日救亡内容为主,成为团结群众、鼓舞士气、凝聚民心的最直接、最有力的工具武器。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和凝聚力,不仅创造了中国音乐史上的新体例和新境界,开创了全民抗日救亡歌咏运动,更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奋起抗日的斗志,坚定了全国人民赢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心和信心,为中国人民艰苦卓越的八年抗战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石。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一个特殊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合作新的历史条件之下,正确认识抗战与中国革命关系,提出了抗战胜利后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主张,并率先在陕甘宁边区和其他抗日根据地进行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权建设和其他建设。陕甘宁边区和其他抗日根据地生机勃勃的情况,在国民党统治区和国际社会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中国共产党在局部地区将新民主主义社会变为活生生的现实,赢得了抗日根据地及国民党统治区人民的拥护,从而为抗战成为人民的胜利、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先进文化实质上是一种抗战文化 ,确切地说 ,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抗战文化。这种抗战文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通过营造和强化抗战文化氛围、领导和促进抗战文化运动、广泛推行边区及各抗日根据地文化教育并密切配合广大中国人民在政治和军事上的抗日斗争 ,为中华民族的抗战事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对保证抗战的顺利进行和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论坛》2011,(2):62-63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远征军和云南各族人民、美国飞虎队及抗日盟军在中缅印抗日战场(以下简称CBI)上,与日本法西斯军队进行了若能作战,把侵略者赶出了中国国门及东南亚,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卓越,谱写了中美两国人民共同抗战的友谊之歌。  相似文献   

8.
1945年8月15日,在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沉重打击下,日本天皇裕仁以停战诏书的形式,宣布向盟国无条件投降,同年9月2日,日本天皇和政府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9月3日,因此而成为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日。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抗战时期中华民族凝聚力空前增强,中华民族精神奋飞激扬。在八年抗战的艰苦岁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及人民武装力量抗击了侵华日军的60%和伪军的90%,取得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许多辉煌战果,消灭日、伪军170余万人。与此同时,在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民之所以能够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主要是因为有了先进的政治力量———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党率先举起武装抗日斗争的旗帜;是党制定人民战争路线和持久战战略,为坚持抗战和争取胜利指明了方向;是党开辟敌后战场,有力配合正面战场作战;是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消灭敌人大量有生力量,逐渐转变敌强我弱的形势;是党倡导并始终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使中华民族空前团结起来,保证了全民族抗战的最后胜利。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全民族的、彻底的抗战。中国共产党以其科学、正确的领导理念和战争策略实现了对这场战争的思想领导、政治领导,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国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文章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以及党的示范作用等方面,对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领导理念进行系统阐释,揭示这些领导理念的具体内涵及其与抗日战争胜利的逻辑关系,以期对当前执政条件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借鉴,时当代全球化背景下党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新的伟大复兴的伟业有所启示。党在抗战中的的领导理念集中体现为六个方面:高举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正义旗帜以振奋抗战之民气,从而为正义之师赢得对非正义战争的胜利奠定基础,这是共产党抗战领导理念的逻辑起点;坚持在推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上进行最广泛的政治动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政治基础和最深厚之力量源泉;认真研究中国革命战争规律并运用军事辩证法制定正确的战略方针,是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军事保证;实行有效的战时经济政策以增强军力、国力,为坚持长期抗战并最终获胜提供物质保障;努力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抗战文化,使文化成为革命的有力武器和重要战线;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抗日军队、抗日根据地建设以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抗战中的精神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在局部抗战、全面抗战和抗战胜利后都与东北抗联有着密切关系,周恩来十分关注东北抗联,他的著作对指导东北抗日斗争发挥了重要作用,周恩来与抗联的关系,是党中央与东北抗日联军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浴血奋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回顾六十年前的八年抗战, 我们认识到,只有坚持统一战线,才是胜利之本。  相似文献   

13.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创立、巩固和发展,对华北敌后抗战和全国持久抗战起了"坚强堡垒"的作用,为中国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晋察冀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在晋察冀根据地的影响下,抗日根据地范围逐渐扩大,中国共产党也因此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拥护,在人民群众的拥护和配合下,中国共产党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晋察冀时期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了党员干部的自身建设问题,在党的建设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为中国共产党以后的长远发展提供了许多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各民主党派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坚持团结抗战,反对妥协投降,呼于改革政治,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各民主党派的抗日救国活动和各项主张,对促进抗日民主统一战线的形成,对推动全民族的抗战及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毛泽东关于自觉能动性的思想及其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运用。具体阐明了毛泽东注重发扬抗日军民的自觉能动性,做好军民抗日的政治动员,发扬全民族抗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坚持贯彻和实行我们党的抗战路线,提倡发挥抗日战争的指挥员的自觉能动性,特别强调在抗日战争中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毛泽东自觉能动性思想指引下,抗日军民克服各种困难,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相似文献   

16.
抗战期间,周恩来由于其特殊的职责和分工,指导和参与了多处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并围绕根据地建设若干问题提出了很多富有建设性的理论,对赢取抗战最终胜利和丰富发展毛泽东思想宝库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从抗日根据地建设的必要性、可能性、方法策略、影响等方面对周恩来这个特定时期的根据地创建思想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成为引导全民族抗日战争走向胜利的旗帜。因为这时的党已经是成熟的马列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列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全民族抗战的路线,在中国共产党倡导下形成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动员了全国的军队和老百姓,成为全民抗战最有效的组织形式,是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决定因素。中国共产党在科学地分析中日妓方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情况的基础上,提出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一整套作战原则,对抗日战争实施了正确的战略指导,是抗战胜利的基本保证。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巩固的抗日民主根据地,成为坚持团结、坚持抗战、坚持进步的中流砥柱,成为抗日的中坚力量。中国共产党注重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使党成为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坚强核心,是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者。  相似文献   

18.
200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是全体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结果,而且也离不开苏联支援中国抗日战争所起的重要作用,特别是苏联对中国抗战在精神上的支持和物质上的援助.但是,苏联的这种支持和援助对于当时共同抗日的国共双方来说又是不平等的在军事和物质援助上对国民党高度重视,而对意识形态一致的中共在抗战中的力量和地位则极度轻视.苏联政府之所以在抗战中对国共双方采取这种"重国轻共"的政策,其关键原因在于"苏联利益至上".  相似文献   

19.
从1937年11月18日国民政府决定迁都重庆而在武汉办公(“临时首都”)开始,到1938年10月25日武汉失守为止,近一年时间,史称武汉抗战时期。武汉抗战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极为辉煌的乐章。在空前团结、合作、民主、进步的气氛中,武汉成为全国抗战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形成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高潮,为坚持全民族的抗日,并取得抗战的最终胜利作了卓越的铺垫。在这个伟大的民族解放斗争中,毛泽东有着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  相似文献   

20.
对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的统战工作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壮大抗日力量、争取抗战胜利有着重大作用。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南方局始终作为海外统战工作的主要组织者与推动者,在举措上,制定政策指导海外统战工作;在实践中,积极完备海外统战机构、开展海外抗日宣传、加强侨领交往工作、推动港澳同胞和海外华侨参与抗日救亡活动等。这些工作,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早日取得抗战胜利以实现民族独立发挥了关键作用,为新时代坚持统一战线法宝以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