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曾国安 《理论月刊》2006,(5):188-188
弱势群体是指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社会人群。在现实生活中,弱势群体处于社会的最底层,是诸多社会矛盾的多发地,也是社会不安定因素的主要来源。可以说,弱势群体的问题与矛盾得不到顺利解决,整个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就没有根本保证。在我国现阶段,困绕弱势群体的最大的问题与矛盾则是收入的低下和生活的贫困,然而这一切又根源于就业出路的狭窄。可以说,不遗余力地拓展弱势群体的就业再就业确已成为缓解各种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在全社会开始普遍关注弱势群体就业权益之际,由中国石油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生导师黄…  相似文献   

2.
关注弱势群体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喻勤娅 《前进》2005,(6):13-14
我国是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现代化发展的基础比较薄弱,区域发展很不均衡。这样,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在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在社会各阶层利益的调整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一批新的弱势群体。关注弱势群体、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转型时期的热点问题,也是难点问题,我们必须高度关注并予以逐步解决。一、探究弱势群体形成的社会原因,搞好社会利益的协调和平衡任何社会都有弱势群体的存在,但产生弱势群体的社会原因却各不相同。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期,由于体制的摩擦而形成的弱势群体,正影响着社会结构的稳定和功能协调。由于新旧体制摩擦而产生的弱势…  相似文献   

3.
关于扶持农村弱势群体的政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弱势群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所形成的社会结构中,参与社会生产和分配的能力较弱、经济收入较少的社会阶层。弱势群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一定的社会结构中与高收入群体相比较而存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在社会上已经形成了收入差距巨大、层次分明的社会结构,而在这个社会结构中,相对于城市居民而存在的农村居民中为温饱问题所困扰、处于较低层的弱势群体的人口数量偏大,是尤其要引起重视的问题。据有关资料,农村弱势群体不仅与城市居民相比收入悬殊,而且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人口所占比重较大。高度关注农村弱势群体具有无比重要的意  相似文献   

4.
责任政府与社会弱势群体的扶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弱势群体的存在,极易诱发各种危机,滞阻社会转型的进行,加大改革的成本。因此解决弱势群体问题关系重大。解决弱势群体需要政府、社会和弱势群体自身三方面共同努力,但其中政府是主导的力量。基于此,本文讨论了扶助弱势群体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政府扶助弱势群体的社会政策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世纪末之战:消除中国农村贫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居民的总体生活水平有了巨大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不少地方农村居民已率先步入小康生活。但迄今为止,全国范围内仍有数千万农村居民处于贫困状态,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让这些农村贫困人口尽快脱贫,既是政府和社会的职责,也是社会...  相似文献   

6.
莘子 《中国妇运》2010,(4):45-45,48
社会弱势群体是在经济和社会结构转型中,由于经济、政治和社会资源分配不公平出现的处于边缘地位的人群。其特征或是经济上的贫困,或是政冶上缺乏基本的话语权,或是社会关系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20世纪70年代西方出现的社会支持理论,力图建立一个完备的社会支持系统,对弱势群体提供支持和帮助,从而丰富了社会工作的内涵、功能和范畴。  相似文献   

7.
杨炼 《桂海论丛》2009,25(1):63-66
社会弱势群体享有参与国家和社会经济事务的广泛民主权利,但在实践中弱势群体的参政权没有得到有效行使,制约了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为保障弱势群体的参政权有效行使,疏通利益表达渠道,现阶段要提高社会弱势群体社会经济地位,提高其自身素质,培育弱势群体利益代表组织,提高社会弱势群体组织化程度.  相似文献   

8.
近五年来我国弱势群体心理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的弱势群体不仅处于明显的经济弱势、政治弱势和文化弱势,而且处于明显的心理弱势。近五年来,学术界围绕弱势群体的心理状况及特征、造成心理困境的原因、消极影响及危害、疏导解决的对策等展开了研究。深入研究和解决弱势群体心理问题,对于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社会心理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反社会排斥:支持弱势群体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社会公平的价值观念,政府和社会应对弱势群体给予高度的关注和支持,而关注与支持的基点在于消除对弱势群体的种种社会排斥。应当在建构支持社会弱势群体社会责任观的基础上,通过补偿性社会政策和发展性社会政策两个层面的政策支持,使弱势群体摆脱处于边缘化状态的困境。  相似文献   

10.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我国进入了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成员结构处于不断分化、整合的过程。"弱势群体"现象成为转型期十分重大的社会问题。尤其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大障碍。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必须关注弱势群体。因此,从理论上研究弱势群体问题,无疑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所谓弱势群体,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成员中处于竞争弱势的阶层和群体。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在创造财富、就业竞争方面缺乏能力,在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权益保护等方面得不到社会应有的保障。这个群体主要由残疾人、下岗失业人员、城镇贫困人群、农民工等组成。关注弱势群体是公安工作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实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方面,关注弱势群体是目前公安工作中应当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张居永 《人民论坛》2011,(7):196-197
纵观国内外弱势群体社会公平问题研究,可以发现,学术界介入这一研究的队伍日益扩大,学科持续增多,领域不断拓展,业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及其应用在推动应对我国弱势群体社会公平问题的实践中已经初步证实其巨大的社会价值。但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国当前的弱势群体社会公平问题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需要改善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城市弱势群体的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来,对城市弱势群体的关心和讨论多起来了。城市弱势群体是指在城市中那些被排除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之外,不能享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生活处于困境的人。当前,我国城市中形成弱势群体的原因可以作不同的分类。一种分类是按经济的原因、社会的原因、个人(包括家庭)的原因划分。另一种分类是按社会经济转型时期的阶段性原因和市场经济中经常起作用的原因加以划分。而且,各类原因又可细分为若干更小类的原因。各种分类之间还会交叉。先谈第一种分类。经济的原因。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失业。失业的原因有多种,它本身就有不同类型。…  相似文献   

14.
一、城市弱势群体的界定和基本特征 (一)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目前在概念的界定上还众说纷纭。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弱势群体主要是一个用来分析现代社会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力分配不公平、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的概念。因此,弱势群体是由于社会结构急剧转型和社会关系失调或由于一部分社会成员自身的某种原因(竞争失败、失业、年老体弱、残疾等)而造成的对于现实社会的不适应,并且出现了生活障碍和生活困难的人群。  相似文献   

15.
弱势群体是社会转型期的必然产物。转型期的城市弱势群体问题实质是失业问题,其解决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对城市弱势群体的特征、成因作一剖析,从中找出扶助之策,对解决弱势群体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在变迁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广为关注的社会弱势群体。造成现阶段中国弱势群体产生及其弱势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经济、政治及社会领域存在着的社会排斥。社会质量理论研究认为,社会包容是衡量社会质量高低的制度因素。建设中国包容性社会,亟需包容性政策的构建,即以公民权作为社会政策建构的价值基础,在公共政策体系中强化社会政策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建立健全弱势群体的政策诉求表达机制。  相似文献   

17.
弱势群体的存在,不仅与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价值追求是相悖的,而且会危及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制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必须充分关注和重视。目前我国社会弱势群体形成和存在的主要原因在于利益关系的失衡,社会公正的缺失,解决弱势群体问题必须通过政府的力量,构建利益均衡机制,实现社会公正。  相似文献   

18.
金融危机背景下社会弱势群体与稳定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金锁 《前沿》2009,(9):168-171
在金融危机的特殊时期,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经济利益分化严重,对社会底层的传递效应更为显著,社会弱势群体受到的负面影响更为深刻,诱发危机的概率增加,加大了解决社会弱势群体的难度,业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与社会发展的重要风险因素,进而深入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处理好弱势群体问题与社会稳定关系变得更加迫切,需要慎思金融危机对弱势群体的新影响、新挑战,更需重新定位,重塑理念,抉择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9.
国际社会工作和社会政策界认为社会弱势群体是由于某些障碍及缺乏经济、政治和社会机会,而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在我国弱势群体的构成。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孤、老、病、残、幼这些由于自身的生理因素、年龄因素而致弱的群体外,还存在着大量的由于社会转型、经济结构变化、产业结构调整等社会因素而形成的城镇弱势群体。根据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研究报告的计算,我国弱势贫困群体大约有1.4-1.8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1%-14%左右,并且有加速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田萍 《求索》2013,(10):238-240
本文以社会生态学家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为研究基点,在考察当下中国弱势群体生存状况之前提下,研究我国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网络系统的构建。我们认为,从宏观系统上看,我国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网络急需完善顶层设计;从中观系统上看,民间组织和社区组织可以作为政府与弱势群体之间的服务提供和情况反馈的中间媒介;从微观系统上看,通过改善弱势群体生存的家庭环境,完善家庭结构、改善家庭成员关系、提高家庭收入和家庭生活理念,确立其对个人自我价值实现的信心和能力是实现弱势群体脱离弱势地位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