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说到幸福与政府的关系,我周围有一些人不假思索地这样回答我:"得了吧!幸福是每个人自己的事,与政府何干?"另有一些遭遇过一些不顺的人有时会蹦出这么一句偏激的话:"别扯啦!我看政府就没给我们什么幸福!"他们越是这样说,我就越觉得要把事情说清楚。否则,真的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了。  相似文献   

2.
<正>说到幸福与政府的关系,我周围有一些人不假思索地这样回答我:"得了吧!幸福是每个人自己的事,与政府何干?"另有一些遭遇过一些不顺的人有时会蹦出这么一句偏激的话:"别扯啦!我看政府就没给我们什么幸福!"他们越是这样说,我就越觉得要把事情说清楚。否则,真的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了。  相似文献   

3.
我在接受一位记者采访时说过,单纯的物质不一定能带来幸福。我记得有本杂志采访了美国华尔街最有钱的100个老板,超过90人觉得自己不幸福,同时这本杂志又采访了100名露宿街头的印度人,超过90人说他们很幸福。我想,幸福与物质有点关系,但关系不是很大;柴米油盐酱醋茶、红烧肉与幸福也有点关系,但关系不是很大,我觉得更重要的是精神感受。  相似文献   

4.
李立 《台声》2006,(11):62-67
金秋9月,我在台湾作学术研究,有幸与李敖大师长谈,其睿智和敏捷实在是一般人难望其项背——笔者:您提出支持“一国两制”。当时旁边就有人说了,您是支持还是开玩笑,还是觉得这个词不错,拿来可以让别人一下子产生眼球的注意力。支持“一国两制”和《反分裂国家法》李敖的两岸观李敖:当时只有我一个人敢支持,也敢这样讲。因为讲得很逗,我说问题根本不在两制嘛,现在根本就是两个制嘛。台湾有台湾制度,大陆有大陆制度,两制没有争议,争议的是一国。你觉得你这个国不是大陆那个国,我说美国跟中华人民共和国定条约的时候,在签上海公报的时候,都说得…  相似文献   

5.
声音     
我觉得,地球上60亿人都应该向我们说抱歉。 被采访的一个图瓦卢居民说,温室效应导致海平面上升,目前已有6000多名图瓦卢人移民他乡,50年之后,图瓦卢将不会有任何一块土地能露在海平面。  相似文献   

6.
赵辉 《台声》2014,(10):92-95
我不是偶像派,也不是实力派。家喜欢把艺人分成A咖、B咖之的,我只想说自己只是一个唱歌人。我希望能够有这样的一天:的音乐、家庭各方面都达到完美,怕只有两秒钟都会让我觉得此生憾。但是,更多的时候,我是个完美的人。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1,(2):44-45
“你对我的好对我的不好,我都觉得好。分不清了!” 这句玉纹对志忱在城墙说的话,其实足很贴切一股人面对许久不见的极亲亲友或故土的心情。  相似文献   

8.
李乔 《北京观察》2010,(7):58-59
<正>"炎黄子孙"这个词,我自幼就闻之肃然,觉得很神圣。我的理解一直是,炎黄子孙就是中国人,我也一直以自己是炎黄子孙而自豪。但最近学术界有位同志提出一个观点,认为:说中国人、中华民  相似文献   

9.
我的名字     
我的名字刘三余拿“我的名字”来做文章,是觉得名字似乎并非人们通常所说的没有实际意义的符号。有人说,名字是一个人一生作为、品行的昭示,并举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为例。说这是宿命论吧,但这3人的业绩、特点确实浓缩在各个人的名字中。用科学的解释.这当然纯系巧合...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名高职毕业生,在一家广告公司做小时工将近一年了。因为想参加更理想的岗位的招录考试。所以向老板提出辞职以便集中时间备考。但是老板说,公司现在很忙,少一个人会很麻烦,因而不同意我辞职,并且说如果我一定要走,那么会扣我的工资。我觉得他说得很过分,但是又不知道该怎么办。请问:我可以一走了之吗?  相似文献   

11.
小时候,妈妈不让我们搞特殊 倪萍:你妈妈生前我有幸见过一次。 蒋晓真:是吗?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倪萍:是90年。在北京,她参加一个什么活动,我叫了一声白杨老师,觉得很荣幸。见了白杨老师之后,我那种激动,好像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我觉得你不像你妈妈。 蒋晓真:对,绝大多数人一见我就说,你不像你妈妈。因为我性格比较外向,我妈妈比较娴熟,说话很慢。但过了一会儿又觉得很像。我想我性格里有很多像我妈妈的地方,做事特别认真,特别仔细,很稳,我外向的性格又特别像我父亲,我父亲是一个比较健谈的人,乐呵呵,比较乐观。 倪萍:你一生下来就注定了跟  相似文献   

12.
漫画就是画思想──访著名漫画家华君武李露孙在北京我采访了漫画家华君武。华老家的客厅没有装修,他说:“我觉得朴素点好。我不喜欢装腔作势。我穿衣也很随便,只是去深圳、香港、出国时才穿西装。“文革”前出差,别人给我定了单人套间我都不住,我说,住两人一间的房...  相似文献   

13.
永不言败     
我以前很少和爸爸说话,因为爸爸总喜欢用他小时候那套做人的道理来“开导”我。记得爸爸平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永不言败”,我却不以为然,反而觉得爸爸活得挺累的,这样做人有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14.
我的一位朋友告诉我,他说他曾经电话采访了英特尔公司总裁葛洛夫先生。葛洛夫先生在回答我朋友提出的一个问题时说,他觉得中国人很善于分析,所以中国的哲学思想很精辟。葛洛夫先生还列举了孟子的一些话,并且说他自己在经营管理英特尔公司的时候,很多想法从中国哲学里有所借鉴。但是,中国人对运作的重视似乎欠缺。葛洛夫先生认为,对运作的重视与不重视是美国人与中国人的一种区别。  相似文献   

15.
张小姐是我的一个朋友,人较瘦弱。她虽然长得五官端正。但是面色苍白,连嘴唇、指甲的颜色也是苍白的。在一次闲聊时,我为她搭了脉,觉得她脉搏细而无力:又看了她的舌头,舌质较淡,我说:“你是不是经常觉得头晕、手足发麻,容易失眠,还动不动就心慌?”她一听,连忙称是,问我怎么会知道。我说:“中医看病‘望而知之谓之神’,从你的表象看来,是典型的血虚证。”  相似文献   

16.
这是我早就想说的一些话。我是一个不大好意思对人讲好话的人,总担心那样一来,会有阿谀之嫌。可我觉得如果我再不说出我的想法,我就欠了自己的债——因自己的计较而失去反映客观的踏实态度。我也不能说是一个尽责的委员,常常不能完整地参加每年一次的参政会议,以及政协组织的一些活动。因为太忙,或是觉得像我这样一个人,参加或是不参加并不能发挥什么实际的作用。但却常常想到北京政协,并且在想到北京政协时,心里会涌起一阵暖意。因为工作的性质,接触的人也多,见过的“世面”也多,更没有少见识过“衙门脸”和见识过“衙门作风”。渐渐地就养成了冷眼看世界的习惯。又因为一年年地老了,和岁数一起积累起来的阅历,似乎在心上加了一层盔甲,已经不能容易感动,  相似文献   

17.
南桥 《乡音》2012,(7):50-50
南大校友王庆根,原为奥赛金牌得主,斯坦福大学化学博士,Paypal的首席工程师,可以说学业和事业都很成功,却因抑郁症自杀,留下一双儿女。王博士的经历和我惊人的相似,同年出生,都在南大上过学,后来到美国闯荡,他的孩子和我的孩子一样大。我自己还苟活着,但同病相怜,觉得我们这些在美国生活得时间比较久的人,有必要说说自己实际...  相似文献   

18.
《今日广西》2010,(16):44-45
“退休”理由一:回家,享受生活的美好 林娜说自己“退休”那天,觉得阳光特别灿烂,“走出气派的办公楼,一出大门,我就做了三次深呼吸:解放了!”林娜30岁就做到外企总会计师的位置,可正是由于这种“高”职,让林娜觉得“冷”——薪水固然可观,压力也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像个机器,在连轴转。  相似文献   

19.
许多人都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也确实有不少人觉得结婚后爱人不像以前那么体贴入微、积极主动了。阿玫是一位来自外省的姑娘,刚刚结婚几个月,因特别不适应婚后的家庭生活,找了个机会到北京学习。她觉得婚后生活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美满,是自己的问题呢?还是爱人的问题? 阿玫:大夫,在别人眼中,我们是“郎才女貌”令人羡慕的一对儿,可是我却觉得有种受骗的感觉。因为结婚前他对我百般呵护,细心周到,说话办事总是讨我的喜欢。而现在他好像革命成功了一样,对我虽然也很好,但总觉得和以前不一样了。  相似文献   

20.
缘分     
“缘分”是什么?字典上说是人与人、人与事之间发生联系的可能性,但我更觉得它是人与人、人与事物之间的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契机过程。这种看似玄妙的东西,我原不曾视其有,但在自己与妇女工作的关系中,我却感到也不能视其无。十几年前毕业分配的时候,我像所有毕业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