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监狱制度使得古代残酷的肉体惩罚向精神惩罚转变,惩罚从一种公共景观转向更为隐蔽的权力运作技术,实质上是通过最大程度地对自由的剥夺来营造罪犯的痛苦。监狱制度具有双重目的,即惩罚和教育改造,但传统的监狱制度具有种种弊端。本文在探讨监狱惩罚哲学的同时。试图寻求监狱制度完善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微观权力分析——读米歇尔·福柯的《规训与惩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韩平 《河北法学》2006,24(11):2-8
通过对微观权力分析,指出福柯与传统自由主义"司法-论述性的分析"模式不同之处,他并没有采用合法与非法的二元对立的模式,而是将自由主义分析框架之中对权力分析所需要的价值基础从它的分析中剥离出去,因而将其自由主义社会本身中隐藏的微观权力用系谱学的方法揭示出来,指出的微观权力的隐匿性与生产性的特征.微观权力就隐藏在社会运作体制之中,隐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并且生产出了我们所认可的真理与知识,并且形成了规训社会.面对这样的规训社会,我们主体的本真性如何表达出来.因此随后分析了微观权力与反抗的关系,指出了福柯与司法-论述性的权力模式的代表哈贝马斯的不同,以及福柯给出的与韦伯对于现代性中个体的出路不同的分析.在对福柯的审美个体的反抗的进一步分析中指出,他的反抗模式在理论上可能存在暗含有基础性的可能性以及审美个体之间冲突的可能性,从而在理论上存在危险.同时在实践中,也对福柯提倡的大众生活的日常反抗的实践效果的可行性与个人的审美体验进行了质疑.  相似文献   

3.
监狱制度使得古代残酷的肉体惩罚向精神惩罚转变,惩罚从一种公共景观转向更为隐蔽的权力运作技术,实质上是通过最大程度地对自由的剥夺来营造罪犯的痛苦。监狱制度具有双重目的,即惩罚和教育改造,但传统的监狱制度具有种种弊端。本文在探讨监狱惩罚哲学的同时,试图寻求监狱制度完善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张艳  张帅 《河北法学》2004,22(11):130-133
现代法律既关涉人的身体问题———追求安全与幸福 ,又关涉人的精神问题———实现自由和权利 ,福柯因此而特别注重对现代法律和法学的检讨与批判。《规训与惩罚》是集中体现福柯法哲学思想的杰出著作。作为当代思想家的福柯不只是描述式地讨论“监狱的诞生” ,其思想意蕴远远超出一般监狱学的范围。监狱及其实践提供了一个检验现代政治民主的重要标准 ,正是在这种意义上 ,监狱内所发生的事情对整个社会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福柯是从一个自由知识分子的角度来考察刑罚的历史和刑罚的现状。在福柯看来。刑罚始终都是展示和运用权力的最佳方式。福柯的刑罚思想里包含了一般预防思想的合理内核;但在福柯对刑罚的个别预防功能采取绝对否定的态度的同时,福柯的理论也就走向了虚无。  相似文献   

6.
福柯其人其思想都极为独特。他经常以独特的思维关注主流学术不屑谈及的领域,譬如疯癫、疾病、罪犯与性。《规训与惩罚》是福柯在谱系学历史观的支撑下写就的一部惩罚史,以此解构线性历史观所支撑的主流视域对惩罚史的解读,最终体现了其对现代人自由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福柯的微观权力观摆脱了权力的本体论,是从权力发生和运作的视角来研究的,规训权力则是其核心,指特定条件下纪律与身体的结合。在《规训与惩罚》中,福柯对比了刑罚制度产生的巨大演变,并通过公共景观、审判过程和隐蔽监禁过程论述了规训权力的渗透性。同时福柯也认为,权力具有生产性,权力的无处不在并非意味着权力的无所不能,权力是在肯定主体自由的前提下存在的,可以通过策略的对抗来消解个人身体上的权力效应,而这也是与其微观关系非本质主义的分析视角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我国传统刑罚学中关于惩罚的研究范式仅囿于"惩罚为了什么",实际上,应该对惩罚的本体即"惩罚是什么"作出深入分析。惩罚是国家基于报应主义或功利主义的立场,对被判定为有罪的人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痛苦的一种方式。当人类进入到近现代社会后,惩罚则由一种方式转变为一种机制时,监狱惩罚便由此承担了其历史赋予的重任。监狱惩罚是对惩罚的现实兑现,是通过时间、空间和制度等安排实现对惩罚的物化。监狱惩罚的法律属性从历史和逻辑出发都可以定性为监狱的本质机能,而改造机能只能为次生机能。  相似文献   

9.
刘崇亮 《河北法学》2012,30(9):15-22
我国传统刑罚执行理论中关于对惩罚与改造关系的认识存在着理论缺陷,监狱惩罚作为手段违背了行刑本质机能与次生机能的逻辑关系,并会造成刑罚目的的异化.惩罚机能和改造机能存在着本来的冲突,惩罚机能强调共性,改造机能强调个性,两者在制度的支撑上也存在着冲突.但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惩罚机能与改造机能又可以高度融合,因为两者在目标与生成社会性基础上具有统一性.惩罚与改造的最终目标都在于使罪犯顺利重返社会,惩罚的内化需求和改造的外化动力为当代监狱的社会功能需求奠定了深刻的社会性生成基础.  相似文献   

10.
惩罚吸毒的根据——《禁毒法》(草案)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内法学界目前在对吸毒行为如何定性问题上有三种观点相持不下,焦点是吸毒的犯罪化与非犯罪化或者说是吸毒的合法化与非法化的问题。是否将吸毒犯罪化,涉及吸毒者是否应当受到刑罚、惩罚的对象以及应当受什么惩罚等问题。关于法律惩罚正当性的论证,既有报应主义和功利主义两种思路,又有强调个人自由的古典自由主义以及强调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国家—社群主义两种立场。前者注重吸毒对社会法益的侵害,后者则关注公民反毒意识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提倡读《细节决定成败》这本书已经很久了。最近读了此书,觉得这本书写得很好,不仅因为作者知识渊博,著述旁征博引、语言流畅、文字优美,更因为其阐述的道理是那样的朴实、深刻。细读这本书,再认真地审视一下自己以及自己身边的人和事,禁不住唏嘘不已,感慨良多。真是成也细节,败也细节!尤其是联想到自己从事十七年检察工作的经历,更是觉得细节真是决定着成败。作为一个干警,我对如何做好自己的工作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12.
黄勇峰 《中国司法》2012,(12):94-95
近读曹强新同志《清代监狱研究》一书,深为作者关于现代化的理性思考所吸引,产生强烈共鸣。该书从史学、法学与哲学交融的视角出发,以现代人文眼光,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在搜集、分析和研究大量正史资料基础上,又从文学作品、前人笔记等中挖掘颇具价值的典故,勾勒出清代狱制、狱政的概貌,准确解读了清代狱制的本质、诠释了清代监狱的历史真相。该书不仅对清代监狱进行了全景式的探究,也对中国监狱的历史发展进行了粗线条的回顾;不仅对清代监狱的狱制变革进行了详尽的剖析,也对现代监狱工作进行了前瞻的思考。本文拟在解读作者在监狱现代化理论上所作贡献的基础上,对监狱现代化实践进行当代思考。一《清代监狱研究》一书给读者最大的启迪就在于其独特  相似文献   

13.
我订阅《随笔》有好些年了。这些年工作、生活压力挺大的,读书的时间也就少了,可能在忙里偷闲翻翻《随笔》是这忙碌中最惬意的事儿了。《随笔》是一本好书,也是一种好杂志,每本都是以小册子的形式发行,可以说本本都是精品,让人爱不释手。  相似文献   

14.
公共惩罚与私人惩罚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补充,公共惩罚与私人惩罚的互动可以作为一个解读法律制度的视角。国家为维持法律实施的垄断,通常会对私人惩罚手段(尤其是私人暴力)进行限制,但为节省公共惩罚资源的支出,法律又必须在某些场合容忍甚至利用私人之间的监控与惩罚,公共惩罚资源的有限性迫使国家把私人之间的监控和惩罚视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控制资源。法律制度的设计应当充分发挥公共惩罚和私人惩罚的比较优势,合理划分公共控制区域和私人控制区域,并努力追求社会控制总成本(即公共控制成本和私人控制成本之和)的最小化。西方近代政治的古典自由主义、中国古代政治的消极无为主义以及公法与私法的区分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一原则。  相似文献   

15.
罗力彦律师的《找到辩点》出版了。读罢掩卷沉思,欣喜于刑事辩护界又多了一部让人欣赏、让人欣慰、让人得到启迪的作品。  相似文献   

16.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既备受关注也备受争议的人物。他是晚清封建社会的'中兴之臣',也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刽子手,还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后的理学大师与一代大儒。他既为孙中山、章太炎、范文澜等人所不齿,但也得到毛泽东、梁启超、冯友兰等人的高度评价。有关曾国藩的书籍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17.
在教育学的传统学科视野中,教育只是普通教育,大学教育并不隶属于教育学的研究范围.没有大学的复兴,没有学科制度化浪潮的出现,也就没有教育学的今天.大学教育实践规训了教育学,为其提供了组织建制和学术队伍;但教育学却忽视了大学教育的存在以及大学教育实践对教育学学科制度化的意义.从学科规训视角出发,教育学的重建必须注意教育学与大学的关系,必须重视大学教育实践对教育学的学科规训,必须重新检视教育学学科制度化的方方面面,必须从学科制度化与制度化学科的角度重新思考"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这一古老而又年轻的命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福柯的监狱理论来解读麦尔维尔的短篇小说《抄写员巴特比》。以边沁所设计的"圆形监狱"这一意像在文中的隐喻来探讨以叙述者老律师所代表的美国主流社会强势话语的规训权力的运作机制;以及以主人公巴特比所代表的弱势群体以其特殊方式对主流话语的反抗。为了维护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正常的社会秩序,巴特比的反抗强势话语必然遭到国家机器的暴力惩罚。  相似文献   

19.
贺良 《法制与社会》2011,(10):19-19
冈窗人生是极其复杂与痛苦的一段人生经历。如何认识好这个时期的人生,转变道德观,笔者认为:必须用传统文化的精髓——《道德经》来引导自己,参悟人生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罗军 《警界科海》2004,(3):60-60
生与死是人生的两桩最大的事情。生是一种偶然,而死则是一团迷雾,无人可以确定——也许某一天死神会突然降临;花季少女在情人怀中香消玉殒、3个月大的幼儿安静地躺在摇篮里再也没有醒来…真可谓“生命无常”。但能够下定论的是:人总有一天会死去的,而自己却不知何时或如何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