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美关系:积极的议程、可行的路径》通过共同利益的界定和寻求来管理"中美关系",认为美国应执行将中国纳入国际社会的一贯性政策,加强中美共同利益,建设性地应对和处理双方相互猜疑及存在差异的领域。报告表明,美国尽管不愿亲口承认中国崛起,但其基本判断却是以中国已经崛起并将继续发展为基础的,"中国威胁论"已悄然为"中国责任论"所取代。而寻求和扩大与美共同利益也正成为中国的战略趋向。中美共同利益范围广泛,同时也存在不同利益乃至纷争、冲突。不过,双边冲突因素的存在并不必然妨碍共同利益的寻求。本文建议,应以强化和扩大共同利益而非缩小分歧作为中美关系的基点和中国对美战略的一个指导性原则。  相似文献   

2.
中美文化一个明显的差别之一,就是中国人在日常社交中同性间的亲密、异性间的拘谨;美国人在异性间公开的亲密、同性间相对的距离感。自然地,在中国人与美国人的交住中,好朋友见面就有了问题。美国人倾向于拥抱对方(除了两男同性的情况较少外),中国人则往往含蓄地伸出手去。如此广来,相见的喜悦多少会化作一丝不知如何用身体语言表达兴奋的尴尬,见面的双方是异性时更是这样。有时中国人缓过劲来,下决心拥抱对方了,而美国却已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 ,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定位、美对外政策中的意识形态倾向、台湾问题和经贸往来已成为影响美国对华政策的结构性因素。中美两国间经贸关系日益密切和两国在许多领域拥有共同利益掩盖不住两国关系中依然存在的消极因素。  相似文献   

4.
论思维方式对冷战后中美对外战略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思维方式是文化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它决定着人们看待事物时的方式与角度.作为东西方文化的代表,中国人以辨证、整体、崇古等思维倾向为主要特征,美国人则以逻辑、分析、崇前等思维倾向为主要特征.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必然会对冷战后中美对外战略的运作产生微妙影响.通过这样的分析,可以使我们从更深层次理解冷战后中美两国的对外战略.同时,也可以使我们进一步探究思维方式所产生的这种影响对当代中国外交的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5.
中美建交以来的20年,基本上可分为两个时期:头10年是中美关系发展的正常时期,双方的合作多于分歧矛盾。这固然由于当时美国对华政策基本上是建立在两党一致的基础上的,也由于两国对“苏联的威胁”存在着共识,它是双方关系的一个重要战略基础。后10年是棘手的合作时期,尽管不断出现严重的分歧矛盾,但双方仍维持合作关系。最后,美国研究中美关系的学者哈丁写了一本题为《脆弱的关系》的书,用它来阐明后10年中美关系比较合适。 中美建交的基础是双方认定的共同利益。近10年来,这种共同利益表现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美国都是中国对外关系中最主要的交往对象,中美关系也被很多人认为是21世纪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半个多世纪以来,中美关系经历了“对立”、“联合”、“既合作又斗争”、“发展合作、不搞对抗”等阶段,但真正决定未来两国关系基本状态与性质及走向的核心问题只有两个:台湾问题与美国如何看待中国的崛起及如何应对。未来的中美关系既取决于美国,也取决于中国,取决于中国的对美战略。综合来看,中美共同利益仍大于分歧,除台湾问题外,两国不存在根本利益的对抗,这即是现在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中美关系的基本状态和格局。  相似文献   

7.
美国政府的对华对台政策, 是以维护美国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 其实用主义色彩十分 浓厚。而现阶段随着中美共同利益的增多和美国需要中国合作的领域的增多, 维护稳定的中美关 系符合美国国家利益, 因此美台关系的发展会控制在不破坏中美关系的大局这一范围内。  相似文献   

8.
美国的族裔游说不仅影响着其母国的真实或想象的国家利益,而且影响着第三国的利益,以及美国、其母国与第三国的关系,越南裔美国人的政治游说及其对南海争端的影响便是典型。在经历了1975年后的"难民"、"船民"和"遗民"等三波移民高潮后,越裔美国人今天已经成为美国政治,特别是越美关系、中越关系、中美关系乃至中国与东南亚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变量。由于其历史、经济地位、政治参与等限制,越裔美国人政治游说的反母国特征在越美关系正常化后有所缓解,因此也变得相对复杂:既有较强的反母国心态,又乐见越南的强大和发展。尽管如此,除越南华裔人外的越裔美国人在南海问题上态度出奇地一致和强硬:不仅很早(1958年)便开始发挥其影响力,而且对美国在2010年全面介入南海争端的决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更为重要的是,越裔美国人围绕南海问题开展的政治游说,极可能启发和动员其他南海权利声索国在美移民开展类似努力,从而不仅使南海争端国际化,还使其在美国国内化。  相似文献   

9.
试论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因素和发展前景任俊生中美经贸关系对于中国、美国乃至于整个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经济格局变化都有着重要影响。那么,如何看待中美经贸关系的现状,影响其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在本世纪最后5年里它的发展前景如何,本文拟对上述问题谈谈笔...  相似文献   

10.
冷战后,在世界格局和国际秩序建构问题上,欧盟与美国存在分歧.欧盟提倡多极化和多边主义,而美国带有单边主义取向,极力维护自己的单极霸权.基于这种分歧,欧美对中国的和平崛起亦持不同看法,前者视之为机遇,后者则倾向于视之为威胁.欧美对华战略的差异具体表现在如何看待与中国的合作和处理对华关系、如何处理涉及到中国核心利益的台湾问题、如何看待中国人权问题以及如何处理对华经贸关系等方面.中欧关系的发展要受到欧美战略关系的牵制,而中美之间亦存在共同利益,它对中美关系中的消极因素有制约作用.坚持多边主义是中欧美三边良性互动的基础,深度发展的经贸关系所导致的经济依存是三边关系的强有力纽带.  相似文献   

11.
自从中国古老的大地上发生了天翻地复的变化、一个崭新的人民共和国诞生以来,阻碍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美国对中国台湾省的政策。三十年来,历史前进了,形势变化了,中美之间也已建立了外交关系。但是,美国对台湾的态度仍然是中美关系航道上的暗礁,使航船随时有触礁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回顾1948年底至1950年上半年中国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那个转折  相似文献   

12.
自2010年7月,美国全面介入南海争端后,对外公开表达的立场是,在领土主权归属问题上,"不选边站""不持立场"。然而,自2015年以来,美国越来越偏离"不持立场"的态度,转向事实上的"持立场",公开反对中国的主权主张。美国政策的转变反映了美国对南海地区力量格局转变的焦虑和不安,更是美国调整"亚太再平衡战略",防止中国挑战美国主导的亚太秩序的需要。美国的持续深度介入使南海问题将注定成为中美之间长期博弈的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3.
奥巴马上台后出台了新的亚太战略,其核心内容是将全球战略重心由大中东地区转 移到亚太并将应对中国崛起作为主要目标。美国战略重心东移使中国的外部环境特别是周边环境 更为复杂。南海局势的新变化就是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的一个直接后果。不过,美国战略重心东移并 不是寻求同中国对抗,美国新的全球战略和亚太战略框架下的对华战略仍然具有两面性,中美在 南海并不存在根本的利害冲突,美国同一些南海争端国的利益也有很大差异,中美之间仍然存在 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和合作空间。  相似文献   

14.
中美双方既有共同利益,又有一些分歧,既有积极协调合作的需要,又会发生摩擦对抗。中美之间的关系基本上可以定为非零和博弈。台湾问题是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美国对台政策具有一贯的现实主义本质。围绕台湾问题中美应从近期、中期、长期目标集中探讨两国合作议题。  相似文献   

15.
经济民主问题一直是影响美国对华经贸政策的重要因素。中美建交以来,美国国内围绕中国最惠国待遇的年度审议以及长达数十年之久的中美WTO谈判,乃至当前美国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否认,其根源之一即美国认为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民主,不符合其所倡导的以私有化和自由化为核心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原则。中国应积极寻求中美双方的合作点,在加快自身经济民主建设的同时,加大对建设成果的宣传力度,以推动中美经贸关系与中国经济民主进程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6.
钱文荣 《亚非纵横》2014,(6):95-102
非洲大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且由于地理位置极具战略意义,美国将其视为称霸全球的战略要地和凸显关全球领导力的重要地区。近年来,奥巴马政府加大对非洲的关注度和投入,进一步界定了美国在非洲的核心利益,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政策措施。美国对非工作某些具体做法对我改进对非工作有一定启示。尽管中美在非洲存在竞争和矛盾,但也有某些共同利益,在不影响我与非洲国家双边合作的前提下,中国可有选择地与美国开展适度合作。  相似文献   

17.
在美国不断拉拢盟友与伙伴国家打压中国5G发展的背景下,俄罗斯等重要第三国在中美5G博弈中的作用凸显。俄罗斯对中美5G博弈的看法与态度是分析俄罗斯战略认知与对外政策走向的重要依据。本文在分析俄罗斯关注中美5G博弈原因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俄罗斯对中美5G博弈的态度及应对之策。在俄罗斯看来,美国打压中国5G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科技霸权与全球霸权,这将对全球经济发展与战略稳定产生消极影响,并可能造成科技体系的两极化。目前虽无法确定中美两国谁将从5G博弈中胜出,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中美5G博弈将促使中国加快实现高科技领域的自给自足。面对中美5G博弈,俄罗斯并不打算选边站队,其基本态度是保持观望、强大自身。为避免在5G发展领域落后于中美两国,俄罗斯也加入了5G开发行列,但就实际情况来看,俄罗斯的5G开发面临不少困难,未来前景并不明朗。中国作为5G发展领先国,应与俄罗斯加强相关合作,共同反对美国的科技霸凌。  相似文献   

18.
和谐盛世民富国强,今年1月是中美建交30周年。我20年前亲历的一段往事一幕幕的映入眼帘,在我心头萦绕,促使我把它记录下来。那是1986年9月11日14时(华盛顿时间),历史上第一个正式访问美国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团体——空军歌舞团共39人,乘美国空军KC-10巨型运输机,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安德鲁斯空军基地降落,受到热烈而隆重的欢迎。我们带着中国人民和军队对美国人民和军队的友谊,  相似文献   

19.
中美两国在朝鲜问题上,既有着无核化与防扩散、维护地区稳定等方面的共同利益,也在朝鲜意识形态、无核化的方式等问题上存在着冲突性利益。利用SWOT模型比较中美两国的对朝政策,可以明晰两国的内部优、劣势和外部机遇与挑战。如果中美两国只注重自身优势与机遇,即中国强调和平稳定的重要性,美国强调无核化的迫切性,将增大两国政策的竞争性,不利于合作的展开。中美两国对朝政策竞争的根源在于崛起国与霸权国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中国意图维持地缘安全的缓冲区与经济发展的前沿地带,美国则希望以此牵制新兴大国。美国遏制地区大国的企图和对朝鲜安全关切的忽视是中美合作难以取得进展的主要原因。如果中美两国能够正视两国间的冲突性利益,降低获得对方支持的心理预期,将会有效防止地区局势和双边关系的波动。针对不稳定的朝鲜半岛局势,中美之间应加强安全对话,构建地区危机管理机制,避免因朝鲜半岛问题发生恶性竞争和诱发正面冲突。  相似文献   

20.
防止和反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是国际社会包括中美在内的共同任务.中美在这一问题上存在原则分歧.美国"反扩散"政策的核心是"先发制人"方针,即对威胁使用或扩散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进行预防性打击.中国坚持传统的防扩散原则,主张维护与加强现行防扩散体制和通过谈判解决有关争端.在这一领域,中美两国也存在共同利益和政策取向,该领域可以成为两国合作的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