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的少年犯罪和少年司法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中国法律规定,已满14岁至未满18岁的人犯罪称为少年犯罪。从70年代末以来,中国的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进入90年代,全国公安机关每年查获的少年犯罪作案成员约15万人,其中有3万余人送到法庭审判。现在,全国各级法院建立少年法庭3000多个,专门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需要关押的,则送到未成年犯管教所进行教育改造。目  相似文献   

2.
美国少年犯罪问题的现状怎样?少年法庭运作情况又如何?美国少年司法制度及青少年犯罪预防办公室(OJJDP)2000年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反映如下:一、美国少年犯罪问题的现状1、青少年犯罪率有所下降。截止至1998年的统计数据表明,青少年凶杀案的案发率处在1987以来的最低点,比1993年高峰时的案发率下降了52%。1994年至1998年间,15至17岁青少年犯谋杀、抢劫、强奸等严重暴力犯罪案件的案发率下降了32%,14岁或以下年龄段的严重暴力犯罪案件的案发率下降了27%。2、少年严重的暴力犯罪者所占比例不等。在二十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美国的青少…  相似文献   

3.
中国大陆少年犯罪和少年司法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澳大利亚少年司法体制包括法律的主体、机构和法庭审理程序,是立法在现实中的展开和运用,而立法是司法运作的法律前提。澳大利亚关于未成年人的立法框架包括《1987年儿童(刑事诉讼)法》和《1997年少年罪犯法》,这两项法律确保了在法律面前儿童享有和成人平等的权利和自由,以及一系列的其他特殊权利,这是针对全国范围而言,是地方各州少年司法制度运作的宏观背景。具体到新南威尔士州中,其少年司法系统近些年来也出现一些新的趋势,这在新南威尔士州儿童法院的司法程序中可以得到明确体现,其包括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逮捕、保释等多个方面,从而为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的保障提供了具体的运作环境。  相似文献   

5.
6.
此韩晗非彼韩寒,他17岁出版的长篇小说《寂寞城市》,曾创下北大中文论坛发表连载点击率之最,南海出版公司为此书在北京举行过新闻发布会。韩晗也成了湖北省第一个签约的少年作家。  相似文献   

7.
少年犯罪问题在现代社会变得日益严峻,为预防、控制和减少少年犯罪,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少年司法制度建设。我国由于多种原因,少年司法制度构建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少年司法制度存有较大差距。为加快少年司法制度建设,本文对我国少年司法制度内涵、现状与不足作了多方面的探讨,并借鉴发达国家成熟的做法,提出了完善构想。  相似文献   

8.
英雄五少年     
2005年4月2日,周六的早晨,阳光明媚。牡丹江市紫光小学几个要好的小伙伴——韩双强、孟柳、戴贵龙、刘政峰、孙博朝早早来到珍珠盐厂附近的凤凰山上玩耍。  相似文献   

9.
巴西东南港口大城市里约热内卢,在某种意义上对少年来说是一个充满“自由”的大城市。柯斯蒂诺现年16,6岁那年他不堪虐待,就从里约西郊贫民窟的家里逃到市区来。对于他来说,这座城市胜似天堂。 柯斯蒂诺在里约市的街头巷尾所找到的是充满残酷的“自由”。白天,他靠三种活儿聊以糊口:擦皮鞋,偷表、掏钱包。夜间,就同一伙小兄弟、小姐妹蜷缩成一堆,露宿在市中心希兰达广场的人行道上。有时候,另一伙少年会来揍他们;当然,挨警察挥动警棍驱打的机会更多。他能潇洒地偷人家的,却无法潇洒地自己活命。 身材瘦削、皮肤黝黑的柯斯蒂诺还算走运。满了七年街龄之后,他搬进一家救济所办的收容所。他的房间很小,却很干净。在收容所里,他和其他少年一样,白天打杂,晚间上夜校。  相似文献   

10.
我国设立少年法院的必要性和时机已经成熟,我们认为少年法院应新建少年观护庭,这是法院体现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及犯罪预防的重要改  相似文献   

11.
司法部于2005年中期组成课题组,集中力量开展“监狱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基本问题”的调研工作。本次调查以全国31个省(区、市)所有在押的有18用岁以下未成年子女的服刑人员为总体,分别抽取了12个省、区、市的36座监狱中(重刑犯监狱、普通犯监狱、女犯监狱各占三分之一)有未成年子女的服刑人员样本11527个,采集数据超出50万条。  相似文献   

12.
一司法实践表明,少年犯罪原因以外部影响占主导地位,而外部环境的诸因素中,因不良交往而误入岐途的尤为明显。笔者所在的上海普陀区法院少年庭,1998年审结少年犯罪案共51件,涉及少年被告人102名,初犯、偶犯为50%,犯罪原因为外部影响的为100%,其中不良交往有72人,占70.6%。由此可见,不良交往与少年犯罪的关系,确实不可轻视。(一) 不良交往是少年犯罪的“中介剂”。家庭、学校、待业、文化生活等因素都与少年犯罪相关,但这些因素都是通过不良交往的“中介”而起作用。如家庭因素中,父母双亡、父母离婚、管教不当都可能导致青少…  相似文献   

13.
<正>【主题导引】心理学对于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好地培养、教育各种人才,提高与改进社会各方面的工作,以及提高学习、工作和生产效率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我国一贯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重在对其进行教育、感化和挽救,纠正其行为和心理偏差,使其不致重新犯罪,尽快融入社会。而对该原则的倡导和贯彻,实际上就要求我们在  相似文献   

14.
发展型少年司法是美国继矫正型少年司法、严惩型少年司法之后出现的最新的少年司法模式,其以有关青春期个体生理、心理发展的医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研究成果为基础,重申刑事司法体系对于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应当区别对待,要关注青春期个体的特殊性。同时,认同保护未成年人利益与保障公共安全并重以及宪法正当程序对切实保护未成年人利益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在日本《少年法》当中,“虞犯少年”概念占有重要位置,它是对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倾向所作的立法定位。由于虞犯少年是通过司法程序认定的,因而它又属于日本的少年司法事务。虞犯少年的矫正教育过程,实际上是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司法保护处分的过程,从制度上保证了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进行早期干预教育。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虽规定了少年不良行为,但并未设置虞犯概念,有必要借鉴日本《少年法》的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16.
日本虞犯少年矫正教育制度对我国少年司法制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日本《少年法》当中,“虞犯少年”概念占有重要位置,它是对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倾向所作的立法定位。由于虞犯少年是通过司法程序认定的,因而它又属于日本的少年司法事务。虞犯少年的矫正教育过程,实际上是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司法保护处分的过程,从制度上保证了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进行早期干预教育。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虽规定了少年不良行为,但并未设置虞犯概念,有必要借鉴日本《少年法》的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17.
新南威尔士少年司法部基于建立一个年轻人参与而没有犯罪的社区目标,从而提供减少青少年再犯罪机会的各种法律和社会服务,帮助青少年解决促成犯罪的潜在问题和行为而成立的部门。其成立前提是立足于历史,也照顾到未成年人成长背景,考虑到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二元主义目的的需要,即对青少年的犯罪行为进行惩罚的同时,承认他们的年龄状况并照顾到他们的福利需要。基于此,包括新南威尔士儿童保护与少年司法部等在内的一系列机构对未成年人保护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承担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8.
2005年11月7日8:30,马宗中学初三学生梁果服毒自杀。 梁果服毒自杀是因为赌博。  相似文献   

19.
设置少年法院是中国少年审判工作向前发展的必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我国少年审判组织的形式主要有少年刑事案件合议庭、庭级建制的审判庭、少年法庭指导小组、少年案件由某法院集中管辖等。但这些少年审判组织尚未得到法律的认可,集中管辖举步维艰,而少年法庭的组织形式限制了少年审判工作的发展,少年法庭指导小组工作无力,少年法庭的审判人员又无法安心本职工作。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只有设置少年法院,这也是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现状及发展趋势的需要,是完善中国少年司法制度的需要,是与国际接轨的需要。设置少年法院在法律上有依据,也积累了一定经验。作者并对少年法院的设置提出自己的设想。  相似文献   

20.
你知道吗?每一年,美国有一百多万名11-17岁的少年从家中潜逃。这些人中有一半以上是女孩子。他们中许多人之所以离家出走,是因为在整日吵架、暴力、无人照管和充满性虐待的家庭气氛中,只好选择出逃这条路。由于他们的年龄还不能做工,而社会救济机关又不伸出救援之手,于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就只好靠偷窃、贩毒和卖淫来自救了。据统计,在纽约、休斯敦等城市有相当多的流浪女孩卖淫。在西雅图,大多数流浪儿在空房、无锁门的汽车、蒸汽浴室、大桥底下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