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不断深化,个别党员领导干部滋生了"官不聊生"与"为官不易"的负面思想,出现了"为官不为"的问题。"为官不为"问题在部分党员领导干部中渐渐扩散,这种危险思想的蔓延将会动摇党的执政根基,危害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已成为全党、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也是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要治理"为官不为"问题,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用先进的政党精神重塑和武装中国共产党,保持党的先进性;从"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由外而内""眼睛向内"四个向度重构动力机制;着力加强党的执行力建设。  相似文献   

2.
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时期,"为官不为"作为一种隐形的腐败行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其主要表现在能力不足不能为,动力不足不想为,担当不足不敢为三个方面。"为官不为"主要来自于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不坚定、素质能力不足,体制机制不完善、政治心态不健康,需要从思想、能力、体制机制和心理四个方面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建设,从而提升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能力素质和办事效率,使"为官不为"逐步转变成"为官必为",进一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任务。  相似文献   

3.
"为官不为",是指党员领导干部在行使权力和履行职责的过程中怠于履行自身职责与义务,因而降低服务效能以致影响政府公信力的行为,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产生不良影响。个别党员干部对权力来源认知有误,缺乏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容错试错机制尚未建立是"为官不为"的生成机理。政治生态视域下构建防范和治理"为官不为",需要进一步增强和树立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与宗旨意识,提升其干事创业、奋发有为的能力与水平以及完善选拔考核和评价机制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存在的"为官不为"现象出现了新的变化,严重影响着政府转型的进程,治理"为官不为"成为当务之急。围绕这一问题,学界人士分别从"为官不为"的定义、分类、危害、原因及对策等多个角度进行了颇为具体的研究,这对于今后进一步治理"为官不为"和推进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通过仔细研究比较,当前学术界的相关研究仍存在一些需要改善的地方,需要理论界今后在相关方面对其进行拓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5.
十八大以来,在从严治党、重拳反腐的新常态背景下,国内政治生态环境日渐清朗,获得人民群众一致好评。然而,部分官员难以适应新的政治环境,出现了新的"为官不为"问题,主要表现为"不敢为"、"不想为"、"不愿为"、"不会为"四个方面。为官者自身内源性因素和外部政治生态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了为官不为问题出现,从官者自身、法律、群众、大众媒体四个方面加强建设是新时期治理"为官不为"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6.
在从严治党的背景下,党风政风有了明显好转,却也出现了"为官不为"的现象。干部失去了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就会阻碍国家政策的顺利执行,并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贵州省黔西南州在"向惰政宣战,向懒政问责"上出"新招",以"干部召回"亮剑"为官不为",让"为官不为"的干部"回炉再造",从制度层面改善了对干部"为官不为"监督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等问题,是治理"为官不为"的一剂"良方"。保证"干部召回"对"为官不为"的持续发力需要建立科学的容错纠错机制,坚持系统思维,构建配套完善、管理有效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7.
十八大以来,在高压反腐态势下,部分官员因怕担责而选择不作为。此类"为官不为"现象不仅源于官员个人主观思想觉悟落后,更在于有效规范"为官不为"的问责制度尚未健全。现行问责制下,单一集中的问责主体、分散片面的问责依据、消极追责的问责方式难以有效防治官员不作为。推动问责制发展,引入公民与媒体问责、完善法律与法规体系、健全容错与激励机制是治理"为官不为"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理党成效卓著,政治生态得到全面净化,但为官不为等庸官懒政问题有所抬头,这一问题可以从内源性原因和外源性原因两个方面找到症结。国外从更新施政理念、创新管理工具、强化内外监督、加强制度建设等四个方面治理为官不为,成效显著。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可借鉴国外有益经验,从思想建设、体制机制、监督问责、法律制度、从严治党等五个方面精准施治,建立规制为官不为问题的治理体系,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在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的进程中,为官不为等行政不作为现象频频抬头。为进一步推动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从行政文化角度探讨为官不为的表现类型,为官不为的行政心理,社会文化成因及治理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塑造行政文化战略,力促新时期"为官有为"就要强化公共精神文化、行政制度文化、行政执行文化和行政环境文化。  相似文献   

10.
建立责任政府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诉求,负责任的官员与现代预算制度是其核心要素。政府责任需要官员落实才有效,而官员负责任需要预算制度的约束与规范。当前我国预算制度存在着预算内容不够完整、预算透明度偏低、预算执行软约束、预算民主进程有限等问题,难以真正限制政府官员权力,给为官不为提供了制度漏洞。治理为官不为,建立责任政府,应以预算改革为突破口,具体策略包括:落实全口径预算,从源头约束官员行为;提高预算透明度,事先预防为官不为;贯彻预算法治,将官员行为纳入法治轨道;推动预算民主化进程,督促官员为官有为。  相似文献   

11.
预防和治理腐败必须在综合治理上下功夫,从源头上预防。其有效途径主要是:一、领导廉洁是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关键。领导干部所处地位的特殊性,决定了领导干部带头廉洁自律是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关键。因此,要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更好地发挥其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表率作用。领导干部必须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搞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重要现实意义,身体力行,严格自律,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做到严治家,慎交友,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诱,不为人情所扰,在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都能经得住考验。领导干部必须严格…  相似文献   

12.
声音     
《人事天地》2014,(11):4-4
<正>当前,所谓"为官不易""为官不为"问题引起社会关注,要深入分析,搞好正面引导,加强责任追究。党的干部都是人民公仆,自当在其位谋其政,既廉又勤,既干净又干事。如果组织上管得严一点、群众监督多一点就感到受不了,就要"为官不易",那是境界不高、不负责任的表现。这一点,要向广大干部讲清楚。我们做人一世,为官一任,要有肝胆,要有担当精神,应该对"为官不为"感到羞耻,应该予以严肃批评。我一再强调,领导干部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这些要求是共产党人最基本的政治品格和做人准则,也是党员、干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针对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为官不为"现象,鄂州市抓住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契机,按照"为人民办事、对人民负责、向人民报告、让人民满意"的"四民"要求,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标本兼治、惩防并举,对防治"为官不为"进行了有益探索。以严的标准选拔配备干部,让有所为者有地位。近年来,鄂州市委严格遵循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始终坚持政治统帅、实绩第一、基层优先的导  相似文献   

14.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新时代背景下,将法治思维融入领导干部政德建设是推动政德建设法治化的重要方式。政德是由政治信仰、价值取向和为官品德组成的道德体系,在领导干部的道德实践中发挥着激发、凝聚、维系和导向功能。当前领导干部政德建设面临着应然的道德理想与实然的道德表现相混淆、传统人治思维依然存在、现代法治思维运用不足等问题。因此,在坚持"德法并重"治理理念的基础上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和法治化,需要着力打造一套完善的政德法治体系,通过建立科学的政德法规体系、合理的政德执法机构和健全的政德监督机制,保障领导干部政德法治化建设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反腐败的高压态势,"怠政"官僚作风愈加泛滥,削弱了行政效能,也疏远了干群关系。理想信念的缺失、一些党员干部素质能力不足以及反腐败触及了某些人的既得利益,使潜意识的抵触成为官不为的主观原因;干部选拔任用和考核标准体系不健全、激励制度不完善、容错机制的缺乏和干部淘汰机制不健全是"怠政"的客观原因。治理"怠政"应该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提高干部的素质能力,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和考核评价制度,健全激励机制、"怠政"问责制和干部淘汰机制,发挥大众媒体和群众的监督作用,以调动领导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正>中央在全党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延展和深化,是共产党人抓自身建设常态化的又一次重要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政风反腐力度持续加大,党员干部队伍的作风日渐好转。但与此同时,部分官员"懒病"依旧,不作为、乱作为、懒作为等问题依然存在,其根源归根结底还是干部的主观认识问题。"为官不为"就是干部主观世界改造不彻底的集中表现。为此,要着力解决干部"为官不为"的问题才是开展"三严三实"专  相似文献   

17.
加强中国特色自然资源治理体系建设,是加快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既是健全中国特色自然资源治理体系的必然选择,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要求。本文探讨奏好"编表"、"审计"和"追责"三部曲的机制机理和具体路径,为健全自然资源治理体系、防止自然资源过度消耗、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一些思路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正>就业工作关系千家万户,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干部职工要认清使命,恪尽职守,不断加强自身思想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作为就业系统的领导干部,要主动适应当前政治环境和就业新常态,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珍惜岗位。一位"最贴民心就业局长"说过:"就业局长干的是‘良心’工作,我们服务的对象是弱势群体,帮助他们找到就业岗位是我们从事就业工作应尽的职责。"现在,"为官不为"的现象值得重视,大体上  相似文献   

19.
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系统总结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多方面的显著优势,明确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为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指明了前进方向。任何的制度都是由人来执行,关键在"制度执行",核心是"治理能力"。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决策力、创新力、组织力、执行力",是提升治理效能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20.
正编者按:"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为了不出事,宁愿不干事",近年来,在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下,这种"为官不为"的消极心理在干部队伍中有滋生蔓延之势。由于心存顾虑、不敢担当,一些干部在改革创新路上步履迟缓,甚至止步不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