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7年6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太原主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研究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度贫困问题的论述,是中央关于扶贫开发重要战略的新认识、新成果,标志着我国脱贫攻坚战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和省委关于全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要求我们深刻认识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重大意义,坚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在全国范围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2017年6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太原主持召开的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脱贫攻坚工作进入目前阶段,要重点研究解决深度贫困问题。"这是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的最新成果,标志着精准扶  相似文献   

3.
<正>破解深度贫困,是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的最新成果,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深厚的为民情怀,标志着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战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中央发出了向深度贫困"总攻"的"动员令",省委、市委吹响了打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的硬仗"的"冲锋号",县乡组织了攻克深度贫困堡垒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脱贫攻坚本来就是一场硬仗,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更是这场硬仗中的硬仗,必须给予更加集中的支持,采取更加有效的举措,开展更加有力的工作。”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情的重要讲话精神,就要结合地区实际,聚焦精准发力,攻克坚中之坚,确保如期脱贫同步小康。  相似文献   

5.
2019年12月10日至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9年脱贫攻坚的成绩做出了令人鼓舞的评价,认为是"精准脱贫成效显著",同时对2020年做出了明确要求:"要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全面完成,集中兵力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政策、资金重点向‘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倾斜,落实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等措施,严把贫困人口退出关,巩固脱贫成果。要建立机制,及时做好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的监测和帮扶。"  相似文献   

6.
谭鑫 《社会主义论坛》2020,(4):18-18,20
2020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要继续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落实脱贫攻坚方案,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狠抓政策落实。确保剩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对52个未摘帽贫困县和1113个贫困村实施挂牌督战。  相似文献   

7.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我国贫困问题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深度贫困地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短板,也是脱贫攻坚的重点和难点。深度贫困的实质就是绝对贫困,具有"两高、一低、一差、三重"的特征,有特殊的形成原因。基于嵌入性理论提出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政治嵌入、经济嵌入、文化嵌入和认知嵌入的分析框架,从嵌入的现实性、可能性和目的性三方面厘清深度贫困地区的嵌入逻辑。基于深度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应坚持政治嵌入、经济嵌入、文化嵌入和认知嵌入"四位一体"的嵌入路径。  相似文献   

8.
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是当前农村扶贫的主战场。2017年,中国政府精准扶贫工作重点转向深度贫困地区,制定一系列促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政策措施,推动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改善,贫困人口大量减少。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进展。在党和政府高度关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下,深度贫困地区2020年全面脱贫的目标一定可以实现。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通过脱贫攻坚,云南深度贫困地区成果丰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但在推进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中仍然存在基础设施薄弱、产业集群发展不充分、创新创业人才缺乏等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0.
坚持党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领导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破解脱贫攻坚难题上展示了其卓越智慧,对基层组织建设作出一系列的科学论述和巨大贡献,包括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由基层和基层组织在减贫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要求决定的;贫困治理进程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以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重点,以组织建设、人员队伍建设、运行环境和保障建设为核心内容;以在内部进行提升与激发、从外部注入人员和资源为实现途径,从而推动脱贫攻坚与基层组织建设的深度融合与发展等。  相似文献   

11.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湖北省共有37个贫困县,有9个深度贫困地区和507个深度贫困村,脱贫任务之艰巨,难度之大,不言而喻。为抓好这项“第一民生工程”,各级党组织以抓党建引领脱贫攻坚,把“绣花”功夫用在点子上。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永德县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与永德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主题实践中创新思路,以"12345"脱贫步骤推进永德脱贫攻坚。"1个统揽"。2014年以来,全县识别出贫困乡4个,贫困村99个(深度贫困村27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4055户55396人。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全县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深入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按照"五个一批""六个精准"要求,把脱贫攻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来思考、谋划、统筹。  相似文献   

13.
<正>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西时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强调:"当前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要针对致贫原因分类施策,戒搞形式,戒做虚功,下一番绣花的功夫。"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广西迅速召开了全区领导干部大会,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在会上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彭清华在会上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提出的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部署、新要  相似文献   

14.
<正>今年6月23日,习总书记在山西太原主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八条要求,守住"两不愁、三保障"的底线。习总书记强调的"两不愁、三保障",是指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众所周知,"西北缺水、西南缺土、青藏高原缺积温"这个"国情",决定了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  相似文献   

15.
2020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艰巨,决不能松劲懈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充分说明,在向脱贫攻坚发起总攻的关键时期,更加需要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保持头脑清醒,更加需要我们保持高昂的士气。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我们准确了解到,经过多年坚苦卓绝的持续奋战,我国的减贫成就举世瞩目,人民群众高度赞誉,国际社会普遍认可。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的形成,既有摆脱贫困的思想渊源,又有多年扶贫实践探索的深刻思考和经验总结。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我国脱贫攻坚实践,以"精准"为核心,明确脱贫攻坚的目标、阶段和重点,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凝聚各方力量构建大扶贫格局,不断探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践路径,指引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习近平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对于新时代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和全球减贫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要求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脱贫攻坚战与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虽然脱贫攻坚的侧重点是解决"脱贫"问题,乡村振兴的侧重点是解决"振兴"问题,但两者的共通点都是旨在消除贫困,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8.
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如何在疫情影响下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是我们党和人民当前面临的主要任务。通过深刻领会和挖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论述的初心意蕴,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以马克思主义"初心"为指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根本遵循,从而保障全国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面夺取脱贫攻坚战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19.
统一战线服务脱贫攻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务脱贫攻坚是新时代统一战线的重要政治任务。面对脱贫攻坚的艰巨任务和突出问题,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汇聚人心、联系广泛等优势,以"两不愁、三保障"为目标,通过采取一系列推动贫困地区发展的切实举措,做好教育扶贫、产业扶贫、民主监督等,发挥统战人文优势,积极宣传脱贫攻坚政策和经验,助力构建新型乡村文化,进一步激发贫困地区社会活力,从而在根本上打赢脱贫攻坚战役。  相似文献   

20.
2019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全面完成,集中兵力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政策、资金重点向"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倾斜,落实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等措施,严把贫困人口退出关,巩固脱贫成果。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关之年,也是云南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消除绝对贫困的关键一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是短板,集中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云南高质量脱贫,是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