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派驻制度是中国特色反腐倡廉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纪检监察工作中具有特殊地位。本文从中国反腐败战略格局角度研究派驻机构的职能与作用,分析派驻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对派驻机构的统一管理制度、重新界定派驻机构的工作职责、改革监督的方式方法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反腐机制盲点和空白点过多,是导致目前市县纪检监察派驻机构监督乏力的主要原因,各地不断进行的实践探索,虽然对遏制腐败蔓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未能破解权力结构格局,派驻机构改革总有隔靴搔痒之感,只有建立以职能为划分要素的派驻模式,才能克服目前"点派驻"模式"同体监督"被同化、"片派驻"模式"体外监督"被隔离的弊病。  相似文献   

3.
现行监所检察机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检察机关监督职能的发挥。对此,应从立法上明确派驻检察监督方式以增强其权威性;将监所检察职能定位为刑罚执行监督和监管活动监督,建立起以派驻检察为主的同级监督或者提高一级监督模式;厘清派驻检察、监所检察、派出检察院机构各自的权限、职责,基层监所分设为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监督机构,各司其职、互不干涉,派驻检察仅受其派出检察院和上级监所领导与业务指导,并对其负责。  相似文献   

4.
纪检监察派驻机构在我国权力监督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党的纪律检查职能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党内监督的重要形式。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派驻机构制度建设,经过5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在我国纪检监察史上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不断改革完善派驻机构运行机制,在找准职能定位、创新监督方法、保障监督效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探索纪检监察派驻机构的改革路径,对于完善我国权力运行监督制约体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党政纪监察体系的运行状态呈现出一种"双轨制"态势,即作为常态设置的"单位内置式"党政纪监察机构和"派驻式"党政纪监察机构并行不悖。"双轨制"党政纪监察体系在运行中产生了三大问题:两套监察机构交叉重叠,"单位内置式"党政纪监察机构形同虚设,运行效率极其低下;"双轨制"监察体系仍然无法解决我国监察体系所固有的组成要素的"单一性",无法调动多元监察主体的积极性;"一级派驻式"监察机构加大了监察成本,降低了监察效能。  相似文献   

6.
四川率先开展省级纪委监委向省属高校派驻纪检监察组改革试点工作。在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下,省属高校派驻纪检监察机构改革是党建理论的实践创新,是高校始终坚持"两个维护"的政治保障,是现代高校治理的制度支持。为切实履行职责使命,高校派驻纪检监察组要找准自己的身份定位,准确把握与省纪委监委和驻在高校党委的关系;厘清驻校纪检监察组和校纪委的权责,聚焦纪检监察职责,保持高校派驻纪检监察组的相对独立性和权威性;持续抓好队伍建设,强化高校派驻纪检监察组的自我监督和自我约束,必须带头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铁军。  相似文献   

7.
司法实践中,派驻基层检察室职能配置存在缺乏法律依据、职能配置过于宽泛、职责虚化或异化以及与内设机构职能关系不明确等问题.影响派驻基层检察室职能配置的因素主要有:检察机关自身的职权范围、派出检察院各内设机构的职能分工、检察室可能获得的编制和人员安排和设置地区的司法需求.派驻基层检察室作为检察机关的派出机构,配置的职能必须定位于检察机关的基本职能,代表派出院在基层履行各项法律监督职能,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向基层的延伸.  相似文献   

8.
昭通交通规费征收稽查处是省交通厅的派驻机构,承担着昭通地区车辆的购置附加费、公路养路费和公路建设基金的征收任务.  相似文献   

9.
"党政群一体式"监察体系,是指以中国共产党纪检机构为核心的、由党纪监察员、政纪监察员、人大监察员、政协监察员、单位监察员等多元监察人员组成的"一元化常态派驻式"党政纪监察委员会,即"一元主体、多元组成、分级派驻、常态监督"的监察体系。它具有权威性、一元性、多元性、法纪性、派驻性、层级性等六方面的显著特征。在"党政群一体式"监察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应重点解决名称、地位、职权、产生方式及实际运行模式等诸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按照省市统一部署,井研县乡镇机构改革于2001年5月底全面完成.全县共撤销办事处3个,精简乡镇内部机构72个,精简人员375名;清理清退各类临时人员181名;完成移交乡镇管理的县级部门派驻乡镇事业机构10个.  相似文献   

11.
派驻纪检监察机构要积极争取驻在部门党组的重视和支持,充分发挥其组织协调作用,渗入业务工作中,强力推进行风建设,才能充分发挥其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对纪检监察派驻机构实行统一管理,是党中央为改革和完善纪检监察体制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加强党内监督、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新形势下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作为县域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一体化的重要举措,是乡村振兴战略中健康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国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制度建设方面已经迈出了重要步伐,基本上建立了这一领域的基本制度框架。在实践层面上,我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试点工作也在有序推进,涌现了一批具有推广价值的先进典型,为其他地区这一领域的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但总的来说,我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部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在建设主体的责任意识、基层医疗机构的能力、建设动力和建设技术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鉴于此,本文认为,应加强党政领导、提高基层能力、完善利益机制、打造数字医共体等,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相似文献   

14.
刑罚执行法律监督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罚执行法律监督改革,是深化检察改革的内容之一,重点应当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改革刑罚变更执行法律监督机制,由事后监督模式变为同步监督模式。二是完善监外执行法律监督工作,改革现行的监外执行执法主体,建立相关的工作衔接机制。三是改革现行的派驻检察机构,实现派驻检察室单独设置,加强法律监督力量。近年来北京市检察机关在上述三个方面采取了一些改革举措,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监所检察部门对于分押分管活动必须进行有效的监督,通过完善目前的派驻检察机构设置,纠正违法和检察建议执行情况的后续监督程序,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思路,促进分押分管检察监督工作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6.
监所检察权是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权能,目前主要通过在监管场所设置派驻检察室的模式来行使检察监督权。长期以来。这种设置派驻检察室的监督模式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派驻检察人员与监管场所“同化”的问题最为突出,导致监督效果不佳。需要借鉴国家审计监督模式的经验,改目前派驻检察为主的监督模式向派驻检察与巡回检察并重的过渡模式,并最终实现巡回检察为主的监督模式。  相似文献   

17.
正本刊讯(记者陈志强)5月19日,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副巡视员童俊率调研组到马山县古零镇、林圩镇调研精准脱贫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开展情况。调研组首先听取了厅派驻古零、林圩两个乡镇的第一书记、工作队员对精准脱贫职业培训及"两后生"职  相似文献   

18.
派驻基层检察室经历了一个从设立到泛滥再到撤销的发展过程。近年来,全国各地检察机关又开始探索派驻基层检察室建设。虽然派驻基层检察室的重建并非是对原有检察室的简单恢复,是按照中央对检察工作的新要求赋予检察室新的时代内涵,但其在实践运行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要促进派驻基层检察室的科学发展,必须从制度和机制层面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来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检察指导侦查的诉讼价值及运作模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检察指导侦查是在我国现行法律框架下建立起的一种以公诉为中心 ,侦查服务公诉的新型办案机制 ,并不改变我国现存的警检关系。其诉讼价值体现在实现司法的实体公正、程序公正和提高诉讼效率。创立检察机关在同级公安机关设立派驻机构———指导侦查室的运作模式 ,有利于解决捕诉之争  相似文献   

20.
十六大以来,我国地方党政领导体制进行的创新主要包括:副书记职数和班子职数减少使党委集体领导制和常委分工负责制得到完善,党政交叉任职增多,乡镇党政正职合一,地方党政领导兼任部门首长,公安、统战部门首长进入党政班子,政府机关党组的增多与作用的加强,地方党代会常任制与加强全委会职能的试点,纪委(监察部门)对派出、派驻机构的统一管理,党委、政府层面社会工作综合机构的设置等。这些创新坚持了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根本原则,富有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