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与党的奋斗历程相伴相随,与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同向而行,相继经历了奠定初创、曲折发展、恢复前进等历史阶段。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注重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推动党内法规工作进入全面加强阶段。“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在建党百年之际已宣告形成,标志着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实现党内法规制度建设高质量发展新目标,必须高标准谋划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顶层设计、继续提升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体系化水平、进一步增强党内法规制度的执行力,还要不断推进党内法规制度与国家法律法规的协调互动,并在全党范围内积极营造遵规执规的党内法规制度文化。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将其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根据不同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分类标准,可以构建不同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新时代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要适应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项建设的需要,形成以宪法为统率、以党章为根本、以准则条例为主干,覆盖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各方面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内监督制度建设,大力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突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建立了党内巡视制度、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制度,党内监督制度建设取得了新发展。新阶段,面对复杂多变的世情、国情、党情,必须继续修订和规范现有党内监督制度、改革党内监督机构的领导体制、建立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的联系制度。  相似文献   

4.
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日益重视与"国家法治"相平行的"党规之治",力求构建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内涵。完备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是构建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关键起点,明确党内法规立法原则是完善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首要一步。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化需要以党内法规立法原则为指引,参照国家立法明确党内法规立法原则,保证党内法规质量,填补制度漏洞。明确党内法规立法原则对完善与优化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以党章为根本遵循,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是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方向要求;坚持从重点治标走向重点治本,是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发展趋势;坚持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相结合,是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坚持全链条协同推进党内法规工作,是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推进路径;坚持依法治国与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统筹推进、一体建设,是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军队党的法规制度建设在继承中发展,在完善中创新,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党内制度体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把创新党内法规制度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基本建设;用党的创新理论引领制度创新;以完善民主集中制为重点构建党委领导工作机制;法规制度建设结合于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之中;把制度建设作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基础环节。  相似文献   

7.
党内法规作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规章制度,是推进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制度支撑。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党内法规建设贯穿于党的发展始终。站在新的时代节点上,通过明晰党内法规的内涵和作用,以党百年发展的四个历史时期为划分标准,概括党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党内法规的价值。通过发展完善党内法规理论研究、全面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丰富夯实党内法规文化教育等途径不断完善发展党内法规,进而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为党走得更远更久提供制度支撑。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在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在路径导向上,注重突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地位作用,以保障党中央权威,通过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的有机统一来推进标本兼治,在继承传统与探索创新中健全制度体系,以党规党纪与国家法律的衔接协调来引导改革目标。新时代进一步优化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路径,关键在于一体推进不敢违规、不能违规、不想违规的制度运行"闭环"。  相似文献   

9.
任何一个团体都有一个章程,政党也不例外。《中国共产党章程》是党内最重要的章程。在整个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中,党章居于最高地位,是党的一级法规,即党的最根本法规,其他的党内法规都不能与之相违背。党章集中地体现了党内的集体智慧,反映了党的五大建设科学化的积极成果,并对党内民主建设进行了许多规定。通过党章的不断修订,可以看出党内民主建设的科学化是一个从学习马列主义到不断中国化进而不断提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从“推进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到“加快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体现了我国政党治理法治化的发展趋势。法律的政治化与政治的法治化是近代以来世界民主法治建设的基本发展特点,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应当以法治与政治的统一性原理建构其理论基础。要以政治性引领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确保其规范内容上体现先进性、规范目的上聚焦领导力、规范渊源上关照实践面。同时,更要以法治性补强以往党的制度建设的短板,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加快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增强其概念的可通用性、体系的可衔接性、执行的可协同性。  相似文献   

11.
党内法规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组织建设、组织规范过程中所产生和形成的规范及原则。现阶段,党内法规还存在与法律衔接不畅、可操作性不强、执行力度不够等亟待完善之处。因而,要完善党内法规制定机制,加大党内法规备案审查力度,形成配套完备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注重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提高党内法规执行力,运用党内法规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不断提升党的内部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党内法规既是管党治党的重要依据,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有力保障。进入新时代之后,党内法规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内法规体系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内容。因此,界定党内法规的含义、特征,明确党内法规建设的意义,梳理新时代法治建设的基本内容和党内法规建设的制度进展,把握新时代党内法规建设的实践主题与体系逻辑,有利于从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布局的政治高度来看待当前的党内法规建设,统筹推进、整体谋划新时代的党内法规建设。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明确合宪性审查的对象是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的关键。党内法规作为管党治党的重要依据,是实现党内治理法治化的制度基础,应当纳入合宪性审查的对象范畴。本文试图在厘清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剖析对党内法规进行合宪性审查的理论逻辑,并从历史、现实和制度这三个维度探讨党内法规作为合宪性审查对象的适格性。  相似文献   

14.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目标,给加快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提高"管党治党"的法治化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提高"管党治党"法治化水平,要完善从严"管党治党"的法规体系,完善党的权力体系及运行程序,完善党内监督制度体系,提高依法依规惩治腐败的能力,强化党内执法执规专门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法治与党规建设实绩评价体系和考评标准。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三十年,中国共产党一直高度重视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构建中国特色法律体系的重要保证,对于依法治党,更好地推进党的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永葆党的先进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法治精神统领管党治党,就是以宪法党章为至上原则,以法律和党内法规为基本准绳,以制度规范为主体方式,把宪法法律和党内法规有机结合起来管党治党。为此,执政党要正确处理权与法的关系,完善宪法法律,促进国家执法司法部门同党的纪检部门紧密衔接。全党必须一体严格遵循党章,充分尊重党员民主权利,坚持党的组织原则和工作制度。运用党内法规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进一步完善党内法规制定体制机制,建立健全配套完备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加强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衔接与协调,强化党内法规的执行力。  相似文献   

17.
加强党内法规文本建设是推进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党内法规规范性建设的重要内容。党内法规文本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行文语言、体例格式、文本结构、书籍形态等多重规范要素。精确性与政治性相统一的行文语言,以条款为主要篇章布局的体例格式,标题、内容和印发三要素相统一的规范结构,集选编汇编、单行本、党的文件文献为一体的书籍形态,共同构成了党内法规文本建设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的一体化规范样态。研究党内法规文本载体的多重样态与规范性建设问题,对厘清党内法规文本具体规范、明确党内法规文本建设标准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新时代加强党内法规规范性建设提供重要参照。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党内制度反腐思想具有严密而清晰的内在逻辑。"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从根本上遏制党内腐败的首要前提,构建和完善党内反腐法规制度体系是净化党内生态的重要基础,党内反腐法规制度的有效执行是营造廉洁党内政治环境的关键手段,实现党内制度反腐和思想教育的有机结合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9.
制度建设是参政党自身建设的保障。近年来,各参政党均注重自身的制度建设,但是当前制度建设也面临一些问题与不足。为此,必须以参政党党内法规建设为抓手,构建以参政党章程为核心,包括党内监督法规、党内处罚法规、党员权利保障法规、党务行政法规和党内程序法规在内的党内法规体系.提高参政党制度建设的层次与水平.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对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化建设提出了更为紧迫的现实需求,必须形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欲实现这一目标,前提是明确判断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是否形成的基本标准,具体可以分为形式标志、实质标志、内部标志、外部标志等四个方面:一是形式层面的文本规范性与结构科学性;二是实质层面的内容完备性与价值一致性;三是内部层面的规范协调性与制度衔接性;四是外部层面的环境适应性和法治统一性。这四个方面的要求相辅相成,休戚相关,缺一不可,为加强党内法规体系化建设的顶层设计指明了行动指南,也为指导党内法规的立改废释工作确立了总体基准,成为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要求的基本遵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