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军垦魂     
正公园似的小城,隐藏了昨日的记忆。高楼林立,地窝子成为了历史的陈迹。沙漠变绿洲。绿洲处处吹拂和谐的清风,军垦人的青春早已被岁月染红!在这一方神圣的沃土,我听到土地唱出属于你的歌声。脚下的这片土地,从他们的名字里,我读出多少曾经的荒凉——下野地、西戈壁、莫索湾……一个名字写满一个过往的沧桑!曾经是野兔黄羊的故乡!石河子、铁门关、阿拉尔……一座座军垦名城拔地而起,焕发出耀眼的星辉,那是  相似文献   

2.
正每次,走过石河子市游憩广场的军垦雕像前,我总会停下脚步。望着一尊尊栩栩如生的军垦雕像。思绪像穿透了那些尘封的岁月,耳畔也响起父亲爱唱的那首《送你一束沙枣花》,伴着熟悉的旋律,我的眼前仿佛又浮现出风沙中父亲和战友们开荒造田的身影。上世纪50年代,石河子尘土飞扬的土路上,走来一队队兵团的军垦战士,他们唱着歌跟随王震将军来到这里,其中就有我的父亲。当时的石河子,只有20多户人家,散  相似文献   

3.
《党建》2015,(5)
<正>中国美在新疆,新疆美在石河子。石河子是共和国军垦第一城。她是由军人选址、军人设计、军人建造的城市,是新中国屯垦戍边的象征和发祥地,也是新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成功典范。"戈壁明珠、军垦名城",是石河子享誉国内外的一面靓丽旗帜,是一方天蓝、地绿、水清、夜明、人和,融西部风情、军垦特色、现代生活干一体的高品位城市。石河子市先后荣膺联合国"改善人类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城市"迪拜奖、首届"中国  相似文献   

4.
5年前,偶然间听到的一句话,改变了王梓林的摄影轨迹。那天,王梓林像往常一样,打开电视机。他熟悉的石河子电视台正在播放一个  相似文献   

5.
军垦新兵     
“俺两个同学在石河子种地挣上了钱,我也想到新疆种地挣钱,根本没想到能当官,俺是捡了个政工干事。”这位带着浓郁河南口音的就是农四师18期新闻培训班学员七十三团政工员赵怀亮。 赵怀亮当政工员难道真是“捡”来的吗?我带着疑问现场采访了赵怀亮。得知赵怀亮2001年9月自愿来疆当了一名农工,自2002年7月  相似文献   

6.
铁木 《前线》1983,(11)
一个有成就的艺术家,总是要不断创造新的艺术语言,用这种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生活新的感受和认识。《太阳和月亮》、《八月》、《绿洲》、《新衣》、《阳光下》、《序曲》……,这是版画家徐匡近年来的作品,这些作品有一种光采夺目的艺术魅力,每幅作品都具有生动、自然、洒脱而不失严谨的作风。欣赏他的作品是一种美的享受。徐匡,他长期深入四川凉山彝族地区及阿坝、甘孜藏族等地区,立足于生活的土壤,从生活中不断得到滋养和新的启示,生活也不断激发他创作的热情。看了他的作  相似文献   

7.
宋夕宁  王刚 《理论学刊》2002,(5):124-125
爱尔兰作家塞缪尔·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是荒诞戏剧中里程碑式的作品。在剧本中 ,虽然作者从戏剧情节、语言、舞台形象等各个方面都使用了荒诞的描写手法 ,但是他为我们揭示出的这个孤独无助、只有绝望地等待才能生存下去的世界却是真实可信的。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阅读古代文献或古代文学作品时,经常遇到注释中引用《……传》、《……注》、《……笺》、《……疏》、《……注疏》、《……正义》等不同的书籍名称。有人问:这些注释的书目为什么有不同的名称呢?原来孔子创办私字时,为了教育学生,对上古流传下来的文献进行了选择修订。他编定了《诗》、《书》、《礼》、《乐》、《易》和《春秋》六种教科书,讲授给他的弟子们。这些书写在二尺四寸长的竹简上,后世尊称为“经”。当时和后世有许多学者致力于这几部书的研究,写了很多注释或发挥其意义的书。为了给这些注释书正名,人们就把战国以来相传…  相似文献   

9.
去年底,在第21届全国摄影艺术展上,由石河子摄影家成勇倾心创作、反映新疆民族风情的摄影佳作一《守墓人》梅开二度,荣获艺术类作品优秀奖。该作品还在《大众摄影》杂志社去年举办的影友联赛中喜获二等奖。在本届国展中,新疆共有5位摄影家的6幅作品有幸入选,成勇也是兵团摄影界惟一获此殊荣者。  相似文献   

10.
正最近10年,算得上是贾平凹的活跃期。2005年,他发表了《秦腔》《高兴》。接下来的10年里,《古炉》《带灯》《老生》……部部都是几十万字的长篇,直写到2016年发表的最新作品《极花》。贾平凹是乡土中国变迁的持续记录者,他写农民剥离乡土的艰难、写进城打工者的痛苦与彷徨、写村镇基层干部与上访、写向往城市却被拐卖回农村的女子,他写树、写草、写天、写地、写山石、写明月……在他的笔下,蕴蓄着社会的巨变、  相似文献   

11.
人称"摄影小子"的耿照军,去年秋天似乎吉星高照。先是9月25日,他在石河子摄影家协会举办的"军垦名城石河子"摄影大赛中入选5幅作品,其中的一幅"建筑工人"喜获铜奖,还有一幅名为"青春炫动"的作品获佳作奖。紧接着9月26日,兵团职工摄影作品大奖赛揭晓,他的一幅摄影作品"雨中行",在数百位名家参与的1821幅参展佳作中脱颖而出,荣获非专业组金奖。接下来10月28日,在八师、石河子市总工会举办的"瞬间文明城市大家拍"摄影展中,他拍摄的"北泉夜市"再获金奖。  相似文献   

12.
军垦养老院位于石河子开发区63小区312国道边,是陈新、陈岩、陈静三姐妹于2005年11月共同投资50多万元创办的,使用面积共有2000多平方米,目前已住进高龄军垦老人50多人,是老人们的"康乐之家"。开家养老院:伺候军垦老前辈今年39岁的大姐陈新原是一家保险公司的业务员兼讲师,丈夫是一家企业的高  相似文献   

13.
●他,一边采访,一边流泪。●他所报道的人物,有电影《背起爸爸上学》的主人公原型,有引起甘肃省一位副省长特别关注的伤残少年,有14岁勇挑家庭重担的农家学子,还有……●经他报道的人物,有十多人获得社会各界广泛资助,捐款达二十多万元,而他本人却生活窘迫。●他的作品,散见于《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知音》(海外版)、《深圳晚报》等全国近百家报刊。● 他,不是一名记者,只是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 他是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妻子下岗了,一家五口人至今仍住在破烂的地坑院里。然而,有许多普通人的名字却在他的笔…  相似文献   

14.
正"打竹板,响连环,各位朋友听我言。现在生活多美好,不忘初心想当年。要知兵团创业初期有多难,欢迎来到‘军垦第一连’……"2018年12月26日,八师一五二团"军垦第一连"景区"首席讲解员"、81岁的老连长胡友才正打着竹板,为前来参观的游客们表演着。在游客们阵阵热烈的掌声之后,胡友才又表演起自编的快板《说变迁》"改革步伐加快了,成就太多了,国  相似文献   

15.
反抗无聊     
王蒙在《读书》上发表的《躲避崇高》一文,以他惯用的似是而非的模糊暖昧的语言,对王朔的作品发表了评价。他说:“这几年,在纯文学作品发行销售相当疲软的时候,一个年轻人的名字越来越‘火’起来……他拼命躲避庄严、神圣、伟大,也躲避他认为的酸溜溜的爱叫伤感呀什么的。他的小说的题目《玩的就是心跳》、《千万别把我当人》、《过把瘾就死》、《顽主》、《我是你爸爸》以及电视剧题目《爱你没商量》,在悲壮的作家们的眼光里实在像是小流氓小店子的语言,与文学的崇高性实在不搭界,他的第一人称的主人公与其朋友、哥们儿经常说谎,常有婚外性关系,而且常常牵连到一些犯罪或准犯罪案件中,受到警察、派出所、街道治安组织直到单位领导的怀疑审查,并且满嘴俚语粗话、小流氓  相似文献   

16.
近一个时期,青年作家王朔的小说受到了愈来愈多的关注。他的作品在1988年被改编成电影的就有《顽主》、《轮回》、《大喘气》和《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四部。因此,有人将1988年的电影界称为“王朔年”。同时,他的《浮出海面》、《橡皮人》、《痴人》等作品也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众说不一,褒贬相持,于是又出现了一个“王朔现象”。王朔的作品,多取材于当代城市生  相似文献   

17.
正"我在贵州等你,等你和我相遇,等待如此美丽……"2013年10月18日,张超作曲、玉镯儿作词的歌曲《我在贵州等你》参加《中国梦想秀》节目,让全国观众记住了这首旋律悠扬的歌曲,也勾起了观众对多彩贵州的向往。张超,贵州凯里人,2015年中央电视台中国十大青年作曲家,中国民族风音乐代表人物,金牌音乐制作人,被誉为"中国神曲教父"。自幼热爱音乐的他,自2002年起,陆续创作了《蝴蝶妈妈》《哭嫁》《仰阿莎》等蕴含浓浓"黔味"的流行民族  相似文献   

18.
正在六师共青团农场,只要提起该场四连退休职工、党员李发成,大伙都不由自主竖起拇指连声夸赞:"老李植树坚持二十多年,为连队披上了‘绿衣’,实现了他多年的‘绿色家园’梦。他是用实际行动为我们作出了榜样,我们为老李点个大大的赞……"近日,笔者走进该场四连,专门寻访了当地"植树大王"李发成。聊起植树的事,李发成如数家珍,心中便充满了无限的自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正是改革开放后职工生活刚刚好转的时候,  相似文献   

19.
曹禺23岁就写出《雷雨》,震动了文坛,此后佳作迭出,《日出》、《北京人》、《原野》……39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他获得了很高的名誉地位,生活条件有很大改善,却没有写出理想的好作品、大作品。进入不惑之年的曹禺更注意别人的议论,尤其重视领导对自己的看法与态度,更多地接受外界的影响,在创作上愈来愈缺乏自信。  相似文献   

20.
曹禺23岁就写出《雷雨》,震动了文坛,此后佳作迭出,《日出》、《北京人》、《原野》……39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他获得了很高的名誉地位,生活条件有很大改善,却没有写出理想的好作品、大作品。进入不惑之年的曹禺更注意别人的议论,尤其重视领导对自己的看法与态度,更多地接受外界的影响,在创作上愈来愈缺乏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