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们普遍认为,亚太地区是世界经济最充满活力的地区。但是,在世界经济不平衡、区域性经济合作和国际经济联系日趋发展的形势下,如何更全面地认识亚太地区经济的活力及其合作前景,即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问题。本文拟对此略陈管见。一、亚太经济尚缺乏整体活力,并受到世界经济不平衡的压力。  相似文献   

2.
亚太地区已成为世界上富有活力的地区.亚太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和日益加深的相互依存为这个地区的合作提供了条件。这个地区各国间存在着各种政治经济矛盾,但是,发展地区经济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也在增加。中国是亚太地区的一个大国,地位日益重要,希望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亚太地区各国合作,推进这一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相似文献   

3.
利益的共同性和需求的互补性是国际区域合作的两大根本支柱。国际经济合作,是各种生产要素在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流动和组合。这种流动和组合具有不可抗拒的渗透力和凝聚力。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经济要素的互补性,是由各国家和地区在资金、技术、资源、劳动力、产品和市场等方面的差别决定的。亚太地区各国在经济要素方面有着不同的优势和不足。这种经济要素的互补性是发展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客观基础,可以使亚太地区各国在经济合作中得到比较利益。亚太地区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热点地区正在崛起,经济的发展必然需要能源的支撑。然而除俄罗斯的…  相似文献   

4.
进入90年代以来,在世界经济进一步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的同时,亚太地区经济合作关系呈现出一种明显的趋势,即次区域经济合作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环黄海经济圈”、“华南经济圈”、“中华经济协作系统”、“东北亚经济圈”、“东亚经济圈”等关于区域经济合作的思想不断被提出,并成为亚太地区各国政府、经济界人士关注的焦点。其中有些构想已付诸实施,有力地促进了  相似文献   

5.
《东南亚》1991,(1)
本文认为,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亚太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进一步扩大和深化,次区域经济合作表现出新的发展势头。作为亚太地区的一个大国,中国应该采取更加灵活和主动进取的姿态,根据亚太区域和次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状况和特点,对不同形式的合作采取不同的做法。  相似文献   

6.
APEC成立于1989年11月,是一个区域性的经济合作组织,8年来,推动亚太地区贸易与投资自由化已逐渐成为其实现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目标之一。本文拟就APEC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发展历程,现实基础以及发展前景进行分析。一、APEC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发展历程(一)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探索阶段(1989-1993年)早在60年代后期,亚太地区经济合作就开始酝酿。由于亚太地区地域辽阔,经济发展水平差别大,再加上历史遗留问题较多,所以区域经济合作一直进展缓慢。进入80年代,国际政治形势出现了明显的缓和趋势,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趋势日…  相似文献   

7.
进入80年代以来,亚太地区的贸易往来、资本交流、技术合作更趋活跃,展示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日本是这一地区的一个“经济大国”,又处于新的历史变革时期,因此,对日本经济今后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世界经济,特别是对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影响进行探讨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发展东北亚地区各国的多边经济合作,是全球经济走向一体化时代潮流的反映和要求。全球经济走向一体化的历史进程早已开始,并日益向纵深发展,第二次大战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其标志就是各国经济生活的经济运行形成了超越意识形态、社会经济制度的国际化、协调化和市场化。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和集团化,是全球经济走向一体化的当代表现形式或过渡形式,它从内部一体化层次不断提高、外部范围不断扩展和内外相互渗透三个方面推动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亚太地区出现了四个层次的多边经济合作渠道,开始形成了纵横交错、彼此衔接的地区经济一体化网络。东北亚地区合作体的形成和发展,将对亚太地区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作出开拓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今年第二季度亚洲开发银行发表了题为《亚洲经济的合作、机会与挑战》的年度报告,主要就亚洲区域合作的现状、成果和前景等作了分析,摘介如下: 70年代以来,亚太地区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亚太发展中国家经济相互依存进一步加强。据此,亚太地区形成许多大大小小的区域合作组织,如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组织(APEC),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南亚区域合作组织(SAARC),还有许许多多的“成长三角”。这些区域合作开拓了各国之间的经济互补性,而且是促进各国经济增长的动力。  相似文献   

10.
1994年,是亚太地区经济合作取得发展的重要一年。在各国把发展重点转向国内经济建设的大背景之下,不只是次区域经济合作,诸如东盟成长三角区、东北亚黄渤海经济圈、北美及拉美经济合作圈,取得了进展,更为突出的是整个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有了新发展,其标志是1994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茂物会议的顺利举行。亚太经合组织茂物会议,是继1993年11月西雅图会议之后该组织成员领导人第二次非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初期,俄罗斯积极致力于发展与亚太经合组织的经济合作并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俄罗斯的战略目标在于,通过"搭乘亚太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列车"来推进本国远东地区的发展和国家经济的现代化,维护并增进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利益,实现俄罗斯对外经济联系的多元性与平衡性,提高俄罗斯在亚太地区和全球的大国地位。然而,在俄罗斯与亚太经合组织的经济合作中存在一系列无法回避的严重问题和制约因素,这使俄罗斯面对的客观现实与希望达成的目标之间存在巨大"鸿沟"。  相似文献   

12.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召开,使APEC的贸易投资自由化和经济技术合作开始从展望到行动,它标志着APEC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必将对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国是亚太地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APEC的重要成员,我国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繁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迎接亚太经济合作发展的新阶段,我国应采取内外双向扩大开放的政策,以及加强对金融、贸易、价格等各种经济体制改革,并不断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等政策措施,以促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增强经济实力,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亚太地区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和日本都是亚太地区的重要国家,而且是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国家——日本是资本发达国家,中国则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所以,中国和日本之间的经济合作如能进一步加强的话,必定会对整个亚太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乃至整个世界经济发生重大的影响。现在,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我对这一问题的个人看法。一、中日经济合作的现状及其所存在的问题。中日两国尽管社会、经济制度不同,但自1972年建交以来,在双方共同的努力下,两国的友好关系得到了迅速发展。我们共同确定了“和平友好、平等互利、相互信赖、长期稳定”的原则来指导两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亚洲太平洋地区的经济合作(本文指泛亚太经济合作,包括西太平洋沿岸和东太平洋沿岸所有的国家和地区),从60年代初开始酝酿算起,迄今已有30年的历史。长期以来,本地区鉴于情况复杂,一直不具备建立全地区性有形的经济圈的条件,但各国在发展双边经贸联系方面却已颇见成效。目前本地区内部的贸易比重已经超过了世界上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欧共体,就是一个突出的表现。近年来,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地区集团化浪潮的推动下,亚太经济合作也加快了步伐,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90年代及更远的未来,亚太地区不同层次的经济合作,将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正>《远东问题》是由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主办并发行的社会-政治研究类学术杂志。杂志的俄语版为双月刊,英语版为季刊(英语版杂志名为《Far Eastern Affairs》)。杂志创刊于1972年3月。《远东问题》为大量俄罗斯及外国读者提供了了解亚太地区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的机会。同时也让读者能够及时追踪亚太地区多边、双边关系,以及国际合作的发展动态。亚太地区是在世界舞台上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充满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这一地区集中了世界  相似文献   

16.
两极格局崩溃以后,美日矛盾已发展成为多极格局的主要矛盾,亚太地区是美日争夺的主战场。现在社会主义国家绝大多数位于亚太地区,亚太地区已成为东西方矛盾斗争的主战场。亚太地区是南方国家中发展最快、经济政治力量较强的地区,也是南北矛盾斗争最激烈的地区。亚太地区是世界各种矛盾最集中的地区。世界主要矛盾的斗争及其发展,必将影响到中国,因而,加强对亚太地区矛盾特点及其变化的研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俄罗斯的亚太外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俄罗斯是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国家,亚太地区在俄罗斯外交政策中占据重要地位。俄罗斯新任总统梅德韦杰夫继续实行务实、平衡的亚太政策。面对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应对全球金融经济危机的严峻挑战,俄罗斯积极开展亚太地区外交活动。俄罗斯积极发展与亚太地区邻国的关系,特别是俄罗斯与中印的战略伙伴关系,广泛参加亚太地区事务,开展多边对话与合作。俄罗斯积极推动国际金融结构和货币体系改革,扩大亚太地区政治、经济、安全对话与合作,以及亚太地区安全体系建设。通过发展俄罗斯与亚太地区关系,促进了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为俄罗斯大国外交开拓亚太战略空间。  相似文献   

18.
过去20年来,亚太地区经济体国际贸易和投资显著增长,经济活动相互依存日益加强。本文探讨在亚太地区各种国际合作机制下,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关系和经济互补性问题,并提出进一步促进双方经济合作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亚太地区安全问题及各方的基本态度燕杨,楚刀一、冷战后亚太地区的安全形势冷战后,亚太地区两极对抗格局瓦解,以多边协调、相互制衡为特征的多极化格局趋于形成,缓和、稳定与发展成为地区形势的主流;国际关系的主轴从军事对抗转向经济竞争与合作,各国为发展经济谋求...  相似文献   

20.
宋效峰 《东南亚》2011,(1):22-27
国际机制是和谐世界构建的重要路径,也是实现国家利益与世界利益和谐互动的基本手段。构建和谐亚太是推动和谐世界建设的切实步骤,积极参与和完善亚太地区有关合作机制,是保障中国与本地区其它国家共享和平与繁荣的重要条件。当前亚太地区的合作机制建设已取得较大进展,但也存在若干不足。未来中国与其他相关方仍需立足于地区实际,稳步推进本地区相关合作机制建设,通过和谐地区建构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和战略依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