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潘少宝 《世纪桥》2006,(9):42-45
有人给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做了这样的素描:相比于70年代,60年代出生的人所受的磨难要多得多。1965年出生的王振滔,在1988年以3万元资金起家,很快由原先的一个家庭小作坊发展成为全性无区域的大集团、名闻遐迩,在行业中举足轻重。奥康牌皮鞋连续四届蝉联中国真皮鞋王,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王振滔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中国鞋王,坎坷着、快乐着的王振滔无疑创造了一个神话。  相似文献   

2.
徐晨光 《新湘评论》2009,(10):58-60
(一) 60年筚路蓝缕。60年波澜壮阔。60年成就辉煌。 新中国在神州+大地上创造了无数奇迹:一个一穷二白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从山河破碎到团结统一,从受人欺凌到备受尊重,从贫穷落后到繁荣昌盛,从积贫积弱到大国崛起……“中国特色”、“中国模式”、“中国经验”无不反映了新中国政治建设的巨大成就和政治体制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3.
《当代党员》2010,(12):33-33
三个欧洲人到中国旅游,得出三个结论。第一个欧洲人游了东部后说:中国是一个发达国家。第二个欧洲人游了中部后说: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4.
刘信君 《新长征》2009,(12):62-63
解放战争的硝烟已经消逝了60年,新中国亦已成立了60年。然而,60多年前关东大地上那场惊心动魄的战争,却留给人们许许多多的记忆与思考。历时52天的辽沈战役,以国民党军被歼47万、东北全境解放而告终,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统治集团。蒋介石恼怒交加,痛苦得“在北平吐血,回到南京后因伤心过度又连续吐血”。美国总统杜鲁门也哀叹:“东北的失守不仅对中国而且对美国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泰晤士报》记者则客观地预言:“中共占领东北,  相似文献   

5.
苏加毅  徐剑开 《党建》2009,(10):19-21
多么欣喜,我们迎来了祖国60华诞。60年风雨历程,沧桑巨变。伟大祖国正以崭新的面貌,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此时,禁不住想起多年前闻一多先生的诗句:“等到晴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60年来,新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由贫穷落后到繁荣昌盛;社会由动荡分裂到安定和谐;人民生活由缺衣少食到绝大多数衣食无忧,还有不少人家已进入小康;受高等教育的人逐年增多:以人为本、尊重人、关心人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国外华侨扬眉吐气……这一切,  相似文献   

7.
60载尘烟飘过。然而,一个伟大的名字——诺尔曼·白求恩,依然在中华大地上世代传诵。60年前,毛泽东同志《纪念白求恩》的文章,鼓舞着几代中国人,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留下了不朽的白求恩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8.
一 记者:吴大使,您好!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查阅您的经历不由让人感叹:您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后第一批常驻联合国工作人员之一,亲历了新中国外交的破冰之旅;从外交部发言人,到中国驻荷兰、瑞士、法国大使,您可谓是新中国外交成长历程的见证人。那么,能否给我们谈谈新中国60年来的外交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9.
穆阿妮 《广东党史》2011,(12):13-15
在20世纪60-70年代的那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中,学习“老三篇”的热潮几乎让每个中国人读到了毛泽东1939年12月21日在延安的写的《纪念白求恩》一文,于是白求恩这个名字在中国不胫而走,家喻户晓。2009年他又被中国网民评为一百年来对中国帮助最大、最受中国人民爱戴的国际友人之一。被评为“中国缘·十大国际友人”的还有:救助25万中国平民的德国人约翰·拉贝,热爱中国的国际奥委会终身荣誉主席萨马兰奇,为中国红军和毛泽东赢得世界性影响的美国人斯诺,让中国古代科技扬名世界的英国人李约瑟,加入中国国籍的著名记者波兰人爱泼斯坦,在中国生活奋斗60年的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抗战时期国际援华医疗队成员印度人柯棣华,泰国王室中的“中国通”诗琳通公主和帮中国农民致富的日本大分县前知事平松守彦。而白求恩则以票数最多排名第一,由此可见,不管是在抗战时期还是今天,白求恩精神永远值得我们中国人学习与弘扬。  相似文献   

10.
在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之际.一个高唱红歌的热潮正在全国各地掀起。让人高兴的是.红歌不但经历过那段艰苦岁月的老年人唱.经历过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的中年人唱,大批“80后”、“90后”,也加入到红歌的演唱队伍中来了。有人说:“中国红歌会”,点燃了红色激情。  相似文献   

11.
江成国  刘铮 《党建》2009,(9):26-29
200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60周年纪念日。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从一个积贫积弱、朝朝代代无法解决温饱的农业国,发展壮大成为经济规模居世界第三的新兴工业化国家,成功地解决了13亿中国人的温饱问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世界经济奇迹。  相似文献   

12.
长城 《廉政瞭望》2009,(9):30-31
87岁的老将军李水清多年来保持着一个习惯:每年“十一”这天,无论天晴还是阴雨,总要到天安门城楼前走走看看。60年前的开国大典上,作为受阅部队陆军师长,李水清率领1800余人的陆军方阵,第一次以新中国军人的姿态,昂首阔步走过这里。  相似文献   

13.
据《广州日报》报道,在近日召开的“察哈尔公共外交年会”上,全国政协常委、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说了一个故事:克林顿访华的时候,他通过他的亲属和对中国非常熟的美国通带话来,他想知道中国人的生活,想读一读有关中国人素养的书。  相似文献   

14.
刘畅 《党建文汇》2014,(8):45-45
在北京安定门一处幽静的小四合院中,生活着一个特殊的家庭:已故男主人汉斯·米勒,是著名德国医生、白求恩式的国际主义战士:妻子中村京子,日本籍.在中国生活了60载;女儿米密,瑞士籍,女婿德围籍:  相似文献   

15.
《党风与廉政》2000,(6):45-45
巴西有位名叫阿尼塞托·马丁斯的医师,研究十年,得出了一个令人吃惊的结论:有腐败行为的人容易得癌症、心肌梗塞、过敏症、脑溢血、心脏病,等等。马丁斯对583名被控犯有各种贪污受贿罪的官员的情况进行对比发现:在不廉洁的官员中,有60%的人患有上述疾病,而廉洁的官员中患上述疾病的人仅16%。  相似文献   

16.
美国校园枪击案发生后,在美国各大媒体上,一个中国人的名字多次出现,她是程海燕。这名普通中国女助教所在的班级是唯一一个没有人员伤亡的班,在千钧一发的时刻,沉着勇敢的程海燕拯救了自己和学生们的生命。当她的事迹被披露后,很多人发自肺腑地说:“中国人,太棒了!”  相似文献   

17.
《新长征》2009,(9):1-1
全秋十月,我们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60年华诞。这将是我们国家、我们党和人民的一个盛大节日。60年,仿佛一条彩链,一头连着满目疮痍、积贫积弱、百废待兴的过去,一头连着活力四射、繁荣昌盛、人民生活已实现总体小康、伟大祖国更加繁荣富强的今天。60年前后的鲜明对照,以今非昔比的事实说明了一个最基本的道理、得出了一个最基本的结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18.
《新湘评论》2009,(10):I0001-I0001
60年非同寻常,60年风雨兼程,这是共和国奋进的60年,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内心的理想与希望升腾的60年。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新的起点上,让我们共同祝福祖国母亲,也让我们寄语未来:我们将承前启后,开拓进取,再创辉煌!  相似文献   

19.
平等在瑞士     
龙四毛 《廉政瞭望》2012,(22):61-61
在瑞士旅居的中国人大概都听过这个故事:一个中国人在瑞士找到了一份固定的工作,在这里生活了十几年后,有房有车。查过加入瑞士国籍的要求,发现全部满足,于是决定全家入籍。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何时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曲春郊"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很多人这样说,有些人在文章中也这样写。然而,笔者认为,这是一个误会。的确,毛主席曾经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而且这个宣告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