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为了研究在不同步行速度条件下所制足迹样本的步法特征和形象特征是否会发生变化,利用FootScan足底压力步态分析仪检测了正常人在慢走(100步/min)、快走(130步/rain)、慢跑(大于130步/min)速度下赤足样本的特征变化。实验表明,不同的行走条件下,足底压力分布各不相同,即步法特征产生变化,足迹的形象特征也产生变化。因此,足迹检验中要制作与犯罪嫌疑人在现场作案时相同条件的足迹样本,从而得出正确的鉴定结论。  相似文献   

2.
以赤足足迹足型整体特征为依据,选取7个长度、宽度特征为查询条件,运用MSVisual FoxPro软件编写了足迹查询系统,对足迹样本数据库进行检索。当误差阈值设定为3mm时,检索结果唯一的准确率达到95%以上,大大提高了利用足迹查找嫌疑人的效率,很大程度上缩小了排查的范围。  相似文献   

3.
探讨研究能否将配对样本T检验方法用于赤足迹与穿鞋足迹的同一认定,将数据量化分析后得出检验结果,分别收集200名受试的赤足迹和穿鞋足迹样本,并按足底压力轻重(鞋底磨损轻重)分级,再把各压力中心(磨损中心)连接后测量距离并进行统计,计算出各种特征在赤足(穿鞋)足迹中出现的概率,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通过对赤足迹与穿鞋足迹对应特征进行比较,相关性越大,则司法鉴定中证据效力越强。配对样本T检验可以用于赤足迹和穿鞋足迹的同一认定。  相似文献   

4.
运用比利时Rsscan国际公司生产的footscan足底压力分析系统对鞋内底足迹磨损特征与足底力学特征进行比对检验,旨在通过探讨鞋内底足迹的形成机理、影响因素、鞋内底足迹特征的形态反映等,确定鞋内底足迹同一认定检验鉴定过程中可以利用的稳定、可靠的特征,特别是从理论上探讨鞋内底足迹检验的科学依据,为鞋内底足迹检验鉴定提供客观标准。。  相似文献   

5.
承痕客体是足迹的载体,种类繁多,性质各异。它对足迹特征反映以及足迹存在形式和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大量实验,对血足迹在不同客体(地板、地砖、地板革、瓷砖、纺织品、纸质客体)上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不同承痕客体血足迹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牙齿痕迹检验与手印、足迹等痕迹的检验一样,高质量的检验结论离不开高质量的痕迹样本,牙齿痕迹样本应该一次制作完成,特征反映稳定清晰,具有较好的可保存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犯罪现场遗留足迹的性别。方法:选取足迹长、足迹掌宽和足迹跟宽特征作为自变量,性别作为因变量,建立左、右足logistic回归模型。样本:410名男女左、右赤足迹样本(其中男性207名,女性203名),测量了足迹长、足迹掌宽和足迹跟宽等特征。结论:所获取的模型对左足赤足迹的性别预测正确率为88.8%,对右足赤足迹的性别预测正确率为90.0%,均具有较高的性别预测准确率。在一定条件下,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可以为现场勘验人员对赤足迹的性别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研究人体穿不同鞋跟高度鞋时步幅特征的变化规律特点,可以为利用高跟鞋足迹的成趟步幅特征量化检验提供科学依据。文中制作和选取50名实验对象穿不同高跟鞋的成趟步幅特征样本,对步幅特征的长、宽和角参数进行测量,并将测量所得结果和穿平跟鞋时所得结果利用级差检验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随着鞋跟高度的增加,整体实验对象步幅特征中有步长逐渐变长、步宽逐渐变宽、步角逐渐变小的趋势,当鞋跟高度超过一定的区间范围时,单个步幅特征类型发生改变。这一实验结果为确定步幅特征量化检验的鞋跟高度范围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利用平面穿鞋足迹推断身高的线性回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利用现场平面穿鞋足迹推断作案人身高的可靠性,我们对提取的339名不同年龄人的穿鞋足迹的捺印样本进行了分析测量,并选取6个特征作为研究指标,利用一元线性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对身高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同时就各因素对身高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比较,为足迹检验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鞋子在穿用过程中,由于经常摩擦造成鞋底表面物质发生剥落而形成鞋底磨损特征,它是对个人行走运动特点的形象反映,也是足迹检验鉴定的主要依据之一。分析鞋底磨损特征,对其进行量化分析,对于利用鞋底磨损特征进行足迹检验鉴定具有重要意义。对收集到的鞋印样本中的磨损特征进行了详细标化和测量,对测量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进而研究同一人不同时期的鞋底磨损特征所具有的特定性和稳定性,同一人左右足之间鞋底磨损特征的变化及联系,不同人鞋底磨损特征的变化情况。希望能为足迹检验鉴定技术走向定量化、标准化、自动化做一些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1.
收集289名成年男性的平面成趟足迹样本,对这些样本的步长特征进行测量,运用统计学方法对身高、步长、年龄、体重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年龄、体重等因素对步长的影响。步长与身高的相关关系较好,与年龄负相关,而与体重、体重指数的相关性较差。利用回归方程由步长分析身高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是对身高分析方法的较好改进和补充,为身高分析提供一种辅助方法,丰富足迹检验的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12.
利用足迹足型特征分析性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收集252名成年男性和女性赤足足迹样本,对足迹长、宽、跟宽等几种稳定足型尺寸和拇外翻角度特征量进行测量、计算,统计男女足型的特点和分布规律,并利用t检验法对足长/足宽、足长/跟宽、足宽/跟宽等足迹足型特征比例关系的男女差异显著性进行分析,为利用足迹分析性别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对刑事技术人员来说,判断犯罪嫌疑人的性别、年龄、身高、体态等特点可以缩小侦查范围,提供破案线索,提高办案效率。以赤足足迹为依据,重点分析18岁以下、18岁~30岁、30岁~40岁、40岁~50岁、50岁以上各个年龄段的赤足残缺足迹样本,对平面足迹以及用照相法提取的立体痕迹作为实验样本进行客观的分析,以期对推断年龄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利用Footscan足底压力步态分析系统采集青年人抬重物行走足底各个区域的压力数据,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定量分析、比较,研究压力分布变化规律,同时捺印穿鞋样本足迹进行对照研究,为利用足迹压痕等步法特征分析遗留足迹人的行走方式,进而分析其人身特点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利用足迹分析性别,在侦查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是,能够反映性别的足迹特征有很多种,各类特征对性别的反映性强弱各不相同。我们在实战中大多依靠经验来把握特征的重要程度,对性别的分析常出现较大争议,令人难以信服。对此,本文选用H学院学员完整的赤足足迹,对样本足迹的常用特征进行测量,将其进一步转化为数值分类指标。采用星座图法对这些指标充分分析,以拉格朗日乘子法求解二次规划模型,量化分类指标权值,最后依据此权值对检材进行判别。  相似文献   

16.
实践中,对粉尘地面立体足迹的制模提取一直没有很好的固定方法,正交设计法通过实验、比较和分析,确定了在粉尘立体足迹提取之前,用浓度为5%的松香酒精溶液喷洒10次然后采用石膏制模法进行提取,其足模反映的痕迹特征最好,验证了此固定方法的正确性、最优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根据对不同个体不同的踮脚高度的足迹实验样本的测量,发现足宽由于踮起会偏小、足掌压力会增大、趾节与足掌的距离会减小、足趾痕大小会增大、足趾间距大小会减小、足掌痕前缘形态会逐渐平缓;踮起高度对于压力面中心横向变化虽不能确定固定的趋势,但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  相似文献   

18.
根据人体重心在行走过程中的变化特点,对其运动轨迹建立数学模型,并对模型中各个参量进行分析,从中找到各个参数和足迹各特征之间的相互联系,进一步确定留痕人的相应人身特点。从理论上解释重心对足迹特征的影响,使初学者也能掌握足迹分析技能。  相似文献   

19.
粉尘足迹是犯罪现场常见的痕迹之一。不仅能够反映出犯罪分子在犯罪现场活动的轨迹:也隐含着大量的犯罪分子个人信息,如年龄、性别、身高等。侦查人员通过对现场足迹的发现、提取和分析,可以推断作案人的人身特点,从而为划定嫌疑人范围和确定侦查方向,为侦查破案提供线索和证据。足迹利用的范围、价值取决于提取的现场足迹的质量。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居住环境中灰尘的减少,再加上足迹本身易被破坏且不可重复。显现、提取微量灰尘足迹已成为一个难题。因此,足迹在侦查破案中的利用率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寻求一种快速、便捷、高效的拍摄方法是现场足迹的提取亟待解决的问题。本实验以常见的几种陶瓷地板砖上的粉尘足迹为样本,选用佳能G5照相机在不同的显现和配光效果下进行拍摄。通过比较分析找出运用佳能G5照相机拍摄陶瓷地板砖上粉尘足迹时,在哪种显现和配光效果下拍摄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探索一种可在室内采集立体足迹石膏样本的新方法,通过对形成立体足迹地面材质最佳种类、最小体积以及立体足迹石膏样本一般尺寸等进行研究,将立体足迹石膏制模过程从室外引进室内,完全排除室外环境、地面条件等对石膏制模的限制,使得立体足迹石膏制模更加方便、简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