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社会主义价值诉求的基本看法和总体要求,一方面表现为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并凝结为一定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社会主义的价值尺度和评价标准,成为主体判断自身有无价值及其大小的观念模式,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宽 《学理论》2012,(8):37-3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政府当前公共管理所寻求的目标,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政府发挥着主导作用,更重要的是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要依赖于政府有效的公共管理能力,而有效的公共管理的前提是公共管理的主体要有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理念的形成则源于管理主体对管理客体的价值判断。因此我们有必要明晰和谐社会的公共管理价值内涵——公共管理价值。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之际,陕西省价值哲学学会于2006年10月在长安大学召开了以"价值多元与和谐社会"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哲学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现选择其中五位专家文章摘要刊发,以期对学习、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深化价值哲学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诉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价值追求;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核心。  相似文献   

5.
社会正义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维.社会主义和谐正义既不同于形式正义,亦有别于实质正义,它旨在实现形式正义和实质正义两者的和谐,是以和谐为最高取向的正义.和谐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旨归,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是维护和谐社会秩序的机制保证,也是推动和谐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具有逻辑和历史同构性,同时如同其他历史类型的社会,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即政治文明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引导正确的发展方向、塑造合格的主体、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和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7.
完善和健全的政治沟通机制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当前我国政治沟通机制在沟通主体、沟通过程和政治信息等方面存在诸多缺陷和不足,与构建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因此要以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价值追求,以通畅而多元的政治沟通机制为路径选择,从沟通主体、法律制度和形式创新等方面完善政治沟通机制,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是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相呼应,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集中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是社会协调发展的根本要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协调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当今的“时代精神”。从“时代精神”中体现出社会主义的核心体系,具体表现为:“利益价值”、“能力价值”、“理性价值”和“自尊价值”,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杨畅 《学理论》2013,(14):9-11
加快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是我们当今时代的主题,是执政者在设计社会制度时所遵循的基本价值理念。公共决策实质上就是具有决策权的主体对社会利益、社会价值进行权威性的分配。公共决策的过程,可以看作是相关利益主体博弈的过程。而公共决策的目标是协调、整合社会关系各方的利益。因此构建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的价值导向系统,对于平衡各方利益、促进社会稳定有序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必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也是一种价值原则。集体主义价值原则内在包含和谐、公正、民主、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原则。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公正密切相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充分关注社会公正,不断发展和实现社会公正。社会公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大工程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基础地位,并且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而言,社会公正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也是其首要价值目标和重要动力支撑。  相似文献   

13.
人是社会的唯一主体,也是政治的唯一主体。政治文明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人自身的进步和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建设应当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满足人的普遍的政治需要,实现人在政治上的全面发展。政治自由、政治自主、政治自觉的人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治价值追求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4.
任何一种体制改革必然会蕴含着一定的价值,而这种价值是由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我们认为,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条件下,我国行政区划体制改革的价值应是和谐。现行行政区划体制虽经多次调整与变更,但仍然在行政层级、管理幅度等诸多方面不适应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因此,今后在行政区划体制改革与创新过程中,应当按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体现和谐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15.
善的产生是同人和社会的产生、发展不可分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里蕴含了善的三重意蕴,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原点与善的起源是一致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蕴含了善的内在价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善的践履是相通的。这启示我们,要自觉坚持把弘扬与践履善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结合,坚持推进善治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青 《理论探索》2007,(3):48-49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深化核心价值研究,当前首先应当研究的,一是科学、理性地认识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已有论述,二是科学提炼、培育既反映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又体现社会主义价值追求与价值主体意愿的核心价值。同时,要突出在全社会进行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精神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宣传、教育,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提供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7.
目前学术界对贫富分化研究取得了很多进展,但也存在不足,主要是忽略了主体的价值阐释。应当从主体的价值选择、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解读贫富分化。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贫富分化是历史合理性与价值非合理性的辩证统一,而在总体上具有不合理性,这是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  相似文献   

18.
从唯物辩证法视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三大基本构筑逻辑,即中国特色人民理论为前提的思想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价值为导向的价值逻辑以及中国特色和谐社会为目标的运行逻辑。中国特色人民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逻辑。这一思想逻辑以生存权、劳动权和发展权为理论构筑的问题意识,准确保障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唯物史观方向。只有确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才能构筑人民满意的社会价值逻辑。正确的价值导向,至少要包含中国道路的价值共识、中国价值的公平正义以及中国法律的程序法治。只有构筑以社会保障、政治保障和经济保障等为实质的中国特色社会运行逻辑,才能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是认识和解决社会矛盾的基本路径,它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导向功能、整合功能和方法论价值。其导向功能体现为对矛盾的辩证认识和科学态度,其整合功能是对思想、利益和社会力量的有效梳理,其方法论价值表现为对矛盾的客观分析和正确处理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对社会理想的价值选择和不懈追求。在邓小平看来,社会主义的价值主体是人民群众,价值目标是共同富裕,价值尺度是“三个有利于”标准,价值手段是市场经济,价值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总体上看,邓小平社会主义价值思想呈现出科学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目的价值与工具价值相契合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