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月报·图说     
月报海南无疫区率先通过国家验收为国际旅游岛建设增添金字招牌11月25日,海南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建设率先通过国家现场验收。这不仅进一步加快海南绿色畜牧业发展速度,加快海南农民牧业增收步伐,对全国畜牧业发展产生重大示范意义,而且也为国际旅游岛建设增添金字招牌。  相似文献   

2.
《今日海南》2009,(12):4-4
11月25日,海南“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建设率先通过国家现场验收。这不仅进一步加快海南绿色畜牧业发展速度,加快海南农民牧业增收步伐,对全国畜牧业发展产生重大示范意义,而且也为国际旅游岛建设增添“金字招牌”。  相似文献   

3.
海南省无疫区建设成效显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清敏 《新东方》2008,(5):35-37
海南无规定动物疫病区(以下简称无疫区)始建于1999年,2001年被农业部列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建设,是全国唯一以全省区域建设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的省份。国家和海南省先后投入资金1.15亿元,其中:中央投资8000万元,海南省地方配套资金3150万元。经过几年的努力,海南无疫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长期以来,博鳌亚洲论坛是海南对外开放的“金字招牌”,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的桥梁和纽带。在海南自贸港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进程中,应进一步用好博鳌亚洲论坛平台,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  相似文献   

5.
正在新冠肺炎疫情对旅游等服务业产生严重冲击、加大经济下行风险的背景下,海南自贸港建设要开好头,关键是要打好"健康海南"这张王牌,形成独特优势。2003年"非典"期间,海南成为全国"无疫区"之一,"健康岛"品牌初步树立。从目前情况看,海南仍有  相似文献   

6.
何雁 《今日海南》2007,(5):46-48
2003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肆虐神州大地。但就在这场疫情面前,海南全省上下众志成城,严格执行“口岸把关,全省布控”的防非原则,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将非典疫情堵在岛外,成为全国5个无疫区之一。非典疫情令得海南优美独特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的优势更加突出。为此,海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努力打造海南“健康岛”品牌。如今,“健康岛”的效应正不断扩散到各个行业,成为海南对外形象的新招牌。美丽的海南散发出无穷的魅力。  相似文献   

7.
陈耿 《今日海南》2009,(1):42-43
在海南,海南中学赫赫有名。作为"海南教育事业的一块金字招牌",这所名校刚刚度过了建校85周年华诞。而提起它的前身私立"琼海中学",一个人物则不能不提起,他就是学校创办人之一、首任校长钟衍林。  相似文献   

8.
<正>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下称"先行区")是2013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并赋予九条优惠政策的全国唯一一个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是海南加快落实自贸区和自贸港建设战略的重大举措,被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誉为"博鳌亚洲论坛的第二乐章"。2013年以来,在各方大力支持下,先行区用好优惠政策,打造医疗金字招牌,建设取得明显成效。2018年,先行区接  相似文献   

9.
<正>说起会展业,博鳌最成功。当年一座不知名的滨海小镇,因为博鳌亚洲论坛的落户,从此声誉鹊起。近日,海南省政府确定将包括会展业在内的12个产业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突破点,提出"把海南打造成国际知名的会议目的地和区域性会展中心"。海南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丰富的旅游资源,高水准的会议设施,构成发展海南会展经济的三大法宝。另外,博鳌亚洲论坛是海南会展业的金字招牌。会议接  相似文献   

10.
周正 《今日海南》2014,(5):24-25
<正>海南热带高效农业一直被全省上下视作一块"金字招牌",受到全国民众和媒体的高度关注。为此,海南的农业管理部门被推到舆论"风口浪尖"的事情时有发生。3月底,一篇"海南发现滥种转基因作物"的微博引发了一场舆论风波。海南省农业厅在事发后随即接受新华社等媒体采访,对事件进行澄清,并且通报了事件的处理结果,称在这次发现并查处少数企业非法种植"转基因"作物的过程"海南出现非法转基因"舆论风波  相似文献   

11.
做一块金字招牌肖梅招牌靓,财源旺。用黄金来做招牌,立刻透出一种富丽堂皇、地位高上的气派。不过你可知道金字招牌是用极薄的金箔贴成的?目前中国70%的金箔产自江苏南京市所辖的江宁县,这里出产的金箔装点了各式金字招牌。同样,生产金箔的江宁县金箔总厂也成为南...  相似文献   

12.
王旭明 《今日海南》2009,(11):43-43
海口管道燃气项目是海南省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之一,是海口市惟一完全由企业自主筹资运营的公用事业项目。海口燃气管网从1993年7月开始动工建设,由海南民生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和统一运营。1994年3月正式点火通气,结束了海南无管道燃气的历史,并连续15年不间断安全稳定为海口市民供气。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奏响了在新阶段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号角,赋予精神文明建设新的使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都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也是城市发展的金字招牌。我们要努力把积极主动融入海口市的"双创"工作与全省国企自身的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等相结合,不断提高海南国企发展软实力,为实现"中国梦"扛起海南国资国企  相似文献   

14.
陈超 《今日海南》2008,(3):48-48
宝岛海南,地气温暖,惠风和畅,四季如春,难怪一些介绍海南气候的说明文字大多溢以“长夏无冬”的赞美。然而,面对2008新年伊始持续月余的这场低温,环视饱受苦寒霜冻的岛民。“长夏无冬”之话不知从何说起。  相似文献   

15.
刘艳 《今日海南》2008,(4):36-36
海南房地产发展可以说全国闻名,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初的那场房地产泡沫。当时在海南试水的人,有的离开后仍然活跃并有所成就,有的留下默默坚持,有的已经无音无讯,更有甚者留下惨痛记忆,一谈起就悲从中来。  相似文献   

16.
一、海南建省办特区8年来产业发展战略的三个模式海南建省办大特区的8年间,随着海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人的三次变动,在经济发展思路上变换了三次:其一,建省初期的1988—1989年(也可包括筹备建省的1987年在内),提出海南以深圳为模式,推行“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加工和补偿贸易),及“两头在外”(原料来源及产品销售均在国外),实行“大进大出”,参加“国际经济循环”。可是,事与愿违,海南的“三来一补”微乎其微,成了“无来无补”,外商来料加工近于零。这一模式难以实行的主要原因是海南“天时地利”不如深…  相似文献   

17.
加快开发无居民海岛 丰富国际旅游岛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1月4日公布的《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建设富有海南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积极稳妥推进开放开发西沙旅游,有序发展无居民岛屿旅游"。这为海南开发无居民海岛明确了方向,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8.
《精神文明导刊》2005,(12):17-20
按理说,拿了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的金字招牌,中山应该热热闹闹地庆祝一番。  相似文献   

19.
读者表达     
海南改革开放的灵魂 作为一位关心海南的读者,读第3期封面故事《海南:20年求“特”之路》,感慨良多。文章从实际出发将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的20年,准确地概括为“求特”之路。一个“特”字,是海南改革开放的灵魂。魂在,海南就士气昂扬,发展迅捷;魂失,就落魄,陷入滞缓低迷。  相似文献   

20.
小关,全名关向东,中国新闻社海南分社采编主任,在海南闯荡20年,自称自己是“给海南写日记的人”。她的日记,其实,就是一篇篇关于海南的报道,由中新社传播到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