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中有一句名言:“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绩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16页),周仲秋同志在《把社会主义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见一九八五年五月二十日本刊)一文中认为:“现实基础”就是指社会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表现。我们认为,这种理解并不符合恩格斯的原意。从《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的行文逻辑看,恩格斯是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叙述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这一过程的。他首先历史地考察了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不仅详细地分析了十九世纪初期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而且  相似文献   

2.
从1516年《乌托邦》发表到19世纪40年代科学社会主义创立,乌托邦社会主义历经300多年的发展,其内容越来越丰富,理论越来越完善,对现实制度的观察与批判越来越深刻,对理想社会的构建也越来越接近科学的形态。社会主义从乌托邦发展到科学的过程,是一个空想色彩日渐淡化、糟粕成分不断被剔除、科学内涵越来越充实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乌托邦社会主义的批判、扬弃与超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生形态,促成了社会主义由乌托邦到科学的飞跃。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为1847年6月刚刚建立的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党纲《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恩格斯的名著《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发表120周年。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所创立的关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崭新理论。它的形成经历了孕育和准备、正式形成和走向成熟、理论体系最终确立三个阶段。《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恩格斯在理论体系形成阶段所写的科学社会主义奠基作。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  这本著作完成于1880年1—3月。当时欧洲总的形势是:资本主义经过50-60年代的向上发展之后,从70年代以后逐步开始从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巴黎公社失败以后,欧洲工人运动一度陷…  相似文献   

4.
一八四八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第一部划时代的著作,以它作为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标志,应该是不成问题的。然而,有些同志说,恩格斯一八八○年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明确地讲,由于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才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24页)。列宁也曾指出过,唯物主义历史观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暂且还只是一个俊设”,“自从《资本论》问世以来,唯物主义历史观已经不是假设而是科学地证明了的原理”(《列宁选集》第1卷第7、第10页)。这些同志还引据说,《共  相似文献   

5.
高欣 《学理论》2013,(4):63-64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著作,以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为指导重温《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对于我们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路和政治体制改革、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清当前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现实和本质,从而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坚持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而奋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以来科学社会主义学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是把科学社会主义当作科学去研究的起点和方法,通过重新研读这部经典著作,从马克思恩格斯使用科学社会主义概念的本来意义出发,重新梳理恩格斯在论文中提到的关于把社会主义当作科学去研究的任务、内容、重点及不同角度的表达,挖掘这些表达背后的深刻含义,思考其对界定科学社会主义学科研究对象的启发,并在此基础上尝试进一步说明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恩格斯所共同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唯物主义的批判的社会主义”。恩格斯讲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条件时指出:“只有英国和法国所造成的经济和政治的情况受到德国辩证法的批判以后,才能产生真正的结果。”恩格斯和马克思一道正是运用唯物辩证法,批判资本主义,阐发社会主义理论的。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共产主义原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一系列科学社会主义著作,就是这种批判研究的伟大成果。学习恩格斯这一研究方法,对我们今天研究社会主义理论,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是一种思想体系,又是一种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它奠定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需要社会主义为之提供环境和条件,科学又对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发挥特殊重要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很注意运用科学技术建立生产力学说,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科学是生产力的观点也就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项重要内容。邓小平同志根据国际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新情况,进一步提  相似文献   

9.
浅析“乌托邦革命”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的对立赵巍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中,曾经提出,由于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露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这两个伟大的发现,马克思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也就是说,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不...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恩格斯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和社会主义理论家,他们在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成为科学,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那时没有社会主义实践,他们只能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趋势,对未来社会作出科学预测.正如他们自己所说的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的,从而把社会主义"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恩科斯于1877—1878年写成的著作。《反杜林论》中的三章编成以后因其影响发行了单行本。在这之中,恩格斯深入分析了资本主义的从产生到发展以及形成的基本矛盾,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原因,构想了未来社会的政治、经济特征,阐明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恩格斯晚年全面系统阐述其社会主义思想的著作,研究当代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必须弄懂恩格斯在这篇著作中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变革,宣告了空想社会主义历史使命的终结,任何带有空想成分的社会主义都应该退出历史舞台;科学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演进的必然产物,只要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还存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就不会终结、实践就会继续进行;现实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既不取决于理论逻辑是否严密,也不取决于历史问题的有效解决,关键在于能够科学有效地解决资本主义所解决不了的现实难题;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趋势体现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变化之中,科学社会主义者要善于认清资本主义变革的社会主义方向,以更加自信的心态肩负自己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恩格斯从19世纪30年代以后,面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现实,把自己的理论研究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紧密结合起来,参与实际斗争,总结革命运动的经验,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1917年10月,列宁缔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了现实。这是它在发展过程中的两次大的飞跃。从世界上产生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以来,现在,社会主义国家已发展到十多个,人口十多亿,形成了一股强大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生产方式的内部关系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使社会主义从空想走向科学.但是,实践中的社会主义不断对理论提出新的要求,关于生产方式的原理的发展和完善,也因而具有了必要性与可能性.一、生产力标准的提出,是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其基本矛盾主宰着的自然历史过程.因此,从错综复杂  相似文献   

15.
"当代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要由科学到乌托邦"评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当代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要由科学到乌托邦”论,其代表人物主要是布洛赫和马尔库塞。他们严重地曲解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发展的命题。社会主义实践中发生失误并没有使科学社会主义倒退为空想,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以后还要不断地与时俱进。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总体错误的社会主义理论中,包含有一些有益的探索和有价值的见解。社会主义振兴之路在于更紧密地结合时代特征和本国实践向前推进科学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6.
在人类思想史上,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是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历史功绩,而完成这一业绩的关键,则在于唯物史观的创立。恩格斯在《反杜林论》“概论”中详尽地考察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过程,精辟地论述了哲学历史观上的变革对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决定性意义。在目前国际国内形势下,认真学习《反杜林论》“概论”,弄清唯物史观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我们坚持唯物史观与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和曲折前进,构成了20世纪历史画卷的主要内容。回首社会主义发展的百年历程,总结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展望21世纪社会主义的前景,对于我们科学地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增强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与信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发展的百年历程 从《共产党宣言》发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至今,已有 150多年。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运动到制度、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从革命到建设,在改革中发展完善和经历严重曲折等一…  相似文献   

18.
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是抓好社会主义学习、教育和宣传的核心问题.为使人们牢固确立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首先必须从理论与现实的结合上正确理解和科学把握社会主义的必然性、优越性、规定性和过程性,以打好坚实的理论根基. 一、社会主义的必然性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即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种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和《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一系列著作中,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  相似文献   

19.
正《科学社会主义前史导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21年3月出版),是对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第一章的扩写,旨在为科学社会主义领域的研究人员、专业研究生和党政干部了解早期社会主义提供一本"入门"读物。把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称作"前史",是为了突出"社会主义"而不是"空想";突出"先驱者"而不是"空想家"。本书将其上限追溯到古代世界的文化传统,下限延伸到英国作家威廉·莫里斯1891年出版的《乌有乡消息》。受《易经》最后一卦"未济"的启发,以"未竟事业"一节结束本书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贡献刘重阳,张勇科学社会主义从创立迄今已经有一个半世纪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工人运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把社会主义学说由空想变成科学;列宁提出了一国可以建成社会主义等科学论断,把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邓小平同志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