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以来,对如何依法管理城市职业流浪乞讨人员起到了重要指导和推动作用,但受法治、习惯及历史等因素的制约,当前城市职业流浪乞讨人员的管理仍存在困境。从实践和长远来看,需要在深刻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做法,探索中国特色的城市职业流浪乞讨人员管理之路。  相似文献   

2.
《收容遣送办法》的废止和新《救助管理办法》的出台并没有完全解决许多城市所面临的流浪乞讨问题,有的城市甚至日趋严重.文章在对我国流浪乞讨问题的历史与现实进行反思的基础上,通过对原《收容遣送办法》与现行《救助管理办法》的对比,分析了当前国务院颁布的《救助管理办法》之得失.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管理制度进行重构的若干设想,以期对相关立法及管理机关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3.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以来,对如何依法管理城市职业流浪乞讨人员起到了重要指导和推动作用,但受法治的、习惯的及历史的诸因素制约,当前在城市职业流浪乞讨人员管理方面仍存在困境。虽然各地正积极探索有效的管理模式,从实践和长远来看,我们还需要在深刻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做法,探索中国特色的城市职业流浪乞讨人员管理之路。  相似文献   

4.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以来,流浪乞讨人员从数量到质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基层基础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他们向富裕城市规模流动和以特殊方式行乞,严重威胁社会稳定。另外,其数量的增加和流动频率的加快势必增加城市治安管理压力,使发案率上升,治安状况恶化。针对其影响相应的对策是:建立行乞人员流动规模引导体系;尽快出台《公共秩序保障法》等法规;相应调整和完善警务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的公布,“收容遣送”将成为历史。以往收容遣送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收容遣送性质的异化及其法定程序的缺陷;收容遣送法律救济制度及其监督机制的缺乏;行政执法人员的法治观念、人权保障意识的淡薄。因此,必须完善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的总体思路,使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步入法治化的轨道,从而有效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推进依法行政。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实证研究的视角,分析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政策的运行效果,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剖析了偏离政策目标的原因,并提出了完善救助管理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流浪乞讨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存在由来已久。流浪乞讨造成的社会隐患和治安问题不能忽视,更不能放任自流。公安机关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配合民政部门,加强对流浪乞讨人员管理,积极作为,履行好在流浪乞讨人员管理承担的救助管理协助配合职责和治安管理职责。在实际工作中,公安机关要有效运用"联、引、宣、限、查、告、教、送、罚、档"等十项工作方法,做好对流浪乞讨人员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8.
流浪乞讨,古已有之。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对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态度也从收容遣送转变为救助管理,从被动趋向主动。但在具体救助管理过程中,由于对救助管理对象的不明确和流浪乞讨法律属性的认识不一,各地做法各异,进退两难。文中在这样的背景下,从最基础的概念解析出发,对流浪乞讨现象进行不同的分类,详细探究其形成原因,并从生存权、获得物质帮助权、社会保障权、权利与自由等宪政理论角度着手,准确定位流浪乞讨的法律属性,为探索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机制的完善措施奠定理论根基。  相似文献   

9.
对当前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增多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通过对兰州市流浪乞讨人员情况的调查分析,发现目前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还面临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从宣传教育、劝返、长期救助、多部门协作等多方面寻找对策.  相似文献   

10.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将强制性的收容遣送转变为关爱性的救助管理是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重大改革.但在政策推进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矛盾和问题,诸如救助主体权责不清、救助对象身份难辨、救助过程疏于管理等.与社会救助相关的行政管理与行政技术的改进是解决社会救助问题的根本之策,管理方法与行政方式的转变是化解社会救助障碍和矛盾的关键.引入战略性管理可以有效保证政策执行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全方位变革社会救助和行政管理运作模式,推动社会救助工作的合理化与科学化进程,系统解决社会救助工作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体系中,相对于比较成熟的理论课程而言,“形势与政策”课的效果还不十分理想,原因是多方面的,而缺乏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和建设是一个重要原因。要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实际效果,一要建立健全领导体制,要有对这项工作的统一领导,这是搞好此项工作不可缺少的组织保证;二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管理机制。使“形势与政策”课真正“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相似文献   

12.
新加坡的廉政建设举世闻名,这不仅与特定的地理、历史、人口等因素有关,也与新加坡富有特色的廉政文化密切相关,政府既着眼于廉政文化的营造,更着力于把廉政文化贯彻和体现到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典型宣传作为公安政治工作中一道独特的实践图景承载着巨大的时代意涵,一方面它是引领广大民警发展进步的"助推器"与"方向盘",另一方面则是展现正面形象与弘扬社会主旋律的"重要窗口"。在多元价值并存的时代,典型宣传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与挑战,其中既有社会大环境影响,更有宣传主体自身的原因。因此,维护典型人物的严肃性与可信性,提升宣传内容的可读性与生动性,关注受众群体的心理感受和加强不同媒体间的通力合作是提升先进典型宣传效果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4.
简论胡瑗的“大中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是宋代理学家胡瑗理学思想的重要基础。纵观胡瑗的所有论述,无不显示其"中"的底蕴。他把"中"看着是"正"的前提,无论是谈自然,还是言人事,都离不开一个"中"字。胡瑗一方面继承了中庸之道,另一方面又发明创造,把中庸之道改造为他所说的具有辩证思想的"大中之道"。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高校校规频频遭遇学生反对,学生对学校处罚不服而向法院提起诉讼的事情时有发生,新的《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出台后,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这一状况,但制度的不完善却使高校的管理工作处于“两难”境地。针对高校学生管理陷入“两难”的原因,要从立法上加明确高校对学生的管理权限及高校与学生方面的法律关系等。  相似文献   

16.
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我国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存在至今,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一度成为人们探讨的焦点,一方面是人们对于实现诚信后果的良好期待,同时也证明了实现诚信的艰难,特别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事业的日益发展,其作用发挥与价值内蕴发生巨大的尴尬背离,陷入一种困境之中.于是透过历史视城潜心思考,追根溯源,分析形成这种困境的原因,从而为中国当代法律的诚实信用原则寻路通衢便成为一种责任和必然.  相似文献   

17.
新生代农民工成长于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宏观社会背景下。一方面,他们大多接受过初中以上教育,向往公平与平等,追求工作的发展性;另一方面,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少新生代农民工又成了城市和农村都很难融入的“边缘性群体”。消解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边缘性”问题,应当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向度进行整体思考。  相似文献   

18.
目前许多公安院校实行的学生警务化管理体制,一方面加大了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力度,培养了学生过硬的纪律作风,但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学生与专业系(部)的密切联系,影响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培养,因而应加强公安院校系(部)对学生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9.
环境犯罪之所以存在,一方面是由于主观上的故意和过失造成,另一方面是科技水平的限制而导致的。我们要预防环境犯罪的发生,就必须以增强公民环境意识为切入点,从而规范人的行为,提升人的素质,实现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20.
在人权理念深入人心的当代,城市流浪乞讨人员享有社会救助权应予确认。该项权利在性质上属于社会权,权利主体的范围应进一步明确,国家是该权利的义务主体,应履行尊重、保护和实现的义务。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权的实现一方面依赖于国家义务的积极履行,另一方面在国家违反义务时应予救济,救济途径应包括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