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今年3月28日,是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设立一周年。51年前,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随着西藏上层反动集团发动的全面武装叛乱被彻底平息和西藏政教合一封建农奴制政权的土崩瓦解,西藏百万农奴迎来了彻底的解放和  相似文献   

2.
正封建农奴制度的残酷统治和深重压迫,曾是西藏历史最黑暗、最野蛮的一页。直至20世纪中叶,随着西藏和平解放、平息武装叛乱、实行民主改革,终于实现向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制度跨越,迎来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崭新时代。八一电影制片厂1963年底摄制完成的《农奴》,就是这一翻天覆地巨大变迁的艺术缩影。它通过描述农奴强巴一家人的悲惨遭遇,用真实感人的艺术形象,深刻揭露旧西藏封建农奴制度的罪恶本质,生动表现了广大农奴顽强不屈的反抗精神,有力阐明了"共产党来了苦变甜"的真理。影片融纪录与故事、诗与戏剧于一体,风格  相似文献   

3.
臧轩 《求是》2001,(10)
今年5月23日,是签订《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50周年。回顾50年走过的历程,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经过西藏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和不懈努力,实现了西藏和平解放,开辟了西藏历史发展的新纪元;实现了西藏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和历史性跨越,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西藏经济社会有史以来的全面大发展,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新局面。 一、西藏历史新纪元 和平解放前夕的旧西藏,处于政教合一、僧侣贵族联合专政的封建农奴制社会,西藏各族人…  相似文献   

4.
何振华等在1月20日的《人民日报》上撰文指出:1月19日,西藏自治区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决定,把每年3月28日设为"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1959年3月28日,对西藏而言,是一个新旧社会的分水岭。民主改革前的西藏,长期处于政教合一、僧侣和贵族专政的封建农奴制社会。占人口  相似文献   

5.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3月到1961年,西藏民主改革之火燃遍雪域高原。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从此土崩瓦解,百万农奴和奴隶翻身解放,挺直腰杆成为自己和国家的主人。西藏民主改革实现和维护人权的广泛性、  相似文献   

6.
碰到许多人权问题,难于理解。偶然用立体思维分析,居然想通了,颇有顿悟之感。我是怎样豁然贯通的呢?下面写一点思考的过程。我一直感到奇怪:西藏的农奴制非常黑暗残暴,农奴主对农奴可以随意买卖,杀戳、割鼻挖眼。达赖是农奴制的统制者、维护者,1959年叛乱就是为了反对民主改革解放农奴。但是,达赖如今在一些别有  相似文献   

7.
吕瑞华 《新长征》2009,(9):10-11
我省电影事业的繁荣发展主要是依托长春电影制片厂这一电影基地。长影作为新中国电影的摇篮,白成立以来,生产了大量在社会上有影响的优秀影片,拍摄出新中国电影的七个第一:新中国的第一部故事片《桥》;第一部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蒋》;第一部木偶片《皇帝梦》;第一部科教片《预防鼠疫》;第一部动画片《瓮中捉鳖》;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第一部纪录片《民主东北》。  相似文献   

8.
1950年底,由孙瑜编导、赵丹主演的电影《武训传》在全国公映。但是谁也没有想到,一年之后,针对这部电影竟掀起一场全国性大批判,该影片随之被禁止上映,成为新中国的第一部禁片。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也是共和国历史上第一次掀起的对文化作品的大批判。  相似文献   

9.
《求是》1996,(10)
今年5月22日,是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签订《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45周年。《十七条协议》的签订,标志着西藏获得和平解放,从此摆脱帝国主义的侵略和羁绊。此后,经过平叛、民主改革,西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从封建农奴制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巨大历史跨越,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更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一、西藏人民从三大领主的奴隶到国家的主人 和平解放前,西藏长期处于封建农奴制的社会,其黑暗和残酷比中世纪欧洲的农奴制有过之而无不及。保护和维护农奴主利益的是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政治制度,它从精神和政治上对人民实行统治和压迫。西藏地方政府,由地位显赫的僧侣和贵族组成,拥有一套等级森严的政治法律制度——《十三法  相似文献   

10.
1950年底,由孙瑜编导、赵丹主演的电影《武训传》在全国公映。但是谁也没有想到,一年之后,针对这部电影竟掀起一场全国性大批判,该影片随之被禁止上映,成为新中国的第一部禁片。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也是共和国历史上第一次掀起的对文化作品的大批判。孙瑜作为《武训传》的编导,亲历了《武训传》拍摄和被禁的前前后后……  相似文献   

11.
作为我国首部反映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彩色故事片,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以民族资本家作主人公的影片,《不夜城》于1957年基本拍摄完成,还没来得及后期制作。即被打入“冷宫”,束之高阁.直至1965年才因批判的需要而公开放映。那么,电影《不夜碱》究竟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其前后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50年代,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曾经拍摄过一部脍炙入口的电影《海魂》。影片放映后,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海魂》是新中国第一部海军题材的故事片。该片的故事情节,取材于人民海军第一代指挥舰“南昌”号一段不同寻常的经历,并且影片中有很大一部分镜头,就是在“南昌”舰上拍摄的。  相似文献   

13.
(31)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影片是什么?(32)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故事片是什么?(33)中国第一部圆周电影是什么?(34)国中国第一部多集系列宽银幕彩色电影故事片是什么?(35)中国第一部立体电影故事片是什么?(36)中国第一位在国际上获奖的电影演员是谁?(37)中国第一位在国际上获奖的电影导演是谁?(38)中国第一位在国际上获奖的电影摄影师是谁?(39)中国第一位在国际上获奖的电影编剧是谁?(40)中国第一次在国际上获奖的儿童影片是什么?(31)1959年,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摄制完成我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故事片《老…  相似文献   

14.
有一部电影叫《曾克林出关》,讲述的是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军进驻沈阳的一段真实但鲜为人知的历史。影片巾的主人公原型,就是被刘少奇称为进军东北的“先锋官”、开国将军曾克林。  相似文献   

15.
“文革”爆发后,“样板戏”一花独放,自1966年到1970年,全国只生产了4部可看电影,其中以《地道战》影响最大。这部影片以“流畅的手法,高超的技巧”赢得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成为人们百看不厌的“经典之作”。电影《地道战》是怎样诞生的呢?前不久,袁成亮在《党史天地》撰文就此作了披露。现予摘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扬飞 《廉政瞭望》2013,(12):64-65
烧杀淫掠、国破家亡、妻离子散、一对中国年轻乡村男女毅然投入抗日,爱情在战争中经受考验。焚烧日货的时候响起了《义勇军进行曲》.大行军的时候合唱“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日本人出现的时候那古怪的音乐、被砍死时夸张的惨叫……一切经典的抗日影片要素都出现了。这是八一电影制片厂未曾播放的抗日电影么?不是!这是一部说美语,主要演员全是白人,女主角是大名鼎鼎的凯瑟琳·赫本,米高梅1944年出品,片名《龙种》(DragonSeed)的黑白抗日主旋律电影.  相似文献   

17.
《血战台儿庄》是新中国拍摄的第一部反映抗战时期国民党军正面战场抗战的影片。这部集纪实性、文献性、史诗性风格于一身的作品,真实再现了抗日战争史中重要的一页,生动地记录了国民党军爱国官兵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塑造了一批国民党军高级将领的形象。影片一经上映便受到了各方好评,并对打破海峡两岸坚冰起了重要作用。那么,电影《血战台儿庄》是如何诞生的,它的背后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相似文献   

18.
1月19日,西藏自治区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28日设为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1959年3月10日,以达赖为首的西藏反动上层集团为保住政教合一的农奴制永远不改变,悍然发动了旨在分裂祖国的全面武装叛乱。1959  相似文献   

19.
精神的凯旋——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观感●李英姿《离开雷锋的日子》是一部表现当代生活中的好人好事的影片,在国产影片与外国大片竞争中,创电影票房近年最高水平,受到不同层次人们的喜爱。这一方面表明影片满足了观众对艺术的审美需求,同时也表明,充溢于影片中的...  相似文献   

20.
《党员文摘》2008,(6):F0002-F0002
旧西藏社会两极分化,绝大部分社会财富集中在“三大领主”(贵族、寺院上层僧侣、官府)手中,农奴悲惨的生活境地和所受到的剥削,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在封建农奴制度下,贫穷、饥饿、疾病随时会夺去广大农奴的生命,他们根本没有任何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可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