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七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写入行动纲领,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大创举,必将开启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中共河南省委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奋力开创中原崛起新局面的决定》中也明确提出“着力建设生态文明”,省政府积极规划争取把我省早日建成林业生态省,河南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创建生态大省的号角已经吹响。但是我们应当看到,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新增加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布局由"四位一体"升华为"五位一体"。这一升华既有深刻的现实背景,又有深厚的理论根源。因此,我们可以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和自然界之间关系的理论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两个角度追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道路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一面崭新的旗帜,是一条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条道路的理论基石就是自然辩证法。自然界基础地位的不可动摇是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道路的思想渊源;自然规律不可逾越是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道路的不二法则;自然辩证法则的不可复制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道路的研究方法;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可替代是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道路的最终方向。这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道路的科学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任重  任春晓 《今日浙江》2013,(20):48-49
继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专章论述生态文明,并将“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表明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新的深化,这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标志着党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与提高。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要义之一是推进建设生态文明,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正在不断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6.
袁欢 《新东方》2024,(1):83-88
生态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均在生态与社会主义的有机结合上作出了一定探索,推动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与绿色运动的发展。通过将二者进行比较不难发现,虽然二者均以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为目标,但在指导思想、致力于解决的矛盾问题以及实现生态目标的方式途径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生态社会主义以“生态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阐释了“资本主义两重矛盾”,并在具体实践中走上了改良折中的“第三条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在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的指引下,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做出生态贡献,形成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特色路径。历史与现实证明,只有彻底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才能彻底解决生态危机。  相似文献   

7.
我们生活的时代是生态文明时代。生态文明是人类新文明。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生态文明建设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战略。中国共产党实施这一伟大战略,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生态文明,这是中国道路,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世界上率先走向建设生态文明的道路,将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又一个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重要课题。我国在资源环境问题的凸显期,以"十八大"报告的形式重点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课题,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本文结合十八大报告和中共中央建设生态的方针政策,系统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体系,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系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脉络,基本条件和路径等。本文梳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方面阐释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基本问题,另一方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建设事业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张弘政 《传承》2012,(23):12-14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深刻领会“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思想,应从时代高度来理解科学发展观所体现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这一时代精神,从整体事业把握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所彰显的社会合理发展的历史追求,立足于人的自我约束和提升在全社会确立和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相似文献   

10.
吴坚 《今日浙江》2012,(23):28-29
开拓伟大事业,需要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党的十八大为发展中的浙江注入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11.
张君 《传承》2013,(9):86-87
要实现“中国梦”必须努力搞好“五个文明”建设。我国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时间较晚,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必须认识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学习和借鉴西方生态文明建设经验,思考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胡锦涛2007年12月17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中进一步指出:“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是十七大精神的重要发展,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的最高级文明形态,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无论从人类文明形态发展史的角度来说,还是从现代人类文明结构的角度来说,或是从人类同自然的关系来说,包含生态文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都是对传统社会主义观的继承与拓展。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不仅在学术上对科学社会主义进行了理论创新,也在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全球问题特别是中国具体国情结合起来,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为社会主义回应全球性问题提供了新的广阔空间,给未来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观是人类反思和变革人与自然关系所取得的宝贵成果,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前提,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思想观念和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15.
陶良虎 《政策》2013,(2):35-39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并列,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拓展成为"五位一体",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一个伟大进步,是中国现代化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社会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提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重大理论创新。实现世界观、自然观和价值观的转变,推动政治、经济和文化社会形态的转型,生态文明建设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抓住并运用好这一机遇,不仅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还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生态文明引领世界,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做出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大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使“四位一体”上升到“五位一体”.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不仅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而且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与时俱进,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步.生态文明建设同时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它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继续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陈榕青 《前进》2009,(2):52-53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又一创新,是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提出的更高要求。生态文明是人类继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具体体现。生态文明主要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特征,  相似文献   

19.
当环境问题、生态危机开始制约人类发展之时,低碳被许多国家公认为解决问题的必然选择。低碳要具有现实价值,必然依赖于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的发展,但所有这些发展的根本前提是人类生态观念的变革、社会生态文明的形成。大学生是低碳的建设者和参与者,应率先形成低碳的生态观。  相似文献   

20.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中 ,中国共产党基于对国内经济建设和国际经济发展诸多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 ,不断提升对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人与自然关系之间冲突和协调的矛盾运动的理论认识 ,把环境保护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提出在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过程中建设生态文明的新理念 ,这是我们党关于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新成果 ,是我们党对当代中国现代化经济建设规律的客观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