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着千年的钟声,沐浴着新世纪的曙光,我们迈进了人类历史的又一个新纪元。回首过去波澜壮阔的二十世纪,我们感奋不已,展望未来,我们壮志在胸,豪情满怀。  相似文献   

2.
世界各国人民都在今年以各种方式,隆重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是为了忘却战争灾难,还是不要忘记法西斯暴行;是庆祝民族解放,还是缅怀英灵;是总结历史,还是展望未来。应该说,都在题中应有之义。然而,这场战争留给人类的思考远不止这些。任何人也不敢对这段历史作最后结论,人类迄今还没有一部认识终结了的历史,包括对战后50年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正新中国七十年的历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奋斗史。首都工会七十年的历史亦是一部波涛汹涌的进取史。如今,北京市总工会成立70周年了,我们回望过去,从历史发展中梳理经验,展望未来。一、新中国成立后到文革前的北京市工会工作(1949-1967年)20世纪50年代,在毛泽东、刘少奇等人的领导下,中国工会逐渐确定了其中心任务,那就是"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的政治路线、方针、政  相似文献   

4.
软实力是一种思想的影响力,虽然这一概念与约瑟夫.奈的名字相联,但人类对软实力的实践和认识可谓源远流长,追溯软实力实践及其思想的历史发展,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把握软实力以及约瑟夫.奈的理论实质。  相似文献   

5.
本文追溯见义勇为的历史,综合全国各地的法规和条例,对见义勇为行为的概念及法律性质特征进行了探讨,界定了什么样的行为才能称为见义勇为行为。期待以此唤起正能量,弘扬正气。  相似文献   

6.
《工会博览》2022,(18):25-26
<正>追溯历史发展,从远古时代的钻木取火、神农氏教民稼穑到现代文明的云数据、人工智能,都是人类劳动的智慧结晶。人类劳动始终贯穿于社会生产的发展和实践之中,劳动创造了历史,劳动改变了世界。本篇以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为出发点,收集整理了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关于劳动的至理箴言,其中阐释了劳动和劳动教育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工会博览》2022,(3):24-25
<正>追溯历史发展,从远古时代的钻木取火、神农氏教民稼穑到现代文明的云数据、人工智能,都是人类劳动的智慧结晶。人类劳动始终贯穿于社会生产的发展和实践之中,劳动创造了历史,劳动改变了世界。本篇以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为出发点,收集整理了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关于劳动的至理箴言,其中阐释了劳动和劳动教育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艾君 《工会博览》2010,(5):18-23
2010年,北京市总工会迎来了她60华诞。伴随着北京工人运动风风雨雨成长起来的市总机关刊物《劳动午报》和《工会博览》杂志走过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它们的发展历史应该追溯到哪里?报纸和杂志之间交错发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记者为此进行了追溯和探索——  相似文献   

9.
古共八大对保证古巴革命的连续性和巩固社会主义经济社会模式更新成果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大会从强化政治引领、提升组织保障和营造良好作风上为党的建设作了新的总体部署和规划,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古共更好地领导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展望未来,古共将继续遵循劳尔的教导,以新一代党的领导集体为核心,在不断提升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和有效防范化解国内外风险中不断推进古巴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2010年,北京市总工会迎来了她60华诞。伴随着北京工人运动风风雨雨成长起来的市总机关刊物《劳动午报》和《工会博览》杂志走过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它们的发展历史应该追溯到哪里?报纸和杂志之间交错发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记者为此进行了追溯和探索——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确定的,但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社会主义本质在不同国家、不同历史阶段的实现形式和实践路径是不确定的,不存在单一固定的模板。走自己的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中国版本,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中国实现形态,是中国独到的、独有的、独特的社会主义形态。社会主义不是凝固不变的,中国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本质在中国的实现形态不可能一成不变,对如何全面地、完整地、有效地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没有终结。展望未来,我们要继续创新社会主义本质的中国实现形式和实践路径,书写坚持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2.
<正>一、习近平出席莫斯科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中俄致敬历史展望未来5月8—1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并访问俄罗斯。因乌克兰危机导致俄与西方关系紧张,欧洲领导人几乎全部缺席5月9日的红场阅兵。习近平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出席观礼。中俄发表《中华人民共  相似文献   

13.
建立新秩序,实质上是谋求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从理论上讲,这是国际关系研究的核心问题;从实践上讲,这是国际关系活动的现实问题。本文打算先从一般意义上探讨世界秩序的多层涵义,接下去追溯世界秩序的历史源变,并考察国际法、国际组织对世界秩序的影响,最后分析当前建立新秩序面临的困境与机遇。  相似文献   

14.
2006年“记者无国界组织”发布的全球新闻自由指数称,台湾地区的新闻自由超越了美国和日本。追溯台湾新闻变迁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不同时期其自由的状况及其表现形态差异很大。本文从戒严统治时期、解严后及政党轮替后三个不同的时期,梳理了台湾新闻的历史变迁,并探讨其现实困境的成因,以期为理解台湾新闻开放的历史与审视其现状提供理性指导。  相似文献   

15.
种族隔离时代土地权利的不平等是构成当今南非贫困和不平等的历史根源。后种族隔离时代的南非政府本着种族和解的精神,运用法律手段形成市场导向的土地改革机制,以"愿买愿卖"的原则重新分配土地,成效显著。南非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是土地归还计划、土地重新分配计划和土地所有制改革。由于土地改革步伐缓慢,因此南非政府决定用无偿征收方式取代"愿买愿卖"方式。尽管如此,南非土地改革仍旧存在不少难题,道路并不平坦。展望未来,土地改革是大势所趋,但会在法律框架下以平稳有序的方式开展。  相似文献   

16.
周边风云     
《南风窗》2011,(3):17
中、塔解决领土争端据美联社报道,塔吉克斯坦政府1月12日宣布,同意放弃与中国在帕米尔高原拥有主权争议的一块土地,将这块土地的所有权交给中国。塔吉克国会随后予以批准。塔吉克与中国拥有主权争议的这块土地,历史追溯至19世纪,当时塔吉克受沙俄统治,而中国当时是清朝,因双方在帕米尔高原的边界划线不  相似文献   

17.
周边风云     
谢奕秋 《南风窗》2011,(3):17-17
中、塔解决领土争端据美联社报道,塔吉克斯坦政府1月12日宣布,同意放弃与中国在帕米尔高原拥有主权争议的一块土地,将这块土地的所有权交给中国。塔吉克国会随后予以批准。塔吉克与中国拥有主权争议的这块土地,历史追溯至19世纪,当时塔吉克受沙俄统治,而中国当时是清朝,因双方在帕米尔高原的边界划线不  相似文献   

18.
《南风窗》2010,(22)
<正>高华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1月版在20世纪的中国,革命意味着"以进步光明的新政权取代落后腐朽的旧政权"。随着新的民族国家的建立,终于高居正义、真理和尊严之上。高华对红色政治的研究历来独辟蹊径,他对革命话语的建构过程与修辞动机有着犀利的观察。他追溯的并不是历史现场与历史景观,而是历史被建构的过程。由此出发,他提出了以下问题:我们该如何重新认识"左翼文化";如何撇开现成的结论,从诸多史料中还原关于革命的叙述、探讨革命词语的高地是如何形成的。  相似文献   

19.
终点的回溯     
福山最近在其有关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的著作中阐述的理论,表明福山并未放弃他早期的"历史终结"哲学,而恰恰是一种对人类历史将终结于自由民主的"终点"的回溯,甚至可说是一种对这一"终点"的政治历史的背书。但是,福山所阐述的重点却也发生了微妙和重要的变化,即他由强调自由民主转到了强调国家能力的建设,这一转变可以从他的核心问题意识由人类历史转到了美国政治得到解释。而对此还可进行另一种回溯,即对"终点"的逻辑追溯。通过对西方社会契约理论的历史考察,可以展现一种隐藏在制度理念后面的道德价值规范原则的系列,由此也可以发现国家能力和保存生命原则的关联,并证明独立地提出这一保存生命的原则且将其放在最优先的地位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新书书讯     
布什战争内阁史[美]詹姆斯·曼著16开400页2007出版定价:39.00元ISBN 978-7-301-11299-8/D·1630这本书的中心人物是一群自称“火神派”的人,他们是鲍威尔、拉姆斯菲尔德、赖斯、沃尔福威茨、切尼和阿米蒂奇,都曾经或仍是布什政府中的显要人物。该书通过追溯这些人物的经历和思想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