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理解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意指整个马克思哲学的所谓“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否以及如何可能,是一个历经争论并持续至今的问题。在笔者看来,用何种称谓来称呼马克思哲学就意味着对其本质做出的相应理解,而历史唯物主义是否以及何以可能的关键,也就在于对其核心范畴——“历史”的理解。这一争论只有在真正厘清马克思语境中的“历史”范畴之后,才能加以解答。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关于人的意识的研究,有人总是把思维与意识等同起来,或者把思维纳入意识的组成范畴,说“思维是意识的一个重要组成。”他们推理,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人们存在(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所以思维也是第二性的。事实上,思维与意识是两个不同“质”的概念,处在两个不同领域,尽管它们有极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天人关系”是中国传统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中国传统哲学对“天人关系”有各种不同的阐释。古代哲人所倡导的“天人和谐”理念与征服自然的矛盾,仍是我们现代人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自从《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问世以来,国际学术界对马克思的自然观产生了广泛的兴趣.80年代初开始,我国学术界也广泛地关注这一问题,并出版了一些论著,但总的看来,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刚刚起步,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自然界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作为相对应的一对范畴就是其一.它最早见于《自然理论与现时代》、《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两书中,而后又在肖明老师主编的《哲学》和《哲学原理》中出现.“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  相似文献   

5.
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是有异有同 ,同中有异 ,异中有同。最大的异是在概念范畴、命题形式、提问方式、思维模式上 ,最大的同是它们都是“研究人生切要问题从根本上着想”的哲学 ,所以“中国无哲学说”是荒谬的  相似文献   

6.
警察文化,既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也是一个认知观念范畴。对于警察文化的客观本质和科学观念,我们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理解。 一、警察文化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文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因而学科研究的角度不同,对文化本质的认识也就不同。据统计,古今中外有关文化的定义多达二百余种。但不管其认识视角如何差异,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  相似文献   

7.
启蒙世纪的另一半:古典的浪漫主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启蒙世纪的欧洲 ,一半是光明 ,一半是忧郁 ;前者表现为理性的哲学和科学 ,后者则是非理性的情感 ,即历史通称的古典浪漫主义 ,我们也称它为心情哲学。但是 ,在国内关于启蒙世纪的研究中 ,“光明”遮蔽了“忧郁” ,后者的价值在性质上是哲学的。随着启蒙世纪的淡去 ,“忧郁”的价值反而越来越凸现出来 ,它成为理解当代欧洲大陆哲学的一条重要的但是还没有被人们充分意识到的线索。  相似文献   

8.
“以时为宝”:中国哲学中的“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哲学对“时”有着大量的、精辟的论述,如“以时为宝”、“动静有时”、“与时偕进”、“穷达以时”、“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时”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但长期以来却被西方哲学的时间概念遮蔽了。发掘中国哲学中“时”的意义,不仅对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时间论有所裨益,而且对指导当代的实践以及引导人生也颇有启迪。  相似文献   

9.
知识的必然性的根据是金岳霖哲学体系所关心的核心所在。金岳霖把对这个问题的解决与对本体论的存在问题的说明相结合,建立了知识本体论的思想。他提出了“有”、“实在”和“存在”三种不同形式的存在,提出了本然、自然等不同的世界形式,并区分了知识的性质和获得途径的不同,区别了先天、先验、固然等不同性质和知识,分别说明了这些知识的不同的本体基础。金岳霖这些思想,富有创造性,对于理解近代以来中国哲学的发展,展望中国哲学的未来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哲学的三种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在涉及“人”与“世界”的关系上有以下的三种形态:自由的智慧、科学的知识和存在的方式。这也是“哲学”为“人”“开显”出的三种境界。这三种境界,都有哲学的历史发展根据,因而也是哲学发展的三种历史形态。哲学从古代希腊开始,确立了自己的学术特征:哲学为一种自由的智慧,为自由的学问。哲学的历史乃是自由深化和学术完善的过程。哲学进一步的发展,使哲学在深层次上成为最为贴近现实生活的学问,理解这段哲学的历史,不妨重新探讨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里提出的“实践理性”对“理论理性”具有优越性这一思想,从实践理性的自由意志进入实际生活,不失为理解上个世纪欧洲哲学的一个途径。  相似文献   

11.
从哲学层次上研究安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安全是人类生产生活众多领域和科学技术众多学科广泛涉及和研究的概念 ,是贯穿于自然和社会两大领域具有广泛普遍性的客观存在 ,是在当今世界受到普遍关注和重视的现实问题 ,因而需要我们从哲学层次上对其进行概括和研究。根据“安全”概念在日常生活及不同学科中的不同用法 ,我们认为 :安全就是没有危险或免于危险的状态。从哲学上看 ,主观与客观是有严格区别的 ,“安全”与“安全感”因而也是有严格区别的。安全与利益、价值、安全度等指向客观对象的概念 ,以及安全与安全观、安全判断、安全理论等指向主观意识的概念 ,其间的关系及存在的问题都需要从哲学的高度进行深入研究。安全哲学的研究 ,既具有深化安全科学研究和丰富哲学理论的理论意义 ,又具有服务现实社会中人的各种安全需求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象之我见许全兴自本世纪50年代中期起,马克思主义哲学就酝酿着自我变革。哲学体系的变革,首先遇到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问题。对对象理解的不同,构造出的体系自然也就不同。对此问题,国内外学者众说纷纭,争论激烈,专门论述的文章数以...  相似文献   

13.
哲学研究对象 ,一直是哲学界争论的一个热点问题 ,但始终没有定论 ,也不可能立即得出一个大家都认可的结论。但这确实是一个重要的、带有时代性的课题。问题的意义在于 ,弄清它 ,对于探讨和确立当代哲学新形态具有关键作用。一、对一些哲学研究对象观的评述由于问题的极端复杂 ,在看待和处理哲学研究对象问题上 ,出现观点不一致 ,这是自然的。在哲学研究对象问题上 ,学者们提出了许多看法 ,主要有如下一些 :第一种看法为 :哲学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及其普遍规律。第二种看法为 :哲学研究对象是“纯粹思想领域”。第三种看法为 :哲学研究对…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中国哲学界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途径问题的理解上,出现了或是回归文本研究,或是以西方解释学为方法观照理解马克思哲学,从而形成一股“以书解马”、“以西解马”的“解释化”浪潮。实际上,由于马克思哲学与西方哲学在空间语境及其哲学使命理解的不同,由于解释学有产生教条主义、相对主义的可能,解释学很难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路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经验教训形成的深刻启示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繁荣,必须立足于中国当代社会实践,在与社会发展中的宏大事件的互动性结合中加以创新,才能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5.
经验是杜威实用主义美学的核心范畴,也是他考虑关学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同于以往哲学家对于经验的理解,杜威认为经验是作为“活的生物”的人与环境的互动过程,是我们的生活得以展开的基础。它超越主客二分的传统思维模式,应当是哲学的立身之本。艺术的根源在于人的经验;它的特征不在实体性,而在经验性。美学理论必须把握艺术的经验基础,并能够对改善人们的日常经验发挥实际作用。  相似文献   

16.
行政哲学研究的两个主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界定行政哲学的研究主题 ,是行政哲学发展首先应该解决的关键问题 ,也是推进行政哲学研究的基本前提。本文在简要考察国内关于行政哲学研究主题各种不同观点和行政科学元问题之后 ,将行政哲学的研究主题确定为“行政活动的哲学”与“行政科学的哲学”两个方面 ,并提出 :行政哲学是对行政本质以及行政科学发展进程进行考察和反思的哲学。  相似文献   

17.
在课堂,透过“识别模式”,智力表现不平等总是可以被观察到。教师被教育传统所规定的典型角色,是凭借需要或能够将接受识别分类者提升到知识和理解的更高层面。且筑基于学生是“无知的”教育体统之上。由此,它容易转化为大学体制化的智力封闭力量。而在知识观方面,对人与人差异视而不见也往往导致智力非平等主义。有教无类的思想有助于智力解放。特别是在哲学教育的思想实验下,当今我们的问题不是证明智力是平等的,而是在那样的预设下哲学教育能做什么。把这一思想的规定真正当作原则树立起来,必须有更多的人实实在在地成为人民的教师,裨使哲学的思想形象凸显其永恒价值魅力。  相似文献   

18.
荣誉和耻辱是道德中的一对重要范畴;荣辱观是人们对光荣和耻辱的看法。人生以何为荣,以何为辱?对两者的不同理解,便构成了人们不同的荣辱观。不同的人生目的对荣与辱有不同的理解,他们的看法有时是完全相反的。例如,封建统治者鼓吹“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要求妇女从一而终,做烈女节妇。《儒林外史》中的穷秀才面对女儿以死殉夫,不但不制止,反而认为这是“青史上留名的事”,积极支持女儿的行动,当得知女儿的死讯时,还大笑着说:“死得好!死得好!”这种封建道德的荣辱观不知害了多少人。因此,不同的荣辱观,表现了不同的道德认识,并由此产生不同的道德行为。常言道“羞耻之心,人皆有知”,但是,这种“羞耻之心”或荣辱观念一但颠倒了的话,其行为必将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19.
一、“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必然性 1.法律与道德在内容上相互吸收。法律与道德虽属不同的范畴,但他们都在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在内容上是相互吸收的。一方面,许多法律规范本身就是道德规范的要求。例如,我国宪法规定:“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这是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明确了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又如,刑法规定了盗窃罪及其刑事处罚,偷盗行为既为人们所不耻,又违反了国家  相似文献   

20.
现代社会与前现代社会结构上质的差异是古典经济学"现实"幸福观的出场契机,也是现代社会和前现代社会对幸福内涵理解不同的根源所在。以既定的经济事实为研究对象,古典经济学实现了对"社会"范畴理解上的先验维度到经验维度的转变,这为马克思幸福哲学走向现实提供了必要的切入点,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总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层面上予以把握。通过对古典经济学"现实"幸福观的批判性继承,马克思以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辩证方法获得了对资本主义现实的辩证的、总体的理解,从而为"改变世界"的幸福哲学的产生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