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茹 《党史文苑》2011,(21):44-46
在革命作为时代主题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们党十分重视国统区文艺战线上的斗争。为了组建一个在党领导下的爱国作家团体,使作家们团结起来,以文艺这个武器反对蒋介石反动政府,征得鲁迅同意后,1929年中国共产党文艺委员会决定,以鲁迅为领袖,以左翼作家和围绕在鲁迅周围的青年作家为核心,组建一个革命文学团体,即"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鲁迅和周扬都是20世纪30年代初"左联"的创建人,鲁迅为"左联"的成长倾注了大量的心血。那时,  相似文献   

2.
《求是》2014,(20)
<正>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如何发挥文艺的价值引领作用,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文艺创作和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文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中的突出地位和巨大影响,已被人们看得越来越清楚。价值引领是促进文艺发展的动力重视文艺的价值引领作用,不仅关乎文艺的精神方向,而且关乎文艺的审美质量。鲁迅先生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  相似文献   

3.
鲁迅精神有一个重要特点,这就是:坚持社会、思想、文化批判,为现在而抗争,以社会批判来建设新社会,以思想批判来建设新思想,以文化批判来建设新文化。鲁迅观察、分析和解决文艺问题,同样贯彻这一种精神。他立足于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解放斗争的实践,一方面对人类过去所创造的文化艺术遗产,积极地发挥勇于持异和善于吸收的才能,同时又在无产阶级和人民的历史创造中进行新的艺术创造,艺术探索。 综观鲁迅的文艺论著,我们发现他关于建设新文艺的构想是严整的、完备的,有着完整的逻辑构成和观点体系。 看来,鲁迅关于建设新文艺的科学构想,涉及到三个主要方面,这就是:以“取今复古,别立新宗”为新文艺实现民族化、现代化的原则、规范和途径;以整体显示人的灵魂和人的解放理想为新文艺的本体特点和基本任务;以文艺和大众的融合为新文艺发展的基础和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4.
由于社会角色的不同,瞿秋白和鲁迅在文艺思想上必然存在着诸多差异:瞿秋白主要是从革命与文艺外部关系出发来考察与认识文艺的,中心思想是"武器"论、阶级论、大众性,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党性和强烈的功利色彩;而鲁迅则是从文艺固有的内部规律出发来考察与认识文艺的,强调文艺改造国民性的启蒙作用,侧重点在于文艺的思想性和内部规律性。  相似文献   

5.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解放区的文艺,是在一片荒凉的文化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其文艺骨干,最初都是从关内各解放区来的.“八一五”日本投降后,延安马上组织了东北干部团开赴东北.其中包括一大批文艺干部,组成两个文工团.东北文工一团以鲁迅艺术学院为基础,东北文工二团以青年艺术剧院为基础.1945年11月,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也奉命随同延安大学一同迁往东北.鲁艺于1946年秋到达东北,1946年冬到佳木斯,改名为东北大学鲁迅文学艺术学院.另从延安及其他解放区调来一批美术工作者,组成了一个东北画报社.还有从华中、山东来的一批文艺干部、文艺团体分属各部队或散属于各省.这些就是开辟东北解放区文艺工作的主力队伍.  相似文献   

6.
鲁迅回顾自己在“五四”时期写的作品时,把它称为“遵命文学”,并且说这也即是当时的“革命文学”。不过,鲁迅又进一步解释道:“我所遵奉的,是那时革命的前服者的命令","不是金元和真的指挥刀。"鲁迅毫不掩饰自己当时写作的立坍,毫不否认自己作品的倾向性这正是由于他对于文艺与政治、作家与革命的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对文艺创新的不断推动,动画艺术作品已不仅仅是儿童的娱乐方式,还是洗礼青少年乃至成年人精神世界的重要艺术手段。鲁迅先生说过:"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前途的灯火。"改造人的精神世界,当推文艺;塑造良好的公共精神生活,离不开文艺佳作。很多优秀的动画艺术作品,以其庞大的受众群体、生动的视觉语言、超越时空的表现形式,不仅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作  相似文献   

8.
无论是木刻界,也无论是鲁迅研究界,都很少有人提及北平木刻研究会,仿佛这个组织根本就不存在,也似乎与左翼文艺运动、与鲁迅,没有丝毫的关系。其实,北平木刻研究会是我国北方的第一个木刻社团,它在北方左联的指导和鲁迅的影响下,为推动我国北方的木刻运动做出过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改造中国社会是鲁迅一切思考和行动的最终落脚点,其中又以社会人的改造即"立人"为其首要途径."立人"观是贯穿了鲁迅一生有关中国社会改革的全部思考的基础、出发点和核心内容.这种"立人"观体现在他早期关于自然科学和(文艺)文学的论著中.本文意在通过对鲁迅早期有关自然科学和文艺(文学)论著中体现出来的"立人"思想的考察,分析它对中国当代生活中出现的诸多有关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启发.  相似文献   

10.
<野草>大量运用象征主义手法,是作者文学观从片面夸大文艺社会作用转向文艺为人生所致.它反映了鲁迅内心深处的理想和渴望,表达了他在黑暗世界重压下的孤独、苦闷、失望、彷徨、求索和希望的情感.象征主义的基本情绪是对生活的悲观和绝望,而<野草>闪耀着理想的光芒.鲁迅最后从苦闷和彷徨中挣脱出来,走向了新的旅途.  相似文献   

11.
正鲁迅艺术学院在中国近现代文化、文艺发展史上,之所以取得如此崇高的地位,根本原因是他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站在为人民、为国家、为民族救亡图存的时代潮头,满怀必胜信心,发扬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以笔为枪,勇敢地为人民高歌,为抗战怒吼,创作了大量史诗性的经典之作。创建新文化是现代文化史发展的必然研究中国近现代文化、文艺发展史,不能不研究鲁迅艺术学院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价值,必然要论及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中国近代文化、文艺发展史。  相似文献   

12.
马莉 《世纪风采》2010,(2):14-17
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和鲁迅,恐怕绕不开冯雪峰这个名字。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冯雪峰就以作家和党的文艺领导人(曾任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书记)的双重身份,活跃在上海文坛上。他与鲁迅关系相当密切。可以这样说,鲁迅是因冯雪峰而密切了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也才有了后来毛泽东对其“中国文化革命主将”的赞誉。  相似文献   

13.
日常生活学习少不了文艺欣赏,通过欣赏而产生一定的认识教育审美及娱乐作用是其必然。前些时读了几本文艺方面的书籍,对文艺的欣赏与作用问题有些思考,现归纳成三个问题以就教于贤者。 一、文艺认识作用的多义性 认识的多义性是指在欣赏文艺时,对于同一件事情、同一种事物,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就会得出不同或相反的评价。《红楼梦》在不同人眼里就呈现出不同色彩,正象鲁迅所说:从《红搂梦》中,“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帷秘事。”(《鲁迅全集》第8卷,第145页)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  相似文献   

14.
1930年3月2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鲁迅为首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宣告成立,从此揭开了我国无产阶级革命文艺发展的新的一页,使左翼文艺运动在白色恐怖的包围中,在蒋介石国民党对革命文艺展开的文化“围剿”和对苏区红军展开的军事“围剿”中,获得了蓬勃的发展。毛泽东同志在谈到这种双重“围剿”时说:“两种‘围剿’都惨败了。作为军事‘围剿’的结果的东西,是红军的北上抗日;作为文化‘围剿’的结果的东西,是一九三五年‘一二九’青年革命运动的爆发。而作为这两种‘围剿’之共同结果的东西,则是全国人民的觉悟。这三者都是积极的结果。其中最奇怪的,是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域内的一切文化机关中处于毫无抵抗力的地  相似文献   

15.
《湘潮》2021,(9)
正阿Q、闰土、祥林嫂这些受屈辱、受压迫的人物,在红色土地上站立起来了……1932年夏秋之间,陈赓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秘密前往上海治伤,受鲁迅的邀请,在鲁迅家里与鲁迅畅谈了一个下午。鲁迅最关心苏区的群众生活,当陈赓谈到苏区某些房子在四面开了窗户以便通风时,鲁迅说,这是因为人民生活好了,已经知道注意居住的卫生条件,这是一个进步。鲁迅感叹道,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阿Q、闰土、祥林嫂们,真正成为历史前进的动力。  相似文献   

16.
史斯特 《党史纵横》2014,(10):59-60
正瞿秋白是我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他兼具政治家和文学家双重身份,即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同时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文艺批评家,甚至被国外学者称为"中国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家",是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从1931年至1933年,瞿秋白和鲁迅等一起领导左翼文艺运动和文化运动,写下了大量文艺理论和杂文作品,创作了新形式的诗歌和曲艺,直接、系统地翻译了  相似文献   

17.
鲁迅终生坚持为真理而战斗,而其以共产主义战士的姿态所进行的最辉煌的战斗,则是他生命的最后10年,也即在上海所进行的反文化“围剿”的殊死座城。在这场如火如茶的战斗中,鲁迅作为盟主、作为旗手、作为主将,不仅进行了英勇的战斗,而且荣膺了辉煌的战绩,奠立了其一身兼为共产主义战士和民族文化伟人的地位。A赴任“左联”盟主要进行战斗,就得组织队伍,就得形成阵营。所以,鲁迅从广州抵达上海不久,就在琢磨着建立一个革命文艺的组织。经过充分的酝酿和筹备,终于在193O年成立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从此,以鲁迅为盟主,“左联”团…  相似文献   

18.
杂文与评论     
杂文,是一种边缘性文体,是说理与形象相结合的一种体裁。瞿秋白为鲁迅杂文选集作序时说:“杂感这种文体,将要因鲁迅而变成文艺性的论文。”这里以论文为中心词,杂文是论文的一种具有文艺性特点罢了。也有人提出杂文是“诗与政论的结合”,这似乎又前进了一步,文艺(诗)与政论平分秋色,但很难给它定性和归类,也给创作和理论研究带来困难,有人把它当作评论来写,有人把它写成诗。而鲁迅自己的意见呢?他在给徐懋庸的《打杂集》作序时说:“我知道中国的这几年的杂文作者,他的作文,却没有一个想到‘文学概论’的规定,或者希图文学史上的位置的”。“但是,杂文这东西,我却恐怕要侵入高  相似文献   

19.
《世纪桥》2015,(9)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的确,文艺能够培育人格,积淀智慧。文艺,它内化于人们的思想头脑,指导人们的实践行为,并以其特殊的魅力在当今的经济政治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共产党历来也非常重视文艺工作的开展和进行,并始终把文艺工作作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形式,力求通过积极向上的文化作品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引领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向,增加国民的整体素质与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20.
这是70多年前中国现代文坛的一桩“官司”,从中可以引发许多思考。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革命处于低潮。郭沫若为了加强创造社的实力,扩大文化统一战线队伍,扩大左翼文艺在青年读者中的影响,便很想和鲁迅联合起来,以利于在同一阵营中共同反对国民党的文化“围剿”,并已采取了实际的行动。他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