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佐人 《现代领导》2009,(8):30-31
“人欲自照,必须明镜”。这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他登基初期常说的一句话,记载在《贞观政要》上。 “把群众的批评当作一面镜子!” “要以英雄的崇高思想为镜子检查自己!”  相似文献   

2.
何敏  何清 《求索》2010,(3):192-193,205
林纾在《黑奴吁天录》中将主人公汤姆大叔由原著中“黑色基督”变形为“千古义仆”。这种误读在晚清文学语境中具有典型意义,是对西方文学接受的一种范式。它本质上是以西方为“他者”观照下完成的“自我镜像”。东方与西方并非后殖民主义文论强调的那样是单向的“凝视”与“被凝视”关系。东西方文明的对话其实是两种文明互为“他者”相互参照并进行自我书写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姜德成  仪爱松 《前沿》2010,(16):148-150
"黄祸论"等民族歧视主义在文学中体现为西方文化的强势话语地位和对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国人形象的"模式化"处理。赛珍珠凭借写中国题材的小说成名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然而她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人形象的描写始终体现了"本土"和"异域"、"自我"和"他者"的对立和冲突,这种双重文化视角影响下的中国印象终究是与事实相脱离的。  相似文献   

4.
孟宪实 《现代领导》2014,(11):44-44
贞观之初的某一天,唐太宗很高兴,散朝之后请了门下省的副长官王珪等几个大臣喝酒。王珪是前太子李建成手下的大臣.玄武门事变后,他也跟魏征一样,接受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招安.成为贞观时代著名的大臣。  相似文献   

5.
后现代理论视野下,曾经作为合法和整一性力量的元叙事丧失了合法地位,曾经无限乐观的人类理性被放置在一个慎重的空问中考虑,曾经被压制的"他者"--非理性、女性等由边缘靠近中心.多丽丝·莱辛的科幻小说系列和<第五个孩子>等作品中,作者利用虚幻想象和现实描写两种创作手法,着力凸显差异的地位从而解构"自我"与"他者"的二元对立.实现民族之间、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基于彼此差异的相互尊重.  相似文献   

6.
赖和于1918年2月至1919年7月赴厦门任职,留下了众多诗文作品。从情感内核上看,其厦门汉诗创作反映了诗人郁结心境,这是他汉民族意识与日本医员身份的矛盾纠葛所致;从主题风格上看,诗人开始将视野投入广阔的社会现实,诗境勃然开阔,堪称杜甫诗史精神的传承;从影响上看,厦门另类的"他者"镜像使赖和得以对台湾被殖民经验再体认,形成冷静分析、批判的立场,其刊于《台湾日日新报》的《戒奢侈说》可做一例证。  相似文献   

7.
日本殖民者编造、改写吴凤和莎秧(Sayon)故事以宣扬“文明”感化“野蛮”和“皇民化”,为其殖民统治服务,而汉族作家陈大禹两次创作吴凤题材剧本,或影射抨击官僚压迫,或呼唤民族团结.日据末期吴漫沙小说《莎秧之钟》,表面上呼应了“国策”,其实仍可见某种面从腹背的隐衷.战后张深切等有关“雾社事件”的著作揭露殖民当局的凶残毒辣和抗日族人的英勇刚烈,近年来邓相扬更刻画了花冈一郎等以死来向本族尽忠、向日人谢罪的矛盾人物,叙写了数十年来异族通婚家庭后代的身份迷茫、精神创伤和悲剧命运.陈映真等在书写“他者”的同时反观自我,省思自己的缺失,而这有助于促进族群的和谐.  相似文献   

8.
摘要:方法论上,民族志的难题之一,是自我无法从本体上变成他者,但若他者缺席,则会陷入自我唯主观论。它需尊重自我与他者差异,但不限于写差异,否则就只是猎奇。自我与他者皆不可缺,但若无互动,他者就是与自我无关的任意抽象,针对互动的自我反思更无从谈起。因此,不是他者、也非自我,唯因互动而情境性生发的、超出自我与他者的实践增量,才使得“做”民族志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9.
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不仅加速了城乡二元结构的松动,还促使"民族交错"成为未来世界大多数国家与地区的常态居住格局。对此,本文以中国大陆城市中人口分布最广泛、城市化程度最高的都市散居回族为例,聚焦其处于社会亚文化单元中的"他者"身份和"自我"认同结构,研究多民族社会协同合作背景下少数民族心理环境的细微态势,从心理基础调适、心理结构调适、心理成分调适三方面探讨了都市散居回族与社会主流文明之间的良性对接,反映当代中国"和合共进"的时代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