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国企党员领导干部的党风廉政建设要抓住三个关键,即:常问“我是谁”,常念“紧箍咒”,别碰“高压线”。常问“我是谁”就是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都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任何时候都不可以飘飘然、昏昏然,明明白白做人,清清白白执政。周恩来总理曾要求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一种“总觉得自己对革命有所缺欠,总觉得工作做得不好,不满意”的心理状态。用孔子的话讲,就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是一种共产党人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和事业心,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常问“我是谁”,就是要时常告诫自己是一名党员,做人做事别辱没了党员…  相似文献   

2.
谈"官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建华 《党政论坛》2004,(11):41-42
“官德”是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为古今中外的统治阶级所重视。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崇尚德治的国家,中国传统文献几乎无一不涉及“官德”问题。诸多政治家、思想家的共识是“惟治乱在庶官”,“官德”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治乱兴衰。今天,党的领导干部虽然不同于旧时官吏,但从执掌社会公共权力的共性着眼,人们通常也把领导干部称之为“官”,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也就被称之为“官德”。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要求领导干部首先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德治国,重在以德治“官”。在新时期的严峻挑战面前,领导干部的“官德”建设在公民道德素质建设中…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一位领导同志在与新提拔领导干部任前谈话时说:“作为领导干部,不论从事什么工作,担任何种职务,都要对自己岗位的权力有一种敬畏感;只有对手中的权力心存敬畏,才能干干净净为民工作。”话虽朴素,却道出了领导干部对待权力的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完善企业领导体制、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体会有三个重点和关键问题必须下功夫着力解决:一是增强班子团结,特别是党政之间尤其是党政正职之间的团结,解决个别班子缺乏凝聚力、形不成合力的问题。二是增强领导干部“两手抓”的意识和能力,解决部分党群领导干部围绕中心不紧、搞“自我循环”,以及部分行政领导干部不关心、不善于抓思想政治工作的倾向。三是增强落实“三句话”方针的可操作性,解决部分党政领导干部之间思想上有“两心”之争,工作上有“越位”之嫌,甚至出现“种谁家田”之说,以及决策上存在不规范、随意性的问题。 解决上述问题,不仅需要思想上的共识,素质上  相似文献   

5.
"换位"思考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 人。”言外之意是要多站在别 人的角度上考虑问题,我们故且称之为换位思考。其实,换位思考是一种极好的工作方法。领导干部在工作中注重和善于运用这种方法,有利于捉高自身的工作效能,增强自身在下属中的威信,调动下属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带头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并把对领导干部开展“三讲”教育作为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举措之一。去年年底,在全国组织部长会上,中央又对“三讲”提出了新的明确的要求,要求各地要从战略高度出发,把领导干部的“三讲”教育,作为各级党委的头等大事抓好落实。在新的形势下,要把对领导干部“三讲”教育顺利开展起来,并收到明显成效,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注意解决好三个问题。 一、开展“三讲”教育要防止出现几种不良倾向 开展对领导干部的“三讲”教育,  相似文献   

7.
“领导干部也是人”是我们耳熟的一句“名言”。乍一听,似乎言之有理,但细细分析,却又品出另一番滋味。大凡说这话的人有两种,一种是有求于领导干部的人。他们通过对少数领导干部的言谈举止、生活习性和喜爱好恶的观察、揣摩,找到他们人性中的弱点,并瞄准这一弱点作为“公关”的突破口,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另一种则是领导干部自己。有的领导干部为了满足一己私利或者贪婪的欲望,“领导干部也是人”往往就成为他们自我放纵、贪污堕落的挡箭牌和开脱之词。无论从自然人的角度看,还是从社会人的角度看,领导干部确实是一个普通…  相似文献   

8.
时 下全国各地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渐成热潮 ,这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的《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 ,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的重要举措。但是 ,在具体操作中 ,一些地方也存在片面地、不恰当地把考试作为“试金石” ,简单地“以考取人” ,从而把公开选拔变成了公开考拔 ,产生了许多负面效应。其实公开选拔≠公开考拔。我们实行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措施 ,首先要对这项工作准确定位。所谓公开选拔领导干部 ,就是采取组织推荐 ;群众推荐、个人自荐与考试、考核相结合的方法选拔领导干部 ,这是干部制度改革的重要…  相似文献   

9.
当前,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活动,正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深入、扎实、有效地开展。这是十分可喜的。在实际工作中,笔者认为,各级领导干部务必以“三讲”为镜子,努力端正自己的“五官”——眼、耳、口、身、心:而端正领导干部的“五官”,又是“三讲”教育问题中应有之义。眼。领导干部应善于从政治高度看问题,目光应具有政治敏锐性。具体讲就是,要有辩证性。只有以  相似文献   

10.
最近,江泽民总书记在学习邓小平理论工作会议上,对领导干部改造世界观提出了“三个正确对待”,即:正确对待自己和同志,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群众。这是领导干部世界观改造要解决好的问题,也是世界观改造的现实途径。解决“三个正确对待”的问题,抓住了领导干部在...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总书记在中纪委五次全会上的讲话,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每个领导干部都应该好好想一想,参加革命是为了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应该留点什么?这个问题,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经常想、反复想、深入想”。这  相似文献   

12.
依照党中央部署精神,国有大中型企业领导干部和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县处级以上干部,都要以整风精神搞好“三讲”。从我们对企业领导干部的调查来看,企业领导干部要把学习搞好,必须解决好“三个问题”:一,要解决好对“讲学习”尤其是理论学习的认识问题。有些企业领导干部认为:企业干部与党政机关干部不一样,我们是抓实的,做具体工作的,不必花那么多时间来学习理论。这种认识是很片面的,也是不对的。当然,企业干部和党政机关干部的工作内容、工作性质有所不同,要求也不完全一样。但对于“讲学习”来说,却没有特殊可讲,没有什…  相似文献   

13.
宣传、组织、发动、教育群众, 是党员干部一个重要基本 功。怎样对群众讲话并起到积极的效果,我以为,关键还是要讲好“三种话”。一是“北京话”。就是党中央的声音,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就是理  相似文献   

14.
领导干部要坚持讲好“三言”,慎待“二拍”。一要讲真言。讲实话,报实情,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要求。对上级要报实情,如实反映基层情况,为上级决策的制定和执行提供准确的依据;对部属要言实事,让部属做好工作;对群众要讲实话,接受群众的监督,理顺群众的情绪,争取群众的支持。二要  相似文献   

15.
形式主义的实质是一种极端利己主义。在反对形式主义斗争中,领导干部责任重大。笔者认为,要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领导干部应做到主明、耳聪、眼亮、嘴实和手勤,保持五“官”“端正”。 一、心要明。十六大报告指出:“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的最  相似文献   

16.
黄丽满书记在深圳市委党校辅导报告中指出:“要从大处把握全局,从小处抓好落实,切实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要从“大处把握,小处落实”,从深层次理解,这是市委向全市干部传递了这样一种理念:各级领导干部要在工作中树立“以民  相似文献   

17.
河池地区公路局领导干部“双学”“三带头”河池地区公路局领导干部在“双学”活动中,坚持做到三个带头:一是带头上理论辅导课;二是带头到联系点指导工作;三是带头照镜子查样子,解决突出问题。(韦瑞国)河池地区公路局领导干部“双学”“三带头”@韦瑞国...  相似文献   

18.
当下,有这样一种倾向令人忧虑:有些地方的领导干部乐于并且善于把上级领导不经意间随意、随性甚至随便说的一些“场面上的话”、“应景式的话”、“拍肩膀”式的话,放大叠加、炫耀张扬。或把它作为“尚方宝剑”,上下挥舞,拿着鸡毛当令箭,  相似文献   

19.
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讲学习是关键,讲政治是核心,讲正气则是“三讲”的直接表现。这里。就“讲正气”谈点认识和体会。 第一,“讲正气”应表现出崇高的精神 “讲正气”,是中华民族和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本色。看“三讲”教育的成效,首先要看领导干部在工作和个人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精神和道德风范。当前各级领导干部“讲正气”应表现出五种精神: 一是奋发向上的精神。精神状态很重要,江总书记对它的重要性概括为三个“事关”:“事关党的凝聚力、战斗力,事关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事关我们事业的成功。”当前,各项  相似文献   

20.
坚持以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指导工作实际, 关键要在落实“代表”要求、强化“代表”意识、树立“代表”形象三个方面做好工作。 第一,要在端正“三个指导思想”上下功夫。 一是确立“讲稳定,顾大局”的思想。能否从大局上分析思想问题,做到知大局、明大理、懂大势、识大体、顾大局,很大程度上反映着这一领导干部的政治水平、党性原则和领导能力。要把一切工作置于党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