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一) 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是十七世纪以来西欧启蒙运动的最高表现,这场持久深刻的解放运动对十八世纪末大革命的爆发及其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自大革命以来,启蒙运动一直是史家研究的热题,但以往的研究一般仅止于对启蒙思想家的社会政治学说及其在宗教、社会领域里的批判运用的探讨,而对于这场革命的理论基础及其渊源则鲜有论述。  相似文献   

2.
我国哲学界在研究外国哲学史的工作中,对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研究一直是个薄弱环节。近来,我们高兴地看到继葛力同志的《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之后,由李凤鸣、姚介厚所著的又一本专著《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出版了。  相似文献   

3.
1987年11月10日至14日,四川省西方哲学史学会于四川省西昌市召开年会,讨论法国哲学。会议主要讨论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同时也对柏格森哲学作了一些探讨。讨论情况简述于后。一、应当进一步加强对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研究。与会代表认为,我国哲学史界对十八世纪法国哲学重视不够,研究深度不够,尚无深刻理论的研究专著。有人认为,十八世  相似文献   

4.
近代意义上的银行在法国发展缓慢,远远落在英国之后①,这是不难理解的。大革命前,法国行政区划混乱,共同的民族经济生活尚未完全定形,交通阻塞,关卡林立,捐税繁多而且远不统一,基本上仍是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占统治地位,这都是妨碍银行业发展的消极因素。进入十八世纪下半叶,法国在海外争霸中最终败于英国,银行业向国外的拓展更遭到决定性打击。  相似文献   

5.
思想启蒙与政治变革的问题自然是老生常谈,革命的发生主要有舆论作用其先导,也已是无须证明的自明之理了。然而,回顾一下近代的历史(革命仅仅是近代的产儿),启蒙与革命的联系都也并非简单。誉学近代史开端的英国革命发生于十七世纪中,较轰轰激激的法国大革命早了近一个半  相似文献   

6.
法国文学的山水风景描写是相当迟的 ,不必说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 ,就是古典文学发达的十七世纪 ,山水风景仍然不登大雅之堂。直到十八世纪中期 ,法国文学才走出人工花园和华丽的沙龙 ,山水风景开始进入作家的视野。卢梭一出 ,崇尚大自然蔚然成风。 1 80 1年匆匆问世的《阿达拉》正是一部开浪漫主义先河、巩固自然风景的文学地位的写景杰作。La France poss dait autrefois,dans l′Am riqueseptentrionale,un vaste empire qui s′ tendait depuis le Labradorjusqu′aux Florides,et depuis les rivages de l′Atlantiquejusqu′aux la…  相似文献   

7.
十八世纪中期的法国,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开始蓬勃发展,从而对封建主义势力形成了极大的挑战,这一时期的法国思想家(以下称为中期思想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自由平等思想,而这其中的土地平均思想,不仅对欧洲的农民土地问题,而且对中国的农民土地问题也起到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自然法学派对法国大革命期间几部宪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小英 《法国研究》2002,(2):169-180
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早在文艺复兴时期的马基雅弗利的著作中就已经初具雏形了 ,但是作为一个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 ,则是在尼德兰革命和英国革命之后才逐渐形成 ,尤其是与格劳修斯、斯宾诺莎、洛克以及 1 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们的政治思想密切相关。这些被后世研究者们称作“自然法学派”的思想家在国家起源问题上用世俗性的社会契约论取代了中世纪天主教会大力宣扬的神创国家论 ,在国家权力问题上提出了三权分立理论和主权在民思想 ,在人权问题上提出了自由、平等、财产权等神圣不可侵犯的自然权利 ①。这些生活在 1 7— 1 8世纪的思想家们 ,…  相似文献   

9.
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以其公开的、战斗的无神论著称于世,四个唯物主义主要代表的无神论思想都各有特点。拉美特利最先提出无神论思想,可惜他逝世过早,在当时影响不大。爱尔维修在其著作中直接论述无神论的地方不多,表现得最为温和。霍尔巴赫的无神论理论  相似文献   

10.
一九七四年九月二十日到二十二日,在法国尚蒂伊多学科研究中心(Centrede Recherches interdisciplinaire deChantilly),举行了一次有法国、联邦德国、比利时、意大利等国的中国问题专家学者参加的国际汉学讨论会。会议主题是十七——十八世纪中国同欧洲(主要是同法国及其他主要国家)的交往关系,尤其是中国对他们的影响。内容分三个方面:一、“哲学影响”,这方面提出的论文有《十六世纪到十七世纪中叶的中国哲学和基督教》、《伏尔泰与中国》,以及论述耶稣会士们如何看待和研究儒教和道教的文章。第二个方面是以“来自中国的艺术和科学”为题,讨论中国艺术和科学对欧洲的影响;其中《艺术家让·德尼·阿蒂雷(法国耶稣会士,汉名王致诚或巴德尼。——译者)及他对圆明园的描绘所产生的影响》一文,指出圆明园被这位传教士介绍到欧洲后,法、英、德、俄等国出现惊叹、崇尚中国风格的热潮,纷纷仿建中国式亭榭楼阁和宝塔。第三方面是关于“礼仪之争”问题的讨论;论文有《礼仪之争的政治和财政背景》、《新发现的有关中国礼仪的档案》等。会议总的看法是,在十九世纪以前,中国对欧洲的影响不仅胜过欧洲对中国的影响,而且“比多年来人们一般想象的要大得多”。全部讨论会文献以《十七和十八世纪法国驻北京传教团》为题,收入《启蒙时代的中国》丛书。《十八世纪中国文明对法国、英国和俄国的影响》是法国兰斯大学校长米歇尔·德韦兹先生在讨论会开幕式上作的报告。这篇报告高屋建瓴,言简意骇,立论新颖,颇有启发性。德韦兹先生是近代史教授,所著《十八世纪末的欧洲和世界》一书,已编入《人类的演进》丛书。下面是报告全文。  相似文献   

11.
罗重一  傅龙 《法国研究》2002,(1):164-171
178 9年 8月 2 7日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制宪会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它规定了资产阶级社会的一些基本原则 ,提倡“天赋人权”、“人生而自由平等” ,要求实行法治 ,以维护资产阶级的地位和私有财产权。《人权宣言》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原则 ,第一次把十八世纪启蒙学者所阐述的思想用法律的形式肯定下来。正如列宁所说 :“这次革命给本阶级 ,给它所服务的那个阶级 ,给资产阶级做了很多事情 ,以至整个十九世纪 ,即给予全人类以文明和文化的世纪 ,都是在法国革命的标志下渡过的。”①一、鸦片战争后 ,法国大革命思想在中国的传播1 840…  相似文献   

12.
沈洋 《法国研究》2011,(2):96-99
17世纪中后期,法国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大力发展海外贸易与海军,法国成为海上强国,在印度、非洲和美洲等地扩大了势力范围。从18世纪初开始,法国海权受到英国的挑战,经过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1-1713年)和七年战争(1756—1763年),英国摧毁了法国的海上力量,法国的海权走向衰落。本文从政治、经济、海军三个方面对18世纪法国海权衰落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蒲志鸿 《法国研究》2001,(2):99-107
法国礼仪是西方礼仪的重要代表,十七和十八世纪被誉为"欧洲高雅礼仪的中心".法国礼仪在历史上经历过波澜起伏.骑士文化,文艺复兴,沙龙文化,法国大革命等,无一不与礼仪的变革有关.今天,传统的礼仪形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但它仍然以新的精神和形式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14.
(一) 纵观十七世纪以来的欧洲历史,我们可以看出:这四百多年的历史便是一部法、俄、普、奥四个强国激烈争夺欧陆霸权又努力维持它们之间的均势的历史。从十七世纪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的13年麈战,经19世纪初的拿破仑战争,1855年的克里米亚战争,到1870年普法战争,欧洲大陆上先后崛起的法、帝俄和普  相似文献   

15.
作为19世纪法国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代表人物,布朗基在大革命后法国资本主义异化的背景下提出了较为完整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但由于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与社会环境的限制,布朗基并没有充分意识到无产阶级的革命性,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也没有准确把握,这也使得布朗基的社会主义革命思想带有鲜明的空想性和毕其功于一役的色彩。布朗基的革命思想和以其思想指导下的武装起义虽然没有实现19世纪法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最终胜利,但为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的发展以及后来无产阶级革命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6.
卢梭(Rousseau)和夏多布里昂(Chateaubriand)是法国十八、十九世纪不同时代的两位文学家。卢梭的一生处于法国的十八世纪启蒙时代,这个时代代表新兴资产阶级价值观念逐步形成、发展,最后成为舆论和文化的主流,并直接导致了1789年开始的资产阶级大革命。卢梭是法国启蒙运动的民主派,他的思想反映了小资产阶级的利益。其学说和创作中“回归自然”(Retour à la nature)的思想强调感情,歌颂自然,对欧洲近代文学,特别是对浪漫主义(romantisme)文学有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万玲 《法国研究》2005,2(1):312-317
法国19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们(以下简称思想家们)以理论论证的方式阐明了自己的学说,从而使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最高时期,并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  相似文献   

18.
(一) 所谓“古典法语”(le fransais classique)是指十七世纪的法兰西文学语言。十七世纪是法国文学史上一个光辉灿烂的时期,作家辈出,随手就可以举出诸如哲学家笛卡儿(Descartes),剧作家高乃依(Corneille)、拉辛(Racine)、莫里哀(Molière)、  相似文献   

19.
尽管十七世纪初法国宗教势力已渗入印度支那,但在欧美国家对亚太地区的侵略中,法国却晚到一步.拿破仑三世上台后,它才积极行动起来,占领印度支那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法国一八五八年入侵印支,一八六二-一八九八年吞并越南、柬埔寨和老挝,并将它们合并为"印度支那联邦".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初的法国空想主义者沙利·傅立叶(Charles Fourier)被公认为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先驱,他的空想学说是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最高的形态,是马克思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直接思想来源.他在<关于四种运动和普遍命运的理论>、<宇宙统一论>以及<工业和协作的新世界>等著作中揭露了资本主义罪恶,阐发了自己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设想,并预言不公正不合理的现存制度必然被"和谐制度"所代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