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海明 《侨园》2013,(4):8-8
<正>前些年,那英唱的《雾里看花》很流行,唱歌的和听歌的,将雾气当作了朦胧美。许是现代人承继了叶公好龙的传统,及至真的遭遇雾锁都市时才猛然醒悟,朦胧美只存在于诗意世界,不适合现实生活新年第二个周末全国出现了大范围、极其严重的雾霾污染过程。多地PM2.5爆长,电视、微博上,到处谈论雾霾天气以前,没有PM2.5数据作参考,人们只能肉感雾霾天气的不爽;现在PM2.5数值披露制度化,人们可以实时查询空气质量变动情况。监测数据在让人们意识到身体健康重要性的同时,开始关注自己所在地的空气质量状况,而雾霾天气则让环境保护成为舆论焦点  相似文献   

2.
宋俊平 《求知》2014,(12):53-55
<正>近年来,我国有半数省份被雾霾天气所覆盖,多个城市陷入重度污染之中。有专家指出,如此严重的雾霾天气,是历年来所没有发生过的,这是多年来污染物排放积累的结果。为了应对雾霾天气,中央有关部委和各地纷纷出台多项治理措施,"两高一剩产业"再次被推向风口浪尖、节能减排再次成为热点话题。政府、企业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速探寻绿色发展、清洁发展的新道路。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理应在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支持节能减排、治理雾霾天气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民主》2017,(7)
<正>近年来,全国许多城市与地区只要遇上不利气象条件,近地面风力小,大气层结构稳定,污染物难以及时扩散,就会产生雾霾天气。我国频发的严重雾霾,严重影响了大气环境、公众健康和国家形象,同时充分说明环境是有容量的,我国的污染排放已到环境容量的极限。PM2.5污染的来源,大致可以分为煤烟型污染和石油型污染。石油型污染主要是来自汽车、船舶、火车、农机、工程机械和小通机等的污染。  相似文献   

4.
加强机动车尾气超标排放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小春 《民主》2014,(7):9-10
<正>近年来,随着机动车的快速增长,机动车尾气排放已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以山西省为例,主要城市的大气污染由以前的煤烟型污染向混合型污染转变,其中汽车排放污染物在废气排放总量分担率达46%左右,在市中心区的分担率达60%左右。从全国情况看,2013年雾霾波及25个省份100多个大中型城市,全年全国平均雾霾天数达29.9天,创52年来之最。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刻不容缓。机动车尾气超标治理是大气污染防治  相似文献   

5.
《侨园》2017,(5)
正随着雾霾天气的频繁出现,人们在努力探究雾霾产生的原因。据现有的研究成果,燃煤排放是主要原因之一。研究显示,以北京为例,PM2.5有6个重要来源,分别是土壤尘、燃煤、生物质燃烧、汽车尾气与垃圾焚烧、工业污染和二次无机气溶胶,其中燃煤占比约为18%。如何减少燃煤保持晴朗天空又能保证供暖就成为了重要课题。随着G20峰会中国加入《巴黎协定》,中国  相似文献   

6.
张荔  仇锦波 《学理论》2015,(8):28-29
2013年初,我国首次发布雾霾预警。经检测,雾霾中主要含有PM2.5和PM10等颗粒污染物。雾霾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交通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因此,我国环保、气象等部门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采取如下措施防制雾霾:加快城市绿化;划区分管,签订责任状;加强巡查、监控、监测;加强宣传教育;合理膳食,适度锻炼,不断提高机体免疫力;倡导低碳生活,建设节能用房,提高建筑能源利用率;综合整治排污企业。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6,(10)
环保部公布的2015年全国整体空气质量状况显示全国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但若从区域的角度看,京津冀、山东半岛、长三角等地区的雾霾问题依然不容乐观。研究认为只有运用市场的经济的手段,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和治理雾霾问题。分析建立在奥斯特罗姆的公共治理理论上,构建跨界合作雾霾治理价格机制,分别论述了价格机制建立的必要性、重要性、设计框架和运营模式。建议建立跨区域的跨界雾霾管理委员会,要求遵循市场规律,运用价格杠杆,在第三方评价机构的监督下,征收雾霾税或提供财政补助,形成跨界雾委会、地方政府、污染企业、第三方评价机构等"四位一体"的运营模式,实现跨界合作雾霾治理价格机制"钻石模型"设计框架。  相似文献   

8.
治霾的挑战     
<正>按照环保部的部署,2014年底前,35个城市要公布各自的雾霾源解析清单,搞清楚雾霾的元凶。由于城市产业不同,各个地区的雾霾元凶可能不太一样,比如河北的第一元凶是燃煤,北京的第一凶手是机动车,而天津的PM2.5中,建筑扬尘占比最多。中国环科院副院长柴发合强调,治霾并非一时冲动,也不能搞一刀切,一定要在科学研究基础上,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制订个性化治霾方案。  相似文献   

9.
今年年初以来,一场大范围的雾霾天气一度笼罩了中国七分之一的国土,多个地区PM2.5监测更是持续爆表,引发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强烈关注。雾霾表面看是燃油、汽车尾气、扬尘等加上天气原因形成的,背后则与中国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究其根本,正是粗放型发展方式所致。中国在快速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  相似文献   

10.
雾霾天气成因分析及应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我国中东部地区先后遭遇多次大范围持续雾霾天气,给人们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详细分析了雾霾天气产生的原因及特点,列举了国外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雾霾影响和治理过程,以及我国近期为防止大气污染采取的多琐措施,提出从根本治理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需要在制度上实现保障,从源头上进行防治,建立长效的协同治理的联动机...  相似文献   

11.
石头 《求知》2013,(6):58-60
2013年1月,我国中东部的大部分地区被雾霾所笼罩。截至1月14日零时,在全国74个监测城市中,有33个城市的部分监测站点,监测数据都超过了300,悬浮颗粒物浓度急剧超标,城市的空气质量已经达到了严重污染程度。雾霾天气导致了道路管制、企业停工、机场关闭、港口停运等,患呼吸道疾病的病人大幅增加,部分中小学的体育课甚至改在了室内进行,市民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受到了很大影响。雾霾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对雾霾的治理也有多方面的举措。为此,本刊编者特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摘录了伦敦在上世纪50年代治理雾霾的一些经验和有力举措,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当前空气污染与雾霾天气已严重危害公众健康,影响了社会与经济的正常秩序。北京由于特殊的气候条件与地理位置,已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空气污染重灾区之一。本文试图以北京地区的空气污染治理为例,旨在阐明空气污染跨域合作治理的基本规律。在规范研究上,总结了传统区域主义、公共选择理论和新区域主义是跨域治理理论发展与演变的三个方向;在经验研究上,通过分析北京地区空气污染跨域治理的历史与现状,归纳了利益协调不足、碎片化现象和单中心治理等问题症结。针对空气污染跨域治理的存在问题,必须建立国家层面的空气污染防治战略,健全空气污染跨域治理的利益协调和补偿机制,完善跨域治理机构的结构设计与组织功能,创新执行机制,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履职、市场协调与社会参与的跨域合作治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民主》2017,(11)
<正>据统计,2016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双双超过2800万辆,已经连续8年稳居世界首位,全国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按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和颗粒物四项污染物计算)据估算,达4472.5万吨,成为我国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之一。民进中央为此积极建言,环保部在答复中表示,加强机动车尾气治理对于降低PM2.5浓度、改善空气质量至关重要。下一步,将加强对机动车环境管理措施执行情况的评估,加快推动全国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雾霾天气频发,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下,协同治理雾霾迫在眉睫。雾霾现象的出现,导致各种疾病不断出现,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本文首先阐述了雾霾治理的必要性,其次分析了生态文明视域下雾霾治理所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困境这一现状,进而表明必须建立政府、企业、公众三者共同治理的雾霾协同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5.
当前,城市雾霾危机是政府及社会各界关注的公共事件。学术界关于城市雾霾危机的成因分析过于片面,治理主体如政府、市场及社会等提出的策略也存在"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的弊端。从历史的长时段分析,立足于整体视野,当前我国的城市雾霾危机与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密切关联,亦与我国长期以来的政治体制紧密相连。要想从根源上解决当前城市雾霾危机,必须综合分析并明确界定各治理主体的职能,有针对性的提出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上的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6.
亢振洲 《民主》2014,(4):60-60
<正>针对北京又是连续多日雾霾,人民日报3月27日刊出一篇题为《雾霾天里,戴口罩管用吗?》的文章,详细列举了各种口罩的优劣,可谓贴心到位。但是,笔者以为,即使是再优质的口罩,能百分之百过滤掉PM2.5,也不等于就吸到了新鲜空气。当下,如何治理雾霾,让人们  相似文献   

17.
《求知》2015,(9)
<正>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断发生变化,与此同时,环境污染、雾霾天气等问题已成为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和威胁。当前,治理好雾霾天气,不仅是积极应对环境恶化的战略选择,也是提升城市形象和改善投资环境的客观要求。为此,必须对能源结构进行重大调整,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开辟光伏发电治理雾霾的新途径。雾霾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以天津市雾霾  相似文献   

18.
《民主》2015,(8)
<正>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是民心所向、民意所在。近年来,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灰霾频繁发生,大气污染已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反应强烈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短板"。2013年,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十条措施出台后,各地积极行动,采取综合措施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重点区域PM2.5浓度下降。2014年,全国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只有66%,大气污染防治任重道远。为此,建议:1.进一步强化全国机动车污染防治。2014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64亿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5,(25)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步提高,人们对于环境质量越来越关注,但是雾霾、PM2.5等环境问题却严重刺激了公众的神经。人们对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的呼声越来越高,为了缓减PM2.5带来的大气污染,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我国PM2.5的现状得出健全和完善与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地方政府的环保问责制、健全和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等相应的法律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和随之而来的生态治理需求,使地方政府不得不向限制工业增长的生态范式转型。在这一过程中,地方政府经历着:行动场域从经济增长到生态环境治理的变化;治理策略从增长机器到城市治理联盟的转换;发展策略从"发展型战略"向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共生者战略"的转型。通过对河北省一个县级市环境治理案例的探讨,可以发现,当前地方政府在应对环境治理的战略转型过程中,会受到行政和财权的发包制、监督与激励、横向府际关系的博弈与冲突等三种因素的影响。在城镇化进程中,由地方政府、民众、企业等行动主体组成的协作治理网络,是地方政府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