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历史,百姓家的称作家谱,也称宗谱、族谱,而皇家家族的家谱则称作玉牒。清代玉牒是惟一完整系统保存至今的皇族族谱。目前我国保存清代玉牒的只有两个地方,一是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一是辽宁省档案馆。玉牒长啥样?啥规格?为什么把皇室的家谱叫玉牒呢?是取其"金玉之贵"的意思,区别于一般百姓的族谱、家谱。从唐代开始就有了修玉牒的制  相似文献   

2.
《侨园》2016,(Z1)
正周正堡是一个工农业蓬勃发展、民众生活殷实富庶、自然环境十分秀美的村庄。王氏家族是村中的主要大户。自清初"随龙北上",繁衍生息于此。在三百五十余年的村落兴衰中,该村经历最难忘也是最悲惨的事件就是"火烧周正堡"。周正堡位于辽宁海城北,腾鳌堡西2.5公里处,今隶属鞍山市腾鳖特区的一个街道。其面积约3平方公里。清末民初年间,300多户、2000多口人居住在这  相似文献   

3.
《侨园》2016,(5)
正近日参加了一个学术会议,主办方为了尽地主之谊,邀请与会者参观了坐落于沈阳大南门的"张氏帅府"。本来,作为沈阳人我曾去过几次,此次为了陪同好友再次前去参观。出人意料的是,本次参观券不仅包括了"张氏帅府"、"赵四小姐楼",还增加了一个项目:参观仅一墙之隔的东北边业银行旧址,这让我们很感兴趣。因为久居沈阳几十年还从来没去参观过,这回正好借此机会开开眼界。这是一幢临街的老式建筑,建在沈阳张氏帅府东侧门。从相关资料看,这家边业银行是北洋政府时期始建的一所地方性商业银行,成立于1919年,是由西  相似文献   

4.
张闾蘅  李菁 《各界》2008,(1):80-83
"九·一八"后的张氏家族   与大伯最初的见面,虽已隔了整整半个多世纪,但那一次特殊会面,却给张间蘅留下毕生难忘的印象.   "1954年,那时我正在上小学五年级.……  相似文献   

5.
公元3世纪中叶,波斯人摩尼在底格里斯河畔创立摩尼教,千余年后世界仅存的一尊摩尼教石雕佛像完好地保存在遥远的中国泉州。摩尼教唐代传入泉州,又称明教。草庵摩尼教寺紧邻泉州市区,始建于宋代;寺内依崖雕凿的一尊摩尼光佛,被国际学术界、宗教界认定为研究世界宗教史的重要实物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他出身皇族,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二代孙,父亲是清朝末代肃亲王、溥仪族弟善耆,姐姐则是近代史上知名度很高的"男装女谍"川岛芳子。他曾被送进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取过一个日本名字"川岛良治",官至伪满军队上校。尽管如此他还是毅然走上革命道路,从事党的隐蔽战线斗争。他是爱新觉罗家族中第一位解放军军官,为人民炮兵发展壮大贡献力量。在遭遇了人生坎坷之后,他晚年又不辞辛苦为中日友好事业积极奔忙。他就是已故原锦西市第一届政协委员、第一届侨联委员艾克,他的本名是爱新觉罗·宪东。  相似文献   

7.
金满楼 《各界》2022,(3):49-52
清朝时期,广东连平县的颜伯焘家族在当地名气很大,因为整个清朝268年,颜氏家族祖孙三代都曾官居督抚,这在广东可谓凤毛麟角. 颜家"祖孙三代皆督抚",指的是颜伯焘祖父颜希深在乾隆朝先后担任湖南巡抚、贵州巡抚和云南巡抚,其父颜检曾在嘉庆年间担任直隶总督、漕运总督,颜伯焘本人则在道光年间担任过陕西巡抚、云南巡抚及闽浙总督.  相似文献   

8.
王宝文 《侨园》2013,(3):36
早就知道辽宁兴城有一座东北地区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文庙。最近,我专程到此朝拜。文庙坐落于兴城古城东南隅,其殿宇缭墙,青砖灰瓦;朱红门窗,古朴典雅;古松古柏,挺拔苍翠;奇花异草,曲径通幽。文庙亦称孔庙,是过去祭祀孔子、祭祀先儒先贤的场所。始建于明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是辽东都指挥佥事刘斌创建的。后经历代多次维修,文庙得以保存至今。文庙门前有一下马石,上面刻着"文武官员军民等至此下马"。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历代帝王尊孔子为"先贤"、"圣人"、"先师",并且不断予以加封。在文庙外立此碑,要求文官至此  相似文献   

9.
石岩 《侨园》2007,(6):16-17
一本名为《漫长归乡路》,记录张氏家族的真实生活,以及这个家族的后人在各个时期鲜为人知的经历一书,年底即将完稿。此书的作者、张作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甘肃省河西走廊东部,生活着一个举世罕见的毛人家族。这个家族,由年已古稀的张氏老太太和她的两个儿子、三个外孙组成。儿子姓李,外孙姓阎,分别居住在景泰县和古浪县的农村。 (一) 记者在三年多的时间里,曾两次登门访问了这个家族。第一次是一九七九年夏季的一天。我们一行五人,从景泰县城出发,驱车穿过连绵起伏的沙丘,先在毛人所在的公社了解了他们的一般情况后,来到了这些毛人中间。在张氏老太太家的门口,迎接我们的就是她的两  相似文献   

11.
家族是古代中国的基本伦理单元,具有血缘流转与权力交接两个主要功能,并体现出鲜明的排他性特征。家族延续所依赖的宗法原则,逻辑地产生了利用亲缘身份从政治中获得力量和实际好处的寻租空间。依据家族的血缘网络,古代政治构建了"社稷"结构,但这一由"家族"与"社稷"嵌套而成的结构始终没有成熟的制度依托,且造成了家族(间)行为的规范与乡里(基层)治理的缺位。相较于以制度填补真空的现代做法,古代中国的"家族"通过前期的自发聚集和后期的法定组织这两类形式,逐渐演变为地域性的自治组织"宗族",以地域与谱系共同作为准入门槛;而内含的"宗法制度"、"宗法秩序"更与"宗法精神"一同构成了古代中国特有的宗法政治文化,对古代中国的家族治理与乡里治理产生了同时同因的维系作用。总的来说,在政治层级结构意义上考察宗族,在政治文化意义上考察宗法,对理解作为政治集体的家族如何共同行动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编者寄语     
《瞭望》1990,(17)
编毕这一期稿件,掩卷默想,有不能已于言者。 我们这个国家,已经有5000余年的历史。我们曾经创造过光辉灿烂的文化,无论是哲学的思辨,科技的工巧,工程的浩大,文艺的绚丽,都足以令世人叹服。中国的落后,不过是近一二百年的事。然而,即便在这一二百年间,中国人也没有甘于沉沦。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了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昌盛,前仆后继,从不曾中止过探索和斗争。这其间,中国人争取过立宪,开创过共和,倡导过坚甲利  相似文献   

13.
佟生武  郎春涛 《侨园》2015,(Z1):48-49
对清史较为了解的人应该听说过师父的家族——明末清初随罕王努尔哈赤建功立业、创立大清朝的佟氏家族。自明朝以来佟氏就是远近闻名的世家大户,名门望族,佟氏年年有武举上榜。当时在辽东佟氏家族在朝为官的人很多,大都是武将、总兵等,称得上是勋阀世家。据史料记载时任院落总兵的佟登(任职时间1563年—1566年)就是其先祖。明朝成化年间,有武将佟昱在开原掌兵三万,佟氏将军高大威猛,武  相似文献   

14.
在洛阳龙门石窟现存2345个窟龛里外的10万余尊石雕造像当中,位于西山中部奉先寺之主像,居中端坐,至高至尊,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在整个龙门石窟造像之中惟斯为大,即最高最大.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卢舍那大佛石雕,亦称大卢舍那佛石雕.大卢舍那佛也好,卢舍那大佛也罢,这“大”字是约定俗成“加冕”上去的,不仅在形体规模上所指,而且有艺术精神上特指.  相似文献   

15.
陈华 《理论导刊》2014,(4):101-103
关中石雕拴马桩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文章立足"桩眼"的视域,选取拴马桩艺术形式的空间结构、时间脉络、人的发现三个维度对其审美文化内涵展开论述,进而指出,关中石雕拴马桩的文化内涵结构表现为:俗家的追求、儒家的基础、释家的路径。关中民居石雕拴马桩的审美风格集中体现为实用、庄重和包容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路旻 《学理论》2013,(20):194-196
黄金家族是蒙古历史上最为显赫的家族,在他们的带领下,蒙古人从草原走向了世界。虽然黄金家族已淡出了权力巅峰,但蒙古人的"黄金家族"情结依然浓厚。蒙古人对它有着非同寻常的感情,他们用各种方式延续着"黄金家族"的精髓,并使之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正>"你看,这是东风-21D战略导弹,这是红旗-12防空导弹,这是卫星指挥车……"近日,记者采访了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政研会会长方向明,他拿出特意保存的人民日报,指着上面的武器装备图片向记者介绍,"在9·3阅兵当天,我们以超过总地面装备方队1/3占比、导弹装备近2/3占比的导弹家族阵容威武亮相,共计11型装备、4型专用车辆接受了祖国和人民的检阅,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武器装备发展新成就!"方向明说,大阅兵中航天  相似文献   

18.
辽朝是我国古代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强大封建王朝,屹立于世二百余年。作为辽朝统治民族的契丹族是我国古代北方强大游牧民族之一,其经济基础及立国基础是畜牧业。但是,在辽初太宗以后,辽朝境内逐渐形成了南农北牧的大格局,这是自秦汉以来我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历史现象。大格局的形成得益于太祖、太宗时的开疆扩土与重视农业,更得益于"因俗而治"促使辽朝境内农业与畜牧业的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9.
彦生 《各界》2008,(12):13-16
一   说起来,真是有点不可思议,从清朝同洽年间,一直到1949年,曾经控制甘肃命脉(1928年前的甘肃,还包括今日的青海、宁夏两块地盘)近百年之久的西北"三马"家族,居然都出在甘肃南部偏远闭塞、贫瘠之极的弹丸之地上.具体说,是出在河州(今临夏)西乡莫尼沟、阳洼山这么两条黄土丘陵层层围裹的山沟里.……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划时代的伟大事件,这一伟大事件对于上海人民更具特殊重要的意义.70年前,中国共产党就在上海创建,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就从这里点燃. 回顾上海人民在过去100多年间所蒙受的灾难与耻辱,回顾新中国成立40余年来艰苦奋斗、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辉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