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4 毫秒
1.
《毛泽东选集》第一至第四卷,是毛泽东亲自主持编辑的,收入的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主要著作。前一段时间,网上流传一篇署名罗冰的题为《(毛泽东选集)真相》的文章,诬称:“《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的一百六十余篇文章中,由毛泽东执笔起草的只有十二篇,经毛泽东修改的共有十三篇,其余诸篇全是由中共中央其他领导成员,或中共中央办公厅以及毛泽东的秘书等人起草的。”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和王尽美都是中共一大代表、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毛泽东是举世公认的大诗人。1996年,为纪念毛泽东逝世20周年,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了《毛泽东诗词集》,共收入毛泽东诗词67首,这是迄今为止收录毛泽东诗词最多的一本诗集。而王尽美也是一个诗人,而且多才多艺。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一生很少坐飞机。据毛泽东专机组柳昆尚同志的回忆,建国后毛泽东乘坐飞机42次,共计156小时8分钟。这对于长期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毛泽东而言,实在是少得可怜,甚至令人不可相信。当时,党中央从安全的角度出发,严格控制毛泽东乘飞机出行,于是,火车就成为毛泽东到全国各地考察的主要交通工具。在毛泽东为数不多的乘坐飞机出行当中,有三次格外值得大家关注,那就是——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一生很少坐飞机。据毛泽东专机组柳昆尚同志的回忆,建国后至1958年,毛泽东乘机42次,共计156小时8分钟。这对于长期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而言,实在是少得可怜,甚至令人难以相信。当时,党中央从安全的角度出发,严格控制毛泽东乘飞机出行,于是,火车就成为毛泽东到全国各地考察的主要交通工具。在毛泽东为数不多的飞机之行中,有三次格外值得大家关注,那就是毛泽东有生之年第一次坐飞机、建国后毛泽东第一次专机之行和最后一次专机之行。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统战思想内涵的哲学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唯物论、知行统一的认识观、求同存异的辩证法。毛泽东哲学思想是毛泽东统战思想活的灵魂,毛泽东统战思想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具体运用和生动体现。研究毛泽东统战思想的哲学内涵,是深入理解毛泽东统战思想的正确途径.是灵活运用毛泽东统战思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党课》2010,(22):90-92
丁玲是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湖南临澧人,生于1904年,比毛泽东小11岁。早在中学读书的时候,丁玲就听说毛泽东是一个奇人。毛泽东的第一位妻子杨开慧是她的同学,曾向丁玲谈起过毛泽东,但她真正与毛泽东接触,却是在她到达延安以后的事。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挑选秘书内幕集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和诗人于一身的毛泽东,好学勤思,博古通今。因此,毛泽东选秘书一个重要标准是须“有学问”的。毛泽东习惯于以文识才,以才举人,他的几位秘书都因各自的文才而引起毛泽东的注意和任用,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选集》第一至四卷,是毛泽东亲自主持编辑的,收录的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主要著作。前段时间,网上流传的文章称:“《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的160余篇文章中,由毛泽东执笔起草的只有12篇,经毛泽东修改的共有13篇,其余诸篇全是由中共中央其他领导成员,或中共中央办公厅以及毛泽东的秘书等人起草的。”这与历史事实是不相符的。  相似文献   

9.
陈其胜 《世纪桥》2008,(2):9-11
毛泽东方法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方法论研究是毛泽东思想研究的重要领域。毛泽东方法论研究,涉及“方法论”、“毛泽东方法论”、“毛泽东方法论思想”、“毛泽东思想方法论”等基本概念。把握这些概念,弄清它们的实质及其相互关系,是深化这一研究领域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0.
傅连暲与毛泽东的深情厚谊刘耀宗傅连与毛泽东的情谊是从1929年3月红四军解放汀州城时开始的。一天,毛泽东同朱德来到福音医院,这是傅医生第一次同毛泽东见面,他陪同毛泽东等视察了医院,并为毛泽东仔细检查了身体。这次会面,他给毛泽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此,...  相似文献   

11.
《党史天地》2007,(8):8-9
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 宛希先、陈仕榘支持毛泽东兵退湘南 “八七”会议后,瞿秋白曾在同部分政治局委员商量分工时,提了毛泽东。瞿秋白很赏识毛泽东的才华。一篇《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经瞿秋白手问世后,不仅震动中国,连共产国际也给予高度评价。毛泽东和瞿秋白可为难得的知音。但当瞿秋白要毛泽东留在中央当宣传部长时,毛泽东婉拒了,他决心上山下湖,与绿林好汉交朋友,做改造土匪工作。国共分裂,国民党要杀共产党,眼下头等事是要抓枪杆子。瞿秋白无奈,批准了毛泽东的《湘南暴动计划》。毛泽东还要求中央从南昌暴动部队派一、二个团参加他计划中的秋收起义,瞿秋白同意了。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青少年时期曾与许多同窗结下了深情厚谊。解放后,毛泽东没有因自己的身份变化而忘却他们。一些同学纷纷向毛泽东写信。他均一一回信,对他们的生活尽量给予同志式的帮助和关照;但对自己不便于出面为他们介绍工作的要求,则友好地给予解释。从毛泽东写给他们的书信中,体现出一个革命领袖坚持原则,克己奉公,为政清廉的高尚风貌,而又不失浓郁的人情味。毛泽东与蒋竹如蒋竹如是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读书时的同学。湘潭人,毛泽东的同乡。五四运动时期曾参加过毛泽东组织的新民学会。从湖南第一师范毕业后,蒋竹如留在该校担任教…  相似文献   

13.
《广东党史》2011,(10):37-37
解放战争时期,为了缓解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压力,毛泽东调陈赓回师陕北,但陈赓有自己的想法,所以他就对毛泽东直言调他西渡黄河不够英明。对于陈赓的突然“叫板”,毛泽东一直耐着性子听着,直到陈赓把所有的话郝讲出来,毛泽东当即对陈赓的行为进行批评。看到毛泽东发火,陈赓及时认错并保证服从领导,毛泽东则立即冰释前嫌,对陈赓的想法给予了...  相似文献   

14.
沈黎明 《世纪桥》2009,(22):22-24,51
凡看过央视热播电视连续剧《延安颂》的人,一定不会忘记剧中这样一组镜头:一位年轻漂亮、性格泼辣的红军女干部,刚刚克服重重困难来到延安,就急着来拜见毛泽东。她来到毛泽东住处时,毛泽东正在院子里摆弄炉子烧水,她望着毛泽东的背影没吱声,笑眯眯的颠着脚,轻轻绕到毛泽东背后,  相似文献   

15.
陈仕榘入党     
《党史天地》2007,(8):23-23
毛泽东主持入党仪式 陈仕榘听毛泽东讲战术 在革命处于低潮的白色恐怖下,陈仕榘一踏上革命路时,就遇到了毛泽东这样的引路人,是应该自豪和幸运的。陈仕榘追求毛泽东一生,甚至达到了迷信的地步,他在临终前说:“一生最爱的是毛泽东。”  相似文献   

16.
陈贻林 《党史天地》2008,(11):54-56
2007年的一天上午,笔者随同毛泽东的生活管理员吴连登拜访了长期在毛泽东身边工作、毛泽东稿费的知情者汪东兴.对毛泽东稿费有1.3121亿人民币的说法,向他了解毛泽东的稿费究竟是多少。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的外祖母和母亲都笃信佛教。在毛泽东出生前,他的母亲文氏已生过两个孩子,均夭亡。1893年12月26日,文氏生下第三个儿子毛泽东,她唯恐这个儿子再夭折,将毛泽东寄养在娘家,拜后山龙潭口一块巨石为干娘。因毛泽东排行第三,他的小名就叫“石三伢子”。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对个人崇拜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即从否定到逐步接受的转变过程。毛泽东接受个人崇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内原因和社会历史原因,还有国际原因,与毛泽东个人的人格魅力和人际交往也有一定的关系。认识毛泽东接受个人崇拜的多重原因,有利于正确认识毛泽东,也有利于我们党的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19.
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与郭沫若这两位以革命救国为己任的战斗者,在大革命的高潮中相识、相知,随后在各自的岗位上用枪和笔并肩作战。他们的思想和心灵是息息相通的。然而,在革命胜利后,郭沫若紧眼毛泽东,使自己真正做到了他自己所说的“以毛泽东的意见为意见”,结果是,毛泽东正确,郭沫若正确,毛泽东犯错误,郭沫若也随之犯错误。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关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思想,是毛泽东民族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毛泽东民族思想与经济思想的有机结合。本文从毛泽东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认知、思考和架构三个层面阐述了毛泽东的这一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