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党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构成社会发展的整体出发,第一次科学地揭示和概括了新时期党的建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之间的内在统一性关系。这种有机的统一全面地揭示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这个党”这样一个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主题;揭示了党的建设中诸多方面的本质关系;反映了当代工人阶级政党的发展趋势和必然要求。“三个代表”是对党的建设的基本规律作出的新概括。  相似文献   

2.
一、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目标的确立及其科学依据 (一)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目标的确立:对于无产阶级政党来说,确立和坚持正确的党的建设目标至关重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的问题,是党的建设的首要和根本的问题。它决定着党的建设方向,规定着党的自身建设的总体要求。正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一贯十分重视制定党的建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始终是党的建设的根本问题,也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创新的问题。我们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建立起来的,要把党建设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在一开始就是十分明确的。但是,党的建设都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对于在异常复杂的中国革命和建设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才能保证党的先进性,我们党进行了长期的艰辛探索。党的十六大站在新世纪的时代高度提出,我们要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保证我们党始终…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是党的建设之根本。重视加强党员和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是党的优良传统。坚持党性教育,增强党性修养,既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从严治党,关键是依规治党。党章作为最根本的党内法规,是立党的总纲领和管党治党的总规矩,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标准。为实现建设一个保持百年先进性与纯洁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伟大目标,必须不忘初心,牢固树立党章意识,增强党性修养。  相似文献   

5.
党的先进性是党的生命线,是执政党的基石和发展的根本,是党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的根本条件,是党的建设和全部工作的永恒主题。一个政党的生死存亡,就在于其是否保持了先进性。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是新阶段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是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抓住了坚持党的先进性问题,就抓住了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就抓住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也就抓住了党的建设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该目标的提出,反映了我党对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了新高度,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目标、新要求。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同时也是高校进行"三型"政党建设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深化“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这两个根本问题 ,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中是一个根本问题的两个方面 ,即无产阶级政党与社会主义的关系这个根本问题的两个方面 ,也是党的先进性与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优越性这一辩证统一关系的两个方面。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 ,着重回答了这一根本问题中有关社会主义的方面 ;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重点回答了这一根本问题中有关无产阶级政党的方面 ,回答了新世纪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的根本…  相似文献   

8.
关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几个重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论坛》2009,(12):25-26
一、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是我们党在深刻认识党的建设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基础上作出的战略决策,体现了对时代发展脉搏和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新要求的高度自觉和清醒把握。第一,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保持党在理论上实践上先进性的本质要求,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第二,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九大从完成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出发,立足于党的性质与根本,着眼于党建的历史与现实,明确指出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突出了政治建设在党的各项建设中的统领地位。在新时代,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着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剖析其原因,既是遵循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质属性的必然,是传承我们党优良传统和重要优势的需要,是解决新时代党内面临新问题的关键,也是统领党的各项建设实现党领导一切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我们党在深刻认识党的建设历史经验基础上作出的战略决策,体现了党对时代发展脉搏和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新要求的高度自觉和清醒把握。一段时间以来,社会各界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文在当前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的基础上作一述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墙"制度是英美等国综合性金融机构防范不同业务线之间利益冲突和内幕交易的一剂良方."中国墙"制度作为一种自律机制,只能减少内幕交易,但不能从根本上杜绝此类违法行为,还需要相关制度的配合.我们不应当对"中国墙"制度过于苛刻,作为一种管制内幕交易的自律机制,它是成功的,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2.
“社会危险性”证明标准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刑事诉讼中,社会危险性的程度是在有罪判决生效之前剥夺或限制人身自由的主要依据,因而不仅需要为其设置科学的合乎逻辑的证明标准,而且还应当在具体应用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功能.  相似文献   

13.
我国2012年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在公众的广泛关注与呼吁之下,规定了PM2.5标准。与此同时,我国正在讨论《环境保护法》的修改,拟定修改重点内容中也涉及环境标准制度的完善。那么,讨论PM2.5标准的出台与《环境保护法》的完善就具有现实意义。PM2.5标准示《环境保护法》在价值取向上要通过环境基准的制定以实现保障人体健康的立法目的,借鉴欧美防控PM2.5的经验,我国应系统构建环境区域协调制度,PM2.5也提供了新型的专门环境法律责任制度类型的确立根据。  相似文献   

14.
在犯罪人分类的标准选择上,一直存在着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之争,但单纯的客观主义标准或主观主义标准均无法对犯罪人进行科学的分类."犯罪人格"的概念因其丰富的内涵,能成为划分犯罪人的科学标准.建立以"人格"为标准的犯罪学分类理论,应成为犯罪学研究的发展新方向.  相似文献   

15.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就一直在是否应将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的问题上争辩不休.国际劳工运动给发展中国家实现社会的协调发展带来了契机,同时也给发达国家借"劳工人权"之名构筑贸易蓝色壁垒以实行贸易保护提供了藉口.发达国家要求制定WT0"蓝色条款",从而在全球推行其劳工标准.WTO成员国理应遵守为国际社会所公认的有关劳工标准的一般法律原则,但应坚决反对在WTO体系内纳入任何形式的"蓝色条款".  相似文献   

16.
"以人为本"是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准确理解和把握其内涵、外延意义重大."以人为本"是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与西方的"人本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侦查学基本范畴体系是构建侦查学学科体系的基础,从侦查学自身的基本属性出发,从哲学的视角可以将侦查学分为包括侦查对象、侦查主体、侦查关系和侦查行为四个本体论层面的基本范畴,包括侦查权、侦查程序和侦查策略三个认识论层面的基本范畴和包括侦查目的与侦查价值在内的目的论层面和价值论层面的基本范畴,通过梳理这三个层面的九个基本范畴的逻辑关系,构建侦查学的基本范畴体系,从而为建立侦查学基本的学科体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略论“核心劳工标准”与我国宪法基本权利文本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心劳工标准"中所确立的权利和原则是基本人权的一部分.要实现"核心劳工标准"必须借助我国宪法中的权利内容.由于"核心劳工标准"效力的层次性,其与我国宪法的关系也是参差对应的.宪法在实现"核心劳工标准"时只有使之权利内涵与效力等级相对应,才能在现有宪法权利体系中实现"核心劳工标准".  相似文献   

19.
加强监狱改造职能,把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作为衡量监管工作的首要标准,将改造人放在监狱工作第一位,是新的历史时期司法行政机关的历史使命.建立科学的分类处遇制度,有利于罪犯的矫正和回归社会,在保障监管安全的前提下,紧紧围绕提高罪犯改造质量这个中心,切实抓好改造人的工作,才能真正贯彻落实"首要标准".  相似文献   

20.
"排除合理怀疑"标准的引入是我国司法领域一种有益探索。然而由于"排疑"标准存在词语解释困难、标准适用缺乏区分、证明方法在实践中运用困难等原因,亟需从司法判例中寻求经验和解决方法。司法判例与"排除合理怀疑"标准具有同源性、互补性与国际性,运用司法判例辅助"排疑"标准的适用也具有极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