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公安专项行动与基层基础工作统一于当前工作与长远工作之中。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两者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才能既使基层基础工作扎实细致,专项行动又能够成效明显。要坚持辩证的观点,正确认识两者间关系的本质;要把上级精神与本地实际有机结合,确立正确的指导原则和价值导向;要坚持情报信息主导,推动专项行动精细化;要注重资源整合利用,形成专项行动的合力作用;要应用信息化手段固化经验做法,形成推动工作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基层政府管理与群众自治良性互动成为新型城乡基层治理模式的重要标志。基于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分析,社会利益体系分化后,随着人权、公民权的确立,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是内在统一的。因此,市民社会中利益整合、权利发展与制度文明是基层政府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良性互动的基本要求。而其主要实现途径是进一步深化治理理念,提高基层民主素养和增强基层政府制度能力。  相似文献   

3.
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是形成新型城乡基层治理模式的重要标志。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城乡基层管理面临许多新课题新挑战。因此,传统的城乡基层管理体制机制亟待完善和健全,需要确立新型城乡基层治理模式,需要强化社会服务功能,需要强化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需要强化社会自治功能,从而实现由侧重管理向管理与服务相结合转变;由侧重外部约束向外部约束与居民自治相结合转变;由条线的、单向的管理运行机制向网格的、互动的基层治理运行机制转变。  相似文献   

4.
政府信任与公民信任良性互动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与公民之间信任互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研究政府与公民之间互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受到政府与公民信任现状的推动。政府与公民的信任互动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建立良好的政府与公民的信任互动,应以政府为主导,公民和非政府组织参与相结合,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润滑,减少社会摩擦和内耗,增强社会的凝聚力,促进现代和谐社会和民主法制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刘小莉 《人民论坛》2011,(9):146-147
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方向,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发展低碳经济必然引起产业结构的调整,而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具有高度关联性,因此,制定低碳经济政策,实现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良性互动,对于优化产业结构、保持充分就业和促进社会和谐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为了增强基层教工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充分发挥基层教工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教工、促进和谐的作用,详细分析了基层教工党组织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并提炼出基层教工党组织建设好办法、好措施,以推动公安院校基层教工党组织建设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7.
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方向,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发展低碳经济必然引起产业结构的调整,而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具有高度关联性,因此,制定低碳经济政策,实现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良性互动,对于优化产业结构、保持充分就业和促进社会和谐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霍升平 《新东方》2012,(2):59-62
网络的出现给这个世界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包括对传统政治结构的冲击、对民主概念的深入、对公民参政议政途径的拓展,等等。近年来很多公共事件在网络上掀起一轮又一轮的舆论高潮,网民的力量迅速壮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但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9.
构筑良性互动的党群关系,是政党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在执政条件下,执政党及其领导下的公共权力,其运作的各方面各环节,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民群众对党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李萌  刘志彦 《人民论坛》2014,(10):80-82
要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及动态均衡,当前需要着重解决以下几个关键问题:以科技为支点,用生态文明价值观引领绿色发展;经济发展目标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确定经济发展平稳、高质新常态;构建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相关市场体制建设;创新政府管理和环境保护责任机制,多元善治。  相似文献   

11.
在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格局中,客观地分析我国公安院校警察体育教育现状,针对新时期公安教育对未来公安院校教育提出的发展要求,提出警察体育理念更新、体育方式求新、体育内容创新。价值取向既要体现出警察体育的职业性,又要显示出健身体育的普遍性,还要充分考虑到公安大学生的需求。在校期间,加强对学生体育态度、体育能力、体育兴趣和自我锻炼习惯的培养,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将会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整个警察生涯,并受用于终身。  相似文献   

12.
公安机关内设的交通管理、消防管理、边防管理机构和派出所依法取得独立行政执法主体资格,以自己的名义独立行使部分行政管理职权,并独立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是,这些机构依法取得的行政主体资格是有限的,因而他们独立行政执法的范围、权限,以及所承担的责任也是有限度的。这些内设机构和派出所以自己的名义独立行使部分行政管理职权,应当做到合法、及时、适度。应当进一步完善行政法制,规范有关授权立法和行为,明确执法责任和完善执法监督机制,提高执法民警的能力和水平,不断规范公安机关内设机构和派出所的独立行政执法活动。  相似文献   

13.
军队保卫部门与地方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中行使侦查权,在基本法律依据、目的、内容和原则上基本相同.但在具体依据、行使主体、行使对象、具体内容、管辖权分工以及平战区分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为切实保障侦查权的行使。不仅驻内地的军队保卫部门与地方公安机关在明确各自分工的基础上,要加强对互涉案件的密切协作,而且驻港澳特区的军队保卫部门与特区执法部门在行使刑事案件侦查权时也要完善协作机制。  相似文献   

14.
“公安”、“警察”关系之争应休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安”与“警察”,在我国都是有着丰富内涵的概念。“公安”,首先应有的含义是为了强调“公”的一面;其次“公安”是指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治安理念的“公安制度”而被提出;再次“公安”是指治安主体维护社会治安所追求之目的或理想状态;最后“公安”是指我党的“人民公安理论”。“警察”也是一个具有多层涵义的概念,但一般是从主体的意义上讲的,即国家所设立的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的专门机构及其人员。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公安机关把深化大练兵苦练基本功作为“三基”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抓领导、领导抓,抓警种、警种抓,抓重点、重点抓,抓基层、基层抓,基层基础建设取得了明显实效。如何进一步深化大练兵苦练基本功,一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对“三基”工程建设与深化大练兵苦练基本功的领导;二要牢固树立情报信息主导警务理念,以推进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为载体,深化大练兵苦练基本功工作;三要实施与社区警务战略相适应的大练兵活动,逐步建立与新型社区管理体制、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和谐社区与农村警务机制;四要推进警务机制改革,提高对当前社会治安的防控能力,深化大练兵苦练基本功;五要坚持不懈地深化大练兵苦练基本功,着力提高基层民警的行政执法水平和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六要进一步把深化大练兵苦练基本功与推进当前各项公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做到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愈发公开的舆论环境中,信息传播技术迅速发展,使警务工作完全置于公众的视野内。从本质上说,警务沟通是研究公安群众工作的方法,公安群众工作的基本内容与之息息相关。要将警务信息及时传递给群众,必须通过交流信息、相互合作来完成。随着我国进入新媒体时代,在警务沟通过程中,更多的媒体将占据重要的地位。因此,只有从警察自我沟通、人际沟通及警察与媒体沟通三方面來论述警务沟通的问题,才能促进和谐警民关系构建,进一步做好公安群众工作。  相似文献   

17.
社区警务树理论值得借鉴.民警与社会人的联系要兼顾户籍所在地和兴趣共同体两个方面.调整警民关系首先要解放思想调整思路,警察要以责任心和办事能力赢得民心.警民合作关系建立的前提是警察公正严明执法,警察执法环境的改善主要需要公安部门的努力.警务工作的改革应当引进善治理论,民警既要注意面对面,还要学会屏对屏地交朋友.  相似文献   

18.
公安民警终身教育训练既属于终身教育的范畴,又是一种职业教育,贯穿于警察职业生涯始终,其主要内容包括学历教育、在职培训、资格培训和考核。现行公安民警终身教育训练主要存在各自为政、走过场、不实用的弊端,可通过细化教育训练规范、调整教育训练方式、培养终身学习理念等途径来强化公安民警的终身教育训练。  相似文献   

19.
公安文化与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概念,具有不同的话语分野。但在公安学研究领域,它们又是紧密关联、交织的重要概念。探讨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于正确理解公安文化与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本质内涵,推动公安文化创新繁荣,践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具有实践与理论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当前影响和制约公安基层建设的矛盾主要有:公安工作任务日趋繁重与警力不足的矛盾,公安工作成本不断上升与保障不力的矛盾,公安工作要求日益提高与环境不优的矛盾。这些矛盾的存在,给基层公安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化解上述矛盾应从宏观着眼,微观着手,采取政策的、法律的、行政的、道义的综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