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某猪场有种猪5群,其中种母猪4群60头,种公猪1群13头,每年春秋两季产仔,1984年8月,留作育肥猪的200头(甲群100头,乙群100头)中,发生传染性疾病,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验,确诊为猪痢疾。 (一)流行病学 该场于1984年8月26日位于双列式猪舍的甲群育肥猪(体重大约75公斤)连续发病4头;于同年9月9日该群猪全部迁入清洁的单列式猪舍,7天内又发病5  相似文献   

2.
我场是湖北省养猪基地之一,自建场以来生猪实行季节性产仔。近年来,在春季产仔的吮乳仔猪中,较普遍发生尾根呈环形坏死和截尾现象,但截尾吮乳仔猪的正常生理反应不见异常。我们于1982~1984年对该病流行病学进行调查,现将其结果介绍如下。 (一)流行病学观察 1.发病情况:仅据在我场刘台和熊桥两个猪场的定点观察,三年内共有春产母猪47窝,产仔364头,发病182头,总发病率为50%。其中截尾者44头,占总发病数的24.2%,尾根呈环形坏死者138头,占总发病数的75.8%,兹将各年发病情况、详列下表:  相似文献   

3.
1988年6月,奈曼旗八仙茼粮库猪场用丙硫咪唑对全场猪进行驱虫,因用药剂量过大,造成31头服药猪全部中毒,死亡12头。 (一)发病情况 该猪场共有猪31头,其中体重50kg的2头,25kg的13头,15kg的6头,10kg的5头,5kg的5头,用山东淄博兽药厂生产的丙硫咪唑(片剂,50mg/片),每头猪按30片(1500mg)剂量拌入饲料,任其自由采食。服药第3天,全部猪相继发病。经用人工盐、辅酶A、高渗葡萄糖、维生素C、阿托品、樟脑磺酸钠,并输健康猪全血,共治愈19头。  相似文献   

4.
1984年4月至1985年5月,榆中县上花乡上花岔村的驴、骡发生了以肠炎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疫情先后波及3个行政村的10个自然村,共发病91头,其中驴82头,骡9头,治愈率为75%。 (一)病的发生和流行 1984年4月上花村农民白某从靖远购来1头驴首先发病,以拉稀为特征,治疗40余天痊愈,11月复发死亡。以后白借来本村两头驴碾场,在死了牲畜的圈内喂养,两个月内,相继发病死亡,三个月后全村67匹(头)马、驴中,66头驴全部发病。 (二)临床症状 本病的临床特征是肠炎,病畜精神沉郁,食欲废绝,粪便腥臭呈糊状,  相似文献   

5.
1983年11月~1984年6月,在贵州省镇宁县内,发现一种呈地方性流行的牛马皮肤病,经流行病学调查及多方诊断,为牛马皮肤真菌病。 (一)流行情况 对镇宁县5个区,9个公社,29个生产队的827头家畜进行了抽样调查。城关区水椆木寨发病严重,黄牛发病率为52.63%(其中2岁以下黄牛发病率为90.9%);2岁以下的马发病3匹,发病率为12.5%;其他家畜未见发病。经调查发病数与年龄呈负相关,1日龄~6月龄发病18头(匹),7月龄~12月龄的发病9头(匹),13月龄~18月龄发病6头(匹),19月龄~24月龄发病4头(匹),25月龄以上发病3头(匹)。本病以接触感染为主,有明显的季节性,1~4月份发病率较高。该地区以舍饲为主,厩舍多潮湿,易于真菌繁殖。  相似文献   

6.
(一)发病调查 定西地区共七个县,除靖远县未作调查外,临洮、渭源、定西、会宁、通渭、陇西六县均有本病发生,死亡率较高。据1979年对全区不同地域五个公社的72个大队、342个生产队存栏31290头生猪的调查,其中患普通病猪3424头,患尿结石病猪172头。尿结石病猪占存栏生猪的0.549%,占患普通病猪的5.023%,其中尤以水川地区发病率最高,  相似文献   

7.
猪坏死性皮炎 ,一般情况下是由细菌引起的一种以脏器或皮肤化脓、坏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近年 ,笔者收治 1例以皮肤坏死为主要症状的病猪 ,运用多种抗菌药难以治愈 ,改用补锌及维生素A很快恢复。这种非细菌性坏死性皮炎 ,在我地属首次发现 ,所以暂定名为“猪缺锌性皮炎”。1 发病情况该单位共养猪 5 7头 ,生病 7头 ,占全群的 12 .3 % ,其中种公猪 1头 ,后备母猪 3头 ,经产母猪 1头 ,育肥猪 2头。本病多为蚊虫叮咬诱发 ,初期局部红肿 ,皮肤瘙痒 ,并经常擦拭 ,而致肿块破溃 ,逐渐发展到流出黄色的液体 ,露出创底 ,久溃不愈 ,化脓。病灶多以…  相似文献   

8.
调查方法1994年夏季,对湖南省长沙市和河南省许昌市5个猪场和5个个体养猪户不同年龄、性别的猪共301头(其中猪场221头,个体养猪户80头),采集新鲜粪便,检查猪结肠小袋虫感染情况,对部分样品作了虫体计数,同时调查了各场猪的饲养管理和发病情况,对有...  相似文献   

9.
猪的铜中毒     
1980年4月份驻军某部所养的猪在防疫后全部发生铜中毒,现将其病状、剖检变化以及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一)饲养管理情况 该部共养猪20头,全为巴克夏杂交品种,其中150斤左右的8头,80余斤的12头。共分三圈喂养。饲料主要是大米糠、豆腐渣、酱渣和饲料添加剂。每50公斤饲料中所含添加剂:硫酸铜25克、硫酸锌10克、硫酸亚铁12克、酵母片100片、土霉素片10克、食盐1.5市斤。添加剂与饲料搅拌均匀发酵24小时饲喂,三天发酵一次,一次够喂三天。150斤猪1月8日开始饲喂,80斤猪28日开始饲喂,4月8日和9日全部发病。该圈猪没喂食堂泔水和青菜。同排猪圈另外两个单位的同品种猪未喂添加剂均未发病。  相似文献   

10.
猪的水中毒     
1981年4、5月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三○团两个养猪点,因停电缺水(井水)5~6小时后,给猪改饮涝坝水(河水),先后5次发生中毒症状,共259头次,死亡158头,致死率达61%。为了查清发病原因,于5月6日及20日两次进行人工复制猪病,逐一排除其他可能的致病因素,最后定名为猪水中毒,现将诊断、人工复制病猪试验、防治情况等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20 0 3年4月山东省临沂市某奶牛场饲养的2 9头乳牛中有17头发生了以高烧不退、流产、死胎、拉稀、呼吸困难、神经症状等为主的疾病。共死亡3头,其中成年乳牛1头,犊牛2头,发病率为5 8.6 % ,死亡率为17.6 % ,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笔者经过综合诊断分析,确诊为乳牛弓形虫病,经采取中西医结合等综合防治措施,使病情得到控制。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该奶牛场建在村外1km处,为一典型的家庭式养牛场,人畜同院,还饲养有猪、犬、猫、鸡、鸭等动物。牛舍为简易半敞开式,饲料存放在另一间简易仓库内。乳牛4月初开始发病,最初只有1头,1周后迅速增多,有17…  相似文献   

12.
1983年1月初到4月中旬,我县大批发生以水牛为主,表现跛行、蹄腿肿胀,溃烂,严重的蹄壳开裂甚至脱落,耳尖、尾端干硬坏死(结疤)等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不明疾病。全县3.8万头耕牛中,共发病4998头(其中黄牛21头),死亡1049头。其中以芦溪等五个公社最为严重,发病3139头,占全县的63%,死亡649头,占全县的61.4%。  相似文献   

13.
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 ,成年猪感染后症状轻微 ,很少死亡 ,但感染母猪可将病毒传给胎儿 ,引起流产和死产。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达 10 0 %。1 发病情况1999年 8月 ,某新建猪场引进 63头妊娠母猪。当时猪场基建还未完成 ,这批猪在建设施工条件下饲养 ,10月初有 18头母猪顺利产下 168头仔猪 ,仔猪生长状况良好。 10月 16日有1窝 (共 9头 ) 6日龄仔猪发病 ,主要表现严重腹泻 ,并出现神经症状 ,72h全部死亡。接着其它哺乳仔猪出现类似发病情况 ,其中最小的为 2日龄 ,最大的为 18日龄。 6周内有 48窝共 3 15头…  相似文献   

14.
初产母猪死胎(包括木乃伊)是母猪繁殖障碍影响养猪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四川、上海、黑龙江、浙江及广东等省市均有报道。1982~1984年,我所在秋季初产母猪死胎病因研究中,分离出乙型脑炎病毒一株,猪细小病毒3株,并对5个猪场进行了血清学调查,猪乙型脑炎阳性率平均为98.62%,猪细小病毒阳性率平均为60%。为此,我所于1984~1985年开展了免疫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猪瘟是猪的一种烈性传染性疾病 ,其致死率居猪的各种疫病之首。近年来猪瘟的发病和流行形式发生了较大变化 ,给猪瘟的防制增加了很大难度。本文就永昌县近年猪瘟流行情况 ,分析了猪瘟流行的特点和防制对策。1 猪瘟流行情况及特点19981999年 ,我县大坝村发生 2起猪瘟流行。其中 1998年7月大坝村四社 5户养猪户从民乐和四川购进未经检疫的仔猪117头 ,饲养 10d后相继发病 ,并引起附近 2户经猪瘟疫苗免疫猪发病 ,病程 3 0 45d。这 7户共饲养猪 2 61头 ,发病 185头 ,死亡145头 ,治愈 3 7头 ,其发病率为 70 .9%,死亡率为 5 5 .5 %,致死率为 78.…  相似文献   

16.
1987年4月,射阳县家畜改良站饲养的18头猪,全部裂蹄,轻则跛行,重则出血卧倒不能起立;皮肤亦有不同程度皱裂,精液质量下降。经本站诊断室检查,确诊为缺锌引起的裂蹄症。 (一)发生情况 我县家畜改良站,1984~1986年从外地购进8头种猪,后经繁殖,共达18头。其中母猪2头,投产种公猪8头,后备公猪2头,其余育肥。共3个品种,即大约克6头,汉普夏10头,长白2头。近两年发现种猪皮肤粗糙,腹部经常出现红润、丘疹,有  相似文献   

17.
(一)发病经过 某军牧场共散养耕牛38头,以放牧为主,1986年3月16日连续3天降雪,无法出牧,17日全群加喂菜子饼约100kz,采食后料槽内尚有部分剩余(约占1/4)。3月18日凌晨,牧工发觉牛在圈内哞叫,察看已有2头牛死亡。共发病牛22头,发病率为57.9%,死亡11头,致死率50%。治疗16头,治愈11头,治愈率为69%。有2头是在采食菜子饼渣后5小时发病,其余是在采食后8~10小时发病。  相似文献   

18.
1998年11月,郑州郊区某个体养猪场的哺乳仔猪不断发生死亡,后经临床观察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猪弓形虫和链球菌混合感染所致。1 发病情况该饲养户饲养15头母猪、50余头生长肥育猪和7日龄仔猪2窝(共19头)。此次发病仅限于哺乳仔猪,母猪和生长肥育猪均无临床症状。仔猪发病?..  相似文献   

19.
1992年11月20日,一养猪专业户从外地购进36头架子猪,体重30~40kg。饲养11天后相继发病,诊断为猪霉形体肺炎(MPS)。通过药敏试验,经2个疗程14天的治疗,除6头仅接受1~3天治疗因体弱病重和并发其他病菌感染而引起死亡外,其余30头猪只全部得到控制和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20.
20 0 0~ 2 0 0 1年 ,甘肃省临夏州东乡、和政、临夏3个县的 8个乡、14个村农户饲养的牛羊先后发生一种以高热、突然死亡、濒死期天然孔出血的疫病。2年内共发生 14起 ,发病牛羊 6 8头 (只 ) ,死亡 6 3头 (只 ) ,急宰 5头 (只 ) ,致死率为 92 .6 %。其中牛发病 18头 (乳牛 3头 ) ,死亡 17头 (乳牛 3头 ) ,急宰1头 ,致死率为 94 .4 % ;羊发病 5 0只 ,死亡 4 6只 ,急宰 4只 ,致死率为 92 .0 %。初期因群众不了解该病 ,剥皮解剖病死畜 4 9头 (只 ) ,4头被群众分吃 ,确诊后督促群众深埋 15头 (只 )。1 临床症状发病牛羊都是突然发病 ,表现昏迷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