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什么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是现代国家所特有的一个概念,是在扬弃国家统治和国家管理基础上形成的。首先,它凸显了政权的管理者向政权的所有者负责并可以被后者问责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其次,它强调政权的所有者、管理者和利益相关者等多种力量合作管理的重要性。最后,它把增进公共利益同维护公共秩序放在了同等重要的地位,实现这两个目的的能力是国家治理能力最重要的体  相似文献   

2.
鉴于权力的整合与协调功能,政治文明的核心应当在于不断提升权力的社会性与公共性,进而揭示权力在国家治理进程中的主线功能。然而,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张力以及由此形成的意识形态,导致权力运行明显背离其应然状态,严重掣肘国家治理能力,权力也因此在国家与社会的消长中受到日益普遍的监督。因此,权力监督应当重视体制内外两种主体的优势互补,追求依法监督与以德监督的统一,实现从功利性监督到道义性监督的跃升,进而以规范的监督实践提升公民素质,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只有沿着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道路,才能真正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反过来,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进程,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中国民主法治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应当在于权力文明,在于不断提升权力的社会性与公共性,其揭示了权力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主线功能。然而,政治生活的内在机制,尤其是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张力以及由此造成的理念意识,往往导致权力运行背离应有的功能与属性,严重阻碍国家治理能力之提升,权力也因此在国家与社会的此消彼长中受到日益普遍的监督。为此,权力监督应当重视体制内外两种主体的优势互补,追求依法监督与以德监督的合体,实现从功利性监督到道义性监督的跃升,进而以规范的监督实践提升公民素质,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公共权力异化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维新 《行政论坛》2011,18(2):9-14
腐败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毒瘤,腐败的实质是公共权力异化。权力腐败与公共权力异化互为表里。消除腐败,就必须有效治理公共权力异化现象。有效治理公共权力异化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工程,既要科学设权,从源头上加以治理,又要改良权力运行的土壤,建立有效的治理机制,更要加强权力主体的自身建设。消除腐败,防止公共权力异化,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呼声,也是我国构建和谐政治体制,建构和谐的权力运行机制的根本前提。  相似文献   

6.
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一项由治理主体子系统、治理制度子系统、治理方法子系统、治理内容子系统、治理目标子系统、治理载体子系统、治理价值子系统等构成的系统工程。其中,国家治理主体子系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总系统的能动子系统,其内部各主体之间存在着多重张力。在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这些张力既表现在主体间由模糊到清晰的功能定位上、主体间职能位差由较强到较弱上,又表现在主体间介质选择由单一到多样以及主体间规范保障由虚弱到强化上。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推进过程就是国家治理主体间权责定位越来越准确、主体间职能位差逐步减弱、主体间介质选择愈加多样、主体间规范保障愈加强化和规范、主体关系不断和谐融洽,进而不断提升治理效能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现代化进程在国家制度及其执行能力方面的体现,更是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国家建构的必然归宿。行政是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基层行政是国家治理回应公众需求的基本载体,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直接反映,是社会公众评价国家治理的关键依据。中国的现代国家建构是晚清以来救亡图存以应对世界现代化潮流的必然选择。街头官僚以及基层行政的现状,既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在基层行政领域留下的印记,也是基层行政承担其历史使命进行主动建构的历史结果。必须将顶层设计对街头官僚行动的社会功能期望加以转化,街头官僚行动理应具备维护法定权利、巩固正式制度、促进社会团结的现代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8.
消除腐败,就必须有效治理公共权力异化现象:一是科学合理设立权力,紧控公共权力异化的源头。要加强立法的思想统一,避免出现所制定的法律、法规等违背《宪法》或彼此矛盾;明确立法主体的立法范围,划定立法的界限,避免出现一些混乱;立法主体内部职责分工要明确,避免同一立法主体重复劳动;  相似文献   

9.
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那么,什么是国家治理及其现代化?为什么要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又该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呢?为了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些问题,本刊特约请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系主任燕继荣教授和中央编译局世界发展战略研究部主任何增科研究员就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公众参与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蔡定剑 《团结》2009,(4):32-35
所谓参与(Participation),就是让人们有能力去影响和参加到那些影响他们生活的决策和行为中去:而对公共机构来说.参与就是所有民众的意见得到倾听和考虑.并最终在公开和透明的方式中达成决议。公众参与作为一种制度化的民主制度.应当是指公共权力在作出立法、制定公共政策、决定公共事务或进行公共治理时.由公共权力机构通过开放的途径从公众和利害相关的个人或组织获取信息,听取意见,并通过反馈互动对公共决策和治理行为产生影响的各种行为。  相似文献   

11.
一个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有三个最重要的特征:一是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实现国家"权力体系"现代化;二是"依法治国"体系的现代化;三是"民主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可以说,合理的政府权力体系、依法治国体系和民主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合理化、现代化的本质内涵。  相似文献   

12.
正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那么,什么是国家治理,什么是国家治理体系,什么是国家治理能力,它的现代化的衡量标准是什么?大家都特别关心,但是到目前为止答案还不多,因为这个问题在学界探讨的比较少,那么,我想从个  相似文献   

13.
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一个伟大创造。中国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制度的形成、比较优势和需要完善的权力制约机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理论需要研究的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比较优势是有利于解放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利于务实有为的领导集体有序更替、有利于国家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要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比较优势,完善制度的短板,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一套行得通、真管用、有效率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后我国出现的国家社会市场三分的格局改变了以往国家一统天下的管理模式。厘清国家社会市场关系,让三者在各自领域里发挥其作用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机构改革在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以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权力清单制度等方面为厘清三者关系作出了努力,取得了不少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比如改革进程迟缓、社会组织自主活动能力有限、法律供给滞后、逆政社分开等。未来的改革需要把厘清国家社会市场关系提升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高度来加以认识,并从价值、组织和制度等三个方面推进。  相似文献   

15.
正50年前,周恩来总理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庄严提出:"争取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成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懈的努力奋斗,现在我国离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已经越来越近。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新的号召:  相似文献   

16.
《行政论坛》2021,(2):147-152
中国特色检察制度在国家治理中居于重要地位,检察权的多元属性与审判权的差异导致检察司法责任制的殊异性。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检察司法责任制应符合现实国情和司法规律,以司法权合理配置和独立行使为前提,通过制定权力清单来明晰检察机关各权力主体的权责范围,并通过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实现对检察权行使的有效监督。为保障检察官独立行使权力,还应着力保障检察官权力,增进检察官权益,建立健全司法责任豁免制度。  相似文献   

17.
治理现代化与政府行政伦理现代化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其表现为行政伦理现代化是治理现代化的内容、治理现代化的前提、治理现代化的动力、治理现代化的标志。政府行政伦理现代化包括观念伦理现代化、制度伦理现代化、人事伦理现代化以及环境伦理现代化。当前政府行政伦理存在着四个方面的不足,即观念伦理上的停滞不前、制度伦理上的执行不畅、人事伦理上的等级较重、环境伦理上的活力匮乏。实现治理现代化要求政府行政伦理现代化建设与其同步推进,因此,要在治理现代化的作用下,以治理现代化的科学观念引导行政观念伦理、以治理现代化的完备制度塑造行政制度伦理、以治理现代化的人事管理推进行政人事伦理、以治理现代化的优良环境营造行政环境伦理。  相似文献   

18.
试论行政权力折射现象的负面作用及其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行政权力是通过法律法规赋予行政机关和公务人员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权力。但是,人们常常把法律化的行政权力人格化,似乎行政机关和公务人员的头上都拥有“权力光环”。行政机关和公务人员在行政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下列三种情况:一是在法定的权力范围内、依据法定的程序执行公务,对这种“阳光普照”式的依法行政的行为我们称之为行政权力“直射现象”;二是直接将公共行政权力当作个人的权力和资本,谋取个人私利,我们称之为行政权力“反射现象”;三是行政机关、公务人员利用行政权力的影响力为家人或他人谋取私利,我们则称之…  相似文献   

19.
托尼·本尼特基于福柯治理思想提出"文化治理"概念,将文化机构都看作是塑造主体的机制场所。作为文化机构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共博物馆,从诞生之日就发挥着规训主体和塑造主体的作用。其中,艺术博物馆以其藏品的艺术审美提升工人阶级的道德修养,使其成为"谨慎的主体";自然历史博物馆以其智性作用参与对公民的塑造,使大众成为具有平等、自由和进步等理念的现代公民。  相似文献   

20.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加强顶层设计的现实需要,是释放改革红利的制度保障,是协调推进现代化的题中之义。我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总体布局根源于自身独特的意识形态与社会组织一体化的超稳定社会结构,表现为有明确的指导思想、由执政党主导、在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基础上自上而下推行。而在具体路径上,需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