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近年来,在进口糖的低价冲击下,糖料蔗种植效益下滑,收割成本居高不下,严重影响到糖业发展和蔗农增收。为把"一根蔗"做大做强,我区大力推进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加快推进土地合理有序流转和土地整治,加强"高糖高产"甘蔗基地建设,积极落实农机补贴,推动农机农艺融合,稳定了甘蔗种植面积,促进了全区甘蔗生产的转型升级。全程机械化破解甘蔗产业困局2016年12月中旬,在广西思源农业发展公司柳州基地的甘蔗田里,伴随着甘蔗收获机的轰鸣声,一根根粗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我区的甘蔗生产机械化还处于发展初期,但通过大力发展甘蔗生产机械技术,打造广西特色优质高产高糖糖料蔗的梦想并不遥远。清晨,人们还未从睡梦中醒来时,在崇左市的"双高"基地里,一台台大型甘蔗收获机早已作业,轰隆隆的响声划破了清晨的宁静,预示一天的忙碌开始了。在崇左这甘蔗种植面积占全国1/5、全区1/3的甘蔗主产区,一望无垠的甘蔗林是这里最美的景致。目前,我区奋力打造500万亩甘蔗"双高"基地,全力推进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无疑让甜蜜事业甜上加喜。逆势"战"寒冬这是一组令人骄傲的数据:广西蔗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在进口糖的低价冲击下,糖料蔗种植效益下滑,收割成本居高不下,严重影响到糖业发展和蔗农增收。为把"一根蔗"做大做强,我区大力推进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加快推进"高糖高产"甘蔗基地建设,积极落实农机补贴,推动农机农艺融合,稳定了甘蔗种植面积,促进了蔗糖产业转型升级,为甜蜜事业"二次创业"打下了基础。机械化破解甘蔗产业困局2017年12月10日,在来宾市兴宾区凤凰镇黄安村"双高"基地,2017年中国甘蔗机械化博览会现场演示会正在举行,在甘蔗收获机的轰鸣声中,只见一根根粗壮的甘蔗应声倒下,甘蔗被机器"吃进"肚子里,经过剥叶除杂后,被切成长度约  相似文献   

4.
撤销柳州地区设立地级来宾市后,尽管中心工作由抓农村工作为主转移到抓城市建设为主,但来宾市委、市政府仍高度重视蔗糖生产,始终把发展甘蔗生产作为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企业增效的主导产业来抓。为此,来宾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和激励政策,保持蔗糖生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比如为发展良种甘蔗, 对把良种蔗作原料蔗进厂的做法已连续几年给予每吨加价10~15元的优惠政策。而各  相似文献   

5.
甜蜜事业“机”声一片——图说广西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振  周祥 《当代广西》2015,(6):26-27
<正>甜蜜事业盼丰年,听取"机"声一片。2014年,在蔗糖产业较为低迷的情况下,我区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逆势提升,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0%,同比提高3.4个百分点;全区拥有切段式甘蔗收获机61台,比2013年翻一番……一系列的数字变化,表明我区推进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取得显著成效,是推进蔗糖产业发展的一把利器。如今在崇左、来宾等主产区,甘蔗生产基本实现"犁耙整地、开行种植、破垄施肥、中耕  相似文献   

6.
刘光琳 《当代广西》2011,(19):61-61
种植甘蔗和蔗糖生产是上思县传统的产业。近年来上思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强培育壮大该产业,种植甘蔗和蔗糖生产已成为上思财政支柱和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但是,受异常气候等因素影响,今年5月以来我区甘蔗螟虫、蔗龟等甘蔗重大病虫害呈偏重发生态势,局部蔗区受害严重,对糖料安全生产构成较大威胁。  相似文献   

7.
正"这是‘桂柳05136’的母本,在这里生长了十多年了,而且早已‘子孙满天下’,全国推广种植面积超过1100万亩。"11月28日上午,在柳州市柳城县甘蔗研究中心的甘蔗良种基地里,国家甘蔗产业技术体系柳城综合试验站站长卢文祥指着面前有限的几蔸老甘蔗对记者说。接着,他就和记者说起了那几蔸甘蔗的前世今生。甘蔗是柳城的优势产业,也是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过去,广西种植的甘蔗很多都是从我国台湾地区和美国、巴西等地引进。引进的甘蔗耐寒性和蔗茎耐贮性都比较差,特别是在气候较为寒冷的柳州,种着种着就会出现产量和糖  相似文献   

8.
一根甘蔗就让广西农业和工业甜了很多年,甘蔗产业光是生产食用糖每年就为广西创造200多个亿的产值,还带动了酒精、造纸、板材、酵母、复合肥以及运输等产业的发展。如何利用好各种资源,培育更多像制糖业一样的广西支柱产业?铜业是一个很有潜力的产业。  相似文献   

9.
钟振  周祥 《当代广西》2015,(6):32-33
<正>受耕地条件较差、农机农艺融合不够、农机装备有效供给不足等因素制约,广西甘蔗机械化水平不高,特别是机收才刚刚起步。广西是全国甘蔗生产第一大省(区),近年来全区各级农机部门把机械化作为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和增加蔗农收入的重要途径,倾力推进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同时,受耕地条件较差、农机农艺融合不够、农机装备有效供给不足等因素制约,广西甘蔗机械化水平不高,特别是机收才刚刚起步。就广西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存在的诸  相似文献   

10.
邓玲 《当代广西》2012,(12):21-21
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县,武鸣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盛产水稻、甘蔗、木薯、龙眼等农副土特产品,建有粮食、甘蔗、木薯等优势产业基地,并被列为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广西糖蔗生产基地县、广西木薯淀粉生产大县等。当前,武鸣加快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实现“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  相似文献   

11.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原来宾县委、县政府根据实际,提出了“抓好一根蔗,搞活来宾经济一盘棋”的发展战略,当时,全县每榨季甘蔗种植面积仅10万亩,原料蔗产量不足50万吨。原来宾县改为兴宾区后,历届领导班子依然“咬定甘蔗不放松”,现任领导班子审时度势,更是提出了加快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兴宾区到2010年原料蔗生产达到1000万吨的奋斗目标。在良好的发展理念下,兴宾区建区近6年来,甘蔗生产飞速发展,种植面积已超过150万亩,2007/2008年榨季进厂原料蔗超过830万吨,比建区时翻了近一番,全国最大的县级糖料蔗生产基地地位进一步巩固。  相似文献   

12.
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农垦局,区直各委、办、厅、局:蔗糖业是我区的支柱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全区有56个县(市、区)种植甘蔗,有2000多万蔗农,90多户加工企业和10多万职工。特别是近几年,得益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市场糖价的合理回归,我区蔗糖业快速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甘蔗种植已经成为我区广大农村的主要经济来源,蔗糖加工已经成为地方工业和财政增收的主  相似文献   

13.
《当代广西》2010,(14):F0003-F0003
广西甘蔗研究所是一个为确保中国蔗糖业可持续发展,不断提供甘蔗科技成果支撑,集科技成果创新、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人才培养为主要任务的省级研究所.拥有五个国家级中心在本所挂牌成立:甘蔗育种与栽培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非粮生物质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蔗艮种选育技术研究室、甘蔗规模栽培技术研究室、甘蔗良种繁育和规模化栽培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国家主席制度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变化。1949年至1954年是第一阶段,即国家主席制度的酝酿期;1954年至1975年是国家主席制度的曲折发展时期;1975年至1982年是第三阶段,即宪法取消国家主席制度的阶段;1982年之后,是国家主席制度恢复和发展时期。国家主席制度的变迁折射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税制改革的第一步是取消农业税,认清我国农业税的性质和取消农业税的原因是一个重要理论前提.我国的农业税名义上(法定的)是收益税,形式上是资源税,本质上是对农业生产行为征税,是行为税.在当代工业化市场经济国家,免征农业税是通例,而且征收农业税违背税收公平和效率原则.为了保持我国农业部门的可持续发展和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国内、国际竞争力,"支农"措施必须从取消农业税开始.  相似文献   

16.
钟振 《当代广西》2012,(12):6-7
走进崇左市江州区驮卢镇连塘村安定屯,只见5580亩连片种植的甘蔗苗青翠碧绿、长势喜人。在成功大规模土地流转的基础上,安定屯甘蔗生产推广使用先进的水、肥、药“三位一体”滴灌技术,实现甘蔗灌溉与施肥、防治病虫害同步进行;甘蔗耕、种、收实现机械化,比传统人工种植效率提高40倍;甘蔗农药、增糖剂等喷洒作业全由农用全智能无人直升机来完成……崇左甘蔗产业从传统的人工种植到高效化、科技化、机械化和智能化的飞跃,成为了广西现代农业创新在广袤农村的一个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17.
梁富盈 《当代广西》2013,(15):42-43
广西是甘蔗种植大区,大量的糖料蔗仅被用来生产白砂糖和赤砂糖,高附加值产品相对较少。为了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同时充分发挥我区甘蔗种植和蔗糖生产的优势,2009年以来,广西农垦集团、广西糖业研发中心对朗姆酒进行论证、规划、立项,2011年8月广西农垦糖业集团昌菱制糖有限公司利用生产白砂糖和赤砂糖剩余的"废糖蜜"和甘蔗汁造出朗姆酒,填补了国内生产与技术上多项空白。2012年6月16日,广西朗姆酒五大项目(精品观光生产线工程、勾兑过滤生产线工程、灌装生产线工程、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和陈酿仓库工程)开工建设,2012年9月,广西朗姆酒产业化工程院落户广西农垦集团,标志着广西把朗姆酒产业打造成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迈出坚实步伐。上思县作为蔗糖生产区,在发展朗姆酒产业探索的一步,成为广西朗姆酒产业化发展的缩影。  相似文献   

18.
《今日广西》2010,(5):40-42
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越南纺织服装业连续取得了快速增长,产品出口遍及150个国家和地区。但是2005年1月1日全球纺织品配额制度取消后,越南纺织品出口却受到巨大的困难和挑战。其主要原因是后配额时代,只有那些拥有高质量产品、快速供应和生产周期的国家,即注重时效性和高效的物流体系的国家才会赢得市场。  相似文献   

19.
“我今天早上赶了80公里的路,为的是能和专家面对面交流,解决我们在甘蔗种植中遇到的难题。”4月9日早上,刚刚冒雨赶到崇左市的扶绥县糖业办技术站站长陆长言来不及擦干身上的雨水,边回答记者的问题就边迫不及待地走进甘蔗生产座谈会的会场。他这是怕错过了广西农科院甘蔗研究所副研究员王维赞的课。因为广西统一战线专家百人团在崇左开展活动时间不多,机会难得。  相似文献   

20.
《经济参考报》1999年1月6日邹清丽文说,有关专家日前提出,对于我国来说,扩大内需不应只作为应付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权宜之计,而应作为国家发展的根本之策。他们建议国家对今年以及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刺激国民消费作进一步政策调整。——取消一些限制消费的政策规定和习惯做法。如取消电力部门一直实施的收取空调增容费及超用电计划增加收费的做法,降低并逐步取消电话初装费,取消私人购车上牌中的不合理收费等。——加速职工收人工资化、货币化进程。国家应尽可能加快分配体制改革,将暗补改为明补,把本属于个人消费的项目从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