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踏遍青山人未老──记九三承德市委主委、地质工程师卜燕福王居正他喜欢诗,中学时代就通背了毛泽东的诗词,谈吐文雅,风趣幽默,颇有诗人气度;他有不只一个不算小的官衔:河北省政协委员、承德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承德市委员会主委等等,但他不是诗人,也不是从政的...  相似文献   

2.
踏遍青山人未老──记石油地质学家胡伯良孙旭光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胡伯良来自无锡鱼米之乡,札根大西北34年,汗洒西北五大含油气盆地,足迹遍及我国各大油气田,为我国石油地质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胡伯良从1977年开始研究塔里木石油地质问题,他八...  相似文献   

3.
踏遍青山人未老─—记武夷山市仙店果林场场长严仲胡李仁质初春时节,我前去采访著名农民企业家、武夷山市仙店果林场场长严仲胡先生。汽车在青山绿水间奔驰……几个小时后,车在一栋三层小楼前停住,出来迎接我们的是一位健壮朴实的中年男子,当我弄清这就是严仲胡之后,...  相似文献   

4.
“踏遍青山人未老”。一批批离退休的老专家、老教授,历经了人生道路上的千山万水,培植了满布天下的万千桃李,创造了硕大累累的科研成果,如今告别了原来熟悉而心爱的专业岗位,响应党中央关于继续发挥作用的号召,从各个单位走到一起,自愿自觉地组成了厦门市老教授协会,正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发挥难能可贵的光和热。有报道称:这个协会是“自发组成”的。何谓“自发”?自  相似文献   

5.
正"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海南迎来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东方站在了新时代大转折、大发展、大变化的历史节点,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对着严峻的挑战。东方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瞄准  相似文献   

6.
会昌县大力发展特种养殖的实践与探索会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东南闽粤作咽喉,雄震当年号九洲"。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的边陲小城──会昌,曾经是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的地方,毛泽东曾填词《清平乐·会昌》,留下"风景这边独好"的壮丽诗篇。会昌,...  相似文献   

7.
踏遍五洲人未老──记申甲球和衡阳中药厂理智“我姓申的研制的产品,要甲天下,遍全球。”申甲球说。这不是文字游戏。申甲球的衡阳中药厂生产的“古汉养生精”,今天已占领了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市场,远销美国、加拿大、日本、德国、韩国、泰国、新加坡、香港等...  相似文献   

8.
《传承》2006,(Z1)
第一次起落“:毛派头子”1931年7月,邓小平从上海乘船,经广东、福建赴江西,8月到达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中心瑞金,担任了中共瑞金县委书记。1932年5月,邓小平调到瑞金以南的会昌工作,担任中心县委书记,并兼任江西军区第三分区政委。在会昌,邓小平坚决贯彻执行毛泽东的正确路线。1933年1月,中共临时中央从上海迁入中央革命根据地。临时中央全面推行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路线,反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主张。3月底,邓小平被中央指责执行了所谓“纯粹的防御路线”,一度被关进监狱,他的会昌中心县委书记和江西省委宣传部长的职务也被撤销,并受…  相似文献   

9.
《黄埔》2004,(5)
瞬间1:第一次政治磨难——“毛派头子”1931年7月,邓小平从上海乘船,经广东、福建赴江西,8月到达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中心瑞金,担任了中共瑞金县委书记。1932年5月,邓小平调到瑞金以南的会昌工作,担任中心县委书记,并兼任江西军区第三分区政委。在会昌,邓小平坚决贯彻执行毛泽东的正确路线。1933年1月,中共临时中央从上海迁入中央革命根据地。临时中央全面推行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路线,反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主张。3月底,临时中央指责邓小平等执行了所谓“纯粹的防御路线”,并撤销了邓小平会昌中心县委书记的职务,这是他政治生涯中受…  相似文献   

10.
武汉市青山区是因国家“一五”重点工程武钢的兴建而设立的城区,在上世纪四十多年的发展中,由创业逐渐走向辉煌,八十、九十年代经济实力位居全市各城区前列。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和钢铁产能的严重过剩,青山经济出现快速下滑,经济实力居全市末流。解决思想、转换观念,转换发展方式,探索转型之路是摆在青山人民面前紧迫而重大的历史任务,也是青山区摆脱困境、重新崛起的必由之路。我国重化工城区,特别是老工业城区,在改革开放和经济转型之际,都经历了或正在经历着发展之痛,各重化工城区也都在探索自身转型发展之路,他们转型发展的成功经验值得青山区学习与借鉴。2011年召开的青山区第十次党代会上,青山区提出了建设宜工宜居新青山的发展定位,并提出了青山区未来五年两大发展战略:“东工西居”空间布局调整战略、“二三同进”产业结构调整战略。  相似文献   

11.
“睁嵘岁月三十年,二次出征到边关。踏遍荒山犹未老,历尽千辛更知甜。冰山愈冷情愈热。耿耿忠心照雪山。”读过这诗句的人无不为之动情,而从中得到的不仅是艺术上的享受,而且还看到了一个进藏干部对人生事业的崇高理解,以及他那几十年来孜孜不倦艰苦创业的身影。它的作者就是孔繁森,一位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西藏人民的公仆,90年代的雷锋,焦裕禄式的好干部。一个人的一生究竟应该怎样度过?这份人生考卷只有一道题,却需解答很长时间──从生到死,你所说所做的便是答题上的每一个标点,每一个字。它的判卷人,从古到今,就是人民…  相似文献   

12.
人一上了点年岁,就容易被人在姓氏前加个“老”字。我现在常常集“三老”于一身:“老工人”、“老兵”、“老作家”。唯“老作家”担不起,我以为作家能称“老”,不是光靠熬岁数,成就最主要。“老兵”则可以认领——1960年的兵,还不算老吗?至于“老工人”一衔,领之泰然,且欣欣然。  相似文献   

13.
踏遍青山     
踏遍青山□蔡建国1996年11月7日,宜宾地委统战部长、政协地区工委副主任岳登明按照年初个人工作计划,来到屏山县检查统战工作。这也是他一年来深入全区10个县(市)的第8个县了。屏山地处山区,是国家级贫困县,紧邻凉山,与云南省隔江相望。这里居住着回、苗...  相似文献   

14.
会昌城外     
临近福建武平县城的叉道上,路标标明了会昌115公里。会昌?曾相识的地名,一时硬是想不起来。下榻武平,问及当地人,说是毛泽东同志当年有一首词提及会昌,好像是“红旗漫卷西风”什么的,不甚其详。这愈加引发我们探访的好奇心。第二天,在办完公差之后,驱车两个小时就抵达了会昌城外。会昌,位于江西省东南部,东邻福建,南靠广东,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烟云聚散了70余年,已模糊了人们的记忆。当走近会昌县城时,不是历史离我们太远,而是我们缺少了重温。以至于把《清平乐·会昌》与《清平乐·六盘山》中的词句相混…  相似文献   

15.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他的身边,一位老者格外引人注目:他头戴瓜皮帽,身着长布衫,蓄着银白色的长须,还不时用梳子梳理几下。毛泽东对他格外敬重,称他为“表老”(张澜字表方)。他就是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张澜。  相似文献   

16.
“争取不再回来”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一行到达吴堡县川口。面对黄河,毛泽东伫立良久。他仿佛在与黄河交谈。我从背包里拿出相机,对准了他。镜头里,一个伟岸的身影与苍茫的黄土高原、宽阔的黄河融为一体。那是一种刻骨铭心的感觉,这种感觉至今令我激动。这时,毛泽东一摆手:“莫照了!过河吧。这次过去,争取不再回来,事不过三嘛!”渡船早已备好。毛泽东上船后,老船工一声号子,船解缆离岸。这时,毛泽东忽然对我说:“子龙,还是照张相,留个纪念吧!”我端起相机,以黄河西岸为背景为他拍了一张照片。渡过黄河以后,毛泽…  相似文献   

17.
一、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为什么改? ──有的企业拖欠职工的医疗费要排队几年、十几年才能报销完; ──“一人公费、全家吃药”的现象相当普遍: ──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有老龄化。叫“先富后老”,我们现在还没有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时就出现了老龄化,叫“未富先老”……  相似文献   

18.
57年前,13位即将奔赴抗美援朝前线的女兵,拍下了一幅照片,57年后,已入耄耋之年的她苦寻失散多年的战友,踏遍青山,终于找到了其中的9名女兵……  相似文献   

19.
欣赏有思想、有学问的人 毛泽东的几个主要秘书都是他本人发现和挑选的。毛泽东选秘书的一个重要标准是“有学问”。胡乔木被选用,起因于毛泽东看了胡乔木在《中国青年》杂志上发表的一篇纪念五四运动20周年的文章,发现“乔木是个人才”,所以点名要调胡乔木当秘书。胡乔木来到毛泽东身边后,在正确掌握毛泽东思想和起草中央文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71年夏,毛泽东南巡中在回答丁盛“胡乔木是什么样的人”时说道:“胡乔木曾为中央起草了许多重要文件。  相似文献   

20.
耸立于赣江源头的会昌山,因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名句“风景这边独好”而载誉天下。而今,以敢于碰硬而被誉为“三铁”队长的钟志响的名字,在赣南大地上被人们传颂着、赞誉着。自1999年担任江西省会昌县公安局副局长兼交警大队大队长后,他铁面带队伍,铁手抓整治、铁拳惩邪恶,在短短两年的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