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城中村"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特有的过渡形式.当前,在北京市"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流动人口随着城市的扩张而居无定所,不断向城市边缘地区迁移.推动流动人口融八城市,要逐渐打破制度性障碍,以"城中村"改造为突破口,制定和实施包括外来人口在内的城市规划;融入社区是流动人口最终融入整个城市的前提,要充分发挥社区融合作用."城中村"的存在,使得城市包容性增强,应该正视"城中村"的存在,以降低城市化的成本,从而加快中国城市化进程,使各个阶层最大限度地从城市化的积聚效应中获益.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包容性发展理念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普遍认同,一种包容性的发展价值观呼之欲出。城市包容乡村发展这一理论主张,为包容性发展的实践找到了具体的主体和客体。从民国时期的乡村土地权外流,建国后工农产品的价格剪刀差,到改革开放后,农地过度非农化,土地问题既是城乡排斥的重要归因,又是城市包容乡村发展实践的回应起点。包容性发展观在当前我国农村地权制度中可以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是宏观层面的农地流转制度安排上,既要立足于农业的延续与发展,又要立足于"最不利者"的权利保护;二是中观层面的土地行政干预行为中,要有效划分权力和市场边界,保护农村土地的市场价值;三是微观层面的农村土地冲突的社会治理中,权利保护要向处于弱势一方倾斜。  相似文献   

3.
在城乡二元差异性发展背景下,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村改居"农村建设日益规范化、标准化。但是"村改居"社区一般是由多个村庄整合而成,因此在从"村"到"社区"的转换过程中,社区治理面临着多方面的压力和难题。本文通过研究山东省临沂市L街道及该街道管辖下的8个"村改居"社区建成至今的发展及治理等状况,从中发现其社区治理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诸如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社区公共空间治理混乱、社区自治性差等,并结合现实情况分析问题产生的三个原因,最后从居民、社区、政府和社会四个方面提出相关的治理对策建议,以期破解当前"村改居"社区存在的社区治理难题,提升社区的治理效率与水平。  相似文献   

4.
城中村环境保护是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治理城中村燃煤污染,对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实践中,由于城中村管理常常游离于法律的边缘,燃煤污染治理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如相关针对性法律法规缺失,燃煤污染的环境监管体制存在缺陷,村民环保意识薄弱,公众依法参与程度较低等,因此,治理我国城中村燃煤污染,必须完善城中村燃煤污染防治立法,健全执法机制,保障高效执法,建立健全地方绿色环境标准制度。强化城中村燃煤污染治理的公众依法参与程度,努力寻求政府政策的支撑,从而使城中村燃煤污染得到根治。  相似文献   

5.
城镇化发展产生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进城入镇农民被置于一个完全不同于村落共同体的生活场域,并由此形成一类独特的社区形态,即“城镇化社区”。此类社区因具有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和社会基础,所以治理机理复杂、形态各异,总体治理水平较低、成效不佳。寻找国家政权力量的基层有效性和维护基层自治组织自治性之间的最佳结合点,成为城镇化社区治理理论和实践的一大难题。西何社区作为城镇化社区的典型代表,其治理突出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兼容并包的治理资源、党领共治的治理结构,具有显著的包容性治理特征且富有成效。结合包容性治理主体、过程、成果三大维度与西何社区治理实践,分析发现包容性治理与城镇化社区治理具有内在的耦合性。西何经验充分展示了城镇化社区包容性治理策略选择的必要与可能。  相似文献   

6.
《唯实》2014,(11)
正"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一大亮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丰富了国家现代化的内涵,是对改革目标的拓展和延伸。《人民论坛》长期致力于国家治理问题研究,集结胡鞍钢、郑永年、王长江等数十位权威专家最新理论思考,深入解读"国家治理"难题,并联合中国  相似文献   

7.
张新宇 《党建》2023,(10):54-55
<正>城中村是城市化历史进程中的产物,城中村社会治理水平关乎城市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城中村治理的组织优势、体制优势、文化优势,全面提升辖区内的22个城中村社会治理水平,为城中村治理注入强大动能。  相似文献   

8.
以制度现代化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质是制度现代化。制度现代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逐步完善和发展的过程,推动制度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就是全面深化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现代化具有人民性、适应性、包容性、开放性、改革性等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制度现代化,集中体现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突出解决政党治理现代化、政府治理现代化、社会治理现代化三个方面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江西省20个村村治状况、问题的实证调查和综合分析,指出当前农村基层治理走入困境,是村干部"本土化人才危机"所致,并初步解析了乡村人才危机的制度性根源在于"乡村人才成长制度、村干部选任制度、乡村利益分配制度和城乡二元管理制度";从而提出村民自治作为国家(政治)重构的内容,推进基层民主并没能有效解决农村社会中日逾凸现的矛盾和难题.目前农村社会的改革问题实质上是乡村基层的社会重构问题.化解农村治理困境的根本出路,在于有序重构乡村社会组织以实现与国家重构的良性互动,并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中村居民自治组织管人、管钱、管事的农村式管理体制,已经不能满足群众期盼和发展需要。针对这一问题,郯城县以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居民自治组织剥离为突破点,着力打造"财事两清"的新型城市社区,成为城市基层组织"破茧成蝶"的有益探索。一、背景动因当前,市县两级城区基本实行旧有城中村、新建城市社区交叉共存的"两张皮"管理模式,城中村旧有管理体制引发诸多矛盾、造成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寸土寸金"的独特资源优势,使得太原市"城中村"滋生了各种乱象,几乎成为腐败案件频发的严重"污染源"。去年以来,按照中共山西省委统一部署,太原市委组织力量对"城中村"问题进行集中治理。省市区三级纪检监察机关同心协力,以"城中村"问题为"突破口",严肃查处了一批腐败案件。前不久,山西省纪委网站发布了几起典型案例,并就这些案例进行了剖析,希望能促使有关单位和部门高度警觉、深刻反思,并汲取教训。  相似文献   

12.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了实现这个总目标,全会又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由此,新一轮改革的领域和路径已愈发清晰。我认为,新一轮改革的路径就是要走包容性发展的道路。所谓“包容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现代化问题成为中国当前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国家自主性理论对当下我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某种的理论依据和思路启示。本文拟从国家自主性的独特视角提出推进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路思考。  相似文献   

14.
当前,城市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任务愈加繁重。作为城市基层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高校正在探索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之路。近年来高校以党建引领参与社会治理创新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效,也出现了一些阻碍高校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走向纵深的瓶颈问题。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应充分认识以党建引领融入城市基层治理的重大意义,注重以制度为抓手,精准聚焦治理难题,建立社会治理协同育人机制,以党建责任制打造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高校参与社会治理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城中村社区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产物,建设好城中村社区是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要求。当前,在城中村社区建设中存在体制冲突、模式冲突、利益冲突、文化冲突等各种冲突,应坚持系统化原则、适合国情民情原则及借鉴创新原则积极建设城中村社区,以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实现体制一元化;积极建构政府指导下的社区自治模式;改革集体经济产权和发展社区经济,破解利益冲突;促进城中村社区文化融合。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国城市社区面临的"停车难"等典型问题,考验社区治理水平,体现党建引领能力。上海文华苑社区探索党建引领"三把钥匙"的解决方案,为解决社区难题提供实践样本,可在领导力量、资源支持、体系机制、参与动力上,为解决社区治理难题,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独到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持续恶化的大气污染问题,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引起国内和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造成我国大气污染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失衡的城镇化模式与粗放的工业化模式,而大气污染治理机制不健全则是大气污染持续恶化的制度原因。为此,要走均衡城镇化发展道路,避免人口过度集中于大城市,积极调整当前粗放型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发展模式,加快建立绿色的产业体系;完善大气污染治理相关制度,建立大气污染区域协同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8.
国家治理现代化改革总目标的明确提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的重要标志。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质是实现制度现代化。制度现代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逐步完善和发展的过程。推动制度不断走向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是全面深化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现代化具有人民性、适应性、包容性、开放性、改革性等本质特征。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突出完成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推进政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社会治理体制改革、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三个方面改革任务。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城镇化发展方向由单纯速度趋向向速度与质量并重转变,在这一过程中,也就是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中要以推进人的城镇化为中心任务,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本文认为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方向就是包容性城镇化,建设包容性城镇和包容性制度应该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城镇化的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20.
武淳 《党建》2021,(3):25-26
记者:枫桥干部群众创造的"枫桥经验",能够久经时间考验,不断在全国推广和发展,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一面旗帜,您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马卫光:"枫桥经验"历经50余年,至今仍具有普遍意义和持久生命力,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枫桥经验"是党领导人民创造的、符合中国国情社情民情的、具有强大包容性普适性发展性的社会治理方案."枫桥经验"实事求是、以人为本、与时俱进、不断拓展的特质,为我们不断优化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