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佳木斯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在祖国的版图上居于"雄鸡之首"。早在1945年11月,佳木斯市就是抗战胜利后全国最早建立的省级人民政权合江省的省会,成为当时东北革命根据地的大后方,被誉为"东北小延安"。新中国成立后,与共和国共同成长的佳木斯市,每天都充满希望地迎接着祖国的第一缕阳光,也见证着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新中国成立70年来,佳木斯市经历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实行改革开放、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不同历史阶  相似文献   

2.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地处祖国东北边隆、以佳木斯为省会的合江省,在全国解放战争时期有着重要的军事、政治地位,是党中央建立巩固东北根据地的前沿。为夺取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制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同时,先后派遣11万部队、2万干部迅速挺进东北。这期间,大批党的杰出干部和主力部队云集于合江地区,一时期里,合江省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城市佳木斯被誉为“东北的小延安”多以佳木斯市为中。G的合江地区成为东北解放战争的战略后方。合江省之所以能够在日伪黑暗统治长达周年之久…  相似文献   

3.
《奋斗》2016,(11)
正在东北解放战争时期及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化建设中,由于特殊的地理、历史、环境等原因,佳木斯作为合江省省会为建设东北革命根据地的战略后方,取得东北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巨大贡献。它为文艺运动新高潮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为新中国的诞生做了精神文化方面的准备。人们称誉这一时期的佳木斯为"东北小延安"。东北小延安精神产生的历史背景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的中国,国内形势发  相似文献   

4.
《奋斗》2016,(9)
正在解放战争时期,佳木斯被称为"东北的延安"。作为当时的合江省省会,佳木斯是东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佳木斯历史上最为辉煌、最为灿烂的时期,是东北革命根据地的战略后方,对东北乃至全国的解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佳木斯能成为"东北的延安",是以张闻天为首的党政军领导干部和群众在探寻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征程中智慧的结晶,它所创造出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是我党历史上宝贵的财富。一、"东北的延安"与战略大后方  相似文献   

5.
《世纪桥》2017,(9)
在东北解放战争时期,佳木斯市这座东北边城曾称为"东北小延安"为解放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文中从学校机构,新闻出版,文化名人三方面进行整理与分析。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文献的平台。  相似文献   

6.
江西省横峰县葛源镇是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红色省会,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弘扬革命传统,必须对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生态性整合。在旧址群的保护、修缮、整理、挖掘中要体现历史的原生态,并以生态发展的理念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发展红色生态旅游,让旧址与文物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延伸,为党员、干部和高校学习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史奉献一本"活"的历史教科书,赋予红色文化资源以永恒的生命力,助推赣东北老区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7.
延安十三年是中国共产党辉煌的革命史中的重要篇章,它留下了丰富的红色资源,留下了宝贵的延安精神。开发和挖掘延安红色资源,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是时代的需要。要充分发挥延安红色资源的时代价值,就要有效保护,永续利用,要深入研究红色资源的精神实质,不断丰富红色资源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8.
论延安红色资源的时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志和  石丹丹 《党史文苑》2007,(4):12-14,21
延安十三年是中国共产党辉煌的革命史中的重要篇章,它留下了丰富的红色资源,留下了宝贵的延安精神.开发和挖掘延安红色资源,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是时代的需要.要充分发挥延安红色资源的时代价值,就要有效保护,永续利用,要深入研究红色资源的精神实质,不断丰富红色资源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9.
李泓  王焕 《世纪桥》2010,(14):21-25
<正>抗日战争胜利后,党中央发出了"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重要指示,当时担任党中央政治局委员的张闻天主动要求到东北工作。1945年11月,他肩负党中央的重托,跋涉万里,从延安来到东北。1946年5月至1948年6月,张闻天任中共合江省委第一任书记兼合江省军区政委。此时,国民党正与我党争夺东北地区,敌我矛盾十分尖锐,对敌斗争形势十分复杂。张闻天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  相似文献   

10.
付松 《当代贵州》2015,(2):34-35
<正>遵义市不遗余力地挖掘资源、保护资源、利用资源,千方百计让文化旅游"红"起来,"红色经济"方兴未艾。遵义会议奠定红色根基红花岗区子尹路96号,一栋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临街而立。80年前,在这栋小楼里召开的遵义会议,在关键时刻改变了党和红军的命运,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成为中  相似文献   

11.
岳西地处大别山腹地,是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而独特。保护和利用好区域红色资源,实现可持续开发利用保护发展,成为岳西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基于对岳西的实证调查,梳理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现状和突出优势,探寻目前存在的主要不足,借以构建岳西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12.
正北安和延安有着重要的红色基因传承关系。这段历史虽然不为很多人所知,却放射着耀眼的光芒。北安与延安,一个在东北(黑龙江),一个在西北,相距几千里,相隔万千重,是伟大的革命斗争把两地紧密联系起来,并铸就薪火相传的红色血脉——1945年11月15日,受党中央派遣,延安干部团195人来到北安,这一骨干力量领导创建了老黑龙江省根据地,使北安具有了源自革命圣地延安的纯粹红色基因,成为东北"红色之都",从而书写了红色北安辉煌的历史,也使北安拥有了"塞北延安"的美名。  相似文献   

13.
余福仁 《当代贵州》2024,(15):20-21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用好红色资源,高质量开展红色文化研究阐释,推进红色文化保护与传承,提升红色文化展陈和传播水平,推动红色文化成果转化利用,促进红色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对于推动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保护利用好红色资源是革命老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石家庄市井陉县是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老区县,是太行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百团大战的主战场,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近年来,石家庄市井陉县充分挖掘红色资源,在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和利用红色资源铸魂育人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着资源开发参与性不强、价值内涵挖掘不深入、运行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因此,加强井陉县红色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必须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整合红色资源融入地区文化,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推进红色资源的开发保护。  相似文献   

15.
《世纪桥》2017,(9)
史治数据库建设对于研究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具有重要意义。提高建设史志数据库的意义与技术规范是通过建立一个"东北小延安"史志数据库来为相关研究提供有力的佐证。"东北小延安"的历史虽是人类历史小小片段,但对于研究中国现代史及中苏关系史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朱仁印 《当代贵州》2024,(15):22-23
<正>作为红色资源大省,近年来,贵州立足本土红色文化精髓,不断加强红色资源挖掘、保护及利用,不断擦亮“红色贵州”亮丽名片,为“多彩贵州”添新彩。加强科学保护守好红色资源富矿贵州红色资源分布面广、数量众多、内容丰富。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贵州将保护红色资源当作一项长久事业,构建有效的工作机制,加强对红色资源的科学性、整体性、系统性保护。  相似文献   

17.
<正>"红色文化"一般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各个时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革命精神及其能体现伟大精神的革命史迹、革命文物等。"红色旅游"是"红色文化"衍生的一种形式。本文拟就"红色旅游"及与此相关的革命史迹(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方面的问题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正>"把福建革命老区的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永远保持老红军本色。"近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广大军民的谆谆嘱托和殷切期待下,福建全省上下着力推动红色文化建设,形成了"弘扬红色文化,促力全面发展"的良好态势。2016年6月,经福建省委、省政府同意,省委宣传部印发了《福建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19.
陈琦 《广东党史》2014,(4):38-40
汕头市既是一个百载商埠,更是一片红色的土地,她拥有丰富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汕头市独具特色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意义重大。要保护、开发与利用汕头市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既要完善相关的保护性法规,建立健全对革命遗址的管理机制,又要积极加大宣传推介工作力度,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相似文献   

20.
延安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革命实践中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精神文化和物质遗产,是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体系。发挥延安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对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要实现延安红色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必须把延安红色文化与课堂教学、日常生活、校园文化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