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不信福建没有"地方主义"全国反"地方主义"斗争,最早从广东开始。解放前长期战斗在闽西粤东的华南分局第三书记方方,于1952年最先被戴上这顶黑帽子,其罪状是:拒绝北方土改先进经验,排斥外来干部;包庇、保护和自己有关系的坏分子,用宗派手法去团结人;向上闹独立性;等等。方方因此受到批判和降级调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广东的土地改革运动由于牵涉到反"地方主义"问题,很长时间相关研究进展缓慢。1994年,广东"地方主义"问题得以彻底平反,土改研究随之迎来春天。以纪念土改50周年为契机,广东土改研究迎来一个高潮。近年来,一些学者注重挖掘新史料、引入新视角,对土改中的华侨、干部及政策变动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展现了广东土改的多重面相。  相似文献   

3.
欧大军 《广东党史》2013,(10):27-33
第二次"地方主义"是广东乃至全国的重大案件。习仲勋主政广东期间,以敢为天下先的气魄,冲破种种藩篱,坚决复查、平反广东反"地方主义"冤案,并在其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南方都市报》今年4月17日登载该报记者对陶斯亮专访,谈及她来广州参加有关部门筹备明年纪念陶铸诞辰100周年活动。在研究如何纪念陶铸时,她说:"在昨天的讨论中,有人提出:光谈功,不提过,毕竟是纪念活动嘛。我坚持,应该实事求是,以功为主,过也不回避。这个‘过’,主要是陶铸在广东反‘地方主义’运动,伤害了一些广东的同志。谈这个过,是为了弥合它,不是为了揭伤疤。""评说陶铸,反‘地方主义’运动肯定是绕不过去的事情,那我们就正面对待。我们不会回避陶铸在这场运动中处理过头,把这些问题如实地说出来,是为了安抚那些受到错误对待的同志,消除伤害,达到和谐"。陶斯亮还对笔者表示愿意为弥合伤疤做些工作。  相似文献   

5.
秦晓华 《世纪桥》2015,(2):78-80
1952年至1962年是冯白驹人生阶段的重要十年,这十年中,受反"地方主义"影响,冯白驹从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变成海南"地方主义"头目,蒙受了巨大的屈辱。然而,尽管如此,冯白驹在这十年中既始终保持着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优良品质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又折射出一个普通人在面临不正常政治斗争时的艰难抉择,"服从"与"不解"二元并存共同构成冯白驹在这十年中的心理特征,也决定着冯白驹在这十年中心路变化历程的轨迹。  相似文献   

6.
1952年至1962年是冯白驹人生阶段的重要十年。在这十年中,受反"地方主义"影响,冯白驹从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变成海南"地方主义"头目,蒙受了巨大的屈辱。然而,尽管如此,冯白驹在这十年中始终保持着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优良品质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折射出一个普通人在面临不正常政治斗争时的艰难抉择,"服从"与"不解"二元并存共同构成冯白驹在这十年中的心理特征,也决定着冯白驹在这十年中心路变化历程的轨迹。  相似文献   

7.
从严治党不是坐而论道,必须在治党管党的行动中展现出来。中国共产党95年来的从严治党行动,主要围绕着党内政治动员、党内反倾向斗争、党内反腐败斗争三个维度展开。具体说来,党内政治动员维度的从严治党行动,围绕着集中性的党内政治运动、教育活动、学习教育等展开;党内反倾向斗争维度的从严治党行动,围绕着在党内开展反对左倾和右倾错误展开;党内反腐败斗争维度的从严治党行动,围绕着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反腐败斗争策略及行动展开。党95年来基于这三个基本面所展开的从严治党行动,深刻启示我们:从严治党关键在行动、重心在严格抓执行;从严治党必须坚持以上率下、率先垂范;从严治党要不留暗门、不开天窗,不搞下不为例。  相似文献   

8.
<正>西柏坡时期,久经革命考验的共产党人即将经受执政的考验。为了准备这次执政考试,领袖伟人从加强纪律规矩意识、创新发展、密切联系群众、艰苦奋斗、廉洁自律、党的作风建设等方面,以实际行动诠释赶考精神,不断探索执政党建设之路。赶考,一场守规矩、讲纪律的考试"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全国战争即将进入战略反攻和决战的关键时机,毛泽东注意到了党内还存在着严重的地方主义和游击主义等倾向,缺乏规矩性  相似文献   

9.
我们党内的请示报告制度,是毛泽东根据革命斗争发展和新中国建设的需要,在解放战争中后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反分散主义"运动中建立起来的。  相似文献   

10.
一九三三年十一月二十日,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将领蔡廷锴、陈铭枢、蒋光鼐等联合国民党内李济深等一部分爱国人士,共同行动,发动了震动全国的福建事变,成立了“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通称“福建人民政府”),公开宣布与蒋介石及其南京国民党政府决裂,与红军订立抗日反蒋协定。  相似文献   

11.
张莺 《党史文苑》2008,(4):23-24
我们党内的请示报告制度,是毛泽东根据革命斗争发展和新中国建设的需要,在解放战争中后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反分散主义"运动中建立起来的.  相似文献   

12.
福建事变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它是在全国抗日反蒋的高潮形势下发动的,在国内外都有一定的影响。事变发生在1933年11月至1934年初,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在陈铭枢、蔡廷锴、蒋光鼐等人的领导下,联合国民党内李济深等反蒋势力,停止与红军的敌对行动,公开宣布抗日反蒋,在福州成立了中华共和国,即福建人民革命政府。这一事件被人们称为“福建事变”。参与这一事件的地方人士中,时年75岁的海军耆宿萨镇冰特别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3.
贵州应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政 《当代贵州》2004,(12):30-31
所谓"泛珠三角"经济圈,即:广东、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等9个省(区),再加上香港和澳门形成的超级经济圈,简称9+2.这一区域位于我国广大的华南、西南地区,直接间接、或多或少都跟珠江有关,与珠江最后流入南海而形成的经济流向和文化有关.  相似文献   

14.
李宗柯 《湘潮》2016,(4):56-58
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以及敌强我弱,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战争遭到失败,红军第一方面军开始长征,同时留下部分红军就地坚持游击战争;至1936年10月为止,红军走过了江西、福建、广东、湖南等十一个省,经过了五岭山脉、湘江、乌江、金沙江、大渡河以及雪山草地等,经历了万水千山,行程长达两万五千里。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它创造了无与伦比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对党内反倾向斗争与党内和谐的互动关系和互动状态进行研究。从理论上看,开展党内反倾向斗争是实现党内和谐的重要手段,而党内和谐的政治生活局面也能够有效规避党内错误倾向的产生;从历史上看,党内反倾向斗争的历程承载着党内和谐的构建历程;从实践上看,党内反倾向斗争的基本经验实际上指明了现实中构建党内和谐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6.
关于扩红运动,这项在苏区根据地中经常开展的活动,一向涉猎不多,属于苏区历史研究的薄弱环节,为了对扩红运动有完整的认识,前不久,陈晓光、吴国安两同志以《福建反"罗明路线"事件与苏区团的工作》为题,就"左"倾表现的反"罗明路线"斗争对扩红运动的危害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冯白驹,中共琼崖党组织和琼崖人民军队的主要缔造者之一,曾被周恩来誉为“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1957年12月,中共广东省委第八次全体(扩大)会议正式通过了《关于海南地方主义反党集团和冯白驹、古大存同志错误的决议》。自此以后,冯白驹蒙受了极大的冤屈,作为“地方主义反党集  相似文献   

18.
<正>福建是著名的革命老根据地之一。从1928年起,福建人民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农民武装起义,开始了创建革命根据地的艰苦斗争。1929年3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进入福建长汀后,各地群众焕发出极大的革命热情,开展土地革命运动,创建主力红军和地方武装,建立苏维埃政权,开辟了闽西、闽南、闽北、闽东和闽中等革命根据地。为纠正克服红四军党内的非无产  相似文献   

19.
尹丽  张文娜 《世纪桥》2024,(1):52-54
坚持党的领导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和发展的根本保证,党内政治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鲜明体现,思想引领行动,推进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建设海南自贸港的应有之义。基于此,在厘清党内政治文化对海南自由贸易港发展内在逻辑导向的基础上,探索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背景下的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路径,发挥基层党建的组织力量和政治引领作用。具体而言,海南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需要坚持文化自信,以弘扬和创新琼崖红色文化为基础,坚持兼容互助,以学习引领党外文化为重要内容,坚持党建引领,以融入海南自由贸易港发展为核心内容,实现在多元文化交织背景中坚守立场,实现党内政治文化创新发展,彰显党内政治文化韧性和活力。  相似文献   

20.
党内法规清理是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标准化是党内法规清理的现实选择。推进党内法规清理工作的标准化,有利于党内法规清理规则的确立、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推进以及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衔接。从标准化理论视角来看,党内法规清理需要回答三个问题,即"由谁清理""清理什么"和"如何清理",主要包括原则、主体、范围、方式、程序、方法等内容的标准化。实现党内法规清理的标准化,需要在运动式清理的基础上从设立党内法规清理的常设机构、创新党内法规清理的运行模式、完善党内法规清理的保障措施等层面,建立完善党内法规清理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