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阿碧 《检察风云》2007,(23):34-36
2007年11月10日,一伙新纳粹团体成员试图游行穿过捷克首都布拉格犹太人聚居区,随后与自称反纳粹的民众发生冲突,警方已逮捕250多人.警方发言人贝尔纳赛克说,自称反纳粹的民众走上布拉格街头,阻止计划进入犹太人聚居区的新纳粹团体游行队伍,双方在布拉格市内多个地点爆发中突.捷克警方在布拉格市内部署了包括防暴警和骑警在内的1000多名警察,并封闭了犹太人聚居区周围的街道.……  相似文献   

2.
颜武 《检察风云》2013,(16):54-55
当地时间2013年6月13日,捷克首都布拉格,捷克警方对总理办公室、国防部、布拉格市政府和一些私人住所进行大规模突袭搜查,数名政府高官被逮捕,引发捷克政坛地震,捷克政府陷入严重危机之中。(图/CFP)  相似文献   

3.
堂弟到捷克留了几年学后,在首都布拉格市的西郊办了一家小工厂,生产一些陶瓷类的工艺品,因为经营得法,发展得倒也不错,就把我这个略懂点外语的姐姐叫了过去,帮他负责处理一些业务上的事情。  相似文献   

4.
梅婧 《法制与社会》2011,(33):142-142,150
1968年初捷克斯洛伐克兴起的“布拉格之春”是一场社会主义体制改革运动,作为捷克历史上重大的历史事件,与赫鲁晓夫的非斯大林的改革及柯西金的嘶经济体制”改革同根同源,都是冲击斯大林模式的重要尝试。其经验教训对于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大业,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指出为了使得世界各国和谐发展,我们应当思考过去的教训和经历,以沉着冷静的方式更明智的走向未来。  相似文献   

5.
正2010年8月,我在美国担任访问学者期间,一次在伊利诺伊州法院考察,旁听了该州前州长布拉格耶维奇涉嫌受贿一案的庭审,布拉格耶维奇接受审讯后离开法庭时被记者团团包围,他神态自若地接受提问,称"很高兴参加庭审,将通过这一途径证明自己的清白",这一案件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罗  相似文献   

6.
<正>第二天,依然倾盆大雨,但犯罪却未停止。两名警察被派去处理一起正在实施的入室盗窃案,我也接到了电话。在我到达之前,警察正在徒步追捕,水花四溅。不久,他们失去了窃贼的踪影。我喜欢如此局面,因为这意味着我和布拉格要闪亮登场。警犬圈子里有很多关于追踪与尾随的讨论。该领域的大多数专家都认为,人们所说的“追捕”实际上是“尾随”。换句话说,当我和布拉格来到犯罪现场,布拉格寻找一个特定的人留下的气味,继而跟着这个气味追击,这就是尾随。另一种场景,如果没有布拉格陪同,我沿着嫌疑人的足迹翻山涉水,这就是追踪。狗主要靠嗅觉追踪气味,基本不怎么依靠视觉线索。  相似文献   

7.
引发争执的多瑙河拦河坝 1977年9月,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两国高层决定,在多瑙河上共同修建并联合营运两座拦河坝,从作为界河的多瑙河中引水至捷克斯洛伐克领土内,以蓄峰模式运行一个双重拦河坝系统.规划的水坝系统包括一座水库.水库的很大一部分、发电渠和盖巴斯科夫发电站完全建在捷克斯洛伐克领土上.水电站则位于多瑙河下游113公里处的拉基玛洛,此处的多瑙河完全位于匈牙利领土上.这座较小的水电站以连续模式运行,而多瑙河仍是两国的边界,其中的河水由两国共享.  相似文献   

8.
查理大桥,是布拉格最负盛名的旅游景点。5月底,笔者与一些朋友到了布拉格。第二天一早,我们就上了这座桥。  相似文献   

9.
在出席本次会议的所有人当中,也许我是最没有资格就本主题发言的人了,这不仅因为我是一个外国人,而且还因为我置身于法学之外。我既不是律师也不是法学家,我是一位社会学家。   我的评论只有参考意义,也许我的意见还是错误的,也许它们并不新鲜。这些意见的形成得益于美国律师界过去 25年的经验和我在北京对律师业所进行的调查。我曾经对美国芝加哥的律师做过一些调查。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名访问学者,我也一直在研究北京的律师。我主要的论点是:狼来了,但是,它可能不同于我们通常想象的那种狼。与其说我关心中国对外国律师业…  相似文献   

10.
也许在将来的某一天,人们不再把黑手党称为黑手之党,而是称为灰手之党,甚至是白手之党.在欧盟和北约东扩之际,西西里黑手党也在东扩,势力早已延伸到了波兰和捷克等国家;俄罗斯黑手党在西征,在美国和欧盟已经站稳了脚跟;三合会和山口组正联手控制环太平洋地区,他们的股份正随着环太平洋地区的经济增长而不断增值.  相似文献   

11.
捷克的慈善法律制度经历了由计划经济时期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这一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我国当前正在大力推进慈善事业立法,作者从介绍捷克慈善法律制度入手,分别对捷克基金会的监管、对公开募捐行为的规范、慈善组织的税收优惠等问题作了介绍,并为我国慈善事业立法提供了几点参考:一是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慈善组织在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二是重视慈善领域的立法工作,使慈善事业的发展有法可依;三是要强化慈善组织的内部管理和信息公开,加强对慈善组织财务和税收的监督.  相似文献   

12.
说也不幸,我自幼酷爱文学,却因“搭错车”的缘故而在大学里苦读了四年工科。也许生活本来就不是一个一元一次方程,毕业不到两年的我,在市场经济的洗礼下,却花开两朵,工作之余越来越迷恋上了法学。作为“护法之神”的职业──律师,对我产生了一种不可抗拒的诱惑,磁石般吸引着我去追寻人生价值的另一个解。我1992年从水利工程专业毕业分配到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工作,在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法律知识对水政监察、工程监理、招标投标、经贸往来、国际技术合作、企业化经营管理的巨大作用。然而,本单位万余名工程技术人员中,真正懂法…  相似文献   

13.
爱心捐款被质疑 2015年6月8日,江苏省南京市很多市民的微信朋友圈被一篇文章刷屏,文章名字是《爸爸妈妈别哭,我一定会好好的》. 文中,4岁女孩柯蕾讲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有天晚上,我听到妈妈偷偷地躲在门外哭.我才知道我的脑干部位得了脊索瘤,这是1亿名小朋友中才有两名小朋友会得的病.我妈妈常常夸我乖,也许这一次我也没有做错什么,只是碰到了一点儿坏运气……”  相似文献   

14.
区靖 《中国律师》2012,(2):45-45
作为一名法科女大学生,自从进入法学院后,成为一名律师的理想就从未动摇过。也许是因为年少轻狂,也许是因为意气风发,也许是因为对中国法治社会建设的满腔热情,也许是因为心存伸张社会公义的信念,理想如同一颗种子深深地扎根在我心里。在校的每个暑假,我都争取到各类法律机构实习,已  相似文献   

15.
我之所以选择律师这一职业,可以说是被法庭上律师的机敏善辩、正气凛然所吸引。在我心目中,律师是正义的化身、智慧的代表,更有一种崇高的人格魅力。   我入行三四年,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不少青年律师,包括我在内,在介绍自己的业务专长时,常会说自己善长金融、贸易、证券、投资等项目,可极少有人提到自己精于刑事辩护或民事诉讼。甚至有的律师开玩笑说,自己连法院坐落在哪里都不知道。这是句戏言,可也是一句危言。   也许在日新月异的非讼领域,青年律师接受知识更快,更容易谋求发展。但我想青年律师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联合国一瞥     
也许与职业有关,来到纽约之后,最吸引我的既不是华尔街的繁华,也不是世界贸易大厦的雄伟,而是维系全球绝大多数民族与国家的世界性组织——联合国的办公所在地。有关它的书,我不知读过多少本;关于它历史与现状的课,我也不知讲了多少轮。而今,能有机会欣赏到它的雄姿,实在是天遂人愿。  相似文献   

17.
梁群兰作为2006年中国法治人物,让我想起了伯尔曼的一句话:"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形同虚设."梁群兰的事迹留给我的不仅仅是感动,也许更多是思考.作为一个肇事司机的妻子在丈夫逃逸之后,毅然到遂宁市交警支队一大队替丈夫自首,毅然来到伤者的病床前为丈夫"请罪",毅然承担起照顾伤者的义务,毅然变卖所有的家产并到街上下跪乞讨为伤者筹钱治病.……  相似文献   

18.
参加完《中国检察官》杂志社举办的"梁丽案"研讨后,我陷入一种深深的思索始终没能释怀.也许,梁丽案真的给法界出了道难题. 既然,更多的认识基于本案件所触及到某种社会公德及公共秩序而判定梁丽的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继而需要用刑罚处罚的形式予以警示后世.我想,这也许符合法哲学的某些功能性价值判断,特别是当人人都会恐惧"黄金门"行为可能被复制而泛滥成灾,最终必然影响到公共价值的时候,法律的社会功能、预防与矫正价值似乎应当前倾.  相似文献   

19.
记得在审理《十送红军》案件时,觉得自己有必要系统地学点儿音乐.所以,我特意买了一本丰子恺的《音乐入门》.这本书真正吸引了我对音乐的兴趣,我开始认识到物质之外还有一个美的世界,生活的极致是追求任何事物的美.音乐会改变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积极人生的乐趣,发现世界无处不在的美.  相似文献   

20.
人生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也许是机缘巧合,我的命运要与检察事业发生紧密关联。那一年我28岁,恰逢检察机关招录公务员,使我有幸成为一名检察官。这样的人生历程与一份《人民检察》是分不开的。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单位阅览室翻到一期《人民检察》,那是2002年8月份的刊物,阅读几篇文章以后,我被它丰富的内容所吸引,它不仅有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