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所在的监狱开展了阅读《光明行》系列丛书活动。通过阅读这些书,使我懂得了很多道理,让我明白了我犯罪的原因,也促使我安下心来努力改造。让我真正从思想上有了深刻的变化。一在读《心理与心态》一书时,有一篇题为"明眼看自己"的文章深深地启发了我。文章的开头引用了心理学家莱格的一段话:"只有当人能够察看自己的内心深处时,他的视野才会变得清晰起来。向外看的人是在梦中,向内看的人是清醒的人。"短短的几句话,高度概括了一个人的心路历程。只有当人静下来察看自己内心深处的时候,视野才会变得清晰,内心才会清醒。对照自己,我何尝不是走过了这样的心路历程。入夜,躺在监舍的床榻上,我许久未能入眠,脑海  相似文献   

2.
正虽然传统的出版行业不能用日薄西山这样的词汇来形容,但是你不得不承认,在过去二十年中,这是被互联网和信息行业"摧残"而消亡得最快的行业之一。虽然你还是会喜欢在飞机或者火车上,以及任何一次长途旅行或是静谧的环境中打开一本有着油墨味道的纸质书籍,但是在同样的环境中,如果你没有办法得到这样一本用纸做成的书,你也不会抗拒打开你的kindle、iPad,甚至是手机来阅读你一直想看到的那本书。阅读是人们永远不会磨灭的乐趣,传统书籍销售  相似文献   

3.
张斌 《中国律师》2004,(9):24-24
律师,一个神圣的称谓,一个让人尊敬的群体,多少人为了它而辛勤耕耘,多少人为了它而挑灯夜读。终于,有一天,我也加入了这个行列,为此,我曾经兴奋不已、彻夜不眠。我也曾幻想,有一天,我一定要成为一位名律师,身着名牌西装,手握轿车方向盘,所到之处,人们无不投来敬慕的目光。可是,今天,当我再次回到这个队伍时,却深深地感到:律师,想说爱你不容易。不少人曾对我说过,当律师好,当律师收入高,当律师地位高,当律师自由自在。也有人曾对我说,律师靠一张嘴巴就能打天下,非常轻松。这是多好的职业啊。能不让人爱吗?然而,事实上是这么回事吗?真的是这么…  相似文献   

4.
陆德生 《江淮法治》2013,(22):57-57
一直觉得,浩瀚的历史千涩难懂,提及便皱眉生厌,我们曾经一页页干净的历史书就是佐证,哪像所热爱的语文课本。被翻得卷烂不堪,可见爱在其间。我曾想,如果某天我们像爱语文一样爱历史,那一定是阅读的一大快事。  相似文献   

5.
小英 《政府法制》2005,(6):31-32
2004年8月13日,江津市公安局经侦大队的办案人员在江津看守所提审扮演"外籍富豪"行骗的程辑文时,这位曾在重庆、四川、上海等地大张旗鼓骗人敛财的美国"大亨",也许是骗惯了,竟忘记了自己的身份,面对着威严的警察,他仍念念不忘自己是一个大"投资商",在审讯中侃侃而谈的依然是那些在欺骗人时所讲的语言和故事。  相似文献   

6.
《法治与社会》2007,(5):72-72
早在1987年,当她还在医科大学进修时,她就深刻地体会到性病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中国医学在这一领域中的空缺,她决心去闯荡这片荒原,决心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为千千万万在痛苦中煎熬的病人分忧解愁。于是她阅读了古今中外大量的相关书籍,辑录了一本又一本厚厚的日记,她起早贪黑,为事业的起步打了扎实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7.
许家祥 《政府法制》2013,(23):25-25
近年来"被字句"走俏,有"被增长"、"被幸福"、"被拆迁"等说法,但没听说有"被当官"的.可这种稀罕事也曾有过,原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就是一例. 陈永贵一生跌宕起伏,书写了一个农民的传奇.他原是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党支部书记,"文革"期间,他先是当了省领导,1975年1月又当了国务院副总理,这是他做梦都不敢想的.他说:"我当副总理,自己思想上真是没有准备,可开会时一鼓掌就通过了."有顺口溜日:"昔阳一大怪,文盲能把宰相官帽戴." 其实,陈并非文盲,他没上过学,但经过后天学习还是认识一些字,能勉强看报.准确地说,他是一个半文盲.虽然没多少书本知识,但有社会实践经验,当个公社干部或县干部都不会有问题.可要当国务院领导,实在是难为他了.  相似文献   

8.
张学端跑了,而且是在两年前就跑了. 这两年中,没有人知道他的去向,也没有人问及他为什么要从家跑到外地. 当这位工行驻马店分行副行长的名字再次被提及时,名字前已被加上了定语:犯罪嫌疑人.两年前,张学端听到他所在的驻马店工行贪污受贿窝案被检察机关正式立案查处,并且得知曾向他"意思"过的支行行长也进入被侦查之列的风声时,他就知道自己也快大祸临头了,三十六计走为上,刚退休在家的张学端于是悄无声息地跑了.  相似文献   

9.
读书的快乐     
古人云,“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读书是快乐的源泉。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把读书作为自己工作与生活中的重要一环,无论何时何地,我从没有忘记读书。出差在外,我总会在行李中放上一两本书籍,既可解除舟车劳顿之苦,又可把平时无暇阅读的书读一读;工作之余,我也总会拿起书本,既让紧张的神经得到松弛,也给自己充一下电。尽管在年龄增长、职务变迁中感受到生活的诸多变化,但我对读书的嗜好却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10.
我在心中不断地说服自己让自己快乐起来,不要把痛苦带给我身边的人,不要让他们因为我而不快乐。张婷是湖北省襄樊市一名普通的农家女孩,14岁那年,当她不幸被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时,面对高达几十万元的医疗费用以及无底的术后"保命费",她无奈地选择了"逃避"。2006年11月,她在广州一位"先驱"的感  相似文献   

11.
读完了毕淑敏的《情感按钮》,一个强烈的感受就是毕淑敏被称为"文学的白衣天使"真的是当之无愧的。仔细思量,第一次认识毕淑敏是始于她的《素面朝天》,后来则是在杂志上零零散散地读过一些她的文字,真正沉下心来阅读她的文字就是这本《情感按钮》了。在这本书里感受最深的是现代人灵魂中的病痛与挣扎。事业有成却时时计划着实施死亡的老板;是一个母亲,却一直以爱的名义对女儿实行着占有、控制;一对原本珠联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篇侵犯博客文章著作权的案例。读者朋友在阅读该案时是否会有一些个性化的联想?我的联想就很特别,我想起年轻时向报刊投稿,期待将文字变成铅字的心情。如今,可以用李健的方式实现梦想,拥有自媒体时代的博客,让自己的文字变成与读者的  相似文献   

13.
2008年10月31日上午,年轻英俊的男青年牛喜,怀着焦灼复杂的心情,和亲朋们早早地守候在河南省焦作市看守所的铁门外.上午10点左右,大门"咣--铛"一声打开,在两名法官的陪伴下,他的妻子赵荧荧走了出来,当看到被自己毒杀而大难不死的丈夫,竟然宽容地前来接自己回家,她泪流满面,忘情地扑向牛喜的怀抱:"老公,请原谅我的过去我今生会真心真诚爱你到永远!"  相似文献   

14.
古今中外,"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故事曾打动了无数人的心。叱咤风云的英雄拜倒在石榴裙下,横刀立马的汉子为柳眉折腰,均不足为奇。人是感情的动物,当神圣的爱情降临时,很多人的表现与常态相左,甚至干出一些让人匪夷所思的事。一个聪明伶俐的人很可能在感情上会异乎寻常的"低智商"。但"低智商"并不等于可以冲破自己和社会行为规范的底线,不等于可以置法律和道德于不顾。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 你是否被文章题目震撼了呢?如果是这样,那么也别担心.因为科技怀疑主义由来已久.柏拉图在2370年前就曾在科技对人类关系的影响上感到过焦虑.1在《对话篇:菲德洛斯》篇中,苏格拉底与菲德洛斯就有这样一段对话,苏格拉底说: 在这样一个情境下,你是文字之父,来自父亲对自己孩子的爱是一个他们所不能拥有的品质;因为你的发现会在学习者的灵魂中产生遗忘,因为他们不会使用自己的记忆;他们相信外在的形式符号而不记得自己.你所发现的特征不是帮助记忆的,而是帮助回忆的.  相似文献   

16.
开栏语:当你在试用期表现优秀却无故被解聘;当用人单位许诺的“解决户□”背后,是你长达十年的“忠诚义务”条款;当你受到职场的PUA……如果你是打工人,当你进入职场后突然发现,就算求职前阅读了大量关于职场情商、策略的书籍或是参加了礼仪、心理的课程,可真正摆在你面前的实际问题却是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在杭州市图书馆,有这么一群特殊的读者,他们衣衫褴褛、满面尘色,或席地而坐,或凝神站立,或安坐于椅上,每个人就着一本书,用心阅读。他们有着同样的身份——乞者。有人曾质疑他们的到来有碍图书馆观瞻,应提高门槛制止其入内。"我无权拒绝他们来读书,但您有权选择离开。"图书馆馆长如是回应。从法律层面来讲,在公共图书馆内阅读,是每一个公民应有的基本文化权益。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阅读自由理应包括在内。涵盖于文化权益中的阅读权,在法理上并未有明确界定,一般可以认为,阅读权是公民个体从书籍中获取知识,以提升自我修养、丰富自身的权利。阅读及知识的荻取,可以为个体在严格的社会阶层流动机制中提供一种升降平台,甚至是跃进更高层次的助力器。实际上,阅读及其衍生出的精神滋养,对于物质贫瘠的人来说,更为可贵。  相似文献   

18.
常有些人,阅读书籍时,嫌阅读注释麻烦,就跳过不看。其实,一本好书,正文与注释是密不可分、相得益彰的。不看注释,就可能把一些极为重要的信息漏过,影响了对书籍内容的准确把握。更何况,古今中外都有一些书籍,其注释的价值超过了正文。阅读这些书,若不看注释,简直就是买椟还珠。  相似文献   

19.
病毒护身符     
当小偷在被抓捕时突然大喊"我是艾滋病人",民警们真的是束 手无策,以致扒手们相互交流"经验":一旦被警察抓住,就谎称自己是 "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很显然,当全社会谈"艾"色变时,扒手们却把 它当作"护身符",利用人们对艾滋病的恐惧心理,肆无忌惮地作案, 从容坦率地面对警察与法律了。  相似文献   

20.
2015年11月6日,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人民法院八岗法庭出现这样一幕:因一名4岁男孩被狗咬后死亡,既是邻居又是叔侄的两人对簿公堂. 原告:被狗咬后男童死亡 事情发生在2015年8月17日上午10点,家住河南省中牟县张庄办事处附近的刘松爱带着自己的两个孙子从菜园往家走.当走到袁法中家门前时,小孙子小涛跑进袁法中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