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邹德萍 《先锋队》2011,(3):33-35
"灰色收入"并不是一个新话题,但"灰色收入"是一个时时牵动人们神经、引起社会关注的话题。"灰色收入"这个词在我国辞海里找不到,在西方国家也没有灰色收入之说。客观地讲,在中国经济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现阶段,灰色收入确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2.
李林 《当代党员》2011,(6):17-17
收入分化,是缩小贫富差距的一大瓶颈。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企业内部职工之间,也发生在行业与行业之间。而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无疑是突破该瓶颈的一个好办法。  相似文献   

3.
缩小贫富差距不是劫富济贫,而是在注重效率的同时,要更多地兼顾公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讲究公平必须创新载体和机制,保证弱势群体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4.
正目前,持续近两周的伊拉克战火仍在蔓延,引起世界普遍关注。事实上,自2011年以来,巴以冲突、叙利亚内战、伊朗核危机……中东尤其是阿拉伯国家的动荡局势始终没有平息。谈及动荡原因,有学者认为,虽然不乏中东地区自二战以来的地区内生性问题,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干涉是中东动荡的主要原因。总部设在科威特的"海湾研究中心"主任阿卜杜勒·阿齐兹·本奥斯曼在2013年1月14日"中东网"发表题为《"阿拉伯之春"第三年,从乐观走向失落》的文章认为,"阿拉伯之春"以狂飙突进开始,以地区国家经济衰落、社会分裂告终,既没有建立现代民主制度,也没有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更没有向青年人提供他们企盼的就业机会,这  相似文献   

5.
蓝芳编辑 《求贤》2012,(12):38-43
2012年央视经济活动大调查显示,民众希望收入改善位居榜首,缩小贫富差距位列次席。而新华网的“两会”调查显示,在对400多万网民的调查中,缩小贫富差距排在22个选项之首。万众期待的《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仍未出炉。借此机会,我们暂且先把视野聚焦国际,看看《2012/13全球工资报告》怎么说。12月5日,国际劳工组织...  相似文献   

6.
王艳 《党员文摘》2007,(3):34-35
当西方世界的女人们还在通向权力顶峰的道路上跋涉。在绝对男权社会的南亚国家.女人却先后成为男人效忠的对象。  相似文献   

7.
日前,全国将首次针对土地出让金展开大范围审计的消息,备受社会关注。国土资源部数据显示,过去13年间,土地出让年收入增长超30倍,总额累计近20万亿元;部分地区土地出让金占地方财政"半壁江山",有些省份土地出让收入总额甚至超过税收收入。然而,分散在国土、土地储备、财政等部门的土地出让金收支管理,除接受一些审计外,大多"封闭运行",导致违规不断、腐败滋生。  相似文献   

8.
在理论层面研究中等收入陷阱问题,有助于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刻地解释为什么在这个阶段容易掉进经济增长缓慢、政治经济社会问题丛生的陷阱。  相似文献   

9.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剑阁认为,很多经济学家过分渲染了中国收入差距悬殊的问题。应该把政策的重点放在打击非法收入和关注少数生活有困难的弱势群体上。如果是合法经营或者勤劳致富的收入,现在不可能也不应该拉平。如果把注意力或者舆论过度放在贫富差距上,反而给自己套上了枷锁,因为这个问题现阶段是无法解决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为什么要怀疑西方的“普世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冷战结束以后,西方的外交工具就以普世价值取代了过去的反共大旗。关于普世价值,就是西方经常挂在嘴上的"民主、自由、人权、平等",等等。且不说这些是不是公认的普世价值,仅就西方竭力甚  相似文献   

11.
破解“福利腐败”的“洋”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石渝 《廉政瞭望》2006,(5):12-13
中国式的垄断福利并非国际惯例,它因行政垄断而生,尽管中国同西方国家的体制相异,但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在企业内部治理和反垄断方面的成功经验,对于治理中国的垄“断福利腐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针对"工资推动型"通货膨胀理论的不足进行分析。分析从三方面展开,一是"工资推动型"通货膨胀理论本身存在的不足;二是将马克思关于工资水平上升与通货膨胀关系的论述与"工资推动型"通货膨胀理论进行对比,揭示"工资推动型"通货膨胀理论存在的不足;三是从历史发展的逻辑角度说明"工资推动型"通货膨胀理论存在的不足。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之上,还讨论了该理论在近年中国通货膨胀性质判断上的适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西方国家中的“身份政治”现象的本质是:西方统治阶级为了稳固统治地位,故意根据社会成员的身份之不同将社会撕裂为众多对立的群体,然后诱导有关社会群体发生相互对抗,以达到掩盖阶级矛盾、转移被统治阶级的注意力、引导社会走向、对被统治阶级分而治之等目的。“身份政治”是一个独特的分析视角,可以成为分析几乎所有政治问题的一个理论工具,但通常只有直接因社会成员的身份特征之差异而产生又不能被归入“身份政治”之外的其他政治范畴的政治冲突才被归入“身份政治”的范畴。通过东、西方对比可知,“身份政治”现象在西方国家的泛滥既源于现实原因,也源于文化、历史、阶级、制度方面的原因。从总体上看,“身份政治”泛滥是一种瓦解社会凝聚力、增加社会对抗性的现象,国家应合理地致力于减少社会的差异性、促进社会的同质性,致力于形成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意识形态、文化,致力于减少社会中不同群体因各种差异而产生的对立,特别是要注意防范外部势力利用本国内部的各种差异有意制造对立。  相似文献   

14.
15.
张维为 《共产党人》2011,(18):46-50
通过长达百年的不懈努力,我们已经建立了一个由上、中、下三层结构组成的强大的现代国家,形成了空前统一的政府、市场、经济、教育、国防、外交、金融、货币、税收体系。但我们国家又和一般国家不一样,我们文明国家的许多传统并未随着现代国家的建立而消失。恰恰相反,它们被保留了下来,而且在现代国家的载体中得到  相似文献   

16.
张维为 《理论导报》2014,(10):11-11
正理解中国,特别是解释"中国模式"得以成功的制度原因,可把重点放在解读中国的国家性质以及中国的一整套制度安排上,即"一国四方"。这些制度安排保证了中国的迅速崛起,也是"中国模式"超越西方模式的重要制度保证。"一国"——"文明型国家"中国作为"文明型国家",有八个特征,即"四超""四特"。"四超"即超大型的人口规模、  相似文献   

17.
姜明  车辉 《当代工人》2011,(21):18-20
从中央到地方,工资集体谈判已成燎原之势。它的意义是:缓解劳资矛盾。调解收入分配差距。这是解决当下社会矛盾的减压阀。对于普通职工,他们希望的只是维护自己合法权益,提高自己的劳动所得。要想让好制度不仅是纸上的愿景,既需要上级部门的主导,也需企业职工、工会工作者的智慧与努力。本文中谈及的工资谈判可堪仿效。  相似文献   

18.
丁文亚 《党建文汇》2010,(10):31-31
近日,著名经济学者王小鲁及其研究团队发表研究报告,认为中国游离于统计数据之外的隐性收入正高速增长。与钱权交易和垄断利益等相关的“灰色收入”已高达5.4万亿元。研究报告一出,便引发争论?一方是网友支持王小鲁,并称“还是算少了”,另一方则是统计局专家发文质疑该报告调查的严谨性。  相似文献   

19.
国家与社会关系作为政治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议题,一直备受瞩目。米格代尔从历史经验与现实关怀出发,反思过分拘泥于韦伯理想型的国家概念,提出集“观念”与“实践”于一体的超越狭义建构的新国家观,并结合动态性视角,建构了过程导向的“社会中的国家”这一研究路径。作为一种研究发展与变迁的分析路径,“社会中的国家”摒弃了纯粹的二元对立的单向度解释,转而关注动态的、过程性的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互动,不仅为在比较研究中已被深入探讨的问题提供了新鲜和令人兴奋的答案,同时也丰富了政治学的理论内涵,开创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20.
如何对待资本主义,是列宁早期同国内各种错误思潮斗争的焦点。合法马克思主义把资本主义制度说成是一种自然的永恒的制度,肯定、赞美和膜拜资本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不存在内在矛盾。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各个部门之间是按比例分配的,否认马克思主义的实现论,倡导资本主义适应论;他们用"土地肥力递减理论""小农经济稳固论"等错误思想来粉饰与美化资本主义。列宁论证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矛盾性和历史局限性,粉碎了合法马克思主义所认为的"资本主义完美论"的神话;列宁的这一批判,可以为我国在全球化背景下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及客观地看待资本主义提供借鉴,同时也为我们深入地理解和分析马克思的资本主义崩溃论和危机理论拓宽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