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刑事司法的和谐构建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刑事司法存在的诸多不和谐原由,最终都可归结为刑事司法的权力化运作,并突出表现为司法的行政化运作。因此,刑事司法和谐框架构建的核心问题不能不是刑事司法的去行政化改造。当然,基于复杂的社会情势以及权力化运作形成的深远影响,刑事司法和诣框架的构建不可能一蹴而就,应在正确认知与适应现实条件的前提下,选择循序渐进的方略,逐步推动刑事司法的民主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2.
王天航 《学习月刊》2010,(20):117-118
房县法院充分发挥能动司法作用,以凋解为主要手段,能动司法,和谐司法,依法开展民商事审判活动,积极参与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着力构建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人民调解“三位一体”的大调解工作格局.为促进和谐房县、平安房县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问题,其中要求社会更加民主,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在此背景下和谐司法理念应运而生。达到司法和谐也是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就司法和谐理念的意义、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及对司法制度的完善作了相应探讨。  相似文献   

4.
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本身蕴含着深刻的和谐思想,符合和谐社会的法治原则,体现了和谐社会的人权保障理念,适应了和谐社会矛盾解决机制的要求。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要牢固树立促进杜套和谐的新的刑事司法理念,大胆改革创新促进社会和谐的相关司法制度,积极探索促进社会和谐的相关刑事案件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应该是和谐的发展、高效的发展,和谐、高效需要法治的保障。司法行政工作在法治运行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在依法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中负有法定职责,担负着重大责任。要树立科学的系统观,科学的效益观,科学的人才观,科学的创新观,促进司法行政工作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6.
农村司法是建设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和必要保障。目前,我国农村司法权威建设面临着司法腐败、司法独立性缺失、司法救济不力和农民诉讼能力有限等困境。必须提高农村司法的实然地位,实现农村司法独立,健全农村法律体系,培育和谐的司法文化,提高农民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7.
《当代党员》2010,(1):F0004-F0004
2009年11月3日至5日,“科学发展与和谐司法”论坛在重庆市荣昌县举行,来自北京、河南、广东等22个省、市、自治区的司法代表云集荣昌,共话“科学发展与和谐司法”,共同探讨我国司法如何实现自身和谐并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8.
由于司法制度的不完善,目前弱势群体在司法活动中往往处于相当不利的境地。有效的弱势群体司法保护机制既是国家保障人权、完善法治、实现司法公正的要求,也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保证。因此,应完善弱势群体保护的司法制度建设。通过完善对弱势群体的司法救济,一方面可以解决弱势群体在生活中所遇到的法律纠纷,真正实现权利的平等保护,维护社会正义与和谐;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人民的权利意识,增强人民对法律的信仰。  相似文献   

9.
江必新 《新湘评论》2005,(12):14-15
构建“和谐湖南”,是湖南省委落实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所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全省法院系统通过及时调整司法政策,依法履行审判职能,创造良好的司法环境,在维护湖南的和谐稳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蒲江法院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认真践行“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警民亲”活动的开展,不断争创“两个一流”工作,审判质效、队伍素质和司法公信力明显提升,各项工作取得显著进步,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和谐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11.
在资本多数决制度下,控制股东恶意操纵公司或者公司陷入僵局时有发生。为维护中小股东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公正和谐发展,文章从公司司法解散的法理基础及立法价值出发,提出构建我国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正司法是专门性的法律活动,旨在定纷止争,化解矛盾冲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司法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的本质追求。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提出的"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以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强调的"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要求,必须践行司法为民的根本宗旨,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提高执法司法能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司法工作亲和力和公信力,建设公正高效权威司法。  相似文献   

13.
社会和谐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和理性构思,实现社会和谐可有多种途径,如政治途径、经济途径、伦理途径、法律途径等,在这些途径中,法律维度下的司法手段以它特有的外部保障的强制性、纠纷处理的公正性、司法意志的人民性、适用法律的普遍性和平等性使它成为社会和谐最权威的路径。对司法权威与社会和谐关系的研究起初是一种手段与目的或过程与结果的研究范式。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由物质向精神的进化过程,当法律权威与社会和谐的关系从实践操作的层面转化到理性精神的互动时,我们应注意加强它们之间的关系性研究。这种研究超越了手段服务于目的、过程导致结果的简单推导,  相似文献   

14.
《理论研究》2008,(6):48-51
如何更好地适应中国政治社会的发展,运用好司法审查制度,是个值得不断讨论和研究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实现司法审查制度价值,规范公权运用,建立和谐的法治秩序,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必须不断完善我国司法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15.
司法权力运行是司法功能实现的具体过程,它是整个司法工作的核心.理想的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应当是公正、独立和权威的,而我国当前的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却存在着司法权力不独立、司法职权配置不合理以及司法权力运行行政化等问题,从而导致司法公信力不高,司法权威缺失.对此,在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进程中,我们应当把握这一关键领域,从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健全司法权力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机制,加强对司法活动监督这三方面来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大要求。作为基层检察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积极适应构建和谐社会这一社会发展目标的要求,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将和谐执法理念贯穿于检察工作全过程,落实于执法办案各环节,发挥检察机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最佳效能,促进检察工作科学发展。一、坚持和谐执法就是要坚持和谐的司法价值和目的1.执法要体现“和谐”的司法价值。“公正与效率”是现代司法的灵魂和生命,是人们不懈追求的司法基本价值。司法除了应具有“公正和效率”这二层价值之外,更应具有“和谐”价值。公正是人们依据自身的价值观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从主观角度对司法进行的评价。效率则是指以一定的司法资源投入换取尽可能多的案件的处理,是衡量诉讼制度完善与否的重要标准,体现了司法的社会经济价值。法律是对社会关系的调整规则,司法是对社会关系的调整过程,其最终的价值不仅要满足人们的内心正义的体验,符合社会的效率要求,同时要维护社会关系的正常运转,修复受损的正常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7.
在司法体制改革进程中,司法能力建设是核心内容。探讨司法能力建设应当尊重司法规律,在司法权所能涵盖的范围内进行;如果不考虑顶层设计的安排,司法能力供给不足与司法系统自身的管理以及法官的数量、素质等因素直接相关,因此,提升司法管理能力、司法技术能力和司法保障能力应当是司法能力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肖艳 《求实》2008,(Z2)
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其根本职责就是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公平正义,它既是和谐社会的建设力量,又是和谐社会的保障力量.2007年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司法保障的若干意见>,提出了要"完善司法救助制度,彰显司法人文关怀",因此,在和谐社会目标下完善司法救助制度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9.
司法是维护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但司法管辖与行政区划高度重叠的制度设计,已成为影响司法公正的重要因素。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是促进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的关键举措。因此,探索设立与行政区划相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是司法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目前,打破传统的法院设置模式,跨行政区划设立人民法院,应当成为改革的突破口,对解决司法痼疾、净化司法环境、保障司法独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面对纷繁复杂的矛盾纠纷,法官应该能动司法,追求民意和司法判决的平衡,以提升司法的公信力,实现司法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统一。能动司法有利于提升司法判决的公众认同度和实现法律价值。为进一步促进司法判决的公众认同,在实践中,应推崇走下"神台"的法官——倡导亲民式审判;了解道德习惯——探寻民意和司法判决的平衡;注重合理引导——恰当地行使释明权;打开判决过程中的"暗箱"——对判决理由据理说明,进而不断提高司法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