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球化时代,文化软实力对提升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是提升和重塑大国文明形象的重要指标。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可以从国家意识形态、中华文化传播、全球国际文化秩序建设三个层面来选择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刘伟 《党史文苑》2008,(10):59-61
全球化时代,文化软实力对提升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是提升和重塑大国文明形象的重要指标.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可以从国家意识形态、中华文化传播、全球国际文化秩序建设三个层面来选择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文化软实力的国际间竞争,表面上是传播能力、传播手段的较量,本质上却是国家主流文化与核心价值观念的先进程度及对世界文化的影响。伴随全球化发展出现的文化软实力国际间竞争具有意识形态霸权(文化领导权争夺)的意味,文化软实力正成为发达国家获得霸权和领导权战略的重要工具。在愈加明显的文化软实力竞争中,我们需要创造出一个价值自足的应对西方文化霸权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4.
关于提升江西文化软实力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实力中的文化、精神力量。区域文化软实力是区域竞争力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推动区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江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独特的地域文化和丰厚的文化资源是江西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优势。增强居民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意识,制定和完善江西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战略.加大文化体制改革的力度和实施人才兴文战略是推动江西成为中部地区特色文化强省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略论图书馆和谐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提升文化软实力及建设和谐文化的过程中,作为保存和传播文化的重要窗口,图书馆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要求积极建设和谐图书馆文化,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职能,让图书馆保存和传播更多的先进的优秀文化,推动形成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提高国民的整体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6.
我们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把"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放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来论述,就意味着,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要从二者衔接性的角度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7.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历史进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当代,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有着重要意义,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也需要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文化软实力是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影响力体现出来的力量。文化软实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软实力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活力的重要源泉;文化软实力是提高全民素质的推动力;文化软实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助推力。广大知识分子是构建文化软实力的主力军,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传播者,在传播先进文化、增强文化竞争力和影响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全球化信息时代文化传播的重要战略地位 当今世界,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其功能作用必定要通过一定的载体或媒介进行传播来实现。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有效的文化传播有利于树立国民文化自信、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提升国家形象,在国家整体文化发展战略中占据极为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英 《实事求是》2008,(2):76-78
文化软实力是国家实力中以思想观念及附着于相关文化产品中的文化精神为主要内容、能够对国家的经济、政治与社会发展进步起到推动性作用的非物质性力量。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基本目的在于对内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支持,对外为抵制文化霸权主义、确保和平发展战略顺利实施提供保障。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核心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精神。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主要路径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基于马克思主义观视角的国家文化软实力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信 《实事求是》2010,(5):107-110
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观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能更好地勾画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蓝图、培育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情势、引领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路向。应对全球化挑战,从学习和信仰马列到继承和发展马列,直至宣传和普及马列,是推广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2.
万希平 《唯实》2008,(9):44-48
当前,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已经被国家提高到战略发展的高度,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因为中国文化建设在文化全球化和文化市场化过程中面临着双重压力,所以当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目标,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软实力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区域文化软实力是软实力和国家文化软实力延伸概念,它在区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以无形和有形的态势,成为推动区域文化创新发展的持续动力,成为促进区域乃至国家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提升的的重要源泉和推动力量。区域文化软实力构成要素与国家文化软实力、区域软实力、企业等文化软实力的要素构成既相互关联又有所区别,形成一个多层次的有机整体,其构成要素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地域文化资源、文化精品、文化产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发展环境、文化衍生要素等。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愿景目标有引导价值认同、呈现地域文化魅力、扩大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塑造区域和国家形象、增强区域和国家的综合实力等。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路径包括提升文化感召力、提升文化创新力、提升文化传承力、提升文化服务力、提升文化传播力、提升文化推动力等。  相似文献   

14.
万希平 《唯实》2008,(8):44-48
当前,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已经被国家提高到战略发展的高度,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因为中国文化建设在文化全球化和文化市场化过程中面临着双重压力,所以当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目标,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软实力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乐武 《世纪桥》2013,(7):61-62
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既取决于它的硬实力,也取决于它的软实力,其中,文化软实力则是制约整个软实力的经纬、维系整个软实力的灵魂。近年来,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在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区域文化软实力、传统文化挖掘、对外文化传播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西方发达国家比较来看,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6.
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在如今市场竞争的时代,它的作用举足轻重,对国家来说它是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途径。是提升国家形象、增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举措。对于一个城市而言,文化是灵魂、是城市的内在吸附力,是城市魅力和品位的体现。南昌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基础,抓住当前江西经济社会科学和谐发展的契机,做大做强南昌的文化产业。挖掘南昌历史文化底蕴,对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提升南昌文化生产力、影响力和竞争力,使南昌文化崛起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国际旅游对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均具有积极的意义。国际旅游可以作为政治外交的开路先锋和催化剂,是和平发展的推动力,并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国际旅游可以平衡外汇收支,提升国家的经济实力,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掌握经济主动权;国际旅游可以传播文化,推动国家间的跨文化交流,还能提升国家形象,推进文化软实力建设的进程。国际旅游在国家发展对外关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公民文化软实力作为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要素,对我国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力。在现代化建设的视角下加强公民文化软实力建设,应培养公民的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和能力意识。  相似文献   

19.
梁贞 《世纪桥》2016,(10):36-3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外传播,是塑造中国国际形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工程。要在借鉴吸收西方国家价值观传播经验基础上,创新对外传播理念,拓展对外传播路径,形成切实有效的对外传播策略,用潜移默化的文化力量传播我们的核心价值观,使国际社会逐步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然而,我国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力度不够、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文化对外传播交流薄弱,使得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缺乏动力源泉、有效载体和国际影响力,并且面临文化霸权主义扩张的严峻挑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推进中华文化改革创新,夯实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根基;推动文化产业科学发展,增强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满足文化软实力提升的人才保障;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和感召力;积极构建国际文化新秩序,有效抵御文化霸权主义扩张等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