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死亡损害赔偿并非对生命权本身的救济,而是对因侵害生命权所引起的各种现实利益损失的补偿。但是,2003年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致使由于受害人个体情况的差异,同样的事故赔偿的结果却千差万别,进而引发了有关生命价值的新一轮争论。本文中,笔者将针对"同命不同价"的情况,探讨侵害生命权的死亡损害赔偿问题。  相似文献   

2.
2013年11月国家取消信访排名,这次对我国信访制度的积极调整,表现出国家对保障公民的信访权的高度重视。而在实践中一些人常常将公民的信访权与请愿权相混淆,只认识到了两者在性质、价值与功能上的高度相似性,却忽略了其不同之处。本文通过对信访权与请愿权的比较研究,对我国在信访制度上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绝对权与相对权是一项具有理论积淀的学理概念,也是一项具有制度价值的法命题。随着社会的变迁,民法理念的转变,民事权利的不可侵性已宛然成为时代的主题。但是,绝对权与相对权的趋同被过度夸大,两者之间的"中间现象"只是一种例外形态下的制度补充。在社会转型和权利迸发的时代,绝对权与相对权的常规形态,应当从"物债二元定势"转向"多元权利体系",从"菜刀式"的定性判断转向"阶梯式"的定量分析。我国未来的民法典应当以"尊重+诚信"作为基本行为导向。  相似文献   

4.
绝对权与相对权是一项具有理论积淀的学理概念,也是一项具有制度价值的法命题。随着社会的变迁,民法理念的转变,民事权利的不可侵性已宛然成为时代的主题。但是,绝对权与相对权的趋同被过度夸大,两者之间的“中间现象”只是一种例外形态下的制度补充。在社会转型和权利进发的时代,绝对权与相对权的常规形态,应当从“物债二元定势”转向“多元权利体系”,从“菜刀式”的定性判断转向“阶梯式”的定量分析。我国未来的民法典应当以“尊重+诚信”作为基本行为导向。  相似文献   

5.
翟翌 《理论学刊》2012,(3):93-97
以欧债危机为探讨起点和背景,围绕中国宪法文本进行考察,社会保障权与社会福利权、社会保障权与弱势群体权利之间的内涵及概念关系需清晰界定与取舍.西方意义的社会福利权有在民主制度下失灵和不明确等缺点,不宜照搬中国.弱势群体权利不是具有法学意义的概念.二者都可被中国宪法所确定的社会保障权所涵盖.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和概念的发展,应依中国宪法文本,以社会保障权为核心概念,走概念——文本——制度的扩展道路.  相似文献   

6.
2013年11月国家取消信访排名,这次对我国信访制度的积极调整,表现出国家对保障公民的信访权的高度重视.而在实践中一些人常常将公民的信访权与请愿权相混淆,只认识到了两者在性质、价值与功能上的高度相似性,却忽略了其不同之处.本文通过对信访权与请愿权的比较研究,对我国在信访制度上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经验表明,信访生成的基础动因是国家性变迁与民众自主性增强相互作用。我们可以对信访的生成进行不同类型的区分,即谋利型与维权型信访。谋利型又可进一步细分为利益维护型和福利追求型,维权型分为尊严维护型和权利追求型。由于不同类型的信访,其诉求是不一样的,因而治理的难度也存有差异。研究还发现,四种类型的信访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谋利型的信访治理相对容易,而维权型的信访则相对困难。为此,对信访的治理既需要进行信访的制度化吸纳,又要防止谋利型向维权型的信访转化,避免增加治理的难度。  相似文献   

8.
依法解决城镇房屋拆迁问题不仅有利于保证国家城市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也有利于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城镇房屋拆迁问题的实质是依法规范国家公用征收权.《物权法》(草案)从物权保护的角度规定了国家征收权行使的前提条件和确定补偿标准的原则等内容,但现行规定仍存在局限性.本文将在探讨城镇房屋拆迁问题实质的基础上,分析《物权法》(草案)中的相关规定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依法解决城镇房屋拆迁问题的构想.  相似文献   

9.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资本主义必然被共产主义所代替,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全部学说的重大革命结论。然而,一个半世纪过去了,资本主义非但没有灭亡,反而在经过波澜壮阔的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之后,迎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不仅如此,随着两极格局的崩溃和冷战的结束,以及社会主义国家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改革开放,使得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又一次在世界范围内“活跃”了起来。马克思恩格斯 150多年前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描述的那种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的景象正在更高的层次上再一次显现出来。面对新一轮的经济全球化的发…  相似文献   

10.
论两种不同的社会稳定观--兼论江泽民的社会稳定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传松 《探索》2003,(5):11-13
在江泽民看来,有机的稳定与机械的稳定相比,具有矛盾性、动态性、秩序性、长期性和根本性的特点.目前阶段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要实现有机的社会稳定,从根本上说,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从操作意义上看,必须建立和完善包括社会控制机制、社会监督机制、社会保障机制、社会宣泄机制在内的社会稳定机制体系.  相似文献   

11.
在浙江的基层治理中,因治理不善、不公而导致的矛盾对立与群体性事件和村域范围内世代相传的、持续的公平合作与共享并存。这两类截然不同的政治现象以及治理绩效其内在原因和演变机理如何?本文以此为出发点,从正反两方面的案例,具体分析了基层治理中暴力冲突与村域范围内的和谐治理之间各自的演变逻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和谐治理的客观必要条件,为“人人共享,普遍受益”的乡村和谐治理的实现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初期,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社会模式经历了一个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新民主主义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建国模式,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坚持按照新民主主义建设新中国,另一方面又向苏联学习,实际上是在寻求新民主主义模式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对接。过渡时期总路线要解决的是如何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问题,它的提出,表明中国共产党选择了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3.
蒋爱华  刘必好 《唯实》2004,(6):12-15
从历史与现状两种维度考量经济人假说这一传统命题,可以发现,其"自利"和"理性"具有不可检验性和非现实性.超越这一假说,必须摆脱主流经济学对伦理学的回避,着眼于学科间的横向综合,重建经济学理论基础.经济伦理研究这一新的视域,对于开拓经济学新的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被誉为中国“介绍近世思想第一人”的严复深受密尔自由主义学说影响,认为“自由”是中西差异的根本所在。但以往研究未有涉及密尔的自由观如何朔造了严复的新闻思想与办报实践。本文试图从四个方面梳理密尔《群己权界论》的基本观点与严复办报理念的渊源关系,它们是(1)新闻自由的权利不能凌驾于“群”、“已”界限之上;(2)交流求“通”;(3)“理”应当成为新闻职业道德依据;(4)新闻具有教化与图强功能。  相似文献   

15.
如果将当前我国理论界对当代资本主义的认识概括起来看,可以用“两种图式”来加以说明。一种是:当代资本主义进入了一个全球化的新阶段,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生产力有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时代,妇女的依附性地位和依附性角色使得村庄以男性为中心编织了一张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之网。随着核心小家庭地位的提升,年轻妇女不再依附于家庭和男人,成为一支独立而有主体性的力量,妇女成为核心家庭中的当家人。在这一当家权流变过程中,妇女作为村庄的外来人角色恰恰成为冲击以内聚性及男性中心链条为特征的传统村庄,从而使村庄逐渐表现出现了离散性的特征。可以说在变革时代,妇女的外来者角色发挥着重要的牵引作用,甚至可以说是变革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属于相对落后的领域,其改进有赖于清洁能源的生产和人们消费模式的改变,人们消费模式的改变又以提升公民的环保意识为前提。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深入关注,环境教育逐步成为教育界方兴未艾的课题。本文从梳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环境观出发,试图厘清思想政治教育与环境教育的内在关联,从环境教育角度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为培养青少年的环保意识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当前员工满意度研究中存在两个逻辑混乱问题:其一是同义反复,即某些因素在被界定为员工满意度的内在维度后,又被用来当作影响因素看待,从而出现循环论证的逻辑混乱;其二是将条件性的相关关系当作直接因果关系,即把一些人口学变量当作员工满意度的直接影响因素,这往往导致了研究结果上的逻辑矛盾.文章首先对员工满意度的界定和维度进行了明确界定,然后提出员工参与度才是员工满意度的重要影响因素的研究假设,并通过调查数据对此假设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国家治理中,选择何种国家治理艺术以统筹国内事务和国际事务,既是涉及国家理性的重大理论问题,更是关乎国家战略的实践难题.基于对马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相关论述的理论解读,区分两种国家治理艺术——"以力强国"和"以人强国",揭示统合人的发展和国的强大才是国家治理艺术的真谛所在,将为国家治理艺术选...  相似文献   

20.
在<城乡规划法>出台之前,面对"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对违法建设单位或个人作出责令限期拆除的决定后,当事人逾期拒不拆除"的"拆违"①难题,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只有"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拆除"一种解决途径.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模式所固有的程序繁琐、期限长、效率低等弊端,造成了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所确定的义务很难得到及时履行,客观上造成了违法建设行为的禁而不止,削弱了城乡规划行政管理机关的权威性,降低了其行政效率.<城乡规划法>第68条对此难题作出了积极回应,依法确立了政府的强制"拆违"执行权.然而,行政决定权与执行权舍一的权力配置,削弱了司法权对政府行政权的监督与制约,增加了政府权力滥用的风险,因此亟需廓清政府强制"拆违"执行权的有限性、必为性,强化监督、严厉裁处,以实现政府强制"拆违"执行权的善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