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为建设和谐矿区,探索社区社会管理与"三项工程"推行的新方式,2010年以来,吉林大学科研团队、白山市浑江区板石街道、板石街道吊水壶村两委及驻村矿业企业构筑了一体合作的"四方共建"平台,成立了社区工作委员会。委员会在吊水壶村社区下设常务办公  相似文献   

2.
由政府、高校、企业、农村社区共同参与的"四方共建"平台是"三项工程"推进方式的一种创新性探索。它改变了由党委政府以自上而下推行、各个基层组织被动履行的"外在压力型"推行方式,构筑出通过调动基层党组织及其他组织的积极性、推动其自主参与的"内在动力型"推行方式。"四方共建"平台的核心在于资源互补、诉求相异、行动相长的四方合作的自组织机制,不仅办事高效,而且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的合理配置。"四方共建"还需进一步完善以将其推广和运用于更大范围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巩固与建设。  相似文献   

3.
正福泉市以"四化四机制"推进和谐矿区建设为突破口,紧紧围绕建设社会和谐创新区的目标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民生导向和战略导向,妥善处理矿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依法治理与维护稳定、矿企发展与民生保障的关系,积极探索建立矿区社会治理、利益分配、民生保障、生态恢复等机制,构建政府、企业、村组、群众"四位一体"良性互动发展新格  相似文献   

4.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通过实施"四项工程",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发挥,不断提升社会管理水平。畅通民愿诉求表达渠道,实施"和谐工程"。坚持党政主要领导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第一责任人制度,完善领导干部包案下访、对口接访、定期下访、领导干部挂牌督办制度。发挥县信访大厅的核心平台作用,整合资源,形成"一站式"服务,"一揽子"解决问题的模式,及时处理反  相似文献   

5.
推进城乡组织共建,搭建社会管理平台。一是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帮扶活动。积极围绕城乡共建体系建设,通过开展城乡党支部联点帮扶、党员领导干部联点指导、党建指导员联点带动、党员干部联点帮困、开展“一扶一”结对帮扶等活动,为基层党组织共落实帮扶重大项目8项,帮扶物资折价共计达42895万余元。选派113名乡镇科级领导干部通过包片、树点、帮户的方式建立党建联系点247个,确定了帮扶对象202户,向各村(社区)下派了党建指导员。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中国社会治理经历了借鉴西方、探索本土、超越西方三个阶段后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治理话语。"共建共治共享"是一种可持续的治理方式,体现了权、责、利的动态平衡。"共建共治共享"的行动体系有五个步骤:通过"硬性规定+弹性引导+利益引导"促进治理共同体发现,通过"参与意愿+参与能力+参与路径"促进治理共同体参与,通过"合作空间+合作平台+合作规则"促进治理共同体合作,通过"创新人才+创新技术+创新政策"促进治理共同体创新,通过"利益表达+利益补偿+利益共容"促进治理共同体共享。  相似文献   

7.
戚学祥  钟红 《探索》2014,(2):66-69
社会治理研究议题的提出是对社会管理研究的阶段性总结,也是主动回应社会新挑战的现实需要。归纳社会管理研究"管理"、"政策"、"权利"和"法治"四种分析视角的基本经验,有助于今后社会治理研究议题的深化。因此,今后社会治理研究可以沿着政府-市场-社会协调发展的方向,以权力分享、权利重置为基本着力点,以法治作为思想源泉来深入推进。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十二师党委着力在兵地共建、社区管理、体系完善、民生服务等方面创新,逐步探索出一条基层党组织在社会管理工作中发挥作用的新途径。一、传承楷模精神,构建凝心聚力的基层党建工作格局一是以"四个结合"凝聚基层党建工作合力。坚持心系群众、深入群众、服务群众为主线,坚持"党组织引领与发展基层居民自治结合、问需于民与居民评价相结合、整合资源  相似文献   

9.
邵宁 《先锋队》2012,(32):7-9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并不是要求企业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而是要根据企业业务特点,关注与企业经营活动最为相关、对利益相关方具有重大或潜在影响的实质性问题。当今世界,企业社会责任呈现全球化趋势,已经成为重要的时代潮流和商业规范,成为企业管理战略的组成部分和提高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国务院国资委成立以来,高度重视企业社会责任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中央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取得了积极成效。中央企业普遍建立了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理念进一步  相似文献   

10.
保护环境不单纯是政府或企业的事情,而是整个社会的事情,需要公众参与进来进行监督、管理。其中社会组织就是冉冉升起的一支重要力量,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基金会赞助模式"和"民间自我服务模式"参与环境管理。社会各界对于社会组织参与环境管理应该予以重视和支持。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济南市天桥区纬北路街道党工委坚持以服务群众为目标,积极推进社会管理机制创新,提高了街道社会管理能力和社区建设水平。搭建党员管理平台,实施"一格多元"社区党建管理新模式。在社区成立楼宇党支部,建立单元党小组,根据党员居住情况划分责任区,形成了"社区党总支—楼宇党支部—单元党小组—党员责任区"的四级组织工作网络,确保党建工作横到边、纵到底,实现组织管理全覆盖。党小组长和全部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需要,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新社会治理的必然。"共建共治"是社会治理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共享"是社会治理的基本目标,当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打造,应从社会治理的角度来实现"共建共治",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达成"共享"。  相似文献   

13.
昔阳县将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作为建设"人民幸福自豪新昔阳"的重要举措,将党员教育管理纳入社会管理网格化数字平台,形成了网格化定位、动态化服务、信息化管理、全方位覆盖的党员网格化管理新格局。一是网格化定位,形成"四三二"运行模式。"四"即县、乡(镇)、村、单元网格形成"四级管理网格";"三"即在县  相似文献   

14.
加强和深化社会管理创新是当前政府工作的重点。在这一领域,公共财政政策的作用表现为更好的配置社会公共资源、平衡社会分配机制以及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和制度来源。当前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的财政政策应选择最为关键的四个"突破口"和着力点: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支持建立与完善多元格局的社会管理机制;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支持地方政府在社会管理中充分发挥作用;向信息技术领域倾斜,促进虚拟社会治理等。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九大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作为内生于社区、致力于社区发展的社会组织,上海绿主妇工作室通过开展自治活动、搭建议事平台、调解邻里纠纷的具体实践,成功化解了诸多基层社区矛盾,可为社会各界协同联动、积极参与社区矛盾化解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6.
《奋斗》2015,(8)
<正>近年来,大庆油田矿区居民构成越来越复杂,大量的流动人口、流动党员和各类社会组织、团体进入矿区。为了在矿区治理中加强企业党建工作,促进矿区在急速转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组织状态,通过把党建工作融入矿区社会治理全过程走出了一条加强企业党建的创新之路。一是转变和提高思想意识。推进集团公司改革发展,提高职工群众生活水平,构建和谐石油石化矿区,都需要物业企业不断提高服务保障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因此,事业部带领  相似文献   

17.
社会管理一头牵着百姓的幸福,一头连着国家的未来。夯实基层基础,完善调处机制,化解社会矛盾,余庆县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3月14日,遵义市加强基层基础创新社会管理经验交流会在余庆召开。"余庆县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进行了有益并富有成效的探索,值得各地认真学习借鉴。"会上,遵义市委书记喻红秋说:"余庆县工作亮点纷呈,各项事业发展生机蓬勃。"近年来,余庆县坚持以"四在农家"、"五心"教育和"服务性党组织"创建活动为载体,着力于统筹城乡发展、改善民生、保障民安,推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正面临着"发展问题多、社会矛盾多、综合风险多、抗压承受力弱"等诸多困境,政府治理能力不足的缺陷日益凸显,因此,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已刻不容缓。而强化社会预期管理,通过有效引导、协调和稳定社会预期,用"前瞻性指引"熨平社会波动,降低社会风险,对于实现我国社会管理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杨丽  王名 《探索》2012,(4):142-146
基层党组织弱化、村民自治乏力、农业与市场脱节、农村治安差是我国农村社会管理面临的主要难题。创新社会管理模式,积极培育农村社会组织,实现农民的组织化,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参与、社会组织协同共治局面,是破解当前农村社会管理难题的路径之一。河北省肃宁县推行农村社会管理基层党组织、民主组织、经合组织和维稳组织"四个覆盖"工作模式,形成了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肃宁经验。农村社会管理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以农民为主体,涉及网络、职能、机制、资源、信息、文化、环境等因素,是推进党、政府、市场、社会四个维度改革创新与良性合作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方春华 《江淮》2011,(8):31
近年来,含山县环峰镇针对村级越来越成为社会生活支撑点、广大农民聚集点、各种利益交汇点、各种矛盾聚焦点的实际,积极构建村级管理服务新机制,努力把行政村建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农民生活共同体,促进全镇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突出以人为本,创新社会管理理念。围绕"社会管理人人有责,社会管理人人共享"的思想,着力树立"四个理念":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树立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理念,形成村级社会管理强大合力;树立源头治理、关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